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期是幼儿身心急剧发展的时期,对孩子今后乃至一生发展至关重要,此时所造成的任何发展的落差与偏差都会给今后的发展及教育带来很大困难。所以我们要注意观察、了解孩子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正确认识和分析攻击性行为的性质,寻找成因,以便我们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幼儿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做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班主任;攻击性行为;孩子
孩子们的攻击性行为是后天形成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因素。家庭对独生子女关爱过度,缺乏约束,以致孩子养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里什么好東西都是他一个人的,容不得别人分享;他要什么,就得给他什么;所以到了幼儿园,他就会跟人家抢东西,不讲道理。二是孩子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与经验。当他与其他孩子交往时,只会依据自己有限的知识、经验来行动,漠视他人的感受,结果做了错事还不自知。三是榜样不好。现在有些影视片的打斗场面比较多,通过艺术处理,看起来有一种美感,使孩子造成了打斗好玩的错觉。这些原因,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重视起来,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1 提高孩子情绪调控能力
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经历消极情绪,许多攻击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孩子在伤害情境中自我控制能力较低,一受到委屈便去攻击别人。作为班主任,我们的任务不是要求孩子一味压抑、控制消极情绪,而是要帮助他们学习选择适宜的方式去疏导和渲泄,让孩子自己去消除委屈,增进他们的抗挫能力,这样就可以减弱孩子攻击行为的次数和强度。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行为的对错。要解决行为问题,先要解决认识问题。一般说,只有认识了准则,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矛盾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他们不会自我评价,总是认为对方是错的、自己是对的,总是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因此要引导孩子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行为,让他们学会从他人身上寻找“闪光点”,在自己身上寻找“疵点”。由于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是形象、具体、直观的,要加强孩子对正确行为准则的认识,须采用适应他们的心理特征、具体、形象的材料,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育。如给他们观看录相、表演、和他们交谈等。其次,要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情绪疏导和渲泄方法。当孩子受到委屈、不顺心的事,要鼓励他们向自己信任的朋友、家长、老师倾诉,建立正确的情感渲泄方式。同时教会他们通过开展体育运动、绘画、游戏、唱歌等转移、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用积极的方式面对困难、用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他们才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2 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
研究表明,孩子的移情能力越高攻击性越低。孩子如果能观察和体验别人的痛苦,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感受,就能更好地约束自己,阻止对他人进行伤害。因此,必须加强对孩子移情能力的培养。培养移情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培养孩子的表情识别能力。通过让孩子表演不同的姿态、表情,让他们明白当他人发生类似表情时,是处于什么状态、正体验着什么样的感觉,从而使孩子建立正确情感体验。(2)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通过角色游戏、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让他们在不同的模拟情境下体验不同的角色,丰富他们的情感实践。当孩子体会了被欺负者的痛苦、愤怒时,感受了欺负者的内疚、惭愧、受人厌恶时,才会换位思考、才会为他人着想,约束自己的行为。(3)培养孩子人人平等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应教育他们尊重长者、同情弱者,让他们理解、体会别人所承受的痛苦,让孩子了解他们在逆境中奋发不止、不断坚持的可贵,从而使他们增强同情心,减少歧视和漠视,逐步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尊重他人。(4)树立正确的榜样。通过学习一些以弱胜强、以文制武的故事,让孩子了解智慧的力量,学会用机智的手段而不是武力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同时要破除孩子对电影打斗场面的误解,了解打斗场面的真相和伤害。从而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减少并抑制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 顾及孩子的感受,注意因势利导
班主任在关注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时,必须重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在满足他们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纠正行为偏差。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如打骂他人等,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责备、惩罚来处理。在和他们沟通时,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解释,尽量不打断他们说话,真实了解孩子的感受、愿望和担忧,使他们感到被尊重,建立和谐的沟通环境。这样,当向孩子分析其行为错误原因时,他们才会比较容易接受。在分析原因和进行处分时,班主任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尊重幼儿的自尊心。在处罚幼儿错误行为的同时,还要保持、促进其“我是好孩子”的自信,使孩子不因存在缺点而被小朋友回避、嘲笑、拒绝,创立使其改过自新的氛围。
不管班主任采用哪种方式来帮助孩子纠正攻击性行为,重点在于以孩子为中心点,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不忽略小事的重要性,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孩子、每件事情,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好习惯。对于那些在活动中比较莽撞、冒失的孩子,我们要多加提醒,让孩子从小学会爱自己、爱别人,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童年的同时,拥有一个璀璨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安梅芳.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213.
[2] 陈宗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分析[J].才智,2019(36):75.
关键词:班主任;攻击性行为;孩子
孩子们的攻击性行为是后天形成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因素。家庭对独生子女关爱过度,缺乏约束,以致孩子养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里什么好東西都是他一个人的,容不得别人分享;他要什么,就得给他什么;所以到了幼儿园,他就会跟人家抢东西,不讲道理。二是孩子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与经验。当他与其他孩子交往时,只会依据自己有限的知识、经验来行动,漠视他人的感受,结果做了错事还不自知。三是榜样不好。现在有些影视片的打斗场面比较多,通过艺术处理,看起来有一种美感,使孩子造成了打斗好玩的错觉。这些原因,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重视起来,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1 提高孩子情绪调控能力
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经历消极情绪,许多攻击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孩子在伤害情境中自我控制能力较低,一受到委屈便去攻击别人。作为班主任,我们的任务不是要求孩子一味压抑、控制消极情绪,而是要帮助他们学习选择适宜的方式去疏导和渲泄,让孩子自己去消除委屈,增进他们的抗挫能力,这样就可以减弱孩子攻击行为的次数和强度。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行为的对错。要解决行为问题,先要解决认识问题。一般说,只有认识了准则,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矛盾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他们不会自我评价,总是认为对方是错的、自己是对的,总是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因此要引导孩子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行为,让他们学会从他人身上寻找“闪光点”,在自己身上寻找“疵点”。由于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是形象、具体、直观的,要加强孩子对正确行为准则的认识,须采用适应他们的心理特征、具体、形象的材料,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育。如给他们观看录相、表演、和他们交谈等。其次,要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情绪疏导和渲泄方法。当孩子受到委屈、不顺心的事,要鼓励他们向自己信任的朋友、家长、老师倾诉,建立正确的情感渲泄方式。同时教会他们通过开展体育运动、绘画、游戏、唱歌等转移、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用积极的方式面对困难、用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他们才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2 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
研究表明,孩子的移情能力越高攻击性越低。孩子如果能观察和体验别人的痛苦,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感受,就能更好地约束自己,阻止对他人进行伤害。因此,必须加强对孩子移情能力的培养。培养移情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培养孩子的表情识别能力。通过让孩子表演不同的姿态、表情,让他们明白当他人发生类似表情时,是处于什么状态、正体验着什么样的感觉,从而使孩子建立正确情感体验。(2)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通过角色游戏、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让他们在不同的模拟情境下体验不同的角色,丰富他们的情感实践。当孩子体会了被欺负者的痛苦、愤怒时,感受了欺负者的内疚、惭愧、受人厌恶时,才会换位思考、才会为他人着想,约束自己的行为。(3)培养孩子人人平等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应教育他们尊重长者、同情弱者,让他们理解、体会别人所承受的痛苦,让孩子了解他们在逆境中奋发不止、不断坚持的可贵,从而使他们增强同情心,减少歧视和漠视,逐步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尊重他人。(4)树立正确的榜样。通过学习一些以弱胜强、以文制武的故事,让孩子了解智慧的力量,学会用机智的手段而不是武力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同时要破除孩子对电影打斗场面的误解,了解打斗场面的真相和伤害。从而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减少并抑制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 顾及孩子的感受,注意因势利导
班主任在关注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时,必须重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在满足他们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纠正行为偏差。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如打骂他人等,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责备、惩罚来处理。在和他们沟通时,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解释,尽量不打断他们说话,真实了解孩子的感受、愿望和担忧,使他们感到被尊重,建立和谐的沟通环境。这样,当向孩子分析其行为错误原因时,他们才会比较容易接受。在分析原因和进行处分时,班主任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尊重幼儿的自尊心。在处罚幼儿错误行为的同时,还要保持、促进其“我是好孩子”的自信,使孩子不因存在缺点而被小朋友回避、嘲笑、拒绝,创立使其改过自新的氛围。
不管班主任采用哪种方式来帮助孩子纠正攻击性行为,重点在于以孩子为中心点,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不忽略小事的重要性,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孩子、每件事情,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好习惯。对于那些在活动中比较莽撞、冒失的孩子,我们要多加提醒,让孩子从小学会爱自己、爱别人,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童年的同时,拥有一个璀璨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安梅芳.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213.
[2] 陈宗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分析[J].才智,2019(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