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载体是课文。从形式上来看,每一本语文教材都由若干模块或单元构成,每一模块或单元又由若干篇体裁或主旨相近的文章构成;从内容上来看,组成语文教材的模块或单元的那几篇课文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也无明显的知识加深、能力渐高的迹象。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或许只有语文教材才有的现象:同一模块或单元的几篇课文,有的内容比较艰深,理解的难度较大;而有的课文则相对浅显,易于把握。
站在语文教师的立场上来看,据我了解,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更多的教师(当然,我也不能例外)可能还是比较喜欢那些有一点深度的课文,因为“有东西可讲”,可供选择的方向较多,回旋的余地较大;而对于那些相对浅显甚至“一看便知”“一读便懂”的课文,很多教师感觉“没什么可讲”,不知道该讲些什么才是,可能觉得缺少讲的必要和价值,即使有时硬着头皮去讲,也自感颇为“乏味”,于是有的便在课堂上一带而过,有的甚至完全放手,任由学生自主阅读。
的确,有时在面对那些内容相对浅显、似乎“没什么可讲”的课文时,我们确实处于讲还是不讲、详讲还是略讲的两难境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第二模块是“和平的祈祷”,表现的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模块共收录了四篇课文,其中就有具有世界影响的《安妮日记》(节选)。不久之前,应邀去某市担任评选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委,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所选的教学内容就是这一模块中的《安妮日记》(节选)。于是,在连续听了7位教师所展示的课堂教学之后,我有了一点感想,也促使自己去思考、去反思:当我们面对那些似乎“没什么东西可讲”的课文时,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我想,我们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应该是“选点突破”,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可能都需要有一个“支点”,这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也只有找到某一个适合而巧妙的“支点”,才能撬动起整篇课文,也才能带动整个课堂教学。在面对那些内容相对浅显的课文时,“支点”的选择可能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不能“精选点,巧突破”,那么,在梳理文本内容时,势必会流于面面俱到,重点不清、难易不分的形式,甚至还有可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沦为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和概括。
听到了这样的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为9则日记标上序号,然后逐一浏览,要求学生概括每一则日记所写的内容,并找出每一则日记中值得品味的句子。课堂教学的流程显得异常呆板、波澜不惊,陷入了一种“阅读——概括”“再阅读——再概括”的机械刻板的模式之中,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即使是“品味句子”,也依然没有摆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的怪圈。缺少了“突破点”的选择,教学的内容必然流于泛化,这样的语文课堂怎么能不“面目可憎”?
“点”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抓手”,“选点突破”体现出的是教师的匠心。再者,不选好这个“点”,课文内容就不可能有“一纲”在手;没有“一纲”在手,那课堂教学又何以能“纲举目张”呢?当然,任何一篇课文可供教学选择的“点”绝非唯一,但不管作何种选择,都要力求“准”而且“巧”。此为所想之一。
其二,面对一个13岁的小女孩在上一个世纪40年代所写的、表现“二战”时期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安妮日记》的节选部分,我们该从中挖掘些什么内容来提供给现在已经16岁的高中生学习并以此组织我们的教学呢?我想,这其中关键的可能还有一个“切入底线”的问题。面对类似的内容相对浅显、似乎“没什么可讲”的课文时,如果我们的切入层次过低,那么课堂教学可能就是在浪费时间,重复劳动,去嚼“已经嚼过的馍”。
如果抛开教材编写梯度的问题,那么,从年龄特征上来讲,《安妮日记》似乎更适合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去学习,但既然入选高中语文教材,那我们又该如何来处理呢?文章所描绘的“二战”的灾难也远离学生的生活,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面对呢?我想,这就需要教师兼顾“课文”与“学情”,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课堂教学划出一条“底线”,并沿着这条“底线”适当地“向上运动”;而低于这条“底线”的教学可能就是低效的,甚至还有可能是无效的。
但是,有教师却能独具慧眼。有位教师在处理文本、组织教学时,抓住了安妮的思想有一种“与一个13岁小女孩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层面,从“痛苦害怕”和“快乐期待”两个方面去解读安妮那一颗“血色天空下的童心”。窃以为,这个“底线”抓得非常巧妙,一“点”带两“线”,抛开了许多本无须多费时间和精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基本能理清的纷繁的内容,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思路显得非常顺畅。
其三,当我们面对“没什么可讲”的一些课文时,即使用传统的、像对待有一点深度的文章一样的方式来组织教學,可能也需要变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适当地去“经营”,着力于“构思”,力图通过“匠心”和“视角”给人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尽管我们反对一味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包装”,但实事求是地说,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应该有适度的“包装”的。契合教学内容的适度“包装”,也是有可能使人“眼睛为之一亮”的,而这对营造教学的氛围、吸引学生的目光、获取教学的效益无疑是有一定帮助的。
就如这次所听到的《安妮日记》的教学,有一位教师就是以鲁迅先生的名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课堂结构之“纲”来构思课堂、组织并实施教学:从文中看,战争的悲剧性表现在哪里?假如你就是安妮笔下虚拟的倾诉对象“吉蒂”,你从安妮身上看到了哪些“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战争是一场悲剧,它也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从节选部分的内容来看,到底要毁灭给谁看?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三个方面其实依然是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以及安妮对战争的思考”而设,与其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并无明显的差别,但我想,如果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整个课堂教学,那就应该是“巧”。
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但是在这里,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面对同样的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以及安妮对战争的思考”教学内容,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教学思路来组织教学,那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巧合的是,这次听到了另一位教师执教的《安妮日记》,就是如此来操作的:安妮笔下描写了战争带给人们怎样的灾难?安妮对战争又有哪些思考?这些思考寄予了她怎样的人生理想?
有比较才能区分高下。从这里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位教师善经营、巧构思,所以整个课堂结构显得新颖别致,让人耳目为之一新,而从课堂教学的气氛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教学的效果非常明显;尽管另一位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比较顺畅,也抓住了文本的核心内容,但由于没有用心经营,而是“常规出牌”,所以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反应来看,教学的效益可能要稍逊一筹。或许,不能不说这就是“包装”的功效。
综上,当我们面对那些内容相对浅显、似乎“没什么可讲”的课文时,如果我们能够选好点、巧妙突破,兼顾内容与学情、处理好“切入底线”,换一个角度、匠心独运地去构思经营,是同样有东西可讲的,也同样能上出精彩的一课。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站在语文教师的立场上来看,据我了解,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更多的教师(当然,我也不能例外)可能还是比较喜欢那些有一点深度的课文,因为“有东西可讲”,可供选择的方向较多,回旋的余地较大;而对于那些相对浅显甚至“一看便知”“一读便懂”的课文,很多教师感觉“没什么可讲”,不知道该讲些什么才是,可能觉得缺少讲的必要和价值,即使有时硬着头皮去讲,也自感颇为“乏味”,于是有的便在课堂上一带而过,有的甚至完全放手,任由学生自主阅读。
的确,有时在面对那些内容相对浅显、似乎“没什么可讲”的课文时,我们确实处于讲还是不讲、详讲还是略讲的两难境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第二模块是“和平的祈祷”,表现的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模块共收录了四篇课文,其中就有具有世界影响的《安妮日记》(节选)。不久之前,应邀去某市担任评选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委,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所选的教学内容就是这一模块中的《安妮日记》(节选)。于是,在连续听了7位教师所展示的课堂教学之后,我有了一点感想,也促使自己去思考、去反思:当我们面对那些似乎“没什么东西可讲”的课文时,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我想,我们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应该是“选点突破”,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可能都需要有一个“支点”,这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也只有找到某一个适合而巧妙的“支点”,才能撬动起整篇课文,也才能带动整个课堂教学。在面对那些内容相对浅显的课文时,“支点”的选择可能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不能“精选点,巧突破”,那么,在梳理文本内容时,势必会流于面面俱到,重点不清、难易不分的形式,甚至还有可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沦为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和概括。
听到了这样的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为9则日记标上序号,然后逐一浏览,要求学生概括每一则日记所写的内容,并找出每一则日记中值得品味的句子。课堂教学的流程显得异常呆板、波澜不惊,陷入了一种“阅读——概括”“再阅读——再概括”的机械刻板的模式之中,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即使是“品味句子”,也依然没有摆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的怪圈。缺少了“突破点”的选择,教学的内容必然流于泛化,这样的语文课堂怎么能不“面目可憎”?
“点”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抓手”,“选点突破”体现出的是教师的匠心。再者,不选好这个“点”,课文内容就不可能有“一纲”在手;没有“一纲”在手,那课堂教学又何以能“纲举目张”呢?当然,任何一篇课文可供教学选择的“点”绝非唯一,但不管作何种选择,都要力求“准”而且“巧”。此为所想之一。
其二,面对一个13岁的小女孩在上一个世纪40年代所写的、表现“二战”时期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安妮日记》的节选部分,我们该从中挖掘些什么内容来提供给现在已经16岁的高中生学习并以此组织我们的教学呢?我想,这其中关键的可能还有一个“切入底线”的问题。面对类似的内容相对浅显、似乎“没什么可讲”的课文时,如果我们的切入层次过低,那么课堂教学可能就是在浪费时间,重复劳动,去嚼“已经嚼过的馍”。
如果抛开教材编写梯度的问题,那么,从年龄特征上来讲,《安妮日记》似乎更适合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去学习,但既然入选高中语文教材,那我们又该如何来处理呢?文章所描绘的“二战”的灾难也远离学生的生活,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面对呢?我想,这就需要教师兼顾“课文”与“学情”,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课堂教学划出一条“底线”,并沿着这条“底线”适当地“向上运动”;而低于这条“底线”的教学可能就是低效的,甚至还有可能是无效的。
但是,有教师却能独具慧眼。有位教师在处理文本、组织教学时,抓住了安妮的思想有一种“与一个13岁小女孩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层面,从“痛苦害怕”和“快乐期待”两个方面去解读安妮那一颗“血色天空下的童心”。窃以为,这个“底线”抓得非常巧妙,一“点”带两“线”,抛开了许多本无须多费时间和精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基本能理清的纷繁的内容,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思路显得非常顺畅。
其三,当我们面对“没什么可讲”的一些课文时,即使用传统的、像对待有一点深度的文章一样的方式来组织教學,可能也需要变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适当地去“经营”,着力于“构思”,力图通过“匠心”和“视角”给人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尽管我们反对一味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包装”,但实事求是地说,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应该有适度的“包装”的。契合教学内容的适度“包装”,也是有可能使人“眼睛为之一亮”的,而这对营造教学的氛围、吸引学生的目光、获取教学的效益无疑是有一定帮助的。
就如这次所听到的《安妮日记》的教学,有一位教师就是以鲁迅先生的名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课堂结构之“纲”来构思课堂、组织并实施教学:从文中看,战争的悲剧性表现在哪里?假如你就是安妮笔下虚拟的倾诉对象“吉蒂”,你从安妮身上看到了哪些“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战争是一场悲剧,它也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从节选部分的内容来看,到底要毁灭给谁看?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三个方面其实依然是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以及安妮对战争的思考”而设,与其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并无明显的差别,但我想,如果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整个课堂教学,那就应该是“巧”。
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但是在这里,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面对同样的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以及安妮对战争的思考”教学内容,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教学思路来组织教学,那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巧合的是,这次听到了另一位教师执教的《安妮日记》,就是如此来操作的:安妮笔下描写了战争带给人们怎样的灾难?安妮对战争又有哪些思考?这些思考寄予了她怎样的人生理想?
有比较才能区分高下。从这里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位教师善经营、巧构思,所以整个课堂结构显得新颖别致,让人耳目为之一新,而从课堂教学的气氛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教学的效果非常明显;尽管另一位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比较顺畅,也抓住了文本的核心内容,但由于没有用心经营,而是“常规出牌”,所以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反应来看,教学的效益可能要稍逊一筹。或许,不能不说这就是“包装”的功效。
综上,当我们面对那些内容相对浅显、似乎“没什么可讲”的课文时,如果我们能够选好点、巧妙突破,兼顾内容与学情、处理好“切入底线”,换一个角度、匠心独运地去构思经营,是同样有东西可讲的,也同样能上出精彩的一课。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