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时光之人,从一位古埃及书吏说起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es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時下流行的《瓦尔登湖》一书里,H·D·梭罗提到过一位工匠,他为了制作一根心中的手杖,历经千年。城市和国家在他身边兴废,而当他低头,却看到刨花还依然新鲜地堆在他的脚边,仿佛一切都是崭新的……
  虽然这个故事讲的是对生活和美的执着,但古人于时间的观念确实和我们不同。因为死亡的不可认知,生命反而得到了延续。在那个“大限”到来的时刻,人们或安静地等待天堂的召唤,或欢歌着迎接新生的到来,或悲伤地为暂时不能伴随的伊人祈祷。不管怎么样,一段新的旅途开始,没有绝望,只有信仰和期待。
  神秘的微笑
  和那位传说中的工匠一样。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被留在了世间,而我们要说的这位,在人间一留就是三千七百年。
  他的名字叫内赫特·安赫(Nekht-onkh),一位古埃及书吏——
  或许很多人看到这位书吏时的第一印象是——他确实在微笑。那种微笑带着一点傲慢,也带着一点嘲讽,甚至有些不可一世。他的一只手伸出长袍的襟口放在胸前,另一只手则紧紧抓住衣襟。那姿态就好像在说:凡人啊,我的后辈啊,开始你们的表演,我将衷心祝福你们成功,虽然这和我并没有任何关系。
  这样的表情,在近四千年前的艺术品中可谓奇迹,尤其是在“职业”式笑容盛行的古埃及:几百年后的阿蒙荷泰普大帝在自己的雕像上也还是一副憨厚的笑容。即使是两千年后的罗马人参透了现世的残酷,他们的雕像试图模仿真人的七情六欲,然而也仅限于帝王贵胄。而庞贝城精美壁画上的人物多数不过是顶着Joan Cornella式的空洞眼神。
  同样不可思议的是他的两只手,虽然只是在块式雕像(block statue)上略为浮起的一些细节,却让人感到要把袍襟扯断那样的力量。
  这是经过多少次的反复观察和锤炼而获得的精准表现力!
  不要忘记这是距今三千七百年的作品。正是因为古埃及雕塑有着这样的成就,这样的话绝非危言耸听:如果一件距今两千五百年的雕像让你觉得惊讶,那它极可能是出自希腊人之手;但如果一件距今三千五百年的雕像让你感到震撼,那它极可能是出自埃及人之手。
  当然,也正是因为他来自古埃及,所以我们本该期待看到更为“职业式”的笑容和略为刻板的动作。然而这件作品却处处透着不平凡……这位书吏究竟是什么身份,让他能配得上如此精美的雕像呢?让我们从书吏这一特殊的身份开始说起。
  书吏,因国家治理而生
  人类最早发现的文字来自五千三百年前的两河流域。在没有纸的年代,一些精通“算术”的祭司将神庙的岁赋刻画在泥土上,用不同的符号代表名目和数字。这套记账符号系统很快就被沿用到了城市乃至国家的行政管理,然后又发展出了可以表意、叙事的文字。而“算术官”的职责也越来越大,除了国家部门的账目之外,他们还要记录国家法令、祭祀流程、商贾契约等,于是专职的书吏就诞生了。
  毋庸置疑,书吏是为国家治理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而由于文字系统的复杂艰涩,以及教育资源的稀缺,书吏这一职业曾长期为特权阶级或富商巨贾垄断。当然,占有重要的神权或世俗地位的人中,不少也经受过书吏的训练。比如,新亚述帝国(公元前1000-前600年)的一代霸主亚述巴尼拔就以自己的这一副职为荣。他同时掌握阿卡德语和苏美尔语,并派遣了大量的书吏进入其帝国各地搜集古代文献,并建立起了拥有近两千块泥板的大图书馆。
  阿卡德帝国(公元前2300-前2100年)的书吏阿达(Adda)或许是一位宫廷占星师,他的滚筒印上描绘着黎明时分众神在天空和大地之间的巡行:太阳神正用锯刀割开山峦露出燃烧的双肩,闪耀的金星女神(一说天狼星)依然挂在树顶,雄鹰掠过天际,金牛站立在地平线上……
  尚武的亚述人和守旧的巴比伦人同样重视书写,他们共同留下了巨大数量的文字,涵盖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占卜、文学等领域。书吏们崇拜的行业神那布(Nabu)是主神马杜克(Marduke)之子,在一件浮雕上,国王跪在那布神的标志——芦杆笔和泥板——前祈祷。
  当两河流域的书吏们用自己的方式刷着“存在感”时,其他一些文明则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展示他们的文治昌明——为书吏立像。
  在遥远的东方,两晋的短暂统一创造了一个士人的盛世。佳作的流传让抄书人的工作也变得更为严峻。一件青瓷的对书俑正体现了这个昌明之世对斯文的重视,两位“贴鼻子上脸”的书吏形象更是引人捧腹。中华民族自三代之时就重视教化,执笔者虽微弱,却总是有着改变历史的力量。不过正是因为士人大夫对政治和国运的影响过于显著,反而让小小书吏变得有些无足轻重了。不过他们中的一些还是留下了传世之名,如周有董狐之直笔,秦有喜之为隶等,而上至夏商之初,那些在龟甲龙骨上留下天书,左右杀伐祭祀的占人,其实也是书吏中的一员。
  而要说将书吏举于至高地位的,还是古埃及莫属。巴黎卢浮宫那件端坐的无名书吏雕像可能是受人关注最多的作品之一。他来自第四或第五王朝,距今四千五百年之久,比内赫特·安赫生活的年代还要早七八百年。这件作品是毋庸置疑的杰作,在人物的观察和表现上有着众多令人惊叹之处。这位书吏脸部瘦削、颧骨高耸,腹部却略为发福,充分体现了他长期端坐并进行脑力劳动,而又缺乏锻炼的生活方式。他的双眼圆睁,神态却很安详,这种表情在同时期的帝王雕像上非常常见。而对于这位书吏身体细节的精准把握又远远超过了同时期任何一件仆佣人物的雕像。实际上,如此精美的雕像只能由皇家成员拥有,因此一些学者认为这位人物可能正是同时期的法老佩赫尔尼菲尔(Pefernefer)。
  内赫特·安赫雕像的时光之旅
  而内赫特·安赫的雕像,除了特别的神态和表现力之外,也有许多不同寻常之处。首先,块式雕像在古埃及本身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们的起源正是上文提到的那类早期王朝的书吏坐像,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引入更多宗教性和装饰性元素,以及叙事铭文,却简化了细节的描绘。到了新王国时期,标准的块式雕像包括呈现坐姿或跪姿的人物像,体现人物身份的细节主题,以及雕像前方的尊称或生平等铭文。   关于块式雕像的用途,也有一些奇异的传说。这些雕像通常被供奉在神庙里,以接受黎明的第一缕阳光。这个时刻,雕像上坐着或跪着的人像将“站立起来”,并回到他们生前的岗位。这是古代埃及“黑巫术”的一种,但也是他们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他们被雕刻成花岗岩和石灰岩两个版本,花岗岩代表白昼,石灰岩代表黑夜,如此就可以随着日升月落“翻班”工作了。
  然而,对于一位普通的书吏,能被赐予这样的块式雕像简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实际上,拥有块式雕像而自称书吏的往往是本身就有着非凡地位的人物。比如第十八王朝的库什(努比亚)总督特提有件块式雕像藏于大英博物馆,背后的支板上写着:国王的书吏,首席助理牧师和工匠,特提。
  显然,和亚述巴尼拔一样,他们受过类似的训练并以此为荣。虽然书吏只是一个看似卑微的副职,不过在古埃及(和近东)可能是“知识分子”“秀才”一般的金字标签。另一位蒙图神(古埃及的战神)的祭司也是如此自诩的。
  内赫特·安赫是否和他们一样,是一位高官或重要的神职?抑或仅仅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书吏这个岗位上做出了常人不可企及的贡献?底座上铭文透露的信息非常有限:科美努(赫尔默波利斯)的领主,透特神,在此召唤您客卿的供奉,彼为内赫特安赫,F……之子。
  这座雕像最终被供奉在透特神的神庙里。那位狒狒神(当他作为冥府的书记出现时则是一头鹭)掌控着智慧、时间和公正,更是书吏的行业神。因此或许可以推断他真的是一位單纯的书吏,但也或许是透特神的一位祭司。
  无论如何,对一位书吏来说,那位无名的雕刻者精准地抓住了他的身份和个性,又以远远超越时代的手法将其刻画在顽石之上。内赫特·安赫是一个旁观者,在法老近侧他静静地见证着王国的运作,书写着枯燥的数字和冠冕堂皇信笺。而当他变得不朽,依然可以端坐在透特神的近侧。他是每一次仪式的旁观者和评估者。他的手抓住碍事却必要的袍襟,让他可以随时聆听神的启示,或者观察鲁莽凡人的不敬。他的眼中带着评判者的微笑和深邃,平静、冷酷而自负。
  可以想象,这位内赫特·安赫在法老的王座前服侍过漫长的岁月,此后又以如今所见的样子在一座透特神的神庙里度过更为漫长的岁月。他检阅了无数次庄严的祭奠,手中的石笔无声地记载着法老王和他的眷属们对诸神的祈求,以及他们对时间流逝的畏惧和期待。然后,去往金字塔的仪仗沉默着走过神庙的门前,归来的是新王登基的庆典队伍……
  也或许有一天,这无言的雕像曾在心中这样默念:吵闹的凡人,结束了又开始,没完没了。
  后来祭司离开了,法老王的仪仗走了再也没有回来,风沙遮住了太阳,而他在黑暗中继续等待那个似乎永远不会到来的黎明。
  直到某一天,喧闹声随着阳光刺进黑暗里,双手伸进来,将它拉出了黑暗。那时,他可能也感叹过:终于,又一个轮回开始了吗?
  不过,等待他的不是新的神庙,而是德罗特大酒店(Hotel Drouot)明亮而宽敞的拍品展示厅。德罗特家直到今日也是法国最大的拍卖行之一,而内赫特·安赫在那里遇到了他的下一位主人——阿道夫·斯托克雷特(Adolphe Stoclet)。
  1905年,斯托克雷特,这位保加利亚著名的工程师和金融家把内赫特·安赫接到了他远在布鲁塞尔的庄园——斯托克雷特宫。它的位置被安排在了大厅一层的侧边,正对一根房梁。这座宫殿的设计师是约瑟夫·霍夫曼,维也纳分离派的奠基人之一,而内部墙面装饰则是由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完成,后者也是分离派运动中最为杰出的画家,并曾参与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内部装饰。
  新的殿堂没有了祈神的低语,也没有了生死仪仗的喧闹。但是新的朋友,来自异域的艺术和神话重新装点了他的世界。内赫特·安赫在那里是否经历了孤独?或者他已重新评判这个世界,以及克里姆特或者某个新晋艺术家的作品?抑或是有机会和新的朋友促膝?石不能言却有心,只是我们无法得知罢了。
  不管过程如何,他在斯托克雷特宫中又度过了百年之久,直到旧主去世,直到新主人将它再次送入了拍卖行——这次是伦敦苏富比。这位在人间驻留了近四千年的书吏终于又踏上了一段新的旅途……
其他文献
地毯被称为家里的“第五面墙”,是家居生活品质的一种崇高美学。地毯能够改变一个空间环境的气质,搭配得当的活,同时还能彰显主人在家居布置中的个陛品位与艺术鉴赏的追求。在国外,一块顶级的手工地毯往往会被主人倍加珍惜,作为家族遗产传承下去。  如今,许多当代艺术家正在颠覆对于地毯传统的欣赏视点。他们不仅有对于传统织造工艺的拓展和沿袭,也有人利用现代技术在材料和质感上推陈出新,更有人作出了对于当代艺术的实用
期刊
“竹子”作为一种东方文化的象征性符号早已深深地嵌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它代表着君子的气节与清傲。而萧昱的竹子在外力的挤压、扭曲中开始慢慢发生变化——爆裂、破碎;在不可逆转的力量下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但它仍然不失为一种生命的体现。在这组作品中,可以说萧昱在以竹子的打开方式,作为一种重新认知传统和构建自己世界的方法。  从2010年开始,极富东方哲学意蕴的“竹”就开始成为萧昱作品的主角。在他的这组影像
期刊
英人王尔德说过:“谁征服了伦敦的餐桌,谁就征服了整个英国。”国人亦不乏于餐桌上健谈雄辩之兴,中外之理,相去不远。余自幼习书画,喜与翰墨师友交游,又以餐饮为业,便发现艺术家每多奇思妙想,桌上谈艺更是件赏心悦目的事。宴席间畅谈从舌尖到笔尖,在活色生香之外平添了些诗情画意。我因记性不佳,故常将其中有趣之见闻记录下以自娱,不觉之间日积月累竟也数量可观矣!且称之为“桌边拾趣”吧。  多年来寻味席间发现,艺术
期刊
幸  小彼得·勃鲁盖尔17世纪原作险些被盗  近期, 伙盗贼窃走了意大利北部座教堂里佛兰德画家小彼得勃鲁盖尔(1564 - 1637/1638)的画《耶稣受难图》( Crucifixion)。窃贼趁神父不在,迅速实施了盗窃,用锤子击碎了1 7世纪画作的保护罩,然后跳进预先准备的汽车,呼啸出城。超速的车辆引起了 个当地居民的注意,他发现教堂的大门敞开,与往常不同,于是报了警。  这伙盗贼并不知道,他
期刊
在一年一度熙熙攘攘的香港艺术周里,巴塞尔艺博会已不再是新鲜的重点,而是内地艺术家纷纷登陆香港,要在精准的受众群体中分一杯羹,同时也有机会向国际买家们最好地展示自己;而同期的苏富比、佳士得春拍预展,目前是同业中的网红打卡点,每一年专场拍卖的主题展陈以鲜明与精致共存而成为策展人们偷师的课堂;包括香港自己,依托巴塞尔这样的国际级大展会,除了盘活自己的城市形象之外,也极大地盘活了新经济。这样的一个现象发生
期刊
没遇见林帝浣之前,绝对想不到一个网红级艺术家可以火热到什么程度。  林帝浣是谁?据说是他拯救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他的《二十四节气图》征服了联合国申遗评委;他寥寥几句的哲思漫画温暖了中国很多城市里的寂寞灵魂,他可以豪掷38万元卖画所得给贵州威宁的贫困山区儿童送新年礼物;现在又即将带着中国动漫团队去世界超级动漫大国日本去做文化交流……他曾经自称,立志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
期刊
今时今日,“极简”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作为与生活、艺术最为贴近的风向标,早在近20年前,包豪斯风、北欧风、日式侘寂风、新中式风等轮番成为“極简”的领军视觉风格,而且不断冲击在调整审美趣味的中国。  但是实际上,极简从来没有真正流行过。  历史上曾经大规模流行的是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包括我们重新去审视宋瓷,或者曾经风靡全球的明式家具,再回看现在处于时尚巅峰的苹果手机,都非真正的极简。  狭义上的极简主
期刊
梁鼎芬是近代史上一位充满了“兴奋点”的人物。他22岁成进士、入翰林,青云得志。26岁上疏弹劾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有可杀之罪六条,几被重谴,降五级调用,从此声满天下……其后,在晚清民国的东南互保、庚子事变两宫西狩、辛亥革命、张勋复辟诸多事件中,梁鼎芬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节庵先生遗稿》与《节庵先生賸稿》,收录了梁鼎芬所写的众多重要历史文稿件与事迹。而先后编撰梁鼎芬“遗稿”“賸稿”的这位老人,便
期刊
3月初的伦敦20世纪艺术周,3月中旬的“亚洲艺术周”,这两大拍卖季一直是全球艺术品市场“风向标”,可以勘探中西方艺术的暗自较量,更能看出亚洲市场和英伦市场的藏家品位变化。从两大市场的最终成交数据看, “亚洲艺术周”因有重磅私人珍藏助阵,平稳中有看点;而英伦市场受“脱欧”疑云影响,表现可圈可点。  四大私人珍藏专场较量  几乎每年的“亚洲艺术周”,总有秘藏多年的重要私人藏家将宝贝显露于市场,每当此时
期刊
过去一年,持续霸屏的《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诗意中国》等文化类综艺节目颇受关注;同时,各大博物馆先后推出诸多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国宝文物,以及各地当代美术馆引进国际大咖流量展览……这不仅是大众对于文化的认知,更多地折射了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对于文化艺术消费的提升。而每年全国两会都是探得行业新风向的关键时刻,从今年30佘位来自美术界的政协委员的“艺术发声”中,我们发现艺术教育、艺术市场、文化产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