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博弈论 会计博弈
会计信息通过财务报告的形式反映特定经济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失真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论分析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各参与主体所掌握的会计信息程度是不同的,受效用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会计信息参与各方展开了博弈。
(一)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
公司的所有者与经营者通过签订雇佣合同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通过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掌握公司情况。所有者尤其是大股东控制着公司,得到真实会计信息的成本很小,效用也很小,当经营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却能使公司受益时,大股东可能会鼓励造假。而中小股东在投资中带有极强的投机性,他们对会计信息的真假并不关心,而且得到真实会计信息的成本太高。因此,现实中需要真实会计报表的主体处于“缺位”的尴尬状态[1]。
真实的会计信息对经营者效用很小,而且,虚假会计信息被查出的可能性不大,惩罚力度也不大。因此,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某些经营者往往会选择提供失真会计信息。
(二)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
投资者总是希望借助更为真实的会计信息来评估投资的预期价值和风险,实现投资效用最大化。而经营者有时不愿意披露投资者所希望得到的全部信息。其原因主要有:为了获得投资、贷款而粉饰财务报表;留有一定的管理余地,以便操纵公司利润;避免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某项信息被披露的成本大于收益等。投资者要考虑到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公司也要估计到投资者的反应及对策[2]。失真的会计信息不断出现,使人们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有用性产生怀疑,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既要保证其真实性,又要以不泄露企业商业秘密等为限。
(三)经营者与政府之间
政府部门要对企业经营者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监督管理,两者之间进行着痛苦的博弈。假设政府部门监管的概率为P1,成本为C,收益为F;不监管的概率为1-P1,损失为L。经营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概率为P2,收益为R,可能受到的处罚为S;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概率为1-P2,收益与损失均为0(0
当E1≥E2,即P2≥C/F时,政府部门的最优选择是进行监管;反之,不监督。当E3≥E4,即P1≥R/S时,经营者的最优选择是进行会计造假;反之,提供真实会计信息。
(四)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
近年来不断曝光的安然、银广夏等会计信息造假事件,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威信大幅下降。在被审计单位提供失真会计信息情况下,假定注册会计师不参与合谋,将获得正常审计收益F,但是,会从企业那里少获得部分收益G;参与合谋未被查处的概率为P(0
则不参与合谋E1=F-G;参与合谋E2=P*(F+A)+(1-P)*(F+A-S)。当E1≥E2,即S≥(A+G)/(1-P)时,注册会计师作为理性经济人,不会选择与企业合谋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
由于企业是付费者,相互间利益关系的存在,使得注册会计师缺乏审计的独立性。另外,由于行业恶性竞争且操作不规范,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出具虚假的验证报告。我国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也促使了注册会计师选择偏袒会计信息提供者。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一)加强会计法规建设
加快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披露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制裁,并对利益受害人提供经济补偿;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制定会计准则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加强博弈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
(二)逐步培育、完善经理人市场
定期对职业经理人的业绩进行考核评价,尤其是声誉评价;将经理人员的工资与企业的净利润挂钩,并让经理人员持有公司的股份,以此激励其努力工作,提高公司利润;净化会计环境,构建长期的诚信体制,使经理人在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中工作。
(三)加强企业内、外部监督
借鉴COSO委员会成果,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增加独立董事的比重,提高其独立性;提高监事的素质,强化监督职能[3]。建立以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为主要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建立职业风险机制和禁入制度。政府各部门要明确权责,避免权利重叠及真空;建立健全行政监督网络体系,建立举报制度实时监控;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指导,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保庆,王保忠.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博弈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2]赵娜.浅议博弈论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05).
[3]施金龙,张艳.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对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14).
作者简介:孟娜(1990-),女,山东莱芜人,硕士研究生在读。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