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高宗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七月初五午时,龚自珍生于仁和县(今杭州)东城马坡巷。这个马坡巷宋时称马婆巷,因位于城外,“马院近之,教驹游牧,皆于此地”,故有“马婆”之名。马坡为马婆之误。今人也常常将两者混用。
龚自珍出生在一个仕宦之家,或称诗书传香之家。“先世居涿州,宋代迁山阴(今绍兴),明代迁余姚,又迁杭州。高祖茂城,太学生,长期经商。曾祖斌,增生,初为塾师,后弃儒为商。继祖父敬身,官至云南迤南兵备道。生祖父褆身,官内阁中书……”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龚自珍的上几代前辈,不是经商,便是做官。其父龚丽正,该年二十六岁,后来虽未做大官,但也仕途顺畅。
这一年虽然史书记载发生大旱,但对于正处于康乾以来盛世的清王朝,并不构成经济上的威胁。大自然总是有旱有涝,盛世年代,老百姓家有余粮,朝廷国库充实,对常见的灾害就不会产生恐慌心理。当一个王朝普遍处于贫弱状态时,一点小小的自然灾害,也能成为引发社会大动乱的导火索。
说龚自珍出生时,清朝正处于开国以来的巅峰盛世,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即龚自珍出生这年往前推两年,恰逢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笔者翻阅了各种史料,很想找到最为典型的史料来描述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时如何奢华、隆重、繁盛。但从出版物上读到的介绍,都不如来自博才网的这篇无名作者的小短文来得绝妙——
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举国同庆。有人送来了黄金万两,皇帝不屑一顾;有人送来了翡翠玛瑙,皇上看也不看;有人送来了妙龄美女,皇上仍然是难有笑容。因为乾隆帝根本就不缺什么,大臣们被寿礼寿词搞得焦头烂额。难道乾隆就没有看得上眼的寿礼吗?不,纪晓岚所送的寿礼就赢得了皇上的欢心。原来,他送的贺礼是一副寿联:“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此联中“八千为春,八千为秋”语出《庄子·逍遥游》,为祝寿之词。上联从“八旬”寿“逢八月”出发,连用六个“八”字,恭贺乾隆八十寿诞,并称“八方向化”,“八风”祥和,字字典雅,充满喜庆;下联从“五数合天,五数合地”开始,连用六个“五”字,与上联六个“八”字对仗工整,同时紧扣乾隆年号五十五年,借以祝福昌期永盛,福寿绵长。
不仅如此,更为难得的是,此联中又暗含一联,把每句最末一个字连起来,则是:“春秋和寿月,天地备期年。”其用典得当,嵌字贴切,对仗工整,的确非同一般。此联一出,竟把素有对联喜好的乾隆喜得眉开眼笑,他当即就封赏爱臣纪晓岚白银一千两。
是的,处在所谓盛世的乾隆皇帝根本不缺少什么。把金银财宝堆成山又如何?能把金银财宝当饭吃?能铺到卧榻上催眠?能够博得万岁一笑是这类高水准的马屁寿联。对于自己也吟诗作词无数喜欢附庸风雅的乾隆来说,这倒是最好的寿礼。拍马屁文字玩到这个份儿上,堪称登峰造极、空前绝后了。最有才的“摇尾”文人,也非纪晓岚莫属矣!
这场盛大的寿诞庆典,被称为大清帝国空前绝后的最奢华的狂欢,大概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奢华的皇帝生日庆典。以当时清朝帝国的经济实力,花多少银子不是问题。据记载,乾隆即位时国库存银有三千余万两,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退位时,国库存银已达七千余万两。这场盛大寿典的花费,总计为一百一十四万多两白银,还比原先预算少花了五十七万多两。
就在龚自珍出生的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与乾隆寿典有关的事件,被记入《清史稿》中。也就是在乾隆八十二岁秋天,皇帝接到了两广总督的一封紧急奏折。奏折说,有一个名叫“英吉利”的陌生国家,派人到广州送信,说打算要来“天朝”敬献迟到的寿礼。
乾隆圣心大悦,但不清楚这个“英吉利”是何方国家,就命宫中博学之士搬来《大清一统志》查找其地理位置和有关介绍。但翻遍全书,就是找不到有关“英吉利”的记载。皇帝又找来了传教士詢问,传教士告诉他,该国又名“红毛国”,与法兰西国及意大利国在同一个方向,也以制造器械见长。不管什么“英吉利国”,还是“红毛国”,有人来纳贡当然是充分显示帝国威仪的好事,况且带来的那些大件贵重礼物,也让皇帝充满新奇,于是特准该国的船只停靠天津港。
到了龚自珍两岁时,历史在细节处开始发生微妙的演进。这年农历七月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等抵京,于八月十日,于热河行宫觐见乾隆帝,提出:派人驻京,准许英国商船到宁波、舟山、天津贸易,指定舟山附近一处小岛供英商居住、使用以及允许传教等。未获准。
为何这样的盛世年代难以为继?难道仅仅是因为天道循环的规律使然吗?盛极必衰,而衰极就必盛吗?盛与衰之间的轮回,又存在怎样的时间差?这样一种似乎放之古今中外而皆准的哲理,有否可能具象化为科学精准的定量分析?历史运行的内在逻辑在多大程度上依仗于人的推进?
对于大清帝国,我觉得有这样一种悖论,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是我在研读了大量关于龚自珍的诗文、清代史料后感悟到的,即:长期实行血腥的以“文字狱”为手段的文化专制高压政策,使得那些异端的思想和言论被遏制在萌芽状态,乃至最终连芽也不会萌发了。其效果是清王朝坐稳了江山,也确实使得社会相对比较安定,统治者有精力开辟疆土,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农耕商贸得到发展,社会财富从而得到逐年累积。这就是常常为史家称道的康乾盛世。龚自珍对乾隆盛世的状况在诗中也曾心向往之:
红日柴门一丈开,不须逾济与逾淮。
家家饭熟书还熟, 羡杀承平好秀才。
但文化专制的另一种严重后果,统治者肯定不会意识到,就连龚自珍这样的清醒者,虽直觉地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却也未能从中找出明确的因果链:那就是必然导致人才的平庸和士林人格的普遍性矮化。就如奥威尔所言:“思想被禁锢的结果,就如同把野兽关进了笼子里。”这样一种后果,又必然导致社会缺少向上向前的驱动力,走向衰落则成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必然恶果。历史的循环是如此无情。龚自珍哀叹人才匮乏到了极点,他劝“天公重抖擞”,不知“天公”会像“天女散花”那样,把“人才”撒落到人间来吗? (摘自《剑魂箫韵——龚自珍传》)
龚自珍出生在一个仕宦之家,或称诗书传香之家。“先世居涿州,宋代迁山阴(今绍兴),明代迁余姚,又迁杭州。高祖茂城,太学生,长期经商。曾祖斌,增生,初为塾师,后弃儒为商。继祖父敬身,官至云南迤南兵备道。生祖父褆身,官内阁中书……”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龚自珍的上几代前辈,不是经商,便是做官。其父龚丽正,该年二十六岁,后来虽未做大官,但也仕途顺畅。
这一年虽然史书记载发生大旱,但对于正处于康乾以来盛世的清王朝,并不构成经济上的威胁。大自然总是有旱有涝,盛世年代,老百姓家有余粮,朝廷国库充实,对常见的灾害就不会产生恐慌心理。当一个王朝普遍处于贫弱状态时,一点小小的自然灾害,也能成为引发社会大动乱的导火索。
说龚自珍出生时,清朝正处于开国以来的巅峰盛世,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即龚自珍出生这年往前推两年,恰逢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笔者翻阅了各种史料,很想找到最为典型的史料来描述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时如何奢华、隆重、繁盛。但从出版物上读到的介绍,都不如来自博才网的这篇无名作者的小短文来得绝妙——
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举国同庆。有人送来了黄金万两,皇帝不屑一顾;有人送来了翡翠玛瑙,皇上看也不看;有人送来了妙龄美女,皇上仍然是难有笑容。因为乾隆帝根本就不缺什么,大臣们被寿礼寿词搞得焦头烂额。难道乾隆就没有看得上眼的寿礼吗?不,纪晓岚所送的寿礼就赢得了皇上的欢心。原来,他送的贺礼是一副寿联:“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此联中“八千为春,八千为秋”语出《庄子·逍遥游》,为祝寿之词。上联从“八旬”寿“逢八月”出发,连用六个“八”字,恭贺乾隆八十寿诞,并称“八方向化”,“八风”祥和,字字典雅,充满喜庆;下联从“五数合天,五数合地”开始,连用六个“五”字,与上联六个“八”字对仗工整,同时紧扣乾隆年号五十五年,借以祝福昌期永盛,福寿绵长。
不仅如此,更为难得的是,此联中又暗含一联,把每句最末一个字连起来,则是:“春秋和寿月,天地备期年。”其用典得当,嵌字贴切,对仗工整,的确非同一般。此联一出,竟把素有对联喜好的乾隆喜得眉开眼笑,他当即就封赏爱臣纪晓岚白银一千两。
是的,处在所谓盛世的乾隆皇帝根本不缺少什么。把金银财宝堆成山又如何?能把金银财宝当饭吃?能铺到卧榻上催眠?能够博得万岁一笑是这类高水准的马屁寿联。对于自己也吟诗作词无数喜欢附庸风雅的乾隆来说,这倒是最好的寿礼。拍马屁文字玩到这个份儿上,堪称登峰造极、空前绝后了。最有才的“摇尾”文人,也非纪晓岚莫属矣!
这场盛大的寿诞庆典,被称为大清帝国空前绝后的最奢华的狂欢,大概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奢华的皇帝生日庆典。以当时清朝帝国的经济实力,花多少银子不是问题。据记载,乾隆即位时国库存银有三千余万两,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退位时,国库存银已达七千余万两。这场盛大寿典的花费,总计为一百一十四万多两白银,还比原先预算少花了五十七万多两。
就在龚自珍出生的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与乾隆寿典有关的事件,被记入《清史稿》中。也就是在乾隆八十二岁秋天,皇帝接到了两广总督的一封紧急奏折。奏折说,有一个名叫“英吉利”的陌生国家,派人到广州送信,说打算要来“天朝”敬献迟到的寿礼。
乾隆圣心大悦,但不清楚这个“英吉利”是何方国家,就命宫中博学之士搬来《大清一统志》查找其地理位置和有关介绍。但翻遍全书,就是找不到有关“英吉利”的记载。皇帝又找来了传教士詢问,传教士告诉他,该国又名“红毛国”,与法兰西国及意大利国在同一个方向,也以制造器械见长。不管什么“英吉利国”,还是“红毛国”,有人来纳贡当然是充分显示帝国威仪的好事,况且带来的那些大件贵重礼物,也让皇帝充满新奇,于是特准该国的船只停靠天津港。
到了龚自珍两岁时,历史在细节处开始发生微妙的演进。这年农历七月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等抵京,于八月十日,于热河行宫觐见乾隆帝,提出:派人驻京,准许英国商船到宁波、舟山、天津贸易,指定舟山附近一处小岛供英商居住、使用以及允许传教等。未获准。
为何这样的盛世年代难以为继?难道仅仅是因为天道循环的规律使然吗?盛极必衰,而衰极就必盛吗?盛与衰之间的轮回,又存在怎样的时间差?这样一种似乎放之古今中外而皆准的哲理,有否可能具象化为科学精准的定量分析?历史运行的内在逻辑在多大程度上依仗于人的推进?
对于大清帝国,我觉得有这样一种悖论,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是我在研读了大量关于龚自珍的诗文、清代史料后感悟到的,即:长期实行血腥的以“文字狱”为手段的文化专制高压政策,使得那些异端的思想和言论被遏制在萌芽状态,乃至最终连芽也不会萌发了。其效果是清王朝坐稳了江山,也确实使得社会相对比较安定,统治者有精力开辟疆土,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农耕商贸得到发展,社会财富从而得到逐年累积。这就是常常为史家称道的康乾盛世。龚自珍对乾隆盛世的状况在诗中也曾心向往之:
红日柴门一丈开,不须逾济与逾淮。
家家饭熟书还熟, 羡杀承平好秀才。
但文化专制的另一种严重后果,统治者肯定不会意识到,就连龚自珍这样的清醒者,虽直觉地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却也未能从中找出明确的因果链:那就是必然导致人才的平庸和士林人格的普遍性矮化。就如奥威尔所言:“思想被禁锢的结果,就如同把野兽关进了笼子里。”这样一种后果,又必然导致社会缺少向上向前的驱动力,走向衰落则成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必然恶果。历史的循环是如此无情。龚自珍哀叹人才匮乏到了极点,他劝“天公重抖擞”,不知“天公”会像“天女散花”那样,把“人才”撒落到人间来吗? (摘自《剑魂箫韵——龚自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