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活动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影响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mob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被动活动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16只,建立双侧下肢失神经支配腓肠肌的实验模型,被动活动右下肢,观察肌肉的组织学、超微结构、纤颤电位波幅及Na、K-ATP酶和Ca-ATP酶活性变化.结果被动活动延缓肌细胞的线粒体、肌质网退变;被动活动侧肢体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较对照侧下降速度明显减慢;被动活动延缓肌肉纤颤电位波幅峰值出现时间;Na、K-ATP酶活性下降速度被动活动侧较对照侧慢23.53%;Ca-ATP酶活性下降速度被动活动侧较对照侧慢27.94%.结论被动活动肢体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组织学、电生理及酶组织化学的各项指标均有保护作用,是延缓失神经支配肌肉萎缩发生与发展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法对上腹部手术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30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镇痛方式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B组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C组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用放免法测定术前、术毕、术后24 h、术后48 h血浆ET及ANP浓度;监测HR、BP及进行VAS评分.结果B组及C组术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群身体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并且探讨肥胖与增龄的关系. 方法在12个地区中随机抽取22个城乡社区60~99岁老年人8 250人,同时抽取同一社区的老年前期(55~59岁)和中年人(40~54岁)17 646人.测量了体重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3项指标.肥胖诊断按中国标准. 结果按年龄调整计算我国老年人群的超重率为:男32.92%,女34.84%;肥胖率:男8.
目的探讨宿主微环境与原发性肝癌器官特异性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Boyden 小室侵袭实验,分别比较从5只C57BL/6小鼠提取肺,肝,脾,肾组织粗提物诱导高低转移潜能的人原发性肝癌细胞株MHCC97-H、MHCC97-L移动和侵袭能力.结果肺、肝、脾、肾组织粗提物诱导高转移细胞株MHCC97-H细胞移动侵袭的细胞数分别是(18.0±0.9)个、(1.7±0.3)个、(1.1±0.3)个、(8.6±0
目的原位检测大肠癌相关新基因SNC73在常见上皮肿瘤中的表达状况,探讨该基因表达与上皮肿瘤发生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cRNA/mRNA原位杂交的方法,用体外转录制备的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对大肠癌、胃癌、肝癌、肺癌和乳腺癌组织及同一患者的相应正常组织作表达情况的配对研究.结果SNC73基因在胃、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呈强阳性表达,在其他组织细胞中未见表达;在大肠癌和胃癌组织中存在明显的表达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