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4日中午,中国日报社派遣我和摄影部前辈杨世忠老师前往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采访。当天早上7点49分,7.1级的地震让那个美丽的高原小镇不再宁静。
震后灾区的采访,对于记者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首先是采访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知性,其次就是记者始终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来灾区采访什么?
当今电视卫星直播和互联网的迅捷,使观众能够全天24小时通过视频和文字直播了解灾区的情况,因此传统平面媒体的记者到灾区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进行采访?怎样能带回有特色的报道?
带着这样的问题,14日的下午,我们乘上了北京飞往西宁的飞机。当晚9点,抵达西宁。感谢同机的来自武警媒体的同行,我们得以能搭他们的车立刻从西宁出发赶往玉树。第一时间赶往采访地,永远是不变的真理。
西宁到玉树有12小时的车程,加上是夜路,我们估算14个小时后才能抵达玉树。即使这样,我们也成为最早赶到灾区采访的媒体之一。
西宁市的海拔,只有不到3000米。而从西宁到玉树,却要翻越5座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最高的黄河源头巴颜喀拉山,平均海拔达到4800多米。
高原反应,不论对这次玉树采访的记者,或者是全国各地赶来的救援队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强烈的高原反应和旅途的颠簸让同车的很多记者苦不堪言。我身边的一位女记者,不时地呕吐,十分虚弱,不得不靠吸氧维持。
记者是个危险的行业。之后的采访中,与我们同行的武警摄影师刘海山老师在采访中被一只藏獒咬伤,仍然坚持工作。我深感敬佩。
由于有到西藏各地采访的经历,我勉强能够忍受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15日中午11点左右,我们的车开进了玉树州政府所在地结古镇,也是这次地震的震中。
刚进入结古镇,就能感受到这个10万人口的小镇不再有往日旅游胜地的平静和安乐。很多民宅,多数是土木结构的新房,都已成片倒塌。镇中心的很多大型公共建筑都已成为瓦砾。
此时的玉树,昼夜温差很大,白天日光照射下气温可以达到20度,可到了夜晚,最低气温会降到零下10度。我们夜里住在帐篷里,没有足够的被褥御寒,夜风刺骨。
然而,在震后的3天时间里,由于救灾帐篷还没有全部到位,很多灾民不得不睡在露天里——街道上,废墟边,广场上,到处都是灾民。
4月15日晚上,我由于高原反应和寒冷难以合眼。然而更让我不安的是想起白天看到的一个藏族小女孩和受伤的父母睡在废墟边的情景。记者的职业是带给受众最有可读性的报道,而能写出这样的报道,不仅要求记者有好的职业素养,而且首先我们本身必须是有感情有同情心的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记者对我做了一次连线,询问我灾区的情况。灾区当时已经可以看到国外记者的身影,这些同行的敬业让我钦佩。
而之后我看到某国外知名报纸写的一篇报道,题目为:“藏族人不信任中国政府的救援”。看到这样的失实并且带有明显政治目的的报道,我除了嗤之以鼻外,更明白要做出反击的唯一方法,只有真实的细节报道。
震后的前三天,被称作是生命救援的“黄金72小时”,是最有可能发现生还者的时段。我们的采访重点也主要跟随生命救援的进度。16日上午,我们听说在一处废墟发现生命迹象,于是很快赶到那里。
救援队通过生命探测仪,已经确认有生命迹象。通过和家属的确认,得知一个13岁的藏族小女孩被困废墟。
身着桔色救援服的中国国家救援队已经开始用吊车等大型机械小心地挪动废墟中的钢筋水泥。一旁有很多当地结古寺的喇嘛们在用手和绳索来帮助救援队。
此时此刻,我站在废墟旁,看到的是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在合力救援着可能生还的生命。救援队队员们用专业的知识在努力,同时他们也尊重当地藏族同胞和喇嘛们的急切心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给他们提供一切方便。
3个多小时后,我为中国日报网拍下了13岁的女孩才珍拉姆被救出的视频。那一刻,救援队和喇嘛们一起在欢呼着。不同的语言,在同为生命的奇迹而欢呼着。那一刻,我很感动,我也想让我们报纸全世界的读者们,和我感受这样一个无需多言的真理:在灾难背后,人性的力量永远是最可贵的。对于生命的救助,是人类精神最可贵的体现。面对生命的感动,其他一切阴谋论和诋毁之词,会显得那样卑鄙和可耻。
灾区到处都是新闻。这样说可能有些残酷,但对于新闻人来说,的确是事实。而最有报道价值的,就是在废墟上闪光的人性,相互协作、共同携手面对自然灾害的大爱精神。
在结古镇格萨尔王广场,我看到了来自青海武警的战士们在为灾区人民分发食物。他们的旁边,是来自四川甘孜地区的一所寺庙的喇嘛们,他们也是志愿者的一部分,为灾民分发着食物。武警战士们把自己的锅借给喇嘛们,一同为灾民服务。
寺庙的一位活佛告诉我:“我们把食物发给所有人,不管是藏族人、汉族人,还是回族人,我们部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
我当天写下了题为《站在一起,相互关爱》的采访手记,发表在《中国日报》第二天的头版。我想用这样纯粹真实的声音,告诉读者我所看到的感人事实。
细节、特写还有评论,就是传统纸媒在当今传媒环境下能够发挥的优势。在灾区的几天采访,我力争把最有价值的细节记录下来。灾区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如何挖掘和表现这些充满人性化的感人故事,又不让其显得老套和做作,是每个记者都要而对的课题。而真实性和对人物心灵的描写,相信将会是打动所有读者的最基本要求。
在灾区采访的最后时间,我遇到了当地的一位34岁的藏族老师,他叫才扎西。我搭了他的车返回驻地。
地震的那一刻,才扎西说自己正在教室,忽然感到像篮球一样“被扔来扔去”。他很快领着20个孩子逃出了教学楼。
之后的几天,才扎西开着自己的车到处帮助救援。地震后的第二天。他在废墟中刨出一个小男孩,但发现小男孩已经停止了呼吸。
“灾民们太可怜了,等救灾物资来了,我希望政府先给那些最困难的人,我可以先不要……我起码还有一辆车。”才扎西对我说。他的房子已经不能住了,有几个亲人也已经遇难。
“玉树人这几年的生活开始慢慢好了起来,但没想到……”才扎西哽咽了,“但我相信今后会好的。”
才扎西的故事我没有写在报纸上。灾区有很多像他这样善良的人们在互相帮助着,玉树不倒,青海常青。这正是为什么我对玉树的重建充满信心的原因。
在完成采访任务返回西宁的途中,我看到了满载救灾物资的卡车在一辆辆地进入玉树,心里由衷地对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废墟上人性光辉的闪现,不仅是我灾区采访的主题,也是这个国家的灵魂和繁荣的基石。
责编:吴奇志
震后灾区的采访,对于记者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首先是采访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知性,其次就是记者始终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来灾区采访什么?
当今电视卫星直播和互联网的迅捷,使观众能够全天24小时通过视频和文字直播了解灾区的情况,因此传统平面媒体的记者到灾区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进行采访?怎样能带回有特色的报道?
带着这样的问题,14日的下午,我们乘上了北京飞往西宁的飞机。当晚9点,抵达西宁。感谢同机的来自武警媒体的同行,我们得以能搭他们的车立刻从西宁出发赶往玉树。第一时间赶往采访地,永远是不变的真理。
西宁到玉树有12小时的车程,加上是夜路,我们估算14个小时后才能抵达玉树。即使这样,我们也成为最早赶到灾区采访的媒体之一。
西宁市的海拔,只有不到3000米。而从西宁到玉树,却要翻越5座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最高的黄河源头巴颜喀拉山,平均海拔达到4800多米。
高原反应,不论对这次玉树采访的记者,或者是全国各地赶来的救援队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强烈的高原反应和旅途的颠簸让同车的很多记者苦不堪言。我身边的一位女记者,不时地呕吐,十分虚弱,不得不靠吸氧维持。
记者是个危险的行业。之后的采访中,与我们同行的武警摄影师刘海山老师在采访中被一只藏獒咬伤,仍然坚持工作。我深感敬佩。
由于有到西藏各地采访的经历,我勉强能够忍受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15日中午11点左右,我们的车开进了玉树州政府所在地结古镇,也是这次地震的震中。
刚进入结古镇,就能感受到这个10万人口的小镇不再有往日旅游胜地的平静和安乐。很多民宅,多数是土木结构的新房,都已成片倒塌。镇中心的很多大型公共建筑都已成为瓦砾。
此时的玉树,昼夜温差很大,白天日光照射下气温可以达到20度,可到了夜晚,最低气温会降到零下10度。我们夜里住在帐篷里,没有足够的被褥御寒,夜风刺骨。
然而,在震后的3天时间里,由于救灾帐篷还没有全部到位,很多灾民不得不睡在露天里——街道上,废墟边,广场上,到处都是灾民。
4月15日晚上,我由于高原反应和寒冷难以合眼。然而更让我不安的是想起白天看到的一个藏族小女孩和受伤的父母睡在废墟边的情景。记者的职业是带给受众最有可读性的报道,而能写出这样的报道,不仅要求记者有好的职业素养,而且首先我们本身必须是有感情有同情心的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记者对我做了一次连线,询问我灾区的情况。灾区当时已经可以看到国外记者的身影,这些同行的敬业让我钦佩。
而之后我看到某国外知名报纸写的一篇报道,题目为:“藏族人不信任中国政府的救援”。看到这样的失实并且带有明显政治目的的报道,我除了嗤之以鼻外,更明白要做出反击的唯一方法,只有真实的细节报道。
震后的前三天,被称作是生命救援的“黄金72小时”,是最有可能发现生还者的时段。我们的采访重点也主要跟随生命救援的进度。16日上午,我们听说在一处废墟发现生命迹象,于是很快赶到那里。
救援队通过生命探测仪,已经确认有生命迹象。通过和家属的确认,得知一个13岁的藏族小女孩被困废墟。
身着桔色救援服的中国国家救援队已经开始用吊车等大型机械小心地挪动废墟中的钢筋水泥。一旁有很多当地结古寺的喇嘛们在用手和绳索来帮助救援队。
此时此刻,我站在废墟旁,看到的是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在合力救援着可能生还的生命。救援队队员们用专业的知识在努力,同时他们也尊重当地藏族同胞和喇嘛们的急切心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给他们提供一切方便。
3个多小时后,我为中国日报网拍下了13岁的女孩才珍拉姆被救出的视频。那一刻,救援队和喇嘛们一起在欢呼着。不同的语言,在同为生命的奇迹而欢呼着。那一刻,我很感动,我也想让我们报纸全世界的读者们,和我感受这样一个无需多言的真理:在灾难背后,人性的力量永远是最可贵的。对于生命的救助,是人类精神最可贵的体现。面对生命的感动,其他一切阴谋论和诋毁之词,会显得那样卑鄙和可耻。
灾区到处都是新闻。这样说可能有些残酷,但对于新闻人来说,的确是事实。而最有报道价值的,就是在废墟上闪光的人性,相互协作、共同携手面对自然灾害的大爱精神。
在结古镇格萨尔王广场,我看到了来自青海武警的战士们在为灾区人民分发食物。他们的旁边,是来自四川甘孜地区的一所寺庙的喇嘛们,他们也是志愿者的一部分,为灾民分发着食物。武警战士们把自己的锅借给喇嘛们,一同为灾民服务。
寺庙的一位活佛告诉我:“我们把食物发给所有人,不管是藏族人、汉族人,还是回族人,我们部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
我当天写下了题为《站在一起,相互关爱》的采访手记,发表在《中国日报》第二天的头版。我想用这样纯粹真实的声音,告诉读者我所看到的感人事实。
细节、特写还有评论,就是传统纸媒在当今传媒环境下能够发挥的优势。在灾区的几天采访,我力争把最有价值的细节记录下来。灾区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如何挖掘和表现这些充满人性化的感人故事,又不让其显得老套和做作,是每个记者都要而对的课题。而真实性和对人物心灵的描写,相信将会是打动所有读者的最基本要求。
在灾区采访的最后时间,我遇到了当地的一位34岁的藏族老师,他叫才扎西。我搭了他的车返回驻地。
地震的那一刻,才扎西说自己正在教室,忽然感到像篮球一样“被扔来扔去”。他很快领着20个孩子逃出了教学楼。
之后的几天,才扎西开着自己的车到处帮助救援。地震后的第二天。他在废墟中刨出一个小男孩,但发现小男孩已经停止了呼吸。
“灾民们太可怜了,等救灾物资来了,我希望政府先给那些最困难的人,我可以先不要……我起码还有一辆车。”才扎西对我说。他的房子已经不能住了,有几个亲人也已经遇难。
“玉树人这几年的生活开始慢慢好了起来,但没想到……”才扎西哽咽了,“但我相信今后会好的。”
才扎西的故事我没有写在报纸上。灾区有很多像他这样善良的人们在互相帮助着,玉树不倒,青海常青。这正是为什么我对玉树的重建充满信心的原因。
在完成采访任务返回西宁的途中,我看到了满载救灾物资的卡车在一辆辆地进入玉树,心里由衷地对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废墟上人性光辉的闪现,不仅是我灾区采访的主题,也是这个国家的灵魂和繁荣的基石。
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