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8-甲氧补骨脂素(8-MOP)和长波紫外线(UVA)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中端粒缩短机制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8-MOP组、UVA组及8-MOP+UVA组,对上述各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G1期阻滞率、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老化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免疫荧光检测光产物8-羟基脱氧鸟嘌呤(8-oxo-dG)、实时定量PCR检测端粒相对长度,以及用Western印迹检测老化相关蛋白P53,P21WAF-1及P16INK-4a表达水平.结果 8-MOP+UVA组在照光后24、48、72 h及7 d时的G1期阻滞率均高于对照组(61.4%±1.5%比32.8%±1.5%、69.5%±2.2%比44.9%4±2.3%、88.2%±1.6%比59.8%±1.4%、90.7%±2.5%比68.5%±2.6%,均P<0.01);8-MOP+UVA组在照光后24、48、72 h及7d时的SA-β-Gal阳性细胞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4.87%±0.59%比7.11%±0.78%、59.38%±0.46%比10.57%±0.47%、72.46%±0.98%比11.67%±0.87%、94.33%±0.13%比12.04%±0.12%,均P<0.01);8-MOP+UVA组照光后即刻产生的8-oxo-dG的水平(阳性细胞核百分数:95.78%±0.14%)也高于对照组(7.69%±0.09%,P<0.01)、8-MOP组(9.76%±0.11%,P<0.01)和UVA组(35.29%±0.14%,P<0.05);8-MOP+UVA组在照光后7 d时端粒相对长度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57±0.05比6.63 ±0.12,P<0.01),而该组老化相关蛋白P53,P21WAF-1及P16INK-4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00±0.88比0.54±0.10、2.50±0.51比0.42±0.06、2.21±0.34比0.38 ±0.05,均P<0.01).结论 8-MOP和UVA可通过对端粒基因的氧化应激损伤而加快端粒缩短,影响下游老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最终加速细胞老化进程。
8-甲氧补骨脂素和长波紫外线在细胞光老化中对端粒缩短机制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探讨8-甲氧补骨脂素(8-MOP)和长波紫外线(UVA)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中端粒缩短机制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8-MOP组、UVA组及8-MOP+UVA组,对上述各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G1期阻滞率、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老化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免疫荧光检测光产物8-羟基脱氧鸟嘌呤(8-oxo-dG)、实时定量PCR检测端粒相对长度,以及用Wes
【机 构】
: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10029,南
【出 处】
:
中华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0年90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卫星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受地理限制的覆盖。在很多大片里,主人公无论身处崇山峻岭还是茫茫大海或是非常时期,随手抽出卫星电话,就联入了一个强大的信息系统,数据、图片、情报,
7月21日,引领国内杀毒软件市场十年潮流的江民公司隆重推出标志着反病毒软件二次革命(技术革命、销售模式革命)的新品江民杀毒软件KV 2004。江民研发部总经理王磊向记者描述“从5岁的儿童到70岁的老人都能无障碍地使用KV2004;封锁检查所有病毒的可能入口,上网浏览、日常办公、收发邮件、信息交换
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作为全球第三大的卫星固定通信业务运营商,其业务范围已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但仍未能打入拉丁美洲市场。2013年7月30日,Eutelsat公司宣布订购Eutelsat
RJ-iTop(安拓·榕基)网络隐患扫描系统是福建榕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是国家863计划信息安全应急计划项目的高科技成果转化产品。RJ-iTop网络隐患扫描系统最适宜定期和不定期的预防性安全检查,能最大限度地暴露我们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交风险评估报告,
期刊
周林-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副司长 “我国气象卫星部分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功能较完善的地面应用体系。其中北斗卫星在气象工作中重要的应用,现有北斗探空系统、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给社会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计算机病毒带来危害也显现出来。为了更好地应对计算机病毒,我们只有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基本的计算机病毒和反病毒知识,掌握病毒出现后的一些应对措施,在对抗计算机病毒的斗争中,才能占得定的先机,从而有效地减少因计算机病毒事件的发生而带来的损失。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以下简称“应急处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公安部和CNCERT的领导下一直致力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体系的建设。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一支以防病毒软件生产厂家为主要力量的应急队伍。在每次病毒事件出现的时候,由应急处理中心牵头,各应急成员快速反应,共同应对、通力合作,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用户提供最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尽快解决问题,降低病毒发作给用户带来的损失。 此次“冲击波”病毒的应
一、病毒现状近期,针对微软多个Windows平台的“冲击波”蠕虫及其变种Nachi/Blastel-D/Welchia病毒给整个互联网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此类病毒分别利用了微软公司在2003年9月3日公布的MS03-007和2003年7月16日公布的MS03-026安全补丁中的RPC缺陷,对未及时进行安全补丁更新的系统进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