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教师队伍的壮大,培养好这一支新教师队伍,需要学校从研究分析自身的师资队伍整体情况入手,找出培养的关键环节,制定相应的培养制度,确保校本培训的有效性,促进新教师队伍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职校 新教师 校本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3-099-02
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壮大,教师的需求量随之增加,而为中职学校培养师资队伍的高等院校为数不多。因此,出现了专业教师的不能满足中职学校的大量需求。为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各校从专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招聘相应的新教师。有的学校新教师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有的高达二分之一。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何使他们稳健成长,胜任教师职业,并成长为中坚力量,就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分析新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才能因材施教,加以引导和培养。
一、新教师队伍的来源分析
这几年,中职学校的新教师有三种来源。一部分是从专门为中职校培养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而来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是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上级核编批准的到指定高校招聘的编内教师;一部分是从各种工科类院校毕业的应届非应届毕业生,是从人才市场招聘而来的编外教师;还有一部分是通过上级同意向社会公开招考的编内教师,这部分教师大都来自企业或公司。
二、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分析
教师的素质主要体现在师德和师能上。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师能,即教师的技能。是指教师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师能是灵活机动的教育机智,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等。当前,由于高校培养中职教师的数量跟不上中职学校发展的需要,中职校只能多渠道招聘教师,专业接近甚至专业不对口的教师都被派上用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方面
1.有些教师政治观念淡薄,对国家对党的大政方针、基本路线学习不够,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责任心下降,对教育、教学的热情不高,轻校内课堂教学,有的一心只想在校外兼职挣外快,给学生带来极坏的影响,影响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
2.有些教师只看重知识,淡薄德行,有的视道德修养为儿戏,随心所欲,认为简单的教好课就行了,而不在乎个人行为小节,言谈举止随心所欲,有的受社会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对美丑的判断有偏差,影响学生的是非观。
3.有的教师急功近利,心态浮躁,他们热衷于开各种公开课、参加各种比赛、写论文获得成名机会,对课堂教学敷衍塞责,轻描淡写,玩忽职守,导致教学一塌糊涂,学生茫然无所适从。
(二)师能方面
1.职业所需的规范不够。主要表现在:课前不愿花时间借教具,更缺乏自制教具能力,缺乏课前书写小板书、小挂图的意愿,上课只带课本和教案;备课量不大,往往上到哪备到哪;候课的习惯没养成,上课铃响了才匆匆忙忙去上课;板书不规范,主板书、副板书没有一定的书写秩序,不会用彩笔来强调重点内容,画图不严肃,不用直尺圆规,徒手就画,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课堂预留的作业量不足,批改作业不尽心;出考卷的质量不高,考试结束后有的还叫学生来改;听课是为完成任务,主动听课的意愿不高,不会评课,评课的内容不着边;不会上复习课,把复习课上成自习课或炒冷饭课;缺乏教育智慧,往往教育学生时被学生绕开了话题,跟着学生思路走了,被学生“同化”,或语言表达不到位,教育出现反效果;教育学生缺乏艺术与耐心,动不动就叫家长来学校,有的还不让学生上课让学生回家反省,有的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有的私自劝退学生;教师家访的意愿不高;缺乏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的意愿;课后阅读的意愿不强,缺乏主动研究教育教学难题的意愿等。
2.课堂效能差。表现在有的老师是文化底蕴不足,课堂语言干瘪无味;上课条理不清,学生不知老师说些什么,摸不着边;有的老师是重点抓不着,难点被说的更难,更不易懂,缺乏深入浅出的教学水平,一部分是玩起深沉来,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听课老师听不懂他在讲什么,学生更听不懂;有的老师是备课不认真,教案是写了,但写教案是为了检查与上课关联不大;有的边上课看边看书,边学习边教给学生,当堂贩卖知识,难免手忙脚乱;有的老师是课堂热热闹闹,形式多种多样,学生觉得是很有趣,其实是脱离了教学目标;有的老师上课信马由缰,专挑所谓的热点话题,该上的课反而没上;有的老师上课时把时间给学生看书;有的老师时间分配有问题,复习旧知识花太多时间。
3.专业技能不高。现在有些教师即使是从专门培养中职教师的院校招聘的在编教师,对学校的实训实习车间的设备无从下手,自己不会操作,那学生的技能水平怎能提高。
通过分析,了解了新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状况,学校领导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新教师队伍建设,使这支队伍茁壮成长,真正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那么,新教师队伍如何培养,笔者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三、新教师队伍校本培养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岗前校本培训。不少学校新教师到学校后,学校办公室会安排他们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开展的新教师培训,但往往缺少单独对新教师进行校本岗前的制度培训,容易造成许多新教师根本不知道学校有什么规章制度,不少新教师都是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教职工大会和其他渠道逐步了解学校的制度,新教师对学校的制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对上级的师德师风要求实际上是了解不完全或根本不了解。因此,新教师在工作中就可能出状况违反校规校纪,甚至教育行为违背师德师风的要求,这时候再对新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就显得学校对新教师的培养管理滞后。因此学校及时组织新教师进行上岗前校本培训至关重要。学校应该在新教师到学校报到后,迅速安排时间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应涉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备课、如何设计教案、如何上课、如何板书、如何当好班主任等,培训不能流于形式。学校可以借鉴企业培训的方式,对相关的制度通过解读及案例教学,并通过采用考核、考试的形式,让新教师百分百掌握,这方法可以让新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真正将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师德师风的内容牢记在心。通过组织新教师观摩学校积累下来的各专业的优秀讲课录像,让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评课、组织优秀班主任介绍班经验,新教师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功,就能按一定的规范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岗前校本培训是中职校新教师入门最为关键的第一环节,不能省略。它让新教师掌握规范的职业要求,降低由于对职业规范了解不够或理解不到位,教育教学不规范而带来的工作失误。
(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由于中职学校新教师队伍组成的特殊性,以及新教师的成长规律,决定了对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听之任之自我发展,这一环节要持续好几年。学校应按要求安排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带教老师,指导新教师开展工作。不过,现实中有些带教老师“带而不教”挂个头衔,对新教师指导不多,新教师听带教老师的课也不多;有的新教师不能很好地接受带教老师的意见建议,带教老师就只能充当老好人,任其发展。针对新老教师带教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学校应加强对带教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创设更多让“师徒”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师徒”通过互动关系会更加密切,带教制度才能良性循环,“师徒”之间才能“教学相长”。
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除了带教制度外,更需要校级领导的培养。因为当学校形成领导下班级听课制度后,更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笔者的经验来看,校级领导提早告知老师要去听课,那么全校教师从老到新每个人无论是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做得比没告知随堂听课的效果好。因此,笔者认为:校级领导随堂听新教师的课对新教师的成长很重要,因为校级领导有不少是本校教育教学水平较高者加上领导的角色,使得被听课的对象能高度重视,并在评课过程中,更能听取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因此,领导带头听课、评课、给新教师开示范课,这一环节在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技能水平的培养。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既要上得了理论课,更要开得动机器设备,能上得了实践课,指导学生技能实践。因此,新教师技能水平的培养是新教师培养的一个关键点。新教师队伍的技能水平的培养过程就是要让新教师与学生一样要拥有技能证书的过程,让他们开得动学校设备的过程。学校可安排新教师一边上理论课,一边到学校的实训实习车间的实习,也可专门安排时间和培训项目集中培训。学校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已经取得某项高级技能证的教师可以安排他们继续参与相关方面证书的取得,对于没有取得技能证的教师要安排他们考证,从初级考证入手,让他们至少拥有一门专业技术的中级证,最后还要取得高级证书。教师的技能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要根据专业的发展需要来合理安排新教师的取证类型,以及取证的级别,并制定相关制度加以约束,这样新教师技能水平的培养才能到达相应的高度,满足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需求。
新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新生力量,抓住关键环节,重视对新教师的校本培养,将有力地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学校的发展,为师资中坚力量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校 新教师 校本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3-099-02
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壮大,教师的需求量随之增加,而为中职学校培养师资队伍的高等院校为数不多。因此,出现了专业教师的不能满足中职学校的大量需求。为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各校从专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招聘相应的新教师。有的学校新教师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有的高达二分之一。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何使他们稳健成长,胜任教师职业,并成长为中坚力量,就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分析新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才能因材施教,加以引导和培养。
一、新教师队伍的来源分析
这几年,中职学校的新教师有三种来源。一部分是从专门为中职校培养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而来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是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上级核编批准的到指定高校招聘的编内教师;一部分是从各种工科类院校毕业的应届非应届毕业生,是从人才市场招聘而来的编外教师;还有一部分是通过上级同意向社会公开招考的编内教师,这部分教师大都来自企业或公司。
二、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分析
教师的素质主要体现在师德和师能上。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师能,即教师的技能。是指教师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师能是灵活机动的教育机智,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等。当前,由于高校培养中职教师的数量跟不上中职学校发展的需要,中职校只能多渠道招聘教师,专业接近甚至专业不对口的教师都被派上用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方面
1.有些教师政治观念淡薄,对国家对党的大政方针、基本路线学习不够,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责任心下降,对教育、教学的热情不高,轻校内课堂教学,有的一心只想在校外兼职挣外快,给学生带来极坏的影响,影响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
2.有些教师只看重知识,淡薄德行,有的视道德修养为儿戏,随心所欲,认为简单的教好课就行了,而不在乎个人行为小节,言谈举止随心所欲,有的受社会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对美丑的判断有偏差,影响学生的是非观。
3.有的教师急功近利,心态浮躁,他们热衷于开各种公开课、参加各种比赛、写论文获得成名机会,对课堂教学敷衍塞责,轻描淡写,玩忽职守,导致教学一塌糊涂,学生茫然无所适从。
(二)师能方面
1.职业所需的规范不够。主要表现在:课前不愿花时间借教具,更缺乏自制教具能力,缺乏课前书写小板书、小挂图的意愿,上课只带课本和教案;备课量不大,往往上到哪备到哪;候课的习惯没养成,上课铃响了才匆匆忙忙去上课;板书不规范,主板书、副板书没有一定的书写秩序,不会用彩笔来强调重点内容,画图不严肃,不用直尺圆规,徒手就画,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课堂预留的作业量不足,批改作业不尽心;出考卷的质量不高,考试结束后有的还叫学生来改;听课是为完成任务,主动听课的意愿不高,不会评课,评课的内容不着边;不会上复习课,把复习课上成自习课或炒冷饭课;缺乏教育智慧,往往教育学生时被学生绕开了话题,跟着学生思路走了,被学生“同化”,或语言表达不到位,教育出现反效果;教育学生缺乏艺术与耐心,动不动就叫家长来学校,有的还不让学生上课让学生回家反省,有的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有的私自劝退学生;教师家访的意愿不高;缺乏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的意愿;课后阅读的意愿不强,缺乏主动研究教育教学难题的意愿等。
2.课堂效能差。表现在有的老师是文化底蕴不足,课堂语言干瘪无味;上课条理不清,学生不知老师说些什么,摸不着边;有的老师是重点抓不着,难点被说的更难,更不易懂,缺乏深入浅出的教学水平,一部分是玩起深沉来,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听课老师听不懂他在讲什么,学生更听不懂;有的老师是备课不认真,教案是写了,但写教案是为了检查与上课关联不大;有的边上课看边看书,边学习边教给学生,当堂贩卖知识,难免手忙脚乱;有的老师是课堂热热闹闹,形式多种多样,学生觉得是很有趣,其实是脱离了教学目标;有的老师上课信马由缰,专挑所谓的热点话题,该上的课反而没上;有的老师上课时把时间给学生看书;有的老师时间分配有问题,复习旧知识花太多时间。
3.专业技能不高。现在有些教师即使是从专门培养中职教师的院校招聘的在编教师,对学校的实训实习车间的设备无从下手,自己不会操作,那学生的技能水平怎能提高。
通过分析,了解了新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状况,学校领导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新教师队伍建设,使这支队伍茁壮成长,真正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那么,新教师队伍如何培养,笔者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三、新教师队伍校本培养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岗前校本培训。不少学校新教师到学校后,学校办公室会安排他们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开展的新教师培训,但往往缺少单独对新教师进行校本岗前的制度培训,容易造成许多新教师根本不知道学校有什么规章制度,不少新教师都是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教职工大会和其他渠道逐步了解学校的制度,新教师对学校的制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对上级的师德师风要求实际上是了解不完全或根本不了解。因此,新教师在工作中就可能出状况违反校规校纪,甚至教育行为违背师德师风的要求,这时候再对新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就显得学校对新教师的培养管理滞后。因此学校及时组织新教师进行上岗前校本培训至关重要。学校应该在新教师到学校报到后,迅速安排时间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应涉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备课、如何设计教案、如何上课、如何板书、如何当好班主任等,培训不能流于形式。学校可以借鉴企业培训的方式,对相关的制度通过解读及案例教学,并通过采用考核、考试的形式,让新教师百分百掌握,这方法可以让新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真正将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师德师风的内容牢记在心。通过组织新教师观摩学校积累下来的各专业的优秀讲课录像,让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评课、组织优秀班主任介绍班经验,新教师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功,就能按一定的规范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岗前校本培训是中职校新教师入门最为关键的第一环节,不能省略。它让新教师掌握规范的职业要求,降低由于对职业规范了解不够或理解不到位,教育教学不规范而带来的工作失误。
(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由于中职学校新教师队伍组成的特殊性,以及新教师的成长规律,决定了对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听之任之自我发展,这一环节要持续好几年。学校应按要求安排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带教老师,指导新教师开展工作。不过,现实中有些带教老师“带而不教”挂个头衔,对新教师指导不多,新教师听带教老师的课也不多;有的新教师不能很好地接受带教老师的意见建议,带教老师就只能充当老好人,任其发展。针对新老教师带教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学校应加强对带教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创设更多让“师徒”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师徒”通过互动关系会更加密切,带教制度才能良性循环,“师徒”之间才能“教学相长”。
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除了带教制度外,更需要校级领导的培养。因为当学校形成领导下班级听课制度后,更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笔者的经验来看,校级领导提早告知老师要去听课,那么全校教师从老到新每个人无论是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做得比没告知随堂听课的效果好。因此,笔者认为:校级领导随堂听新教师的课对新教师的成长很重要,因为校级领导有不少是本校教育教学水平较高者加上领导的角色,使得被听课的对象能高度重视,并在评课过程中,更能听取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因此,领导带头听课、评课、给新教师开示范课,这一环节在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技能水平的培养。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既要上得了理论课,更要开得动机器设备,能上得了实践课,指导学生技能实践。因此,新教师技能水平的培养是新教师培养的一个关键点。新教师队伍的技能水平的培养过程就是要让新教师与学生一样要拥有技能证书的过程,让他们开得动学校设备的过程。学校可安排新教师一边上理论课,一边到学校的实训实习车间的实习,也可专门安排时间和培训项目集中培训。学校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已经取得某项高级技能证的教师可以安排他们继续参与相关方面证书的取得,对于没有取得技能证的教师要安排他们考证,从初级考证入手,让他们至少拥有一门专业技术的中级证,最后还要取得高级证书。教师的技能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要根据专业的发展需要来合理安排新教师的取证类型,以及取证的级别,并制定相关制度加以约束,这样新教师技能水平的培养才能到达相应的高度,满足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需求。
新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新生力量,抓住关键环节,重视对新教师的校本培养,将有力地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学校的发展,为师资中坚力量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