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灿生逢明末乱世,父亲是明朝的光禄丞。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她不仅学些诗词歌赋消遣闲情,还从小跟着父亲研习经史子集,这让她比一般才女多了些循规蹈矩。
成年后,徐灿嫁给明末清初知名诗人陈之遴为继室。陈之遴为明朝崇祯十年进士,前途无量。结婚之初,兩个人谈诗赏月甚为甜蜜。可好日子没过多久,陈之遴却因父亲边疆失事,遭崇祯皇帝嫌弃并赶回老家,还被斥为:“永不叙用。”
平稳的时候,门当户对可能是好婚姻;遭逢变故,不同的三观与心态便成了生活的桎梏。夫妻二人回到老家浙江海宁,过起了布衣生活。徐灿从小接受儒家教育思想,夫唱妇随就是她秉承的理念。所以,丈夫仕途的起落在她心里并没有造成什么落差。
陈之遴却不同,陈家兴旺了一百多年,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出将入仕方为正途。所以,回到家乡之后,他便一蹶不振,诗心和浪漫都不复存在。对徐灿来说,这才是最沉重的打击。清雅幽静的生活变成了一潭死水,让她觉得一切都了然无趣。
很快,皇太极改朝换代并浩浩荡荡进了北京。为了稳固汉人心,他们对前朝之臣尽量礼遇。抱了殉国志的徐灿,遭遇了最讽刺的一幕——丈夫眷恋官场,降清进京做官去了。徐灿劝不回来,也不敢深劝,因为“夫为妻纲”的思想钳制着她,让她纵有不满,也不敢流露。陈之遴走后,徐灿每日里空对着北方喟然长叹。这许多苦闷和无奈沉甸甸压在心里,唯一的抒发渠道就是写诗。
可没几年,仕途正盛的陈之遴就遭受同僚的排挤,以贿赂内监被弹劾而获重罪,家产悉数被没收,全家二百多口人流放东北。这次被贬,陈之遴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于是整日郁郁寡欢。徐灿虽然仍相伴左右,也从不忤逆丈夫,心却有了嫌隙和距离。
陈之遴喜欢做官,崇尚权力;徐灿清高淡薄,醉心诗词。两个人都因变故颓废不堪,不到几年,陈之遴便抱恨黄泉。徐灿送走了丈夫,儿子们也相继去世。亡国、丧夫、失子,徐灿的人生一步步陷进了沼泽中,苦与痛的纠缠再也没有离开过她。
晚年的徐灿,布衣练裳,长斋绣佛,期待能在佛法中得到救赎。可是这命运又是什么可以救赎的?她提笔写一阙《永遇乐·病中》:“翠帐春寒,玉墀雨细,病怀如许。永昼愔愔,黄昏悄悄,金博添愁炷。薄幸杨花,多情燕子,时向琐窗细语。怨东风、一夕无端,狼藉几番红雨。”
薄春日暮,下着小雨,处处都是冷冷清清的,一整天都恹恹不想说话,黄昏临近,心思更懒。身体不舒服,心情不好,天气不好,杨花不好,燕子不好,东风也不好。读她的词,像面对一个女子,看着她掉眼泪,跟着她心疼,却束手无策。
徐灿晚年做了八首《秋感》,总结了江南闲适优雅、北京富贵无边、塞外苦寒交替的人生。万种伤心,千般怨恨,不过是人海茫茫中的一缕微尘。后世人对她评价很高,说她是“南宋以来唯一可同李清照媲美的女词人”。可这又如何?深陷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与丈夫貌合神离,她的才华不但救不了她,还让她一生陷于压抑和痛苦中。
成年后,徐灿嫁给明末清初知名诗人陈之遴为继室。陈之遴为明朝崇祯十年进士,前途无量。结婚之初,兩个人谈诗赏月甚为甜蜜。可好日子没过多久,陈之遴却因父亲边疆失事,遭崇祯皇帝嫌弃并赶回老家,还被斥为:“永不叙用。”
平稳的时候,门当户对可能是好婚姻;遭逢变故,不同的三观与心态便成了生活的桎梏。夫妻二人回到老家浙江海宁,过起了布衣生活。徐灿从小接受儒家教育思想,夫唱妇随就是她秉承的理念。所以,丈夫仕途的起落在她心里并没有造成什么落差。
陈之遴却不同,陈家兴旺了一百多年,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出将入仕方为正途。所以,回到家乡之后,他便一蹶不振,诗心和浪漫都不复存在。对徐灿来说,这才是最沉重的打击。清雅幽静的生活变成了一潭死水,让她觉得一切都了然无趣。
很快,皇太极改朝换代并浩浩荡荡进了北京。为了稳固汉人心,他们对前朝之臣尽量礼遇。抱了殉国志的徐灿,遭遇了最讽刺的一幕——丈夫眷恋官场,降清进京做官去了。徐灿劝不回来,也不敢深劝,因为“夫为妻纲”的思想钳制着她,让她纵有不满,也不敢流露。陈之遴走后,徐灿每日里空对着北方喟然长叹。这许多苦闷和无奈沉甸甸压在心里,唯一的抒发渠道就是写诗。
可没几年,仕途正盛的陈之遴就遭受同僚的排挤,以贿赂内监被弹劾而获重罪,家产悉数被没收,全家二百多口人流放东北。这次被贬,陈之遴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于是整日郁郁寡欢。徐灿虽然仍相伴左右,也从不忤逆丈夫,心却有了嫌隙和距离。
陈之遴喜欢做官,崇尚权力;徐灿清高淡薄,醉心诗词。两个人都因变故颓废不堪,不到几年,陈之遴便抱恨黄泉。徐灿送走了丈夫,儿子们也相继去世。亡国、丧夫、失子,徐灿的人生一步步陷进了沼泽中,苦与痛的纠缠再也没有离开过她。
晚年的徐灿,布衣练裳,长斋绣佛,期待能在佛法中得到救赎。可是这命运又是什么可以救赎的?她提笔写一阙《永遇乐·病中》:“翠帐春寒,玉墀雨细,病怀如许。永昼愔愔,黄昏悄悄,金博添愁炷。薄幸杨花,多情燕子,时向琐窗细语。怨东风、一夕无端,狼藉几番红雨。”
薄春日暮,下着小雨,处处都是冷冷清清的,一整天都恹恹不想说话,黄昏临近,心思更懒。身体不舒服,心情不好,天气不好,杨花不好,燕子不好,东风也不好。读她的词,像面对一个女子,看着她掉眼泪,跟着她心疼,却束手无策。
徐灿晚年做了八首《秋感》,总结了江南闲适优雅、北京富贵无边、塞外苦寒交替的人生。万种伤心,千般怨恨,不过是人海茫茫中的一缕微尘。后世人对她评价很高,说她是“南宋以来唯一可同李清照媲美的女词人”。可这又如何?深陷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与丈夫貌合神离,她的才华不但救不了她,还让她一生陷于压抑和痛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