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孩子的感冒就引发三代人之间的争吵,一次升学选择就能引爆整个家庭的矛盾……
这些焦虑可能发生在孩子父母与祖辈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夫妻之间。
在如何培养孩子这个问题上,很多家庭都充满焦虑。
一场孩子的感冒就引发三代人之间的争吵,一次升学选择就能引爆整个家庭的矛盾……这些焦虑可能发生在孩子父母与祖辈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夫妻之间。
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却为何最终导致“战争”、殃及孩子?不同的价值观、育儿观背后,是挥之不去的中国式焦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道魔咒,让很多原本和谐的家庭心生龃龉。大的矛盾常常爆发在孩子幼升小、小升初这样的环节上。
回忆当年女儿幼升小时的经历,张旭至今心有余悸。“其实我们家对口的小学也很有名,但另一所小学位列上海四大名小学之一,我就特别想把女儿送进去。老公和公公婆婆都反對我,而我坚持没按规定时间去对口小学报到。可直到8月底,我还是没等来名校入学通知,全家简直把我当仇人了。有一天下了班,我恍恍惚惚走到了那所名校的门口,一屁股坐在台阶上,真想放声大哭。”
虽然最后孩子还是进了一家名校,但如今每当孩子做功课做到深更半夜、成绩赶不上同学时,丈夫投向她的目光依然满是抱怨。“孩子也一直不太开心。”张旭闷闷地说。“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上曾有一篇热门文章,名为《如此“培优”令人心疼》。文章是一个爸爸写的。他写道:
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被他妈妈逼着“培优”(一种培训班),从没有过过周末。6年来,妻子送过孩子的“培优班”不下30个。儿子自嘲是见不到阳光的人,早晨6时出门,晚上11时休息。经常晚上八九时就听不到儿子的声音了,一看,他斜靠在床上,流着口水睡着了。
文章中的妈妈并非个例,事实上,这样的妈妈常常组成群体,她们相互交流信息,听说哪个“培优班”好,就会相互告知,然后纷纷去替孩子报名。种种矛盾的背后,是挥之不去的焦虑。而焦虑又在群体间传播的过程中被层层加重。
就医则是另一个雷区。
儿内科徐医生讲述了刚发生的一起孩子生病、大人吵架的事例。那天晚上快11点的时候,救护车鸣叫着冲进医院。救护人员把一个两岁大的男孩推进急诊室,后面跟着一对踉踉跄跄、已经走不稳路的老夫妻。老太太一见徐医生就扑了上来,带着哭腔急急地说:“医生快帮我们看看,孙子抽筋了!”
经确诊,孩子是因高热引起的惊厥。在孩子接受救治时,爷爷奶奶抱着一堆衣物,无助地站在急诊室门外。救护人员告诉徐医生,他们刚接到孩子时,孩子被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小脸通红,呼吸急促,小身体一抽一抽的。
大约半小时后,孩子的妈妈来了。看起来像是事业型女强人的妈妈,也六神无主,一口气全撒在了公婆身上:“孩子已经发烧了,你们干吗还给他裹那么多,当是在乡下养孩子啊?”
看着老伴快要哭出来了,爷爷忍不住回了句:“你自己怎么当妈的?一天到晚不是出差就是加班,有本事你自己带孩子!”
从医14年,类似的场面他看得太多。“大部分没那么激烈,但围绕着孩子生病,多多少少都会引发家庭矛盾。”徐医生介绍,有一种情况很常见:
周一至周五外公外婆带孩子,周六周日爷爷奶奶接走带两天。往往孩子在回到外公外婆家时会生病,外公外婆就会抱怨,是爷爷奶奶没带好,吃太多啦,玩太疯出汗着凉啦,等等,其实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常规的生活节奏被打乱,生物钟出现了紊乱。另外,不同的居家环境有不同的病原体,换个环境,孩子对新环境里的病原体还没适应。
孩子生病最容易引发的是婆媳矛盾。网友“1010095639”说,“孩子只要有一点小感冒,奶奶就要他吃药,我坚决不给吃,她就说我耽误了孩子。感冒总要一周时间才好,我是护士,这点知识总有的吧。没孩子之前,我和婆婆从不吵架,现在有了孩子,天天吵。”
奇怪的是,许多因孩子引发的家庭矛盾中,角色大多是婆婆和媳妇,父亲去哪儿了?
去年,有媒体发布一份《中国家庭育儿方式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三成80后、90后爸爸几乎没有带过孩子。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缺失由来已久。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许多人都是在祖母、奶奶以及母亲的三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而爷爷和父亲们在外主事,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止于偶有过问。
琇文的妈妈是位家庭主妇,她自认自己的“工作”就是培养女儿,实现丈夫设定的目标:让女儿上最好的医学院。为此,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女儿,每逢考试,妈妈比女儿还紧张。
有一次,琇文发挥失常,平日里对女儿不闻不问的爸爸大发脾气,冲着琇文妈妈吼:“你整天在家怎么教女儿的?”琇文妈妈没有争辩,反而觉得愧疚。
当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文明,女人和男人一样享有了工作的权利,却也承担着和男人一样的职场压力;在家庭中,受传统观念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依然大有市场,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最终“造就”了一个个焦虑的母亲。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如今,随着“独一代”结婚生子,中国出现了“独二代”群体。
中国家庭第一次普遍出现了“三代同堂,两代独子”的局面,6个成年人围着一个小宝宝转。这种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具特殊性的家庭结构,导致了育儿焦虑的成倍累积。
“独一代”的父母大多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身上深深烙印着时代的特征:较少追求自我人生,更愿意与孩子捆绑,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而“独一代”这个群体本身存在着两极分化。
一极是较之父辈,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视野更开阔、思维方式更独立,因而对孩子要求近乎严苛。但是他们如今正是打拼事业的年龄,被迫将孩子的教养转移给父母,可心里仍然放不下。曾经有位“80后”企业高管妈妈,为自己8岁的儿子制订了精确到分秒的暑假作息计划,要求奶奶严格按计划监管孩子。计划执行不到一周,家里便爆发“大战”,“战火”波及远在美国出差的孩子父亲。
“独一代”的另一极则是因为从小被溺爱,变得怯弱、依赖,或者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自己为人父母后,无法胜任,不愿尝试适应新角色。一对“80后”夫妇,不仅双双不工作啃老,还在生下孩子后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更要求老人给孙子吃进口奶粉、穿品牌衣服。当老人哭诉靠自己的养老金实在不堪重负时,儿媳冷着脸说:“这是你家的孙子,穿了没品牌的衣服,万一中毒怎么办?”
在中国的千门万户背后,不断上演着一幕幕这样的情景剧:做儿女的一边要求父母为自己照看孩子,一边又嫌他们养育方式不科学、惯坏孩子;而做父母的,委屈起来嚷嚷“连你也是我带大的,我怎么就不会带孩子了”,嚷过之后,却依然甘为子女、孙辈做牛做马。
在这样典型的中国家庭结构中,存在着两代养育者,他们身上带着各自的历史印记,而当他们每个人都把关切的目光投向“独二代”孩子时,高度的聚焦,必然带来激烈的碰撞,频繁引发矛盾。
这些焦虑可能发生在孩子父母与祖辈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夫妻之间。
在如何培养孩子这个问题上,很多家庭都充满焦虑。
一场孩子的感冒就引发三代人之间的争吵,一次升学选择就能引爆整个家庭的矛盾……这些焦虑可能发生在孩子父母与祖辈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夫妻之间。
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却为何最终导致“战争”、殃及孩子?不同的价值观、育儿观背后,是挥之不去的中国式焦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道魔咒,让很多原本和谐的家庭心生龃龉。大的矛盾常常爆发在孩子幼升小、小升初这样的环节上。
回忆当年女儿幼升小时的经历,张旭至今心有余悸。“其实我们家对口的小学也很有名,但另一所小学位列上海四大名小学之一,我就特别想把女儿送进去。老公和公公婆婆都反對我,而我坚持没按规定时间去对口小学报到。可直到8月底,我还是没等来名校入学通知,全家简直把我当仇人了。有一天下了班,我恍恍惚惚走到了那所名校的门口,一屁股坐在台阶上,真想放声大哭。”
虽然最后孩子还是进了一家名校,但如今每当孩子做功课做到深更半夜、成绩赶不上同学时,丈夫投向她的目光依然满是抱怨。“孩子也一直不太开心。”张旭闷闷地说。“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上曾有一篇热门文章,名为《如此“培优”令人心疼》。文章是一个爸爸写的。他写道:
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被他妈妈逼着“培优”(一种培训班),从没有过过周末。6年来,妻子送过孩子的“培优班”不下30个。儿子自嘲是见不到阳光的人,早晨6时出门,晚上11时休息。经常晚上八九时就听不到儿子的声音了,一看,他斜靠在床上,流着口水睡着了。
文章中的妈妈并非个例,事实上,这样的妈妈常常组成群体,她们相互交流信息,听说哪个“培优班”好,就会相互告知,然后纷纷去替孩子报名。种种矛盾的背后,是挥之不去的焦虑。而焦虑又在群体间传播的过程中被层层加重。
就医则是另一个雷区。
儿内科徐医生讲述了刚发生的一起孩子生病、大人吵架的事例。那天晚上快11点的时候,救护车鸣叫着冲进医院。救护人员把一个两岁大的男孩推进急诊室,后面跟着一对踉踉跄跄、已经走不稳路的老夫妻。老太太一见徐医生就扑了上来,带着哭腔急急地说:“医生快帮我们看看,孙子抽筋了!”
经确诊,孩子是因高热引起的惊厥。在孩子接受救治时,爷爷奶奶抱着一堆衣物,无助地站在急诊室门外。救护人员告诉徐医生,他们刚接到孩子时,孩子被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小脸通红,呼吸急促,小身体一抽一抽的。
大约半小时后,孩子的妈妈来了。看起来像是事业型女强人的妈妈,也六神无主,一口气全撒在了公婆身上:“孩子已经发烧了,你们干吗还给他裹那么多,当是在乡下养孩子啊?”
看着老伴快要哭出来了,爷爷忍不住回了句:“你自己怎么当妈的?一天到晚不是出差就是加班,有本事你自己带孩子!”
从医14年,类似的场面他看得太多。“大部分没那么激烈,但围绕着孩子生病,多多少少都会引发家庭矛盾。”徐医生介绍,有一种情况很常见:
周一至周五外公外婆带孩子,周六周日爷爷奶奶接走带两天。往往孩子在回到外公外婆家时会生病,外公外婆就会抱怨,是爷爷奶奶没带好,吃太多啦,玩太疯出汗着凉啦,等等,其实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常规的生活节奏被打乱,生物钟出现了紊乱。另外,不同的居家环境有不同的病原体,换个环境,孩子对新环境里的病原体还没适应。
孩子生病最容易引发的是婆媳矛盾。网友“1010095639”说,“孩子只要有一点小感冒,奶奶就要他吃药,我坚决不给吃,她就说我耽误了孩子。感冒总要一周时间才好,我是护士,这点知识总有的吧。没孩子之前,我和婆婆从不吵架,现在有了孩子,天天吵。”
奇怪的是,许多因孩子引发的家庭矛盾中,角色大多是婆婆和媳妇,父亲去哪儿了?
去年,有媒体发布一份《中国家庭育儿方式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三成80后、90后爸爸几乎没有带过孩子。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缺失由来已久。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许多人都是在祖母、奶奶以及母亲的三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而爷爷和父亲们在外主事,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止于偶有过问。
琇文的妈妈是位家庭主妇,她自认自己的“工作”就是培养女儿,实现丈夫设定的目标:让女儿上最好的医学院。为此,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女儿,每逢考试,妈妈比女儿还紧张。
有一次,琇文发挥失常,平日里对女儿不闻不问的爸爸大发脾气,冲着琇文妈妈吼:“你整天在家怎么教女儿的?”琇文妈妈没有争辩,反而觉得愧疚。
当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文明,女人和男人一样享有了工作的权利,却也承担着和男人一样的职场压力;在家庭中,受传统观念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依然大有市场,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最终“造就”了一个个焦虑的母亲。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如今,随着“独一代”结婚生子,中国出现了“独二代”群体。
中国家庭第一次普遍出现了“三代同堂,两代独子”的局面,6个成年人围着一个小宝宝转。这种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具特殊性的家庭结构,导致了育儿焦虑的成倍累积。
“独一代”的父母大多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身上深深烙印着时代的特征:较少追求自我人生,更愿意与孩子捆绑,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而“独一代”这个群体本身存在着两极分化。
一极是较之父辈,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视野更开阔、思维方式更独立,因而对孩子要求近乎严苛。但是他们如今正是打拼事业的年龄,被迫将孩子的教养转移给父母,可心里仍然放不下。曾经有位“80后”企业高管妈妈,为自己8岁的儿子制订了精确到分秒的暑假作息计划,要求奶奶严格按计划监管孩子。计划执行不到一周,家里便爆发“大战”,“战火”波及远在美国出差的孩子父亲。
“独一代”的另一极则是因为从小被溺爱,变得怯弱、依赖,或者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自己为人父母后,无法胜任,不愿尝试适应新角色。一对“80后”夫妇,不仅双双不工作啃老,还在生下孩子后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更要求老人给孙子吃进口奶粉、穿品牌衣服。当老人哭诉靠自己的养老金实在不堪重负时,儿媳冷着脸说:“这是你家的孙子,穿了没品牌的衣服,万一中毒怎么办?”
在中国的千门万户背后,不断上演着一幕幕这样的情景剧:做儿女的一边要求父母为自己照看孩子,一边又嫌他们养育方式不科学、惯坏孩子;而做父母的,委屈起来嚷嚷“连你也是我带大的,我怎么就不会带孩子了”,嚷过之后,却依然甘为子女、孙辈做牛做马。
在这样典型的中国家庭结构中,存在着两代养育者,他们身上带着各自的历史印记,而当他们每个人都把关切的目光投向“独二代”孩子时,高度的聚焦,必然带来激烈的碰撞,频繁引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