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堂治疗淋巴瘤经验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c85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名医经验;王禹堂;恶性淋巴瘤;中医疗法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6.029
  中图分类号:R2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6-0109-02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一种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根据其组织细胞学特点,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组织增生,尤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常伴有肝脾肿大,晚期有贫血、发热和恶病质等。临床上,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近20年来,经过合理有效的放疗、化疗、手术切除,特别是生物靶向治疗的参与,ML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生存率较前有明显上升[1]。但单纯西医治疗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综合治疗水平总体仍较低、化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差、耐药复发后预后差等。
  依据临床表现,ML可归属中医学“痰核”“痰毒”“瘰疬”“癥积”“恶核”“石疽”等范畴。基于ML恶性发展的特点,目前“恶核”的病名得到业界认可。
  本院主任医师王禹堂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专家、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工作40余年,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其中ML是王老擅长治疗的病种之一。现将王老治疗淋巴瘤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王老认为,对ML病因病机的认识要抓住“痰”这一主线,所谓“百病多由痰作祟,诸般怪证皆属于痰”。对于瘰疬、痰核一类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历代医家将病因多责之于痰,即所谓“无痰不作核”。朱丹溪更明确指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其发病虽有正虚之因,但早期则以痰毒瘀结为基本病理。
  王老认为,诸多因素皆可生痰,与痰相关的脏腑主要包括肺、脾、肾,外邪主要包括寒、湿、风、热等。寒湿毒邪袭表,壅遏肺气,肺失宣降,津液失调,凝聚为痰;或寒湿困遏脾胃之气化功能,水湿不化而生痰;或脾胃素虚,嗜食生冷,阻遏阳气,虚寒内生,中焦失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或内伤劳倦,肾阳素虚,寒毒内生;寒湿毒邪直中少阴,损伤阳气,温化无权,气不化水,水湿停蓄成痰;忧思恼怒,情志不舒,气机逆乱,津液失于输化,亦可生痰;或木郁克土,脾不化湿,聚而成痰。而外受风热,邪毒内侵,日久化热化火,煎熬津液,炼津为痰,热痰蕴结,灼伤脏腑,化而为毒,发为恶核;或气郁日久化热,热灼津液为痰,痰火互结。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外界致病因素,但归根到底,发病的关键在于人体内环境的失衡,脏腑、经络等功能失调,即“内虚”,其中脾胃虚弱是最重要的病理基础。脾虚则运化失常,精微失布,水湿停蓄,凝而不散,聚而生痰,久则发为本病。
  2 治疗经验
  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单纯辨证治疗恐难奏效。据此,王老临证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针对ML病因,从痰论治,在化痰散结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体质、疾病所处阶段辨证加减。
  2.1 辨病从痰论治,以攻邪为主
  ML患者体质虽有虚实之分,但邪不去则正难安,除体质极度虚弱者当先扶正外,对大多数患者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化痰散结为先。ML的治疗,化痰散结是关键。对于化痰,多数医家注重从脾论治,主张健脾化痰。王老认为,恶核之痰虽多因脾虚所致,但发病之时已属顽痰,为痰火互结,炼液为痰,日久兼毒入络,故治以清热散结、化痰解毒为大法,健脾为辅。王老参照历代治疗瘰疬痰核的经验,将化痰散结药物作为处方基础。常用药物包括清热散结消肿的夏枯草、山慈菇、土贝母、黄药子、瓜蒌,燥湿化痰的天南星、法半夏,祛风散结化痰的僵蚕、白附子,顽痰难消者加皂刺、僵蚕、全蝎等取虫类药物可起到搜痰剔络的作用。
  2.2 辨证加减
  2.2.1 痰多兼瘀,痰阻气机 恶核之病,痰浊常兼血瘀,既可因痰阻而气滞,久而成瘀;亦可先由瘀血内停,导致气机闭阻,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聚而成痰,二者互为因果。对此,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如清代祁坤《外科大成》谓失荣为“六欲不遂,隧痰失道,气血凝结而成,乃百死一生之症”。唐容川《血证论》亦云:“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及“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说明痰湿与气滞血瘀的关系,以及理气祛瘀而治痰的机制。故王老临证常将化痰散结药与理气活血药并用。如常选柴胡、郁金等理气药物,对患病日久或化疗后兼有疼痛,肿块巨大,并见舌黯、有瘀斑者,常加用莪术、桃仁、土鳖虫等。
  2.2.2 注重健脾补肾 王老临证治疗注重调养先后天之本。化疗是目前治疗ML的主要方法,化疗药物可有效攻击肿瘤,使其迅速消散,属强效攻邪的方法,但同时也大伤人体正气,患者表现为一派脾肾两虚症状,如头晕乏力、恶心厌食、血象降低等。对此,王老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化疗期间,中药治疗以益气养血、健脾补肾滋养先后天之本为法,药选炙黄芪、当归、熟地黄、女贞子、枸杞子、鸡血藤、菟丝子、黄精、阿胶、党参等。通过中药调理,使患者气血两虚症状得以缓解,食欲改善,血象升高,化疗顺利完成。
  2.2.3 根据病势选择用药 不同种类淋巴瘤的恶性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不同,预后也不尽相同。因此,王老临证选方用药上也区别对待。一般来讲,HL、惰性淋巴瘤进展较慢,病势缓和,用药常选择以化痰祛瘀健脾为法,以健脾化痰为主;对侵袭性淋巴瘤一方面建议患者坚持化疗,中药治疗方面则加强祛痰化瘀力量,除应用虫类药物和破血药物如全蝎、三棱、莪术等外,还加用清热解毒药物,以缓解癌毒炽盛之势,常用药物有龙葵、蛇莓、白英等。王老认为,这些类型的ML来势凶猛,进展迅速,痰瘀互结日久化热,癌毒炽盛是主要特点,故应加入大剂量清热解毒抗癌药物才能奏效。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8岁,2013年1月7日就诊。患者于2012年8月发现双颈部肿物、质韧、有肿胀感、无疼痛、无发热。B超示“双侧颈部、左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者2.4 cm×1.8 cm”。胸部CT示“纵隔见肿大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免疫组化示:CD20(+)。因患者对美罗华过敏,曾用CHOP(CTX 1 mg+EPI 120 mg+VCR 2 mg+PDN 500 mg)方案化疗4周期。刻诊:神疲乏力,口干懒言,恶心,食少纳呆,眠差多梦,大便干,小便可,舌黯、有瘀斑,脉细数。查:双侧颈部可触及淋巴结、质韧,大者0.8 cm×0.5 cm。血常规示:白细胞2.4×109/L,血红蛋白97 g/L,血小板103×109/L。西医诊断:NHL,侵及双颈、左腋下、纵隔淋巴结。中医诊断:恶核(证属气血两虚、痰瘀互结)。治以益气养血、化痰祛瘀。处方:炙黄芪30 g,当归15 g,党参10 g,女贞子15 g,枸杞子15 g,菟丝子15 g,黄精10 g,肉苁蓉20 g,阿胶10 g,鸡血藤30 g,熟地黄15 g,法半夏9 g,焦三仙30 g,瓜蒌20 g,玄参15 g,莪术10 g,炒酸枣仁30 g。每日1剂,水煎服。嘱患者同时坚持化疗。服药7剂后,患者乏力、纳差明显好转,大便通,眠差,改炒酸枣仁为30 g,继服2周期,血象回升,双颈部仍有小淋巴结。患者停用化疗,守方继服1个月后,诸症明显好转,乏力、口干,治疗改以化痰祛瘀散结为主。处方:黄芪30 g,当归15 g,夏枯草15 g,山慈菇10 g,土贝母10 g,天南星6 g,法半夏10 g,僵蚕10 g,全蝎5 g,白附子6 g,玄参15 g,瓜蒌15 g,白花蛇舌草15 g,莪术10 g,皂角刺5 g,昆布10 g。守方加减继服1年后,双颈部淋巴结消失。随访2年,患者每3月复查,未见肿瘤进展征象。
  按:本案患者为典型B细胞NHL,侵及双颈、腋下、纵隔淋巴结,已用目前标准化疗,期间因药物毒性攻伐人体正气,患者出现一系列气血两虚症状。据此,王老坚持中西医结合各取所长的治疗原则,认为化疗药物祛邪之力强于中药,但中药可改善体质,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治疗依辨证当以益气养血、健脾补肾为法,兼以化痰祛瘀。治疗后,患者气虚乏力明显改善,血象也回升至正常,使化疗可顺利完成。化疗结束后,患者颈部仍有小淋巴结,乃痰毒未尽,故治疗改以化痰祛瘀解毒为主,益气养血为辅,体现了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针对不同病期,因势利导,灵活用药的特点。经综合治疗,患者颈部淋巴结已不可及,且病情平稳,未采取其他治疗手段,随访2年无进展,说明中药化痰祛瘀解毒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姜文奇.恶性淋巴瘤的生物治疗进展[J].癌症,2005,24(8):1027- 1032.
  (收稿日期:2015-03-03;编辑:梅智胜)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舌组织水通道蛋白3(AQP3)的表达及大黄素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入制作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素组,大黄素组于造模后每日予大黄素20 mg/kg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每日观察大鼠精神状态、厚腻苔出现情况及存活率;造模第5日后各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处死,留取标本,采用We
期刊
关键词:膜性肾病;辨证论治;中医疗法  中图分类号:R272.9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6-0109-02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以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弥漫性沉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伴“钉突”形成为病理特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目前MN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且以特发性MN较常见,其部分可自行缓解,预后
期刊
摘要: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天麻成分对甲氧基苄醇在大鼠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采用灌胃和静脉注射2种方式给药,HPLC测定不同时间大鼠血液中天麻成分对甲氧基苄醇的浓度,DAS3.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大鼠血液中对甲氧基苄醇在0.63~321.17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4 5;日内、日间精密度、绝对回收率和稳定性均在规定范围内。结论 本方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运脾、升清、补脾中药对饮食诱导肥胖(DIO)大鼠肥胖程度及脂肪激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从不同健脾中药中进一步筛选抗肥胖药物。方法 Wistar大鼠130只,10只作为空白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120只给予高脂饲料13周喂饲,按体质量得到DIO大鼠50只和饮食诱导肥胖抵抗(DIO-R)大鼠10只,DIO大鼠分为模型组、西布曲明组、运脾组、升清组、黄芪组,每日分别给予生理盐水、
期刊
关键词:名医经验;郭军;畸形精子症;男性不育症  中图分类号:R27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6-0103-02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医师郭军教授长期从事泌尿男科临床科研工作,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男科疾病,其中对畸形精子症辨治经验丰富。笔者有幸师从郭教授,现将其辨治畸形精子症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古文献无“畸形精子症”病名。郭教授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金茵利胆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茵利胆口服液中茵陈、蒲公英、枳壳、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制剂中有效成分柚皮苷、新橙皮苷进行定量测定, 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 ℃。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双黄连粉针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TM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40 ℃。对13批双黄连粉针剂的特征色谱图进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了13批双黄连粉针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甘肃不同产地黄芩茎叶、根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探讨黄芩茎叶和根保肝作用的差异。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甘肃陇西、岷县、渭源、漳县产黄芩根和茎叶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2 h后,采用腹腔注射0.1%CCl4橄榄油溶液诱导肝损伤模型。造模18 h后,计算肝系数,检测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百事乐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再生相关cAMP-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及百事乐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的方式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21 d。开野实验、糖水消耗实验、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搜索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的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浆中皮质酮含量,免疫组
期刊
摘要:丹参酮ⅡA是中药丹参中主要有效活性成分,能通过参与对抗血管壁局部反复的炎症反应、调控内皮细胞凋亡及纠正血脂代谢紊乱等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丹参酮ⅡA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基础研究,为丹参酮ⅡA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丹参酮ⅡA;抗炎;细胞凋亡;调脂;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