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暖景写羁旅,丽梦温情寄乡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x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山早行》是一首让人愈咏愈悲的羁旅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明丽清远:晨光清新,马铃叮当脆响;辽阔的天空,点缀着一弯静静的月儿;无边四野,村落安静,清亮高昂的鸡声此起彼伏;山路上,槲叶纷纷飘落,铺满山路,金黄的叶子沿着山路一直延伸到远方;路边的枳花映着灰白的驿墙,在摇曳的晨曦中明艳生动;路上有霜,霜色晶莹透亮。这副图景,有声有色有温情,是一幅温馨美丽之景,但细细品读就会发现,这明丽的背后,总萦绕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悲凉之气,这股气愈品愈浓,怎么样也挥之不去。
   一、清脆刚劲的晨音是羁旅哀伤之声
   《商山早行》的晨音有二:征铎声和鸡声。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描绘早晨旅店繁忙之景。“征铎”是远行之马所挂的铃铛,其音叮铃脆响。在古典诗词中,征铎声是寂寞的,“四野绝无人,但闻征铎响”(清·洪升《晓行》);也是奔波的,“十里河滩软沙路,马铃摇梦过徐沟”(近代·张瑞玑《徐沟道中》);更是凄凉的,“马铃当当送残阳,乌鸦千点古坟侧”(明·袁中道《麻城道中》)。温庭筠的征铎声是远离故乡的悲愁之音。“晨”照应“早”,“动”极言忙。天刚破晓,晨风料峭,人们早早起来,套马,装运,马车已动,征铎在响。那么匆忙,那么奔波,声声征铎里,充满苦涩和无奈的哀伤。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出发路上所见所闻。“鸡声”在温庭筠诗中清远高亢,有言早之意、破晓之音,洋溢着刚劲昂扬之美,如“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更漏子·背江楼》)。《商山早行》中,鸡声是唯一的高亢之音,但在“茅店”“月”“板桥”“霜”等景色所营造的环境里,鸡声顯得那么孤单而遥远。“茅店”说明地处偏远,周围人烟稀少。而“月”的意象则有凄凉离悲之意,如“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唐·温庭筠《菩萨蛮》),“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板桥”“霜”等意象充满清冷哀凉之境。孤独的茅屋,清冷的月儿,人迹罕至的石板桥,寒凉的银霜,四野里,那么宁静,却又萦绕着满满的凄凉。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之景牵动着诗人绵长的羁旅情怀。也许,宁静的清晨能衬得鸡声高亢辽远,高亢的鸡声亦能衬得周遭的宁静,可是,那凄凉的四野,却让那明明听起来声声入耳的鸡鸣声,如梦境一般,渺远和零落,充满着孤独和哀伤。
   典型意象的使用和搭配,让《商山早行》里的清脆高亢之音,满含羁旅的哀愁。
   二、他乡难遇的温情,徒留无奈的悲伤
   首联和颔联中,《商山早行》诗的羁旅之愁,在于它的晨音,也在于它的温情。《商山早行》诗中的温情,体现在“人”的身上。诗歌两次提到“人”:
   同行之人。“晨起动征铎”,同行之人一起早起,一起出发,一起赶路,一路上天南海北地闲聊,甚至还能说说平常跟熟人说不出的心里话,有需要时还能搭把手。但于敏感多情的诗人而言,看到的常常是热闹与繁华背后的孤独和寂寞。即便相谈甚欢,话多投机,毕竟萍水相逢,都是他乡之客。彼此匆匆,一到岔路口便各奔西东,有缘的也许还能再见,无缘的从此一别两宽,再无牵挂。这样的相逢,除了在心里留下失落与伤悲,再无其他。
   同命之人。“人迹板桥霜”,这“人”,是比自己早行之人。原以为自己够早的了,没想到青石板上早已留下行人的足迹。“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发现有比自己更辛苦更奔波之人,心里有些平衡,有些安慰,甚至还开玩笑:“咦,有人替我们开路了呢!”自然也就多些能聊的话题。可是细细一想,这又能改变什么呢?不是一样地每天奔波、一样地不停歇、一样地行走在这孤独的旅途中?也许都有着“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洒脱,可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伤,始终像一根针搁在心头,怎么也不舒服。
   应该说,旅途中的同伴,多少能消解旅途的孤独和寂寞,同伴的问候和关心多少能给游子带来温暖和安慰。但是,“晨起动征铎”的热闹只是因为“客行悲故乡”的无奈,“人迹板桥霜”上的行人,亦是“客行悲故乡”的常见之景。这无奈的心情,无奈的际遇,冲淡了旅途同伴带来的原本就不多的温情。对诗人而言,旅途中的相遇是短暂的,而心中思乡的愁苦是长久的。这愁苦,只要奔波之路不结束,就没有排解的那一天,不管在路上遇到多少“人”。所以,意象“人”让这诗歌有了温情,温情里却充满无奈的悲伤。
   三、明艳温暖之景,却满含羁旅苍凉之愁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是诗人孤旅中所见实景。
   “槲叶落山路”描绘了早春槲叶纷飞,长长山路黄叶铺满之景,这是明艳辉煌的壮景,却深含苍凉之意。这固然与“悲故乡”有关,和“槲叶”本身的特点亦有关系。槲树身高叶阔,冬枯春落。古人喜用柔软婀娜的“柳”来抒写哀婉绵长的离愁,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温庭筠的离愁没有不舍,因为他常年奔波在外,居无定所,已不知故乡最初的模样,也不仅仅哀婉绵长。阔叶纷飞,从高而至,铺满山路,峰回路转,不见尽头,一“落”字,含着道不尽的飘零无依之感,充满悲凉。但诗人想表达的并不止于此。阔大的槲叶,从空中飘落,看似轻盈,但一片接着一片似乎永不停止,予人渐飘渐浓的压迫感。叶片落到地上,层层叠叠,越积越厚。斯时斯景,给常年遭受排挤不得自在的诗人带来的是窒息、压抑、难过。这时,眼前的金黄,不是明艳美丽,而是刺目扎眼,落叶越厚,黄色愈浓,就越刺眼,窒息感就越沉重。这落不完的槲叶、看不到尽头的山路,是诗人心底里永远化不开的哀愁啊!借明艳的“槲叶”来表达压抑难过的心情,景与情的反差营造了哀婉的意境,含蓄深沉。
   枳花是常见的路边小花,诗人信手拈来,饱含巧思。清新的晨光中,小小的一簇簇的枳花明艳动人,一个“明”字生动描绘了枳花映照灰墙的景象,充满生机,多么美好!可是,枳花照亮的偏偏是“驿墙”啊!驿,即为驿站,旧时旅途暂住之处。“驿”出现伊始,隐含“羁旅”之意。在孤独的旅途中看到明艳秀气的枳花,看到这花儿带来的一方明丽,心里本多了一份欢喜,可是一抬眼,看到与之相伴的却是那驿墙,心中欢喜瞬间荡然无存,随之失落。驿墙的存在,时时在提醒诗人:你不是来郊游的,你是在赶路,你的心永远不可能停歇,再好的风景也只能匆匆一瞥。可是,枳花带来的美丽,依然让诗人贪恋不已,失落之余又忍不住多看那娇小纯净的花儿。由喜悦到失落,由失落而留恋,诗人的情感变化在“枳花”和“驿墙”间反复流转,悲哀渐渐弥漫。这些情感细腻,隐晦,难以描摹。但诗人却用一“明”字将质感和象征意义有对比特征的意象“枳花”和“驿墙”巧妙结合,准确地将这敏感细腻的情感简洁含蓄地表达出来,纸短情长,令人叹息。    诗人巧用意象和动词,在“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艳温暖的色彩里涂满苍凉的哀愁。
   四、热闹美丽的梦境是永远说不清的悲伤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是诗人对头天梦境的描绘,是虚景。
   诗人曾在杜陵住过十年,视之为第二故乡。在杜陵,温庭筠不一定见过“凫雁满回塘”的情景,但在诗人看来,这样的情景就是故乡的模样。一群群凫雁畅快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们刚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回到这久别的故乡,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它们一会儿钻进水里捉迷藏,一会儿沿着池塘边游來游去,一会儿兴奋地爬到岸上,扑棱着翅膀,大声叫唤。“满”字表现出这份热闹,“回”字则写出池塘曲折有致的美丽。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啊!在这幅图里,有快乐的声音,有美丽的颜色,有温柔的光芒,有暖心的温情,这是诗人心中最美故乡的模样。这模样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没有,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愿意永远沉浸在这样的梦境当中,用以慰藉他常年孤苦的漂泊之心。在梦境中,诗人到底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无从得知,但唯一知道的是,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像凫雁那样飞回美丽的故乡,在故乡的怀抱中,自由自在,安闲快乐。但会有那么一天吗?诗歌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梦境和现实的对比,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和无尽的叹息。
   这热闹而虚幻的梦境,让诗人的悲伤,似乎永远说不清,永远说不完。
   五、悲喜轮转的圆圈是永远脱不开的漂泊
   整首诗隐含着诗人悲喜轮转的心路。
   诗歌一开场忙碌热闹,有条不紊,但赶路的疲倦使人内心焦躁不安,却又无可奈何。接着,上路了。路上,悠远的鸡声,安静的茅屋,宁静的月,清凉的晨霜,静谧的青石板,大自然和人的力量组合而成的山村风光,多少平复了诗人焦躁无奈的心。此时,诗人的内心是安宁的,充满淡淡的喜悦。但这种安宁和喜悦没能维持多久。蜿蜒的山路,铺天盖地的槲叶,茫茫远山,找不到来时的路,看不到路的尽头,灰暗的驿墙和明艳的枳花更让人愁肠百转。这时,诗人的内心满是迷茫和悲凉。他不由地想起头天晚上做的梦。梦里,池塘美丽,凫雁活泼,那么美好的景象啊,那是美丽的故乡!可是那只是梦啊!整首诗,隐晦而清晰地写出游子孤旅中的心路历程——焦躁无奈到宁静喜悦,接着茫然悲凉,最后思念伤感。
   这心路是一个圈,回环往复。杜陵梦是头晚之梦。为什么会做这个梦?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思念着故乡,晚上必然做着思乡之梦。为什么白天会思乡,因为羁旅悲苦。而这思乡与梦乡的轮转,不是一次,更不是最后一次。杜陵梦是因思乡而成的昨夜之梦,而今天悲苦,不由想起昨夜之梦,思乡之情更甚。于是,今晚入睡之后,必然也因白天的思念而重温杜陵梦。明天也必然会因旅途的辛苦而想起今晚的梦,明晚也必然会做着同样的杜陵梦。旅途不停,思念不止,梦境永远不会消失。回环往复中,白天之景再明艳美丽,也总流淌着挥之不去的哀愁,晚上所梦之景越美好,梦醒之后的虚无感越深。这哀愁与虚无,在漫漫羁旅中,日复一日,折磨着诗人的身心。
   诗人用独特缜密的构思,紧抓游子悲喜轮转的心路,营造了一个个极美丽极忧伤的意境,写就了这首最悲伤的羁旅诗。
   明代李东阳称《商山早行》“意象具足,始为难得”(《怀麓堂诗话》),宋代梅尧臣亦称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六一诗话》)。意象的精心选择精心搭配,动词的巧妙使用,独特缜密的构思,让这首最忧伤的羁旅诗充满极致的内敛之美。
   参考文献:
   [1]俞平伯等撰.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1233-1234.
其他文献
王日淦,董旭午,江苏省泰州中学教师。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传统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古诗词具有极其深厚的根基,早已成为培养和塑造我们民族精神的文化养料。古诗词中那些精美绝伦的作品,以其洗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精湛的艺术展现了广阔的审美空间。因此,在广大中学生成长过程中,肯定也少不了源自古诗词的营养。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展开古诗词教学,才有可能教他们真正学好和会学古诗词
王敏,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教师。   相似思维就是“对彼此联系的事物形成的共时性关系进行系统探究,从中找寻事物关联的机质”[1]。事物之间的相似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他相似”,一种是“自相似”。所谓“他相似”,是指“两种截然不同事物在某种性质、功能上的相似”。所谓“自相似”,就是“一个事物的局部和整体,个别和一般在某种性质上的相似”[2]。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于1982年5月,十年动乱的创伤
《河中石兽》是初中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本单元唯一一篇文言文课文。本单元主要选取探险和科幻方面的文章,重点在于激发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和想象力,还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质疑和思考。学习这篇课文,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辨能力,还要能从作者的寄托和情感出发,体会求真的思想内容,学会辩证分析问题。   一、《河中石兽》中“据理臆断”的三种举例   此文短小精悍
广东高考回归全国卷3年来,文言文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考察部分,而且也是在高考强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改革潮流中不断创新变貌的一部分,却依然是大部分广州学生丢分严重的部分,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化、题型的多样化,全国卷文言文部分较过去广东卷考察的难度更大,知识面更广,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多,要理解的部分更细,更是成为许多学生丢分的“重灾区”。  然而虽然全国卷的文言部分的确更难更深,且防猜题能力强大,但文
培养学生学的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教者的共识和追求的方向。但是,在课堂实践中怎样具体展开,尤其是在古诗文这类强调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怎样与发展思维和活动能力结合起来,这还有诸多值得探索的路径。  一、理论考虑  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说到:“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1]前者指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需要之上,与学生的经验活动相统一,“如果教育者的努力不与儿童主
一、教学案例  【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
刘自歆,刘金侠,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学教师。   新课标主张“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很多课堂教学呈现出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特别是类似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下简称《永》)的教学,由于课文大量用典,以典言志,寄寓深远,同时还存在着一个与之并行的复杂的隐性背景系统,因而课堂教学往往出现浅表化倾向,随意化、主观
马正平,四川西充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写作学会原副会长。全国中文专业本科写作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持人。代表作有:美学专著《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写作学专著《写的智慧》(1-5卷),大学教材《高等写作学》(1-4册)和专著《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DCC作文》《新路径作文》
整本书阅读突破了传统语文篇章阅读的狭小格局,倡导在“整”字上下功夫,注重内容的统整,过程的连贯,结果的融通,这无疑是正确而必要的。但“整”由“散”组成,宏观奠基于微观,整本书阅读最终还是要落在具体的章节和文段上,落在细致的分析与研读上,可以说,细读依然是整本书阅读的前提和基础,离开文本细读的整本书阅读无异于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一、还原语境:读出真意   还原,是文本解读的重要方法,本质是“
近两年高考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体现出不少新的特点:文本选材范围广泛,涉及史学、美学、考古学、文艺学等。所选文本带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典范性。又经过命题人改造加工,具备了论述文所应有的“论证阐述(或立论陈述)”的特征,篇幅虽小,“五脏俱全”。考生在答题时普遍觉得难度大,失分严重。究其原因是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高中生缺乏有效的逻辑思维训练。高考中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形态是很“奇异”的,它要求考生“双重阅读”,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