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新教材的几大特点,结合我近年来自身的教学实际,在此浅谈教师使用新教材的几点做法:
一、以“本”为本,寓教于乐。
(1)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方案,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度适当。
(2)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其各个感觉器官的作用。
(4)突出新教材的趣味性,兴趣具有动力功能,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英语就显得积极、主动,但是学习英语并不能仅凭一时兴趣,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5)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唱英语歌”、“单词接龙”、“小对话”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这样既巩固了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听说读写,四项兼顾。
(一)听。新教材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培养在交际中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是“融四项技能为一体”的训练。说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听的能力,听的技能也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教科书中,听力训练大致以五种不同的方式进行。
(1)课堂用语。教师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这样可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
(2)教师在介绍和练习新语言的时候,应让学生多听并注意发音。
(3)初一英语从第三单元开始,每个单元都有训练学生重音、语调及辨别不同发音的练习。做这些练习时,可让学生先听后练。
(4)教科书基本上每个单元都安排有听力练习。这类练习比较简单,能够让学生听懂,引起他们的兴趣。
(5)听写是训练听力、拼写和写的技能的一种很好的练习。听写既可用于教学,也可用于测试。
(二)说。说的能力属口语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应加强说的训练。下面介绍一些口语训练的基本方法。
(1)练习。练习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正确而迅速地说出新语言。全班或一个小组的学生齐声跟着教师说,会增强学生的信心,人人都能开口说。
(2)对话。教科书里的许多口语练习都是采用对话形式,以便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活动,能比较自然地使用语言。
(3)正式的言语练习。
正式的言语练习可有以下几种方法:
A、使用录音带。B、拼读和发音练习。 C、重音和语调练习。 D、歌曲和诗。E、交际活动。
(三)读。阅读教学是通过学生课本和练习册里的练习进行的,是与其他技能训练紧密结合的。读能帮助理解、巩固和记忆所学的材料。学生既要学会朗读,又要学会默读,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羞于开口,故教师应主张学生多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音、语调,这样有利于培养语感,加强记忆。
(四)写。写的技能主要是在练习册里培养。它紧密结合并加强口语和阅读训练。
三、创设情境,融入角色。
新教材配有彩图,课文全部套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会话时,教师尽量创造较为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初中英语第一册第14课练习4,要求学生分角色将对话表演出来。教师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自己的台词,以便真正表演时可以做到脱稿。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对话中加入一些动作和表情,如,被介绍时要握手、微笑,问Is this Number 14?和That’s Number 14时,可用手指着椅子等。这样可以使表演更加生动、真实、自然。
四、因材施教,过好英语基础关。
(1)把好语音关。这是学好英语的基础,理由很简单,如果单词读不准,句子不能上口,那就无法学好英语。要学好英语,首先要用心听老师的发音或听正确的录音,听准了,就要大胆开口,反复模仿,耐心纠正,直到发准为止。不要怕错,开始模仿时不可能很正确,只要肯用心而又耐心,没有学不会的。
(2)过好词汇关。英语用的是拼音文字,中国学生从习惯方块字到学习拼音文字,本来就不容易,何况英语单词的拼法又很不规则,困难就更大了。但是,大部分的英语单词的拼写和读音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从开始学单词起,就要注意单词的读音和拼法之间的关系,即拼读规则,切记不要像记电话号码那样去死记硬背单词的拼法,遇到符合规则的单词,就可以举一反三,知道什么读法,做到“见形知其音,听音知其形”。
(3)过好语法关。要过语法关,就要掌握正确的学习语法的方法,要学好英语,语法是不能不学的。但是光听懂老师讲的语法规则,或是能背诵语法规则,是学不好英语的。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对于各种词形变化,不但要能辨认,而且要用得熟练准确。句法更重要。不掌握句法就无从造句。不会造句,就不能表达思想,不能运用英语达到交际的目的。句法的重点是句子结构。对英语的常用基本句型要多练,达到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的地步。
总之,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师恰是导演,新教材是剧本,学生是演员,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师生共同演出一台台多姿多彩的“英文喜剧”,使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一大乐趣。
一、以“本”为本,寓教于乐。
(1)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方案,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度适当。
(2)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其各个感觉器官的作用。
(4)突出新教材的趣味性,兴趣具有动力功能,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英语就显得积极、主动,但是学习英语并不能仅凭一时兴趣,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5)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唱英语歌”、“单词接龙”、“小对话”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这样既巩固了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听说读写,四项兼顾。
(一)听。新教材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培养在交际中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是“融四项技能为一体”的训练。说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听的能力,听的技能也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教科书中,听力训练大致以五种不同的方式进行。
(1)课堂用语。教师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这样可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
(2)教师在介绍和练习新语言的时候,应让学生多听并注意发音。
(3)初一英语从第三单元开始,每个单元都有训练学生重音、语调及辨别不同发音的练习。做这些练习时,可让学生先听后练。
(4)教科书基本上每个单元都安排有听力练习。这类练习比较简单,能够让学生听懂,引起他们的兴趣。
(5)听写是训练听力、拼写和写的技能的一种很好的练习。听写既可用于教学,也可用于测试。
(二)说。说的能力属口语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应加强说的训练。下面介绍一些口语训练的基本方法。
(1)练习。练习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正确而迅速地说出新语言。全班或一个小组的学生齐声跟着教师说,会增强学生的信心,人人都能开口说。
(2)对话。教科书里的许多口语练习都是采用对话形式,以便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活动,能比较自然地使用语言。
(3)正式的言语练习。
正式的言语练习可有以下几种方法:
A、使用录音带。B、拼读和发音练习。 C、重音和语调练习。 D、歌曲和诗。E、交际活动。
(三)读。阅读教学是通过学生课本和练习册里的练习进行的,是与其他技能训练紧密结合的。读能帮助理解、巩固和记忆所学的材料。学生既要学会朗读,又要学会默读,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羞于开口,故教师应主张学生多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音、语调,这样有利于培养语感,加强记忆。
(四)写。写的技能主要是在练习册里培养。它紧密结合并加强口语和阅读训练。
三、创设情境,融入角色。
新教材配有彩图,课文全部套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会话时,教师尽量创造较为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初中英语第一册第14课练习4,要求学生分角色将对话表演出来。教师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自己的台词,以便真正表演时可以做到脱稿。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对话中加入一些动作和表情,如,被介绍时要握手、微笑,问Is this Number 14?和That’s Number 14时,可用手指着椅子等。这样可以使表演更加生动、真实、自然。
四、因材施教,过好英语基础关。
(1)把好语音关。这是学好英语的基础,理由很简单,如果单词读不准,句子不能上口,那就无法学好英语。要学好英语,首先要用心听老师的发音或听正确的录音,听准了,就要大胆开口,反复模仿,耐心纠正,直到发准为止。不要怕错,开始模仿时不可能很正确,只要肯用心而又耐心,没有学不会的。
(2)过好词汇关。英语用的是拼音文字,中国学生从习惯方块字到学习拼音文字,本来就不容易,何况英语单词的拼法又很不规则,困难就更大了。但是,大部分的英语单词的拼写和读音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从开始学单词起,就要注意单词的读音和拼法之间的关系,即拼读规则,切记不要像记电话号码那样去死记硬背单词的拼法,遇到符合规则的单词,就可以举一反三,知道什么读法,做到“见形知其音,听音知其形”。
(3)过好语法关。要过语法关,就要掌握正确的学习语法的方法,要学好英语,语法是不能不学的。但是光听懂老师讲的语法规则,或是能背诵语法规则,是学不好英语的。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对于各种词形变化,不但要能辨认,而且要用得熟练准确。句法更重要。不掌握句法就无从造句。不会造句,就不能表达思想,不能运用英语达到交际的目的。句法的重点是句子结构。对英语的常用基本句型要多练,达到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的地步。
总之,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师恰是导演,新教材是剧本,学生是演员,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师生共同演出一台台多姿多彩的“英文喜剧”,使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一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