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评估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84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现状。

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全国省、地(市)和县(区)级3 395个CDC和3 00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了解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的政策能力、基础配置能力、培训指导能力、合作与参与能力、监测能力、干预与管理能力、评估能力和科研能力。

结果

(1)政策能力:23个(71.9%)省级、139个(40.6%)地市级和919个(31.2%)县(区)级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有现行慢性病防控相关规划。(2)基础配置能力:25个(78.1%)省级、136个(39.8%)地市级和529个(18.0%)县(区)级CDC设置了专门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部门。各级CDC有9 787人从事慢性病防控工作,占CDC总在岗人员的5.0%。68.1%的CDC配置了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3)培训指导能力:2 485个(74.9%)CDC举办过慢性病防控相关培训班。2 571个(87.3%)县(区)级CDC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过指导。(4)合作与参与能力:CDC与媒体开展合作的比例最高(42.0%)。(5)监测能力:各级CDC开展死因监测的比例为73.8%;开展各类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的比例均不到5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发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报告的比例分别为32.4%和29.9%。(6)干预与管理能力:各级CDC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干预的比例分别为69.1%和68.2%,开展其他各类慢性病及危险因素干预的比例均不到40.0%。超过90.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工作,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别仅为17.4%和13.7%,规范管理率分别为83.7%和80.4%,控制率分别为59.2%和55.2%。(7)评估能力:32.4%的卫生行政部门或CDC对本辖区慢性病应对情况开展了定期评估。(8)科研能力:省级CDC科研能力明显高于地(市)和县(区)。

结论

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各级慢性病防控政策能力呈稳步提高趋势,但总体仍较为薄弱;县(区)级CDC慢性病防控能力与省和地(市)级仍有较大差距,亟待提高;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比例较高,但管理效果不佳,与2010年和2012年的调查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分析1990年与2016年中国女性子宫纤维瘤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分析结果,分析1990年和2016年中国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女性子宫纤维瘤的疾病负担,主要指标包括患病数、患病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DALY率等。标化率的计算使用2010-2035年WHO的世界标准人口进行。结果1990年和2016年中国≥15岁女性子宫纤维瘤的患病人数分别为13 695 567和27
目的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状况及其三间分布。方法CKB项目于2004-2008年在全国10个地区募集30~79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于2013-2014年随机抽取5%的队列成员进行了第2次重复调查。本研究剔除调查当时自报患有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的个体,分别纳入参加基线和重复调查的487 198名和22 604名研究对象。健康的生活方式定义为当前不吸烟、不过
目的评价在职业场所开展高血压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对照设计,在全国选取20个分中心,每个分中心选取条件相匹配的2~4家职业场所,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常规组。管理组采取职业场所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和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综合干预策略,每位患者至少管理2年;常规组沿用现行管理办法,收集基线及2年时的资料。本研究对职业场所中入选的30家国企单位(管理组20家,常规组10家)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