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充气加压预防重症肺炎合并DVT形成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外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与分析间歇性充气加压预防重症肺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处理方法分组,对照组52例,在入院之后按照指南积极进行预防性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间歇性充气加压处理。对比两组入院第4、7天的股静脉血流速度及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同时随访1年,观察随访期间继发性DVT率。结果:入院第7天,观察组PSV、EDV、MFV、FIB值均较对照组高,D-D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初诊乙型肝炎患者的对比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入院的62例HBeAg阳性初诊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甲组(ETV,n=30)与乙组(TDF,n=32),比较两组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酸(DNA)、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及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结果:乙组治疗4周后、3个月后HBV-DNA水平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
[关键词] 手卫生;依从性;院感管理;原因分析;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19-0160-04  Study on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in infec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LIU Ting  Outpatient Operating Room
目的:探讨骨关节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骨关节手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下肢DVT,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45例)。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关节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BMI、凝血四项、机械抗凝类型、术中失血量、假体类型、手术类型、置换关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47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4)和试验组(n=23)。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27±11.24)分,高于对照组的(82.24±9.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8,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