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于全媒体时代,《山西日报》对标中央媒体和优秀党报的改革经验,不断整合新闻资源,强化技术支撑,优化内容供给,增强“四力”,打造精品力作,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实实在在让读者感受到党的作為、城市的进步、人心的温暖,始终做好党报新闻宣传的突破口,着力打造新时代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关键词】四力;山西故事;山西日报;
立于全媒体时代,《山西日报》对标中央媒体和优秀党报的改革经验,不断整合新闻资源,强化技术支撑,优化内容供给,增强“四力”,打造精品力作,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实实在在让读者感受到党的作为、城市的进步、人心的温暖,始终做好党报新闻宣传的突破口,着力打造新时代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1.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练就脚力,始终“在场”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新闻工作者开展工作、完成人民赋予其伟大使命的基础。新闻的本质特征,要求新闻工作者练就脚力,勤走基层,到群众的生活中去,到鲜活的生命中去,用心观察,勤于思考,始终保持“在现场”的激情和自觉,及时捕捉第一手信息,让新闻素材有最坚实的实践基础,最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最深厚的人民情怀。因此,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要时刻与人民群众在一起,俯下身,听真话,察实情,发现和捕捉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急,选取与时局和社会发展相适宜的选题和内容,体现媒体的责任与担当,要传达人民群众最想听想看的内容,直面敏感问题解疑释惑,启发群众理性思考,做人民与党和国家沟通的桥梁。
在今天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线上线下众声喧哗,事实常被键盘掩盖,理性不断被恶意消费,更加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场”用事实说话。《山西日报》出台《山西日报关于进一步深入基层采访的若干规定》,要求新闻工作者自觉实现深入基层采访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2012年“新春走基层”便是一次沉下去的成功实践:百名记者不仅走进社区、农家农户、厂矿企业,更进入了建筑工地、运输班组、田间地头等生产生活一线,捕捉生产生活中的人间真情和平凡大爱,讲述百姓身边的感动与忧愁,让群众当主角、上版面、进镜头。2017年中宣部启动“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山西日报》立即响应号召,部署并投入到活动中,期间编辑记者们纷纷奔赴基层,深入一线,扎实采编工作,呈现出一批全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好作品:《扶贫路上灵丘有谋有招也有样》《长治:农信改制推动振兴乡村新征途》《阳泉城区:新时代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探索》等就是编辑记者们用心采访,用脚丈量的记录。
2. 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锤炼眼力,把握大局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要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在大千世界中看清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运动规律。我国民初著名记者黄远生的“四能”学说也曾谈到“闻一知十,闻此及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这便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应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和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锤炼眼力,火眼金睛,不断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判断能力,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本功。民生问题关乎千家万户,关乎百姓切身利益,新闻工作者要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主旋律报道既权威又亲民、站位高而落脚实。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崇。作为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心,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山西特色的三晋文化不仅传承了儒家、法家等思想文化的精髓,也蕴含着包括农耕、天文、水利等科学技术和诗歌、散文等文学艺术、军事文化等,具有极高的价值。但一直以来宣传不到位导致这些瑰宝没能“走出去”,因此,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就成为《山西日报》肩上的责任,抓住宣传机会,如何妙笔生花考验着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在两届山西艺术节活动中,在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山西日报》开辟专栏,全程、全方位、准确生动地报道大会盛况,吸引了无数省内外及国际旅客;在日常文化新闻报道中,《山西日报》也十分注重和擅长挖掘地区传统文化精髓,例如《独具魅力的岚县面塑》《晋城铁壶的前生今世》等报道,主题明确,内容丰满,文字朴实,将山西土生土长的民间特色为大家所知。又如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为探索新闻扶贫、信息扶贫,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利益,《山西日报》策划推出“亮亮咱贫困县的名特产”专栏,发表数篇报道,大力推荐贫困县的特色产品、优质资源,鼓励帮助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举动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路,也让省外乃至国外的人们认识了山西特色。
3. 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焕发脑力,深度思考
新闻媒体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坚持政治家办报是无产阶级党报的办报方针。新闻工作者要始终保持极高的政治敏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同时,要以人民为工作中心,在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基础上重视民意,让脑子动起来、活起来,提高主动思考和善于求索的能力,练就拨云见日的真功夫,对民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吸纳,对不了解的情况要及时廓清,对误解要及时化解,避免失之浮浅、失于片面,要让主流媒体成为党和群众交流的渠道,充分发扬人民民主。
《山西日报》作为山西省委机关报,肩负着传达党的声音和反映民意的双重责任,因此在以严谨的态度讲主流故事,塑和谐之风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和尊重社会弱势群体,唤温暖真情。例如在助残日、艾滋病日、法律援助日等百姓较为关注的节日里,《山西日报》会策划推出专题报道、专栏报道,讲述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折射小人物身上高尚的精神面貌;在全民战“疫”期间,《山西日报》开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专版,《不放过一家药店不漏掉一家超市保障群众所需所用的食品安全》《既当“宣传员”又当“保障员”忙碌在一线的大学生志愿者》《身在武汉医疗队的护士长》等报道,不仅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报道百姓的所需所想,帮助信息发布解决群众在特殊时期遇到的困难,也对赴荆楚大地的医护人员、在社区默默奉献的青年志愿者等所有工作在抗“疫”一线的全体人员进行宣扬和赞赏,始终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同时,面对公共问题时,《山西日报》始终有一份沉着与冷静,例如《疫情之下建设工程问题法律分析》一文,解答了工人及单位所关心的停工问题,显示了其不盲从跟风,不做流于形式的标题党,不做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表面派的作风,而是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对事实发问,对现象发问,始终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将社会效果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职业精神。
4. 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淬炼笔力,善用技术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论是练就脚力、锤炼眼力还是焕发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本领,而拥有过硬的“笔杆子”不仅体现了其极高的政治素养和理想情怀,也证明了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及专业能力对新闻工作的重要作用。淬炼笔力,坚持守正创新,用有温度的文字书写新时代,追求时效的同时不忘群众的利益,是《山西日报》创刊起就不忘的初衷,2017年记者张临山等采写的通讯《别了,白家庄矿》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通讯在中国“去产能”的宏大背景下以“告别”和“新生”为线索,将社会之大趋势大变革灌注于两对父子的故事中,内容饱含真情与希望,寓意十分深远,打动了万千读者。“脚下有泥土,笔下见真情”,这样善于挖掘生动细节和鲜活话语,使稿件具有贴近性和感染力的《山西日报》在讲好山西民生故事的路上越走越实。
时代变化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传播形式、创新新闻内容成为新闻工作顺应潮流的必然要求,面对多样的媒体形态、便捷的信息发布方式、及时的互动与反馈机制,以往一稿多用的编辑思维、编辑方式已经被淘汰,只有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打破陈规才能在激烈的信息战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在传统媒体转型的路上,《山西日报》积极启动“中央厨房”建设,以融媒体平台为抓手,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作出调整与创新,目前已由功能单一的纸媒发展为集报纸、两微一端等多种传播形态的新媒体矩阵,覆盖人口大大提升。在技术上,《山西日报》坚持把人工智能、VR报道等新技术运用到全媒体新闻和传播全过程;在人才队伍上,实现了报、网、端三端融合、协同发展,统一指挥,统一管理与考核;项目上,大力投资数据库、云端等工程,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相互贯通,密切联系,锤炼“四力”是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而实践就是检验成果最好的试金石。全媒体时代下,《山西日报》势必以时不我待的态度,振奋精神,主动适应媒体变革,积极投身融媒体建设,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慧眼发现独家,用脑力挖掘深度,用笔力挥洒真情,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伟大篇章。
作者简介:张婧伦,山西太原人,在读硕士,山西大学新闻学院,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关键词】四力;山西故事;山西日报;
立于全媒体时代,《山西日报》对标中央媒体和优秀党报的改革经验,不断整合新闻资源,强化技术支撑,优化内容供给,增强“四力”,打造精品力作,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实实在在让读者感受到党的作为、城市的进步、人心的温暖,始终做好党报新闻宣传的突破口,着力打造新时代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1.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练就脚力,始终“在场”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新闻工作者开展工作、完成人民赋予其伟大使命的基础。新闻的本质特征,要求新闻工作者练就脚力,勤走基层,到群众的生活中去,到鲜活的生命中去,用心观察,勤于思考,始终保持“在现场”的激情和自觉,及时捕捉第一手信息,让新闻素材有最坚实的实践基础,最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最深厚的人民情怀。因此,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要时刻与人民群众在一起,俯下身,听真话,察实情,发现和捕捉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急,选取与时局和社会发展相适宜的选题和内容,体现媒体的责任与担当,要传达人民群众最想听想看的内容,直面敏感问题解疑释惑,启发群众理性思考,做人民与党和国家沟通的桥梁。
在今天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线上线下众声喧哗,事实常被键盘掩盖,理性不断被恶意消费,更加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场”用事实说话。《山西日报》出台《山西日报关于进一步深入基层采访的若干规定》,要求新闻工作者自觉实现深入基层采访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2012年“新春走基层”便是一次沉下去的成功实践:百名记者不仅走进社区、农家农户、厂矿企业,更进入了建筑工地、运输班组、田间地头等生产生活一线,捕捉生产生活中的人间真情和平凡大爱,讲述百姓身边的感动与忧愁,让群众当主角、上版面、进镜头。2017年中宣部启动“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山西日报》立即响应号召,部署并投入到活动中,期间编辑记者们纷纷奔赴基层,深入一线,扎实采编工作,呈现出一批全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好作品:《扶贫路上灵丘有谋有招也有样》《长治:农信改制推动振兴乡村新征途》《阳泉城区:新时代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探索》等就是编辑记者们用心采访,用脚丈量的记录。
2. 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锤炼眼力,把握大局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要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在大千世界中看清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运动规律。我国民初著名记者黄远生的“四能”学说也曾谈到“闻一知十,闻此及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这便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应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和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锤炼眼力,火眼金睛,不断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判断能力,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本功。民生问题关乎千家万户,关乎百姓切身利益,新闻工作者要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主旋律报道既权威又亲民、站位高而落脚实。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崇。作为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心,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山西特色的三晋文化不仅传承了儒家、法家等思想文化的精髓,也蕴含着包括农耕、天文、水利等科学技术和诗歌、散文等文学艺术、军事文化等,具有极高的价值。但一直以来宣传不到位导致这些瑰宝没能“走出去”,因此,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就成为《山西日报》肩上的责任,抓住宣传机会,如何妙笔生花考验着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在两届山西艺术节活动中,在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山西日报》开辟专栏,全程、全方位、准确生动地报道大会盛况,吸引了无数省内外及国际旅客;在日常文化新闻报道中,《山西日报》也十分注重和擅长挖掘地区传统文化精髓,例如《独具魅力的岚县面塑》《晋城铁壶的前生今世》等报道,主题明确,内容丰满,文字朴实,将山西土生土长的民间特色为大家所知。又如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为探索新闻扶贫、信息扶贫,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利益,《山西日报》策划推出“亮亮咱贫困县的名特产”专栏,发表数篇报道,大力推荐贫困县的特色产品、优质资源,鼓励帮助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举动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路,也让省外乃至国外的人们认识了山西特色。
3. 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焕发脑力,深度思考
新闻媒体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坚持政治家办报是无产阶级党报的办报方针。新闻工作者要始终保持极高的政治敏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同时,要以人民为工作中心,在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基础上重视民意,让脑子动起来、活起来,提高主动思考和善于求索的能力,练就拨云见日的真功夫,对民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吸纳,对不了解的情况要及时廓清,对误解要及时化解,避免失之浮浅、失于片面,要让主流媒体成为党和群众交流的渠道,充分发扬人民民主。
《山西日报》作为山西省委机关报,肩负着传达党的声音和反映民意的双重责任,因此在以严谨的态度讲主流故事,塑和谐之风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和尊重社会弱势群体,唤温暖真情。例如在助残日、艾滋病日、法律援助日等百姓较为关注的节日里,《山西日报》会策划推出专题报道、专栏报道,讲述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折射小人物身上高尚的精神面貌;在全民战“疫”期间,《山西日报》开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专版,《不放过一家药店不漏掉一家超市保障群众所需所用的食品安全》《既当“宣传员”又当“保障员”忙碌在一线的大学生志愿者》《身在武汉医疗队的护士长》等报道,不仅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报道百姓的所需所想,帮助信息发布解决群众在特殊时期遇到的困难,也对赴荆楚大地的医护人员、在社区默默奉献的青年志愿者等所有工作在抗“疫”一线的全体人员进行宣扬和赞赏,始终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同时,面对公共问题时,《山西日报》始终有一份沉着与冷静,例如《疫情之下建设工程问题法律分析》一文,解答了工人及单位所关心的停工问题,显示了其不盲从跟风,不做流于形式的标题党,不做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表面派的作风,而是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对事实发问,对现象发问,始终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将社会效果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职业精神。
4. 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淬炼笔力,善用技术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论是练就脚力、锤炼眼力还是焕发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本领,而拥有过硬的“笔杆子”不仅体现了其极高的政治素养和理想情怀,也证明了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及专业能力对新闻工作的重要作用。淬炼笔力,坚持守正创新,用有温度的文字书写新时代,追求时效的同时不忘群众的利益,是《山西日报》创刊起就不忘的初衷,2017年记者张临山等采写的通讯《别了,白家庄矿》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通讯在中国“去产能”的宏大背景下以“告别”和“新生”为线索,将社会之大趋势大变革灌注于两对父子的故事中,内容饱含真情与希望,寓意十分深远,打动了万千读者。“脚下有泥土,笔下见真情”,这样善于挖掘生动细节和鲜活话语,使稿件具有贴近性和感染力的《山西日报》在讲好山西民生故事的路上越走越实。
时代变化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传播形式、创新新闻内容成为新闻工作顺应潮流的必然要求,面对多样的媒体形态、便捷的信息发布方式、及时的互动与反馈机制,以往一稿多用的编辑思维、编辑方式已经被淘汰,只有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打破陈规才能在激烈的信息战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在传统媒体转型的路上,《山西日报》积极启动“中央厨房”建设,以融媒体平台为抓手,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作出调整与创新,目前已由功能单一的纸媒发展为集报纸、两微一端等多种传播形态的新媒体矩阵,覆盖人口大大提升。在技术上,《山西日报》坚持把人工智能、VR报道等新技术运用到全媒体新闻和传播全过程;在人才队伍上,实现了报、网、端三端融合、协同发展,统一指挥,统一管理与考核;项目上,大力投资数据库、云端等工程,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相互贯通,密切联系,锤炼“四力”是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而实践就是检验成果最好的试金石。全媒体时代下,《山西日报》势必以时不我待的态度,振奋精神,主动适应媒体变革,积极投身融媒体建设,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慧眼发现独家,用脑力挖掘深度,用笔力挥洒真情,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伟大篇章。
作者简介:张婧伦,山西太原人,在读硕士,山西大学新闻学院,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