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生成活动开展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l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题生成活动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幼儿探索兴趣、满足其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幼儿园主题生成活动的开展现状来看,仍存在活动主题与幼儿年龄相矛盾、活动内容不符合幼儿兴趣、活动探究不够深入等问题,很大程度限制幼儿的发展。为了让幼儿在主题生成活动中有更多的收获,教师就主题生成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生成活动;开展策略
   幼儿园主题生成活动是围绕着一个主题,以幼儿发展需求为基础,并立足于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已有经验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幼儿园主题生成活动会涉及“如何学”“如何主动地学”“如何快乐地学”等方面的内容,将生活、健康、科学等领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能够使幼儿情感、行为、能力、知识等多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有利于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在幼儿园活动教育中,通常由教师提前预设活动主题,然而有些主题或内容根本就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需求,这就导致幼儿难以融入到活动当中。生成活动的主题与内容应该是在幼儿生活、学习或玩耍的过程中产生的,应建立在“尊重幼儿发展需求”的教育观基础上,这样才能让幼儿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大胆地表达、互动。
   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确定生成活动主题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活动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在实际幼儿园教育中,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地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往往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的活动,因而导致幼儿园教育活动“成人化”。因此,在开展幼儿园主题生成活动中,教师有必要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幼儿而言,虽然其认知与思维尚未成熟,但随着身心的发展,幼儿对周围生活越来越熟悉,不管是在学习或者活动中,幼儿总会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新奇的事物时,会习惯伸手去拿、去摸,放到耳边听一听,或者凑到鼻子闻一闻,甚至放到嘴里咬一咬、尝一尝,幼儿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了解身边的事物。幼儿园时期的幼儿也具有非常丰富、生动的想象力,经常会把自己看到的内容融入自己的想象中。幼儿园主题生成活动是由教师和幼儿共同构建的,活动主题一般是在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语言的观察中产生,所以,在确定生成活动主题时,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敏锐地察觉幼儿的表现和反应,从而设计出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活动主题。比如,在幼儿园日常中经常会看到幼儿总是对每天吃的米饭产生很多的疑问,如:“米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吃不完的米?”“有五颜六色的米吗?”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幼儿就会说:“米是从超市买来的。”“米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米是食堂阿姨煮的。”面对幼儿的这一系列问题,教师就可以以米作为主体开展《米的秘密》生成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幼儿及其家长进入稻田里认识稻子,让幼儿在稻田里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并进行拾稻穗活动。在与稻谷不断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幼儿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然后再互相讨论、分析,幼儿对于米也有了更深的认知。稻田参观结束后,幼儿园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幼儿讲解关于稻子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稻子的生长过程以及米的种类,并引导幼儿以画画的形式将自己想象中的米画出来。通过主题生成活动《米的秘密》,能够让幼儿知道大米是通过农民伯伯播种、耕种、灭虫、除草、收割、加工等一系列的辛苦劳动后得到的,同时也对米的生长过程以及种类有一定的了解,使其更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懂得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珍惜每一粒米饭,在生活中养成光盘的好习惯。
   二、围绕幼儿兴趣爱好设计生成活动内容
   兴趣和爱好都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求知、探索的原动力,当幼儿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不断地接触、探究,使兴趣不断强化,变为较明确、相对稳定的爱好。幼儿园时期的幼儿年龄虽小,但其注意力已经开始萌芽,对外界新鲜的事物能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进入充满好奇心的情境中,从而对事物产生兴趣爱好。幼儿园主题生成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应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根本,幼儿的兴趣爱好是活动内容的基本条件。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如果教师能够站在幼儿兴趣爱好的角度设计活动内容并开展活动,这对于增强幼儿的活动信心以及成就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能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丰富性与意义性的时候,其活动的自主性才会逐渐提高。所以,幼儿园教师应注意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以及生成活动的契机,及时接住幼儿在日常中抛出的问题,为其提供可以发展兴趣爱好的环境,细心、细致地引导幼儿打开创造性思维的大门,满足其求知欲与探索欲,从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以及经验获得。比如,在构建《米的秘密》主题生成活动时,一开始活动的内容是由教师设计的,即参观稻田、多媒体讲解等,而在活动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幼儿对米的各种吃法很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相互讨论米的多种吃法。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米的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等,然后再讲解米的营养价值。在“米有哪些吃法?”的交流活动中,幼儿的回答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幼儿说:“妈妈将大米与菠萝炒在一起做成菠蘿饭。”也有的幼儿说:“大米可以做成糍粑,非常好吃。”还有幼儿说:“米也可以做成又香又辣的小零食。”在活动的过程中,还有幼儿提问教师:“有各种颜色的米吗?”针对幼儿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展开关于“米的颜色”的活动内容,此时有幼儿积极地回答:“我吃过黑色的糯米饭。”“我吃过黄色的饭团。”对于幼儿妙趣横生的回答,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在活动中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各抒己见,幼儿在互相讨论当中逐渐学会了主动表达、分析。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家长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在家与幼儿一起探讨米的各种吃法,然后将美食做出来,并拍出照片分享到家长群中。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们的参与度与兴趣度都非常高,不仅打开了幼儿的思路、扩宽了幼儿视野,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更多的乐趣,使其快乐地成长。    三、通过主题生成活动培养幼儿探索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活动是在探究具体事务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园活动的核心就是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体验探索过程,并初步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幼儿园时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探索能力也十分重要。就目前幼儿园主题生成活动开展现状来看,教师通常会将一些知识渗透到活动中,认为只要幼儿听清楚了这些知识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然而却忽略了幼儿是否已经完成理解或掌握活动中所传递的知识,这样的活动明显是无效的。教师在幼儿园主题生成活动中应注意培养幼儿的主动参與意识,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一些探索内容,利用现实的教学资源进行幼儿主题生成活动的探索,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不仅能够发展幼儿大脑和手的协调能力,同时还可以完善幼儿的思考能力,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在不断的观察与探索中得到良好地发展。此外,在主题生成活动当中,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自己则作为整个活动的引导者,帮助幼儿构建自身的探索意识。比如,有一天午睡过后,天空上出现了一道五彩斑斓的彩虹,并透过窗帘印在墙上,此时幼儿欢快地跳跃起来,但脑子里却充满着疑问:“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呢?”彩虹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其背后蕴含着“光和影”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将“彩虹”作为主题组织“光和影”主题生成活动,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开展探索之旅。在活动当中,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易三棱镜,三棱镜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反射出彩虹;幼儿利用各种颜色的玻璃纸制作面具,将绿色的面具戴到脸上后,紫色的花就变成蓝色的花;幼儿手拉着手在太阳下玩抓影子的游戏,在不同的时间段观察影子长度的变化;将物体放在太阳下,教师引导幼儿将物体影子的轮廓画在纸上,幼儿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各种奇特造型的影子;用手电筒打灯照射到幼儿的手上,幼儿的手在墙上就出现了影子,通过手势的变化,幼儿可以变出兔子、老鹰、小肥猪等动物形象,还可以通过移动光源感受影子变大或变小。活动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向幼儿讲解“三棱镜变出彩虹”“玻璃纸的世界”“影子游戏”“影子画”“影子动物”等探索活动背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在《光和影》主题生成活动,教师完全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注重幼儿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尊重幼儿的体验感,这对于幼儿探索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主题生成活动是以幼儿园教育理念为核心、以幼儿发展需求为基础、并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着幼儿的兴趣爱好,据此设计主题生成活动的主题以及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通过主题生成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从而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的活动与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濮悦.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中的收获与反思——以小班班本活动《糖果宝宝》主题为例[J].考试周刊,2019(13):191
   [2]朱静晶.班本化主题活动线索创生的思与行[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版),2018(06):13-15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教改”、“课改”,促进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变革的研究已成为一种新态势。而在许多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区域,对于线上教研却是全新的尝试,运行过程难免问题不少,如何破解难题,使线上教研更加完善还有许多路要走。
摘 要:2020年9月,國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从总体原则、管理体制、内容形式、考核监督等方面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做出明确要求。我国编辑继续教育已实施十多年,对推动出版业持续繁荣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当下由于疫情原因,在线继续教育成为热点,其在时间自由、选择多样上具有线下继续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何平衡线上线下,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应有之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中,立德树人已經被当做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非常明确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合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认真践行着。大家都非常明确,对于教育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职责,而是全体教师都应该为此做出努力。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