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建设项目管理中由于自身制度等相关因素制约,对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及风险转移的经验较少,文章列举了高校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达到降低和减少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 项目 风险 管理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投入不断增加,高校的建设规模日益增加。高校工程建设项目都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并需要大量参建单位的配合,因此在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对这些不确定性就潜藏了大量的风险。高校大多为国有事业单位,具有相对其他企业的特殊性,尤其是自有的专业的建设管理团队缺乏,对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的经验较少,若建设过程中的一旦对风险因素缺乏控制,则必然引起国有资金投入的损失,因此高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非常必要。高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内容广泛,本文主要对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决策阶段、施工阶段、使用阶段的风险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高校对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识,从而加强对风险的管控,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有效的策略,通过风险管理的方法来尽可能减少因风险而带来的损失,实现工程建设的投资效果。
一、高校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风险
高校建设项目建设时通常有较长的决策时间,后期的建设期通常较长,持续性的单体建设成为普遍现象。因此,目前在高校建设中从项目决策到后期交付使用均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
1.立项及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高校的工程项目建设往往要经过多个部门甚至多个院系共同商议,确定使用功能和投资规模,主要针对工程的使用功能进行选择,但在建设项目的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适用性估计不足,这些问题都有可能造成项目建设从立项到完成的时间有的甚至长达近十年,以至于在完成后完全达不到社会发展和更新的需求,使用效果也不能达到预期,因此决策阶段的风险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风险内容,且对项目建设的影响深远。
2.工程设计阶段风险。在建设项目上,工程设计阶段是对工程质量影响的最重要的节点。设计阶段的风险涵盖了施工的内容、装饰的标准、配套设施的条件等,设计图纸中的内容也是决定建设项目造价的决定性依据。但高校建设的实际情况决定了绝大部分的高校自身机构没有能力对图纸内容进行审核,各种政策配套及规范要求高校的项目管理机构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审核,唯有依靠图纸审查,但图纸审查仅能对照规范审核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内容,对于超出规范要求的冗余构造和标准提高不会给出意见,即使有建设单位提出异议,设计单位也会认为符合规范要求而不认可建设单位的意见。因此就设计内容的失误或不当而引起的单位造价过高、工程变更较多、工期延误以及工程质量的无法保证等多方面的风险最终都会转移到高校。
3.项目招标阶段的风险。根据目前实施的招投标相关法律规定,高校项目建设的招投标工作一般都委托给招标代理机构完成。建设市场鱼龙混杂,招投标是确定工程承建单位、材料供应单位、配合分包单位的最常采用手段,因此在招投标环节也成为建设市场中最为繁杂的一个环节,各种信息、人员、关系等也充斥其间。招标代理机构由于本身的业务能力的限制,经常出现编制招标文件内容不全、项目特征描述不清、评标办法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能影响到中标的施工单位或者材料供应商,由于不当的招标方式造成的一系列后果均会给建设单位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
4.工程合同的风险。在整个建设期,需要签署的合同至少有几十分之多,最常见的合同风险表现为对合同内容的规定不严谨,之后造成对原合同的不断补充、修订而造成更多的漏洞。通常高校均有自己的法律顾问,而法律顾问也有擅长处理的内容,而专门涉及建设工程事务的法律人员较为少见,通常不被普通的高校聘为法律顾问,因此就是经过法律顾问审核的合同在面对的法律漏洞上均可能存在风险。更有建设单位在起草合同时认为建设单位较为强势,且起草人员法律意识不足,在合同中约定了一些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内容,极有可能造成施工企业根据内容实施后在依照合同中的疏漏进行索赔等。
5.实施阶段风险。项目实施阶段是在整个项目管理中持续时间最长、涉及费用最多、风险点最多的阶段。在工程实施阶段将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例如:地基基础开挖时的地质水文资料不准确,有可能造成基础处理的变更甚至有可能造成基础形式的变化;材料价格水平的异常波动可能造成工程施工单位投标报价低于市场采购价,而高校也无法直接同意增加报价,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会造成工程暂停,而导致整个施工工期收到影响;以及政策上突然出现的新的要求、规范造成项目的审核实施过程的不可预计的延长;特别是一些极端气候或天气影響或遇到工程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这种大的影响因素,风险可能性极大。因此在整个项目的实施阶段,这些风险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是对整个项目建设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6.高校自身项目管理风险。高校的主要工作中心在于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以普通的高校而言从现场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员、变更签证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员、造价审计人员的配备不容易全部配齐,经常一人身兼数职,甚至更有高校内部没有专业人员所有的专业事务全部依赖招标代理、监理、项目管理公司来完成。这样造成了项目管理时的监督管理无法达到项目建设所需要的程度,这样不管是对于现场的造价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来说都存在了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可能,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只要某个环节出现疏漏均可能造成在时间、资金、质量上的风险存在。
二、高校建设项目中的风险管控措施
高校建设项目中的风险管控措施主要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来对风险进行认定,再对风险进行逐项控制,处理风险或降低风险对高校的影响,具体可以从以几个方面着手:
1.项目管理机构的健全。在防范风险上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高校由于自身编制配置的限制无法随时聘用或者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招募专业建设人员,因此在机构设置中应健全对抗风险的相应机构。例如:建立专家组商议讨论相关事宜的决策机构、聘请口碑良好的工程师团队对现场进行实时监督等。这样依靠专业的人员对专业的事件进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诸如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的大量风险。以专门的机构对未知的风险进行辨识、预防,可以以少量的投入规避大量的风险。 2.有效项目管理机制的。高校的项目管理机制通常因为专业人员和人员所在部门的位置不同而没有统一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从方案决策开始一直到工程投入使用,这一系列的实施过程实际上都是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如果其中的判断出现失误,将对整个项目建设带来巨大的风险。形成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就是可以按照既定的要求来对将要发生的风险进行判断处理,这样也可以对已辨识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衡量和评价,减少不必要的误判风险,做到科学决策。
3.合同管理制度化推行。合同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最主要的内容,高校作为建设单位与其他所有单位的配合均依靠合同的法律关系来维系。合同中的每一个条款均需要以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态度进行理解,必须应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合同中的索赔、反索赔、变更、效用等风险进行思考。形成专门的合同管理制度就是用制度在签订合同前就约束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的每一个条款的法律风险等进行考虑,按照类别形成主要合同条款框架,再依据相应的制度对新增或修改的条款按照制度进行讨论,以规避可能产生的合同风险。
4.形成降低风险或转移风险意识。高校作为建设单位,应该了解自身的哪些失误有可能导致风险产生,但也应同时了解对方在什么情况下建设单位可以主张反索赔,来降低风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索赔和反索赔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只有充分了解后才可能运用反索赔的工具降低风险。同时,建设单位也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降低可能产生的诸如不可抗力或法律规定的建设单位应承担的非承包单位责任造成的损失的风险。特别是不可抗力的产生一旦没有其他转移风险的预计,所有的风险都必须要建设单位自行承担,购买保险等产品是有效降低这些巨大风险的方法。
三、结语
高校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在体制上与市场化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不同,而工程项目的风险存在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作为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整套风险防范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机构根据建设项目的内容和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措施,对可能产生的風险进行识别、衡量、评价,然后估算自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小或转移风险。继而使学校的战略目标和建设任务能够按照既定的要求实现。
参考文献:
[1]侯立新.工程风险管理的因素及其防范对策[J].建筑施工,2005(3).
[2]成博, 龙八军, 赵世家.工程项目中业主的风险管理[J].山西建筑, 2006, (2).
[3]王全增.业主的风险管理[J].经济师, 2001, (6).
作者简介:陆荣臻(1983.02—)男。民族:汉。江苏海门。研究生。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硕士。研究方向:建设工程管理。
关键词:高校 项目 风险 管理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投入不断增加,高校的建设规模日益增加。高校工程建设项目都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并需要大量参建单位的配合,因此在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对这些不确定性就潜藏了大量的风险。高校大多为国有事业单位,具有相对其他企业的特殊性,尤其是自有的专业的建设管理团队缺乏,对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的经验较少,若建设过程中的一旦对风险因素缺乏控制,则必然引起国有资金投入的损失,因此高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非常必要。高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内容广泛,本文主要对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决策阶段、施工阶段、使用阶段的风险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高校对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识,从而加强对风险的管控,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有效的策略,通过风险管理的方法来尽可能减少因风险而带来的损失,实现工程建设的投资效果。
一、高校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风险
高校建设项目建设时通常有较长的决策时间,后期的建设期通常较长,持续性的单体建设成为普遍现象。因此,目前在高校建设中从项目决策到后期交付使用均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
1.立项及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高校的工程项目建设往往要经过多个部门甚至多个院系共同商议,确定使用功能和投资规模,主要针对工程的使用功能进行选择,但在建设项目的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适用性估计不足,这些问题都有可能造成项目建设从立项到完成的时间有的甚至长达近十年,以至于在完成后完全达不到社会发展和更新的需求,使用效果也不能达到预期,因此决策阶段的风险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风险内容,且对项目建设的影响深远。
2.工程设计阶段风险。在建设项目上,工程设计阶段是对工程质量影响的最重要的节点。设计阶段的风险涵盖了施工的内容、装饰的标准、配套设施的条件等,设计图纸中的内容也是决定建设项目造价的决定性依据。但高校建设的实际情况决定了绝大部分的高校自身机构没有能力对图纸内容进行审核,各种政策配套及规范要求高校的项目管理机构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审核,唯有依靠图纸审查,但图纸审查仅能对照规范审核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内容,对于超出规范要求的冗余构造和标准提高不会给出意见,即使有建设单位提出异议,设计单位也会认为符合规范要求而不认可建设单位的意见。因此就设计内容的失误或不当而引起的单位造价过高、工程变更较多、工期延误以及工程质量的无法保证等多方面的风险最终都会转移到高校。
3.项目招标阶段的风险。根据目前实施的招投标相关法律规定,高校项目建设的招投标工作一般都委托给招标代理机构完成。建设市场鱼龙混杂,招投标是确定工程承建单位、材料供应单位、配合分包单位的最常采用手段,因此在招投标环节也成为建设市场中最为繁杂的一个环节,各种信息、人员、关系等也充斥其间。招标代理机构由于本身的业务能力的限制,经常出现编制招标文件内容不全、项目特征描述不清、评标办法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能影响到中标的施工单位或者材料供应商,由于不当的招标方式造成的一系列后果均会给建设单位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
4.工程合同的风险。在整个建设期,需要签署的合同至少有几十分之多,最常见的合同风险表现为对合同内容的规定不严谨,之后造成对原合同的不断补充、修订而造成更多的漏洞。通常高校均有自己的法律顾问,而法律顾问也有擅长处理的内容,而专门涉及建设工程事务的法律人员较为少见,通常不被普通的高校聘为法律顾问,因此就是经过法律顾问审核的合同在面对的法律漏洞上均可能存在风险。更有建设单位在起草合同时认为建设单位较为强势,且起草人员法律意识不足,在合同中约定了一些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内容,极有可能造成施工企业根据内容实施后在依照合同中的疏漏进行索赔等。
5.实施阶段风险。项目实施阶段是在整个项目管理中持续时间最长、涉及费用最多、风险点最多的阶段。在工程实施阶段将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例如:地基基础开挖时的地质水文资料不准确,有可能造成基础处理的变更甚至有可能造成基础形式的变化;材料价格水平的异常波动可能造成工程施工单位投标报价低于市场采购价,而高校也无法直接同意增加报价,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会造成工程暂停,而导致整个施工工期收到影响;以及政策上突然出现的新的要求、规范造成项目的审核实施过程的不可预计的延长;特别是一些极端气候或天气影響或遇到工程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这种大的影响因素,风险可能性极大。因此在整个项目的实施阶段,这些风险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是对整个项目建设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6.高校自身项目管理风险。高校的主要工作中心在于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以普通的高校而言从现场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员、变更签证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员、造价审计人员的配备不容易全部配齐,经常一人身兼数职,甚至更有高校内部没有专业人员所有的专业事务全部依赖招标代理、监理、项目管理公司来完成。这样造成了项目管理时的监督管理无法达到项目建设所需要的程度,这样不管是对于现场的造价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来说都存在了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可能,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只要某个环节出现疏漏均可能造成在时间、资金、质量上的风险存在。
二、高校建设项目中的风险管控措施
高校建设项目中的风险管控措施主要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来对风险进行认定,再对风险进行逐项控制,处理风险或降低风险对高校的影响,具体可以从以几个方面着手:
1.项目管理机构的健全。在防范风险上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高校由于自身编制配置的限制无法随时聘用或者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招募专业建设人员,因此在机构设置中应健全对抗风险的相应机构。例如:建立专家组商议讨论相关事宜的决策机构、聘请口碑良好的工程师团队对现场进行实时监督等。这样依靠专业的人员对专业的事件进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诸如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的大量风险。以专门的机构对未知的风险进行辨识、预防,可以以少量的投入规避大量的风险。 2.有效项目管理机制的。高校的项目管理机制通常因为专业人员和人员所在部门的位置不同而没有统一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从方案决策开始一直到工程投入使用,这一系列的实施过程实际上都是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如果其中的判断出现失误,将对整个项目建设带来巨大的风险。形成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就是可以按照既定的要求来对将要发生的风险进行判断处理,这样也可以对已辨识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衡量和评价,减少不必要的误判风险,做到科学决策。
3.合同管理制度化推行。合同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最主要的内容,高校作为建设单位与其他所有单位的配合均依靠合同的法律关系来维系。合同中的每一个条款均需要以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态度进行理解,必须应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合同中的索赔、反索赔、变更、效用等风险进行思考。形成专门的合同管理制度就是用制度在签订合同前就约束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的每一个条款的法律风险等进行考虑,按照类别形成主要合同条款框架,再依据相应的制度对新增或修改的条款按照制度进行讨论,以规避可能产生的合同风险。
4.形成降低风险或转移风险意识。高校作为建设单位,应该了解自身的哪些失误有可能导致风险产生,但也应同时了解对方在什么情况下建设单位可以主张反索赔,来降低风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索赔和反索赔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只有充分了解后才可能运用反索赔的工具降低风险。同时,建设单位也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降低可能产生的诸如不可抗力或法律规定的建设单位应承担的非承包单位责任造成的损失的风险。特别是不可抗力的产生一旦没有其他转移风险的预计,所有的风险都必须要建设单位自行承担,购买保险等产品是有效降低这些巨大风险的方法。
三、结语
高校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在体制上与市场化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不同,而工程项目的风险存在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作为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整套风险防范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机构根据建设项目的内容和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措施,对可能产生的風险进行识别、衡量、评价,然后估算自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小或转移风险。继而使学校的战略目标和建设任务能够按照既定的要求实现。
参考文献:
[1]侯立新.工程风险管理的因素及其防范对策[J].建筑施工,2005(3).
[2]成博, 龙八军, 赵世家.工程项目中业主的风险管理[J].山西建筑, 2006, (2).
[3]王全增.业主的风险管理[J].经济师, 2001, (6).
作者简介:陆荣臻(1983.02—)男。民族:汉。江苏海门。研究生。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硕士。研究方向:建设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