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GM(1,1)模型中的参数α和μ,对传统的GM(1,1)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GM(1,1)模型对非平缓数据序列的拟合精度显著优于传统的GM(1,1)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GM(1,1)模型中的参数α和μ,对传统的GM(1,1)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GM(1,1)模型对非平缓数据序列的拟合精度显著优于传统的GM(1,1)模型,对平缓数据序列,在拟合的平滑性和与原始数据序列的整体接近程度上优于传统的GM(1,1)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结构损伤预测,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GM(1,1)模型对检测数据的处理能力更强,预测数值与真值的整体吻合度更高,从而使模型能更好地应用于复杂结构及复杂情况下的损伤预测。
其他文献
采用可靠度理论对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进行研究,并建立桩基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运用FORTRAN语言按梯度优化法编写计算可靠度指标程序。针对某灌注桩承载力进行可靠度计算,并
针对加筋土挡墙工程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从有限元计算分析的思路出发,研究分析了加筋土结构内部抗剪强度分布特征,提出了用强度代换的方法通过有限元手段分析加筋土结构内部应
实测地形资料与GIS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珠江口大范围、多时段的水下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对珠江口近30 a来的滩涂资源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导致滩涂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
短管在水电站、泵站等引水、输水管系中普遍存在,采用特征线法计算有压管道系统瞬变流时,为了满足计算收敛和稳定性,计算时间步长受最短管的限制,导致计算耗时较长。采用集中惯性
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和人工目视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乌梁素海湿地类型信息提取及其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水生植物1997—2007年平均面积约占湿地总面积的69%以上,是湖泊湿地类型区演化的主导类型,不同类型区面积和空间形态的演化相互制约,演化方向具有一定相关性;在空间上,一种湿地类型的消亡会演生出另一种新的类型,湿地类型的改变与湖泊湿地的气候、水文条件和人为影响因素有关。
在选定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烈度峰值来描述干旱事件的基础上,应用非对称Archimedean Copulas函数构建了干旱特征变量的联合分布模型。以渭河流域西安气象站的月降水序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