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断说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rav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回忆,或曰回想、回顾,是指过去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呈现的过程和结果。诸如,清严有禧在《漱华随笔·高侍郎》中说:“回忆五十年中,功名官职,都如嚼蜡。”
  回忆有两种主要类型:一是有意回憶,二是无意回忆。前者是根据当前的需要,回忆特定的往事内容;后者则没有预定目的,是某些诱因所引发的对过去事物的回忆,自然而然,具有偶然性,例如听到一句乡音,便勾起对乡亲、乡情的回忆。
  二
  有人说,老年人爱回忆。确然。老年人见的山水变迁多,经的人事沧桑多,所以回忆也多,动辄“从前啊!”或者“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但是,回忆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任何年龄段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回忆。尤其是作家,更爱回忆,其作品离不开回忆,即使是写科幻故事,也少不了人类历史的影子。


  回忆还是一种文学体裁———回忆录,即用文学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人所经历过的生活。回忆又是电影术语———电影叙事方法之一,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穿插一段或几段对往事的回忆。“乡愁”也离不开回忆,没有回忆,便没有乡愁。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想到小时候的邮票,就是回忆。他的诗作《乡愁》,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的感情共鸣,也因此,使他赢得“乡愁诗人”的美誉。
  由此看来,回忆的意义,委实不可小觑。
  三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作品,一个重要特点,是把主人公的回忆作为主要题材。他说:“我喜欢回忆,是因为回忆是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过滤器。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他的《远山淡影》一书中也有言:“回忆,我发现,可能是不可靠的东西。”
  之所以不可靠,是因为,回忆不仅由于时间的流逝,而使事物变得模糊走样,而且主观性较强,难免以此时的认识,去看待彼时的事物,或加入个人情感的色彩,消解选择的客观性。
  社会上的有些人,就以自我回忆来写“自传”,于是常常云山雾罩,真假难辨,更有甚者,肆意抬高自己,无端贬低他人,有的还弄出是非诉讼案件来。
  可见,回忆的利与弊,兼而有之。因此,对于回忆的东西,不可盲目臧否和取舍,而应以批判的眼光,加以分析。
  四
  不过,瑕不掩瑜。回忆,毕竟是对真善美的充实、提炼、留恋和向往,正能量占主导地位,总体上值得点赞。
  为了富有成效地兴利除弊,不能只靠人的记忆来回忆,而应“善假于物也”———借助于文字的记载,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亦如有论者所说:“每个个体的记忆都是有局限的,但文字和书籍,可以让更多、更真切的记忆,得以存留。”若能如此,回忆的品格,庶几有望进一步提升,锦上添花。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每谈反腐都是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而且是“老虎要露头就打,苍蝇乱飞也要拍”。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则传递出关于“拍蝇”的更多新信息。  猛虎伤人时的血腥、恐怖,许多人在视频上见过,议论起来也常常是心有余悸,不赘。苍蝇乱飞固然让人生厌,但因没有血盆虎口,还不至于让人“谈蝇色变”,拍蝇的紧迫性似乎没有那么强烈。  其实,苍蝇乱飞,播菌播毒、危及生灵、祸
期刊
一直就想向影视戏剧界的朋友推荐一个历史剧素材:“淮西大捷”。  与其花大价钱购买网上IP剧本素材,不如将这场关乎中晚唐中兴大业的战役从史书上搬来一用。真的,大概不消劳神虚构,老老实实地,依葫芦画瓢地把战役前后一个个镜头搬上舞台银幕就足矣,一出精彩大戏就呈现眼前。  镜头,不在于眼熟的乒乒乓乓打斗,不在“鼓衰兮力竭,矢尽兮弦绝,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见李华《吊古战场文》)的惨烈。虽说雪夜
期刊
近年来,工匠精神是大热的词,而且,是一个万能词,什么地方都能用。有报道说,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宣扬的工匠精神。也许有人会说,成为一个合格的工匠很难,甚至一辈子你都成不了工匠。那如何才能培养出工匠及工匠精神呢?请听国家级非遗歙砚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朱岱和斫琴师、筑雪山房古琴工作室创始人梵戈告诉你:把简单做到极致就是匠心。  其实,中国的工匠很多,而且,也不是只有老人
期刊
一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寄望于学校的,是‘不要把孩子的想象力扼杀掉’,这样就足够了。请为每一种个性提供生存的场所。这样一来,学校一定会变成更充实的自由之地。与之并行的,社会也能变成更充实的的自由之地。”  窃以为,村上春树对学校“寄望”的这段话,可以作為好的教育体制和坏的教育体制的一个很好的判据。  二  作为学生,只要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人人都可以成为高
期刊
每逢春节,西安的城墙灯会闪亮登场,已经成为这座美丽城市的一张醒目名片。鄙人作为资深西安市民,又有着西安城墙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員的头衔,和这样的活动发生联系,是非常正常的事。今年灯会,被要求写出千五百字,为戊戌春节城墙灯会造势。文章在一个名叫“悦西安”的网络平台推出后,没几天,就接到主事者的微信,说是阅读已上两万。好啊!想来今年的灯会,一定会盛况空前。  事实也果真如此,正月初三晚上,我和老伴、孙女
期刊
抗美援朝期间,祖国人民给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寄去了许多慰问品,彭总吩咐警卫员把这些慰问品全部管起来、分下去,對随意取用慰问品的干部则给予严厉的批评。他说:“管公的人就要这样:第一,自己不贪;第二,别人不送;第三,敢把厚脸皮、熟人挡回去。有这三条,才能保得住一个‘公’字。”并指示管理物资的干部一定要做到这三条。彭总说的这三条,被人们称为“保公三诀”。  自己不贪,是最重要的一条,也是先决条件。彭老总“
期刊
我的一个学生,写作文总是满纸“网络黑话”,比如“为什么”说成“为毛”。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话?”他答道:“不为什么,就是好玩儿!大家都这么说!”也难怪,现在的中学生都不怎么说“人话”了,都说“火星文”讲“鬼话”。  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做语文老师,没有点“通天”的本事还真难办。教师要熟读“经书”,还要掌握各种文言的现代的句法文法,更要应付得来当下好多七荤八素的“网络黑话”。最可气的是现在的小鬼头
期刊
20世纪初,人类社会发明了塑料,随着需求的扩大,塑料制品日渐增多,几乎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泛滥成灾,酿成挥之不去的“白色污染”。  我曾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组动物和鱼类死亡的照片,经解剖,其死因是吞噬了大量的塑料,其中有一条鲸鱼胃里找到了30个塑料袋和一团超过30平方米的塑料布。这令我大为惊悚!近日,读到一些有关塑料的数字,更令我惊诧不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已生产了83亿吨塑料制品
期刊
近年来,随着旅游热的持续升温,一些景区内,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的“宰客”“坑爹”现象时有所闻、屡见不鲜。  前段时间,继东北雪乡临时加价宰客行为之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雪乡再度流出当地导游逼迫游客买高价票的视频。视频中,一位女导游理直气壮地说:雪乡“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且直言不讳:“羊”,指的就是游客。为了论证雪乡宰客的“合理性”,她还振振有词地表白,因为在这3个月里,雪乡得“把一年的钱赚
期刊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意思是江边的杨柳青青,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美丽的景色,美好的爱情,无晴却有情。但现实却是另一番滋味。某门户网站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某地家庭平均人均份子钱支出为5106元,占家庭总收入13.4%。整体上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