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理论上看,解放思想是正确认识世界进而科学改造世界的先导;从历史上看,解放思想总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理论准备,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清道夫;从现实上看,思想解放决定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 社会变革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32—0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并反复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在我国改革开放历经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踏上新的历史起点之际,党中央再次发出解放思想的号召,振聋发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从理论上看,解放思想是正确认识世界进而科学改造世界的先导
思想属于精神层面、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东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从根本上说,来自社会实践,又指导社会实践。因此,先进的思想理论,总是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这种思想理论。一经为人们所掌握,就变成了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社会实践变动不居,日新月异,为思想理论的发展提供鲜活的物料和客观基础。但是,人们的思想对客观世界这些变动的反映,由于人们的认识形成的特性和现存体制、机制的制约,则往往不免滞后消极。个体的人的思想,可以是极其活跃的,可以高瞻远瞩,领异标新,但社会性的认识一经形成,就相对稳定,形成相对独立性。人们之所以惯于从现存的观念出发观察问题,所谓相因成习、因循守旧,其根源大抵出自于此。这就是一种惰性。惰性是趋于稳定的性质,有悖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需求,常常起消极作用,不能不加以破除。所以,解放思想就成为推动事物发展进步的必然需要,要求人们把思想从陈旧、落后的意识观念中解放出来,不断充实新的原料,以新思想改造旧观念,从而不断前进。社会实践既然是不断变动着,生生不息,那么,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就不会终结,实事求是就是永无止境的。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因此,与时俱进,继续解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就成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科学改造世界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思想的大解放,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能实现。
2 从历史上看,解放思想总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理论准备,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清道夫
深层次的社会变革,虽然决定于社会的内部,决定于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但变革的发生、发展、成功,无不有赖于新的思想观念的刺激和引领。打破万马齐喑的闷局,挑开陈陈相因的旧幕,新思想的爭鸣为未来划出新的发展方向。这样的事实,历史上屡见不鲜。我国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堪称史上最早的思想解放运动。儒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等学派,各领风骚,起到了为中国社会进入封建社会鸣锣开道的作用。清朝末年,国势衰颓,戊成维新成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观念,天赋人权,民主自由,像种籽播撒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生根发芽。从戊戌到辛亥,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发生深刻变革,王朝国家观逐步被民族国家观取代,种族的民族观逐步被国族的民族观取代,封建臣民观逐步被近代公民观取代,小农经济观逐步被商品经济观取代。观念的变革,凝聚了巨大的思想能量,酿成辛亥革命,最终实现了推翻封建帝制的伟大变革。没有从戊戌到辛亥的思想解放,就不可能有辛亥革命的胜利。世界历史莫不如此。文艺复兴打破中世纪封建神学的桎梏,人文主义促进了资产阶级的觉醒,引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实现了无产阶级的理论创新,揭开资本家剥削的秘密,破解资本主义万古长青的神话,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思想解放,在它的引领下,发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人类进入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3 从现实上看,思想解放决定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人们仍然不敢越雷池半步。邓小平同志发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号召,忽如春风,吹皱一池春水,思想领域的紧冰终于打破。人们通过反思“文革”的惨痛教训,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大道。改革开放这场深刻的革命,在解放思想的引导下,推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时期。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解放思想相随并进。在解放思想的大潮中,人们终于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甩掉了贫穷的帽子,从温饱阶段进入了小康社会。新旧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怎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不变,巩固执政地位,江泽民号召人们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客观上要求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一切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进而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说的思想解放,从来就是有所遵循和有所指向的,既非设有原则指导的乱放,亦非缺乏目的的清谈。新一轮思想解放,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跳出思想的藩篱,深入思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目标、政策和策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是法宝,思想解放天地宽。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之际,解放思想的情势在内陆地区尤为紧迫,其任务尤为艰巨。像我们永州这样的内陆地区,受地理位置局限,市场经济发育迟缓,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带有地理特点和历史特点的内陆意识比较顽固。这种内陆意识,简单地说,就是不开放,放不开。突出表现是:封闭保守、求稳怕乱,开放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小富即满、小进即安,危机意识、进取意识不强:坐而论道、相互埋怨,实干精神和务实作风不够;思想僵化、生搬教条,不为发展想办法,只为落后找理由等等,这些都是永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障碍。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大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当务之急。解放思想,关乎全局,从官员到民众都有义务。各级领导层负有重要的责任,应首当其冲。领导层的思想解放了,放下了各种包袱,自然就会出现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效应。企业界的思想解放了,有利于把企业做大做强;老百姓的思想解放了,就能够奋身投入创业、兴业的热潮。理论界、传媒界也有自己的责任,科学的解读,生动的宣传,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永州鼓与呼,化解人们的疑虑,达到思想的认同。总之,通过解放思想,把思想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永州在湖南的振兴崛起,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新贡献,就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 社会变革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32—0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并反复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在我国改革开放历经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踏上新的历史起点之际,党中央再次发出解放思想的号召,振聋发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从理论上看,解放思想是正确认识世界进而科学改造世界的先导
思想属于精神层面、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东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从根本上说,来自社会实践,又指导社会实践。因此,先进的思想理论,总是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这种思想理论。一经为人们所掌握,就变成了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社会实践变动不居,日新月异,为思想理论的发展提供鲜活的物料和客观基础。但是,人们的思想对客观世界这些变动的反映,由于人们的认识形成的特性和现存体制、机制的制约,则往往不免滞后消极。个体的人的思想,可以是极其活跃的,可以高瞻远瞩,领异标新,但社会性的认识一经形成,就相对稳定,形成相对独立性。人们之所以惯于从现存的观念出发观察问题,所谓相因成习、因循守旧,其根源大抵出自于此。这就是一种惰性。惰性是趋于稳定的性质,有悖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需求,常常起消极作用,不能不加以破除。所以,解放思想就成为推动事物发展进步的必然需要,要求人们把思想从陈旧、落后的意识观念中解放出来,不断充实新的原料,以新思想改造旧观念,从而不断前进。社会实践既然是不断变动着,生生不息,那么,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就不会终结,实事求是就是永无止境的。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因此,与时俱进,继续解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就成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科学改造世界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思想的大解放,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能实现。
2 从历史上看,解放思想总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理论准备,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清道夫
深层次的社会变革,虽然决定于社会的内部,决定于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但变革的发生、发展、成功,无不有赖于新的思想观念的刺激和引领。打破万马齐喑的闷局,挑开陈陈相因的旧幕,新思想的爭鸣为未来划出新的发展方向。这样的事实,历史上屡见不鲜。我国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堪称史上最早的思想解放运动。儒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等学派,各领风骚,起到了为中国社会进入封建社会鸣锣开道的作用。清朝末年,国势衰颓,戊成维新成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观念,天赋人权,民主自由,像种籽播撒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生根发芽。从戊戌到辛亥,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发生深刻变革,王朝国家观逐步被民族国家观取代,种族的民族观逐步被国族的民族观取代,封建臣民观逐步被近代公民观取代,小农经济观逐步被商品经济观取代。观念的变革,凝聚了巨大的思想能量,酿成辛亥革命,最终实现了推翻封建帝制的伟大变革。没有从戊戌到辛亥的思想解放,就不可能有辛亥革命的胜利。世界历史莫不如此。文艺复兴打破中世纪封建神学的桎梏,人文主义促进了资产阶级的觉醒,引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实现了无产阶级的理论创新,揭开资本家剥削的秘密,破解资本主义万古长青的神话,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思想解放,在它的引领下,发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人类进入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3 从现实上看,思想解放决定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人们仍然不敢越雷池半步。邓小平同志发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号召,忽如春风,吹皱一池春水,思想领域的紧冰终于打破。人们通过反思“文革”的惨痛教训,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大道。改革开放这场深刻的革命,在解放思想的引导下,推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时期。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解放思想相随并进。在解放思想的大潮中,人们终于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甩掉了贫穷的帽子,从温饱阶段进入了小康社会。新旧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怎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不变,巩固执政地位,江泽民号召人们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客观上要求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一切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进而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说的思想解放,从来就是有所遵循和有所指向的,既非设有原则指导的乱放,亦非缺乏目的的清谈。新一轮思想解放,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跳出思想的藩篱,深入思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目标、政策和策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是法宝,思想解放天地宽。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之际,解放思想的情势在内陆地区尤为紧迫,其任务尤为艰巨。像我们永州这样的内陆地区,受地理位置局限,市场经济发育迟缓,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带有地理特点和历史特点的内陆意识比较顽固。这种内陆意识,简单地说,就是不开放,放不开。突出表现是:封闭保守、求稳怕乱,开放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小富即满、小进即安,危机意识、进取意识不强:坐而论道、相互埋怨,实干精神和务实作风不够;思想僵化、生搬教条,不为发展想办法,只为落后找理由等等,这些都是永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障碍。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大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当务之急。解放思想,关乎全局,从官员到民众都有义务。各级领导层负有重要的责任,应首当其冲。领导层的思想解放了,放下了各种包袱,自然就会出现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效应。企业界的思想解放了,有利于把企业做大做强;老百姓的思想解放了,就能够奋身投入创业、兴业的热潮。理论界、传媒界也有自己的责任,科学的解读,生动的宣传,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永州鼓与呼,化解人们的疑虑,达到思想的认同。总之,通过解放思想,把思想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永州在湖南的振兴崛起,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新贡献,就是完全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