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显然,《孔子》是一部自我陶醉的电影,它陶醉在自己的境界中。周润发戏言看过后不哭的人不是人,这是一种震慑人心的境界。导演讥讽找茬的“砖家”不懂电影,这是一种无知者无畏的境界。政策性清场和重点保护,这是一种真命天子衔玉而生的境界。综合起来就是一种“不可批评”的境界。换言之,对《孔子》不敬也就是对孔子不敬,也就是对中华文化不敬。孔子在后人眼中的面目很模糊,仅仅是一个思想的化身而已。提到他,我们能背出他说的很多话,但未必能想到他到底做了什么。用电影去诠释这个形象的难度很大,但是可供发挥的空间也很大。其中最关键的应该是让这个人物血肉丰满起来。首先要让观众认识或喜欢这个人,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去了解他的思想。
但《孔子》采用的方式,显然是最不可取的。为了再现这位远古的圣贤,《孔子》用《论语》代替了孔子。影片中的这个孔子出口成章,滔滔不绝,每句话都渗透着深厚的哲学内涵和治国理念。台词够精彩,但毫无灵动可言,人物只是孔子思想的传声筒,似乎所有的情节安排都是为了让他把这些经得起考验的金玉良言说出来而已。这让影片从本质上沦为《百家讲坛》式的图解释义。必须承认《孔子》与那些肥皂泡大片比起来很厚重,但越是厚重就越显得可悲,因为正是在这种厚重之下,《孔子》谋杀了才情,远离了观众。
周润发的表演不能说不好,但从头到尾,人物都很扁平,或睿智,或正直,或沧桑,或哀怨,一览无余,唯独没有丰富人物个性的东西呈现,在他踽踽前行的时候脚下有没有过犹疑?在他备受冷遇的时候心里有没有过委屈?唯一灵光一闪的是孔子的自嘲,他认为自己就像丧家之犬。《孔子》在烘托人物性格的细节选取上是很失败的,整整两个小时,孔子的形象在我心中都没有鲜活起来,尤其是影片后半部分,孔子渐失对手,情节渐失起伏,只有簇拥在周围的门生、贤徒,他们唯孔子马首是瞻,却让孔子看起来昏昏老矣,几乎沦为废人一个。在孔子流亡的年代中,没有任何新故事发生,这部电影变成了《孔子的弟子的故事》,我们只注意到他慢慢变老,行动渐渐迟缓,不见他再有当年的文武英姿。套用片中南子的话:我们看见了孔子经历的痛苦,却领悟不到他在痛苦中领悟的境界。把“圣人”退化成为“剩人”,实在是影片的败笔。
电影《孔子》中的孔子让人看不懂,尤其是他临终前谈论的《春秋》,此前从未交代,令观众莫名其妙。关于孔子之死,我看过这样的记述:“孔子临死前,他背着手,拖着拐杖,在门前踱来踱去。他唱了一首歌,歌词是: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唱罢,回到屋里,面对大门,呆呆地坐着。子贡赶到门口,听到这绝望的声音,知道老师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孔子老泪纵横,呼唤着他的名字,赐!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啊?贤明的君王怎么一直都不出现,天下竟没有一个人肯接受我的主张,我是活不长了。七天之后,他离开了人世。”这样的文字足以把这个一生都在求入世,一生都在推销自己思想,但一生都不得志的老人的落寞烙在我的心里,对比起来,电影实在是太苍白了。[责编/布丁]
但《孔子》采用的方式,显然是最不可取的。为了再现这位远古的圣贤,《孔子》用《论语》代替了孔子。影片中的这个孔子出口成章,滔滔不绝,每句话都渗透着深厚的哲学内涵和治国理念。台词够精彩,但毫无灵动可言,人物只是孔子思想的传声筒,似乎所有的情节安排都是为了让他把这些经得起考验的金玉良言说出来而已。这让影片从本质上沦为《百家讲坛》式的图解释义。必须承认《孔子》与那些肥皂泡大片比起来很厚重,但越是厚重就越显得可悲,因为正是在这种厚重之下,《孔子》谋杀了才情,远离了观众。
周润发的表演不能说不好,但从头到尾,人物都很扁平,或睿智,或正直,或沧桑,或哀怨,一览无余,唯独没有丰富人物个性的东西呈现,在他踽踽前行的时候脚下有没有过犹疑?在他备受冷遇的时候心里有没有过委屈?唯一灵光一闪的是孔子的自嘲,他认为自己就像丧家之犬。《孔子》在烘托人物性格的细节选取上是很失败的,整整两个小时,孔子的形象在我心中都没有鲜活起来,尤其是影片后半部分,孔子渐失对手,情节渐失起伏,只有簇拥在周围的门生、贤徒,他们唯孔子马首是瞻,却让孔子看起来昏昏老矣,几乎沦为废人一个。在孔子流亡的年代中,没有任何新故事发生,这部电影变成了《孔子的弟子的故事》,我们只注意到他慢慢变老,行动渐渐迟缓,不见他再有当年的文武英姿。套用片中南子的话:我们看见了孔子经历的痛苦,却领悟不到他在痛苦中领悟的境界。把“圣人”退化成为“剩人”,实在是影片的败笔。
电影《孔子》中的孔子让人看不懂,尤其是他临终前谈论的《春秋》,此前从未交代,令观众莫名其妙。关于孔子之死,我看过这样的记述:“孔子临死前,他背着手,拖着拐杖,在门前踱来踱去。他唱了一首歌,歌词是: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唱罢,回到屋里,面对大门,呆呆地坐着。子贡赶到门口,听到这绝望的声音,知道老师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孔子老泪纵横,呼唤着他的名字,赐!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啊?贤明的君王怎么一直都不出现,天下竟没有一个人肯接受我的主张,我是活不长了。七天之后,他离开了人世。”这样的文字足以把这个一生都在求入世,一生都在推销自己思想,但一生都不得志的老人的落寞烙在我的心里,对比起来,电影实在是太苍白了。[责编/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