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须转变观念,倡导新的学习方法,如何在思想新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改变学生的接受式的学习形式,全面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主宰着课堂,满堂课的讲,扮演着传声筒的角色。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了老师除了服从,还是服从。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最终只能将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就算某些学生能在各种考试中取得高分,也是高分低能,而大部分学生,升学没有自己的份,综合能力也没得到发展,只能充当陪几个尖子学生读几年书的角色。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每个学生的发展,要让学生不只是学会,而应该重视会学。因此,新课程教学要大力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能自主的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当前,某些思想政治课,仍然存在着满堂讲或满堂练以及满堂问,学生答的现象,其本质还是让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上,那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在此谈点个人的体会。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新课程教学已经实施多年,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某问题,时常让人看到应试教育的影子。比如,学生仍局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活动仍局限在讲台上;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过少,教师占用的时间过多,课堂里只满足于对学生的集体发问“是不是”或“对不对”?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教师心中没有数;至于让学生围绕教材的重点进行发散式的思维,更是做不到。那么如何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化?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它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的思考问题。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应该让学生去疑、去思,就必须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因此,创设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首要条件。比如,在新课导入时,充分采用描述隋景、故事情景、场面情景、想象情景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而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热情,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阅历,这样才能走近学生生活,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从而现实从生活中选择感兴趣学生的话题,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比如,在学习让挫折丰富我们人生时,我讲了这样的故事:把这只青蛙放到一个盛满凉水的锅中,在锅下给水加热,青蛙仍没有察觉危机四伏,仍然怡然自乐,逍遥自在,最后是葬身于锅底。假如,把一只青蛙,突然扔进沸腾的锅里,青蛙会奋力跃出,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它能成功逃生。让学生细细的、慢慢体会其中的道理:人在顺境下,不能做凉水中的青蛙,而应该有居安思危、不断进取的思想,在身处逆境之际、遭受失败挫折之时,具备顽强拼搏,奋力一跳的精神,最终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课虽然结束了,却留给了学生无尽的思索。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知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有求知的权、质疑的权。老师不能什么都讲过后,再去问学生有哪些不懂是地方?而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言、大胆讨论,使学生在发言过程会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比如,在学习意志是克服困难的利剑时,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一学习内容,我播放了《海底总动员》的视频,这是学生极感兴趣又颇具教育意义的动画片。同学们看完之后进行发言,结果在上课过程中,几乎每一个同学都行动起来,畅所欲言,很自然地得出了课本上要传授的知识点,甚至在同学们的讨论中还学到了不少书本外的一些知识。学生有学习的权利,就必须尊重他学习的方式,教师应鼓励学生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提问,不能藏在心里。当学生面临一个问题时,老师不能随便的说,现在讨论或现在看书!而应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思考,这也是尊重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体现。
  
  四、大力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学习过程。它是相对与机械学习、被动学习而言的。自主学习主要指探究学习,它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可以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
  当今社会,科技高度发达,没有谁能独立的完成发明创造,要想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功,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学习政治需要独立的思考,也要伙伴的合作。要培养创新学生的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充分交流,相互合作。比如,在学习感受法律的尊严知识时,我组合全班学生就开玩笑是否犯法进行辩论,将班级里的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分成正、反两方开展辩论!同学们为了能取得胜利,都主动地收集大量资料、商量对策。通过辩论活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生命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课堂上可允许学生抢答,允许学生插嘴,许多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就是在“插嘴”中进发出来的?。假如对学生的限制太多,不能插嘴,不能动,不准笑,把学生的手脚都捆绑起来了,学生也没有积极性去主动思考问题了。课堂应是学生的舞台,我们可以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上讲台进行表演小品、演讲、作题。
  总之,课堂是学生的地盘,我们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大力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等活动。
其他文献
如何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本文就此谈一谈做法与体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 在对待、教育这个特殊孩子的过程中,我也会有焦躁,也会有失望,可我会不断地告介自己:世间万物千姿百态,有优就有劣,有强就有弱,更何况是孩子。作为老师,作为一个班主任,不管面对怎样的学生,我们的心中都要充满爱。  [关键词] 爱;期待;美 本文为全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教学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优势被广大教师广泛应用。如果能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既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又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呢?笔者在教学中有如下感受。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
新课程改革一直倡导"数学探究",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年来高考明显加大了对學生的直觉猜想.观察发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欺骗二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运用,其含义为:用虚假的语言或行为掩盖事实。显而易见,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来分析,属贬义,而笔者把其放在特定的环境——教学中,则读者首先应明确其义非此而彼。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走向生活中,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社会生活
数学概念是逻辑推理的依据,是正确,快速运算的基本保证,是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许多概念之间尽管有着密切联系,但小学数学中概念描述较抽象,小学生学习概念普遍存在一定难度。若在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既有助于讲清数学概念,又能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概
摘要: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中学教育肩负着为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关键词:中学政治 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头等
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然而在长期应试
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其思想方法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本文通过借助几何图形的轨迹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去描述曲线;借助于平面向量知识解决解析几何问题;借助于空间向量判断空间图形的相互位置;借助于运算结果与几何定理的结合构造图形去解决几何中的最值问题等几方面,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几何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数形结合思想研究背景    1、数形结合思想概述: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