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政治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这一目标要求政治课堂更真实、生动、贴近生活。通过对学生活动特点的了解,对教材知识的深化与总结,以及对本土经济状况、经济现象的观察,笔者发现引本土化事例进政治课堂将为政治课增色不少。
一、本土化事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遇到老师在讲台上强调几遍“哪位同学愿意回答”,但却发现整个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学生“岿然不动”的情形。这使授课老师备感无奈与尴尬。
人们经常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感受:当我们遇到一些耳熟能详的人或事物的时候都会感到特别亲切,更容易引发我们的思考,进而引发我们去参与评论。高中生更是如此,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教师必须为他们创造表达观点的氛围与环境。基于这个原因,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上引入本土化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第三产业”的相关知识时,我曾成功地得以尝试。“第三产业”理解的难点是“第三产业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对于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串联解决法”,即用另一个需要讲述的问题引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我问学生,本县的第三产业发展是优是劣。同学们普遍摇头,我顺势提问,第三产业在我们县发展状况为什么不好呢?
同学甲说:我经常买到假冒伪劣。
师:噢,这是不好的表现。是谁没管好?
甲:县工商局。
师:那再回答我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县商业的质量让你不满意?想想我们第二课市场经济中所讲的与国家机关有关的知识。
甲:是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师:看来,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第三产业在我县发展质量不好的原因是……
甲: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师:刚才,甲已经从发展质量上总结出来了我们县第三产业质量较差的原因。那么我们县第三产业繁荣程度比较低又有什么原因呢?
学生踊跃回答。……
课后我反思,为什么一个一向不善发言的班级这次却能够打开自己的话匣子?与以往课堂的授课方法相比,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在谈第三产业发展的时候都加了一个定语“我们县”。这个本土化概念激发了他们思考和参与讨论的兴趣,所以说本土化事例对于激发学生思考与学习兴趣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二、本土化事例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本土意识
记得在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提到,每个台湾人都有台湾意识,每个台湾人都深深地爱着台湾。这是对家乡的热爱。生活中,很多同学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但一旦有别的同学说出“有关自己家乡的逆耳之言”,一句也听不下去。有的甚至为了“谁的家乡好”这个问题而争论得面红耳赤。这一切都说明,每个人都有着或深或浅、或强或弱的“本土意识”。这正是政治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只不过“本土意识”是爱“小家乡”,我们最终要引导同学们去爱“大家乡”——祖国罢了。
三、本土化事例能而且一定能起到积极作用,这是由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
高中生对知识渴求程度较高,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也热爱家乡。但是,高中生年龄多在15至19岁之间,青春的激情与活力,也夹杂着青春的躁动与不安。他们时而斗志昂扬,时而士气低靡;时而干劲十足,时而无法自控;时而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时而杂念纷纷、疑惑连连,等等。曾经,一个在心理烦躁期的学生给我写信说:“老师,我不想回教室,我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你教我感恩,为老爸老妈我真的很累。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日后即便考上了大学,又有啥用?谁会问我sin2α sin2β等于多少?”由此可见,学生除了思考人生外,也在不停地思考着知识的有用性。也正因为他们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他们想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学以致用,想让自己的学习尽快地创造出价值,想让学习的实用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正因为如此,专家们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便有了市场,在全社会得以推广,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课堂了。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其实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的效用,让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满足感。本土化事例能够迎合学生内心“学以致用”的渴望,因此可以在政治课堂中坚持引用,以达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本土化事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遇到老师在讲台上强调几遍“哪位同学愿意回答”,但却发现整个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学生“岿然不动”的情形。这使授课老师备感无奈与尴尬。
人们经常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感受:当我们遇到一些耳熟能详的人或事物的时候都会感到特别亲切,更容易引发我们的思考,进而引发我们去参与评论。高中生更是如此,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教师必须为他们创造表达观点的氛围与环境。基于这个原因,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上引入本土化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第三产业”的相关知识时,我曾成功地得以尝试。“第三产业”理解的难点是“第三产业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对于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串联解决法”,即用另一个需要讲述的问题引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我问学生,本县的第三产业发展是优是劣。同学们普遍摇头,我顺势提问,第三产业在我们县发展状况为什么不好呢?
同学甲说:我经常买到假冒伪劣。
师:噢,这是不好的表现。是谁没管好?
甲:县工商局。
师:那再回答我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县商业的质量让你不满意?想想我们第二课市场经济中所讲的与国家机关有关的知识。
甲:是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师:看来,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第三产业在我县发展质量不好的原因是……
甲: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师:刚才,甲已经从发展质量上总结出来了我们县第三产业质量较差的原因。那么我们县第三产业繁荣程度比较低又有什么原因呢?
学生踊跃回答。……
课后我反思,为什么一个一向不善发言的班级这次却能够打开自己的话匣子?与以往课堂的授课方法相比,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在谈第三产业发展的时候都加了一个定语“我们县”。这个本土化概念激发了他们思考和参与讨论的兴趣,所以说本土化事例对于激发学生思考与学习兴趣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二、本土化事例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本土意识
记得在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提到,每个台湾人都有台湾意识,每个台湾人都深深地爱着台湾。这是对家乡的热爱。生活中,很多同学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但一旦有别的同学说出“有关自己家乡的逆耳之言”,一句也听不下去。有的甚至为了“谁的家乡好”这个问题而争论得面红耳赤。这一切都说明,每个人都有着或深或浅、或强或弱的“本土意识”。这正是政治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只不过“本土意识”是爱“小家乡”,我们最终要引导同学们去爱“大家乡”——祖国罢了。
三、本土化事例能而且一定能起到积极作用,这是由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
高中生对知识渴求程度较高,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也热爱家乡。但是,高中生年龄多在15至19岁之间,青春的激情与活力,也夹杂着青春的躁动与不安。他们时而斗志昂扬,时而士气低靡;时而干劲十足,时而无法自控;时而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时而杂念纷纷、疑惑连连,等等。曾经,一个在心理烦躁期的学生给我写信说:“老师,我不想回教室,我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你教我感恩,为老爸老妈我真的很累。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日后即便考上了大学,又有啥用?谁会问我sin2α sin2β等于多少?”由此可见,学生除了思考人生外,也在不停地思考着知识的有用性。也正因为他们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他们想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学以致用,想让自己的学习尽快地创造出价值,想让学习的实用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正因为如此,专家们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便有了市场,在全社会得以推广,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课堂了。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其实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的效用,让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满足感。本土化事例能够迎合学生内心“学以致用”的渴望,因此可以在政治课堂中坚持引用,以达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