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 医疗”模式为全国20余个省、市、区近63万人次患者提供了互联网辅助服务。但是,仅仅问诊仍然无法省去到线下医院拿药的环节。为此,北京医院探索开展了电子处方送药到家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了互联网诊疗服务。
“送药到家,不是依靠医院一家的力量,而是需要有一个信息平台、物流平台。”北京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奚桓说,电子处方送药到家的实现是多方面共同推进、协同发展的结果,医疗机构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把人民需求变成医院能够提供服务的方式和能力,也把这些需求向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汇报,得到相关部门在政策方面、社会环境和平台方面的相关支持。
“‘互联网 医疗’,让老年人真正实现就医方便。”奚桓说。
在北京医院住院的患者,超过50%是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在“十三五”期间积极改善和提升服务,争创北京老年友善医院。
北京医院疏通各种就诊途径,完善双向转诊和绿色通道。在成熟的社区中心和医联体单位设立了医院信息系统终端,可以通过诊疗单位,由转诊医生预约到北京医院就诊、预约挂号,甚至可以预约一些相关检查。
“这是资源下沉的一种方式,也通过社区途径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奚桓说。
互联网服务有很大的便捷性,特别是针对慢性病患者。“过去需要到医院就诊,现在除了就诊外,我们发现通过互联网方式提供医疗在线服务,大大节约了他们来往医院的时间,也节约了交通成本,减少了他们就诊的不便和烦恼。”奚桓说。
一些护理服务,包括造口、腹透等,是患者滞留医院不愿意出院的一大原因。北京医院通过掌上北京医院APP,开通伤口、造口、血液净化、糖尿病护理等10余个专科护理的在线咨询,目前有26名专科护士可以提供在线出诊。
“真正的居家养老不是在家里等着,而是需要有一个服务体系来支撑和保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好的居家养老、家庭病床服务。”奚桓说。
“以前结算时间比较长,特别是异地就医患者需要等候或者委托亲属和朋友再来医院办理结算,还是带来了一些时间、交通方面的不便。”奚桓说,现在政府大力倡导推动,北京医院负责具体落实,将把异地结算的政策及时落地,使患者更早受益。
奚桓介绍,北京医院开展了老年综合评估门诊,跟辖区医联体和社区医疗机构及医疗中心开展了联动,建设辖区内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老年护理服务相关能力,设置异地就医患者预出院当日审核的信息流程,很多患者在出院当日就可以完成结算。
“我们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互联网 医疗’中发挥更多作用。”奚桓说。
在基层医疗机构,要建立一个质量好、设备全、诊疗能力强的病理学科,往往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目前试点情况是,在医联体特别是在健康脱贫、健康扶贫、对口帮扶支边工作中探索。”奚桓介绍,如人工智能上传心电图、通过网络上传病理片,以及AI辅助专家做完诊断后线上反馈诊断意见,这既帮扶了对口单位,也促进县级医院提升他们对所在区域的医疗服务能力。
医联体在“互联网 ”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紧密。奚桓介绍,北京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创新性地开展了“京医夜话”活动,围绕不同的医学主题,邀请医院和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的专家合作,在线上开展学术交流。
目前,“京医夜话”活动开展了16期,累计在线观众达6万人,向公众普及了健康、医疗知识。
作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以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群健康素养作为首要任务。2018年3月,北京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办了纯公益性质的老年健康大学,首先通过问卷等形式,了解学员的年龄、知识结构、层次、课程需求,通过这些来了解他们对课程的需求,对课程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北京医院制定出能够满足老年患者健康需求的教学大纲。因为健康科普与以往的科普在形式上相似,但在內容上特别是理念上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那么,如果不是健康从业人员,怎么能做到第一责任人呢?
“需要提高自己的健康知识、健康素养,所以,健康科普的内涵跟以前针对某个疾病讲一些相关知识完全不一样,大力加强健康科普工作也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奚桓说。
北京医院成立了老年健康大学的慕课学院,录制线上精品课程。从2018年到现在,共有71位专家录制了135节慕课,时间长达1350分钟。
“课程不仅在老年健康大学官网上进行播放,也在我们医院门诊、病房,特别是在医联体和社区相关的部门和地方循环播放。每节课程在官方网站的点播达到十几万人次,有的已经达到几十万人次,受到广大患者和群众的好评。”奚桓说。
“送药到家,不是依靠医院一家的力量,而是需要有一个信息平台、物流平台。”北京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奚桓说,电子处方送药到家的实现是多方面共同推进、协同发展的结果,医疗机构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把人民需求变成医院能够提供服务的方式和能力,也把这些需求向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汇报,得到相关部门在政策方面、社会环境和平台方面的相关支持。
“‘互联网 医疗’,让老年人真正实现就医方便。”奚桓说。
探索更多“互联网 ”模式
在北京医院住院的患者,超过50%是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在“十三五”期间积极改善和提升服务,争创北京老年友善医院。
北京医院疏通各种就诊途径,完善双向转诊和绿色通道。在成熟的社区中心和医联体单位设立了医院信息系统终端,可以通过诊疗单位,由转诊医生预约到北京医院就诊、预约挂号,甚至可以预约一些相关检查。
“这是资源下沉的一种方式,也通过社区途径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奚桓说。
互联网服务有很大的便捷性,特别是针对慢性病患者。“过去需要到医院就诊,现在除了就诊外,我们发现通过互联网方式提供医疗在线服务,大大节约了他们来往医院的时间,也节约了交通成本,减少了他们就诊的不便和烦恼。”奚桓说。
一些护理服务,包括造口、腹透等,是患者滞留医院不愿意出院的一大原因。北京医院通过掌上北京医院APP,开通伤口、造口、血液净化、糖尿病护理等10余个专科护理的在线咨询,目前有26名专科护士可以提供在线出诊。
“真正的居家养老不是在家里等着,而是需要有一个服务体系来支撑和保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好的居家养老、家庭病床服务。”奚桓说。
“以前结算时间比较长,特别是异地就医患者需要等候或者委托亲属和朋友再来医院办理结算,还是带来了一些时间、交通方面的不便。”奚桓说,现在政府大力倡导推动,北京医院负责具体落实,将把异地结算的政策及时落地,使患者更早受益。
奚桓介绍,北京医院开展了老年综合评估门诊,跟辖区医联体和社区医疗机构及医疗中心开展了联动,建设辖区内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老年护理服务相关能力,设置异地就医患者预出院当日审核的信息流程,很多患者在出院当日就可以完成结算。
健康科普助力健康中国
“我们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互联网 医疗’中发挥更多作用。”奚桓说。
在基层医疗机构,要建立一个质量好、设备全、诊疗能力强的病理学科,往往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目前试点情况是,在医联体特别是在健康脱贫、健康扶贫、对口帮扶支边工作中探索。”奚桓介绍,如人工智能上传心电图、通过网络上传病理片,以及AI辅助专家做完诊断后线上反馈诊断意见,这既帮扶了对口单位,也促进县级医院提升他们对所在区域的医疗服务能力。
医联体在“互联网 ”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紧密。奚桓介绍,北京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创新性地开展了“京医夜话”活动,围绕不同的医学主题,邀请医院和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的专家合作,在线上开展学术交流。
目前,“京医夜话”活动开展了16期,累计在线观众达6万人,向公众普及了健康、医疗知识。
作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以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群健康素养作为首要任务。2018年3月,北京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办了纯公益性质的老年健康大学,首先通过问卷等形式,了解学员的年龄、知识结构、层次、课程需求,通过这些来了解他们对课程的需求,对课程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北京医院制定出能够满足老年患者健康需求的教学大纲。因为健康科普与以往的科普在形式上相似,但在內容上特别是理念上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那么,如果不是健康从业人员,怎么能做到第一责任人呢?
“需要提高自己的健康知识、健康素养,所以,健康科普的内涵跟以前针对某个疾病讲一些相关知识完全不一样,大力加强健康科普工作也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奚桓说。
北京医院成立了老年健康大学的慕课学院,录制线上精品课程。从2018年到现在,共有71位专家录制了135节慕课,时间长达1350分钟。
“课程不仅在老年健康大学官网上进行播放,也在我们医院门诊、病房,特别是在医联体和社区相关的部门和地方循环播放。每节课程在官方网站的点播达到十几万人次,有的已经达到几十万人次,受到广大患者和群众的好评。”奚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