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强调教育应面向全体。初中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以及体系性特点,对于中学生而言,在学习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基础扎实,理解能力强,其数学学习得心应手;有的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上进心,但碍于理解能力欠佳,学习起来略感吃力;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随着学习深入,其理解愈发困难。为了避免班级中的“两极分化”,教师应注重对数学分层教学的创新探究,在高效课堂中,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23-01
引言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教育应注重发挥学科的应用性特点,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1]。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处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阶段,其身体的成长发育接近成人,但心理尚不成熟,思维能力也正处于发展时期。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及几何知识的理性学科[2],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将赋予中学生严谨的思维,也将使其具有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中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学习能力和思维各有不同,教师应注重分层施教,更好的为学生高阶段学习和发展奠基。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分层教学,即为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对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综合考量,划分相应的不同层次,以针对性教学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共同进步。分层教学不仅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且以与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施教、组织小组的合作学习,更加提高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在将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规律相结合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准数学学习的切入点,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其数学思维,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推进分层教学的创新发展,一方面需教师改变以往的为教而学、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注重师生的有效互动,将一概而论式施教向针对性、多层次转变;另一方面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层次划分,并注重对阶段性学习的评估和调整,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其在掌握数学学习技巧的同时,具有方向感。此外,教师还需注重鼓励教学,认可学生的小幅提进式自我成长和学习进步,使其在层次升级中产生数学学习的获得感和喜悦感,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学习体验,为深入教学奠基。
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策略
1.保证层次划分的科学性。
在促进初中数学的分层施教创新发展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是关键一环。教师应避免以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单一式分层,应结合其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和性格特点,综合进行分层教学。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中,教師可通过布置探究作业,使其通过画ABC(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cm、4cm),让学生去用尺子测量AB的长,对于能够较为快速掌握32+42=52关系、对于任意直角三角形已知两边长,能够求解第三边的学生划为A层,并对其提出应用练习,巩固其认识;对于能够理解勾、股、弦定理,但是缺乏主动学习精神的,可启发其展开推导学习,并将其划为B层;对于认为勾股定理晦涩难懂的学生,教师可采取针对性辅导,并将其划为C层。
2.确保施教的层次性。
在对学生划分层次后,教师还需注重施教的层次性,以促进不同能力学生的共同发展。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教师可引入客车与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的问题,两辆车因速度不同,分别为60km/h及70km/h,在途径B地的时产生了1小时的时间差,让学习能力强、思维发散力好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课件运用云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能力一般,基础略有欠佳的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理解能力差、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与教师一同学习。再例如:在“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学习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数学实践活动,并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促进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其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同伴互助作用,促进学生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以施教“层次性”,促进教学面向全体。
3.对学生的评价分层。
面对不同学习能力、数学基础的学生,教师的评价也应是多元化的。例如:在“圆”的学习中,通过复合图形的折叠法得出猜想垂径定理的学生,若其为C层学生,教师应在班级中对其学习进步给予赞扬;而对B层学生,教师还应引导其延伸思考,能够辅以逻辑证明,并及时对其发散学习加以肯;对于A层学生,除了应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教师还应注重对其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使其运用垂径定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其施以激励教育。避免一概而论评价使A层学生产生骄傲心理,B层学生感受不到存在感,C层的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应及时看到不同层次中学生的成长进步,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认可,具有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为教学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标准[3]。作为中学数学教师,不仅应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具有生本理念,更需走近学生,准确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为分层教学夯实基础。通过动态化调整分层教育,保证学生处在与之能力相匹配的层次中学习,并鼓励其不断向“最近发展区”上升。进而以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突出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根梅.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2017(11):91.
[2]尚红梅.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新思考[J].数理化学习,2017(8):63.
[3]王旭浩.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速读,2017(12):109.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23-01
引言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教育应注重发挥学科的应用性特点,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1]。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处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阶段,其身体的成长发育接近成人,但心理尚不成熟,思维能力也正处于发展时期。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及几何知识的理性学科[2],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将赋予中学生严谨的思维,也将使其具有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中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学习能力和思维各有不同,教师应注重分层施教,更好的为学生高阶段学习和发展奠基。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分层教学,即为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对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综合考量,划分相应的不同层次,以针对性教学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共同进步。分层教学不仅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且以与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施教、组织小组的合作学习,更加提高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在将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规律相结合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准数学学习的切入点,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其数学思维,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推进分层教学的创新发展,一方面需教师改变以往的为教而学、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注重师生的有效互动,将一概而论式施教向针对性、多层次转变;另一方面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层次划分,并注重对阶段性学习的评估和调整,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其在掌握数学学习技巧的同时,具有方向感。此外,教师还需注重鼓励教学,认可学生的小幅提进式自我成长和学习进步,使其在层次升级中产生数学学习的获得感和喜悦感,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学习体验,为深入教学奠基。
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策略
1.保证层次划分的科学性。
在促进初中数学的分层施教创新发展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是关键一环。教师应避免以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单一式分层,应结合其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和性格特点,综合进行分层教学。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中,教師可通过布置探究作业,使其通过画ABC(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cm、4cm),让学生去用尺子测量AB的长,对于能够较为快速掌握32+42=52关系、对于任意直角三角形已知两边长,能够求解第三边的学生划为A层,并对其提出应用练习,巩固其认识;对于能够理解勾、股、弦定理,但是缺乏主动学习精神的,可启发其展开推导学习,并将其划为B层;对于认为勾股定理晦涩难懂的学生,教师可采取针对性辅导,并将其划为C层。
2.确保施教的层次性。
在对学生划分层次后,教师还需注重施教的层次性,以促进不同能力学生的共同发展。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教师可引入客车与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的问题,两辆车因速度不同,分别为60km/h及70km/h,在途径B地的时产生了1小时的时间差,让学习能力强、思维发散力好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课件运用云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能力一般,基础略有欠佳的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理解能力差、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与教师一同学习。再例如:在“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学习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数学实践活动,并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促进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其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同伴互助作用,促进学生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以施教“层次性”,促进教学面向全体。
3.对学生的评价分层。
面对不同学习能力、数学基础的学生,教师的评价也应是多元化的。例如:在“圆”的学习中,通过复合图形的折叠法得出猜想垂径定理的学生,若其为C层学生,教师应在班级中对其学习进步给予赞扬;而对B层学生,教师还应引导其延伸思考,能够辅以逻辑证明,并及时对其发散学习加以肯;对于A层学生,除了应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教师还应注重对其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使其运用垂径定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其施以激励教育。避免一概而论评价使A层学生产生骄傲心理,B层学生感受不到存在感,C层的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应及时看到不同层次中学生的成长进步,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认可,具有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为教学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标准[3]。作为中学数学教师,不仅应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具有生本理念,更需走近学生,准确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为分层教学夯实基础。通过动态化调整分层教育,保证学生处在与之能力相匹配的层次中学习,并鼓励其不断向“最近发展区”上升。进而以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突出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根梅.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2017(11):91.
[2]尚红梅.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新思考[J].数理化学习,2017(8):63.
[3]王旭浩.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速读,2017(1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