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育部门,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在调动社会力量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贡献的同时,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实现教育优先和谐发展建功立业。
一、关心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摒弃摆事实、讲道理的老套路,贴近学生的思想,关心学生的生活,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用爱心和真诚去感染学生,用行动去打开学生的心扉。例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就业指导、教育、服务等方面体现以生为本,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关注贫困学生,通过奖、贷、补、助、减等政策和途径,使学生实现物质和心理的双脱贫;提高后勤保障质量,对学生每日接触的教室、寝室、食堂等地严格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总之,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文化建设、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一切工作自觉服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把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贯穿工作始终,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局面。
二、加强思想教育管理机制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即坚持科学管理,遵循学校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其次,要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二是要坚持民主管理,充分听取广大学生的想法和建议;三是要把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以管理育人,以管理促和谐。第三,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危机干预机制,努力把不和谐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改进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方法
校园文化活动是实现学校育人功能、彰显校园精神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弘扬主旋律,注意多样化。即要重视以正确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又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其次,要因地因时制宜,追求实效。即要结合所在地区、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在条件允许下还可以与当地的其他学校合作;第三,要突出人文精神,这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第四,要寓教于乐,喜闻乐见,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第五,要树立品牌意识,争取出精品,多出精品。只有这样,才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比如,以重大节假日和学校艺术、文化节为契机,开展高雅向上、科学健康的学术、艺术、体育等活动;开展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综合素质。
四、重视专业化队伍建设
班主任处于校园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集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好这一工作,一是要校园各级领导部门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做到齐抓共管;二是要建立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保障;三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进修培训,继续学习深造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全面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如心理咨询技能、法律知识、计算机使用技能等等。
五、坚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实践证明,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又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校园可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为全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援助;开设全校性的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建立心理信息员制度,形成宿舍、班级、年级、学校层层负责、层层上报的监控体系;开通心理网站和心理热线,开展心理活动,多渠道、多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心理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进行动态关注和信息更新;加强心理专兼职人员以及班主任的培养和学习,快速提高他们的心理技能水平;设立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总而言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幸福校园,使学生在宽松协调、设施完善、教学严谨、学风扎实、环境优美的校园学习、发展、提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是构建和谐幸福校园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幸福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龙建刚
一、关心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摒弃摆事实、讲道理的老套路,贴近学生的思想,关心学生的生活,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用爱心和真诚去感染学生,用行动去打开学生的心扉。例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就业指导、教育、服务等方面体现以生为本,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关注贫困学生,通过奖、贷、补、助、减等政策和途径,使学生实现物质和心理的双脱贫;提高后勤保障质量,对学生每日接触的教室、寝室、食堂等地严格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总之,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文化建设、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一切工作自觉服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把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贯穿工作始终,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局面。
二、加强思想教育管理机制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即坚持科学管理,遵循学校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其次,要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二是要坚持民主管理,充分听取广大学生的想法和建议;三是要把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以管理育人,以管理促和谐。第三,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危机干预机制,努力把不和谐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改进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方法
校园文化活动是实现学校育人功能、彰显校园精神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弘扬主旋律,注意多样化。即要重视以正确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又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其次,要因地因时制宜,追求实效。即要结合所在地区、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在条件允许下还可以与当地的其他学校合作;第三,要突出人文精神,这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第四,要寓教于乐,喜闻乐见,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第五,要树立品牌意识,争取出精品,多出精品。只有这样,才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比如,以重大节假日和学校艺术、文化节为契机,开展高雅向上、科学健康的学术、艺术、体育等活动;开展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综合素质。
四、重视专业化队伍建设
班主任处于校园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集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好这一工作,一是要校园各级领导部门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做到齐抓共管;二是要建立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保障;三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进修培训,继续学习深造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全面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如心理咨询技能、法律知识、计算机使用技能等等。
五、坚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实践证明,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又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校园可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为全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援助;开设全校性的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建立心理信息员制度,形成宿舍、班级、年级、学校层层负责、层层上报的监控体系;开通心理网站和心理热线,开展心理活动,多渠道、多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心理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进行动态关注和信息更新;加强心理专兼职人员以及班主任的培养和学习,快速提高他们的心理技能水平;设立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总而言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幸福校园,使学生在宽松协调、设施完善、教学严谨、学风扎实、环境优美的校园学习、发展、提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是构建和谐幸福校园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幸福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