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事回放】
星巴克进驻灵隐寺合适不合适?
《新华日报》10月4日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在杭州灵隐寺景区开店,引来争议不断。商业行为与宗教寺庙两种不同的文化是否有所冲突?拜拜菩萨,喝喝咖啡,能否“中西合璧”?
点评
星巴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许多中国人对文化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总是觉得文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是不能和钱在一起相提并论的,这可能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化落后的内在原因。文化本意为“文而化之”,就是把某些有普世价值的事物或现象按照一定的原理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和传播,使之为人类发展产生有意义的作用。这种“有意义的作用”的文化产品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是有偿的;不能认为只有无偿的才是文化,有偿的就是商业。文化也是生产力,是软实力;所幸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十七大六中全会已经提出了文化强国的策略。
茶有茶文化,咖啡有咖啡文化,只要对人类有益都有普世价值。早在明、清时期,中国茶被欧洲人消费了,被聪明的欧洲人“文而化之”为下午茶文化,“文而化之”为立顿品牌,文而化之为他们自己的文化,并且再卖给全世界。当然中国也有洋为中用的文化典范,比如佛教,原产地在印度,但中国人已经把它“文而化之”为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佛教(或称汉化佛教),世人反而很难追寻原始佛教的痕迹了。中国佛教文化产品也一样存在商业行为,灵隐寺不是也卖门票吗?请问星巴克进驻佛教场所,是“中外合璧”还是“外外合璧”?再说灵隐寺是文化场所,星巴克也是一种文化,把文化产品进驻文化场所,本也无可厚非。文化既有识别性、排他性,也有融合性、渗透性,有道是:茶禅一味,茶佛一家,这是两种不同文化完美的融合,那咖啡和禅有机融合也未尝不可。
当然,中国人看不惯星巴克进驻灵隐寺还有一点抵制的心理。中国人本来最提倡见贤思齐,可是一看到别人做的比自己好,又于心不甘,这种纠结的心態表现在文化产品上,使得产品也变得很纠结,不伦不类;既想讨巧,又想抗拒,把自己陷入不尴不尬的境地。
时下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是西方人给中国文化一单最大的“消费”,也显示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吸纳,但愿能为中国茶文化、茶产业提供借鉴意义。世界文学需要村上春树,也需要莫言,就像中国人需要佛教信仰,也需要星巴克一样。因此,一边拜拜菩萨,一边喝喝咖啡,有何不可?
【茶事回放】
新茶叶稀土限量标准“松紧度”引发业界争议
《中国产经新闻》9月17日刊登《新茶叶稀土限量标准“松紧度”引发业界争议》报道。报道称:对国家卫生部新出台的伴随着稀土检测新方法的发布,各地茶叶因“稀土”超标下架的例子层出不穷。“稀土”这个一直困扰中国茶产业的名词,再次被置于风口浪尖上。近日,卫生部发布的稀土检测新方法后,素有“中国乌龙茶之乡”的福建安溪县开始磋商寻求应对之策。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也就稀土限量指标与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专函呈送国家有关部委,寻求产业支持。伴随着每月各地层出不穷的茶叶“稀土”超标下架的消息,地方茶企却开始哭诉在这方面控制的“辛苦”。
点评
稀土还是稀点好,标准还是高点好
茶叶稀土之争由来已久,据说,食品安全标准一向比中国高的美国、欧盟、日本的茶叶标准中均未设定稀土限量指标。不得不说,我国在推行市场经济以来,利益最大化一直被认为企业最道德的行为;但是许多企业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得不降低各种标准,以提高单位产量;量变引起质变,产量虽然提高了,品质自然就下降了。科学家们认为:适当的稀土能改善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福建的稀土储量全国第三,茶叶产量全国第一,茶叶品质也名列前茅,福建的茶叶质量和稀土储量之间是否有一些必然的联系呢?不得而知。
至于稀土含量多少为限,是否对人体有害,科学界、卫生界也说法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至今尚无听说有人因饮茶而导致稀土中毒。茶从来被公认为最自然的植物、药食同源的典范,本是自然野生,理应尽量遵循自然之规律而为之;如大量使用稀土肥料、喷洒稀土激素,必然破坏茶叶的本质,进而影响茶叶对人体的功效,因此,茶叶的稀土还是稀点好,稀土的标准还是高点好。
【茶事回放】
“茶之初”老板负债潜逃
《海峡晨报》10月15日刊出《欠债千万,茶叶店一夜被搬空》、《海峡导报》10月16日刊出《欠下上百债主近7000万元高利贷,茶之初老板带着老婆跑了》的文章,报道了“茶之初”老板曾成标不堪亏损,关门跑路的事实。
点评
预示茶市泡沫破灭在即
2010年以来,“资本运作”一词在茶业界使用频率颇高。据说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到武夷山推介茶业贷款的银行就有7、8家,龙江银行在武夷山专门成立以茶业贷款为主要业务的本富村镇银行,民生银行在厦门还成立了“茶业金融中心”,许多媒体纷纷打出了类似“当茶叶遭遇资本”的标题党。这些都是可以拿到台面上说的事,还有很多民间借贷、融资,于是那些手抓热钱的企业家们到处是买茶山、开门店、请策划、建网络、开门店、投广告、申报知名品牌、招兵买马、扩大生产、到处搞路演、开招商加盟说明会;许多茶企业家都怀揣着一句豪迈的潜台词:哥做的不是茶,哥做的是商业模式;当然,还有一些茶企业家在阳光下做着资本梦——IPO。整个茶行业好不热闹,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似乎到处都在排练着一夜暴富的神话,特别是一部分坚信爱拼才会赢的闽南茶企自欺欺人地进入IPO序列,信以为真地等待着股民送钱。
当其他行业年产值几十亿的企业家都低调过冬的时候,年产值区区数百万的茶企业家门正在不可一世地高谈阔论着他们的帝国蓝图,茶产业出现了空前的内热。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正在构建的帝国纷纷打开了“农残门”、“稀土门”,随之而来的是产品下架、销售下降、加盟减少等等种种败相,许多企业一时资金链断裂,将没有效益的门店关门大吉,挺不过去的就和“茶之初”的老板一样走为上计。
有一些前期取得一定积累的品牌,尚能苦撑下去。他们曾经积累了一些资金或者有一定的融资能力,就把企业形象、产品包装做的漂漂亮亮的,选在大城市最显眼的十字街头或者在类似机场那样高消费区开起一个又一个形象店,同时不惜巨资投放广告,营造一个盈利能力很强的形象,以此吸引加盟;得到加盟费后,再从中列支广告费,在投放广告,以此循环。这种企业基本不要管加盟者效益如何,因为即便加盟店倒闭,亏得也是加盟者的钱;相反,加盟者所亏的往往就是茶企业所挣的。于是,这样的茶企业平均一两天就有一两个加盟店开张或倒闭,但总数的变化并不大,这就是常见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下,终端销售出去的茶叶其实并不多,但要是能够一直循环下去,品牌的知名度就会越来越大,到最后要是能评上中国驰名商标,即便没有太多的盈利,其无形资产也迅速提升,一不小心还能进入IPO的序列。
当茶产业与茶的关系越来越小,与资本的关系越来越大,其健康状况准是出了问题,“茶之初”现象不是个案,预示着茶业泡沫破灭在即。
星巴克进驻灵隐寺合适不合适?
《新华日报》10月4日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在杭州灵隐寺景区开店,引来争议不断。商业行为与宗教寺庙两种不同的文化是否有所冲突?拜拜菩萨,喝喝咖啡,能否“中西合璧”?
点评
星巴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许多中国人对文化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总是觉得文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是不能和钱在一起相提并论的,这可能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化落后的内在原因。文化本意为“文而化之”,就是把某些有普世价值的事物或现象按照一定的原理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和传播,使之为人类发展产生有意义的作用。这种“有意义的作用”的文化产品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是有偿的;不能认为只有无偿的才是文化,有偿的就是商业。文化也是生产力,是软实力;所幸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十七大六中全会已经提出了文化强国的策略。
茶有茶文化,咖啡有咖啡文化,只要对人类有益都有普世价值。早在明、清时期,中国茶被欧洲人消费了,被聪明的欧洲人“文而化之”为下午茶文化,“文而化之”为立顿品牌,文而化之为他们自己的文化,并且再卖给全世界。当然中国也有洋为中用的文化典范,比如佛教,原产地在印度,但中国人已经把它“文而化之”为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佛教(或称汉化佛教),世人反而很难追寻原始佛教的痕迹了。中国佛教文化产品也一样存在商业行为,灵隐寺不是也卖门票吗?请问星巴克进驻佛教场所,是“中外合璧”还是“外外合璧”?再说灵隐寺是文化场所,星巴克也是一种文化,把文化产品进驻文化场所,本也无可厚非。文化既有识别性、排他性,也有融合性、渗透性,有道是:茶禅一味,茶佛一家,这是两种不同文化完美的融合,那咖啡和禅有机融合也未尝不可。
当然,中国人看不惯星巴克进驻灵隐寺还有一点抵制的心理。中国人本来最提倡见贤思齐,可是一看到别人做的比自己好,又于心不甘,这种纠结的心態表现在文化产品上,使得产品也变得很纠结,不伦不类;既想讨巧,又想抗拒,把自己陷入不尴不尬的境地。
时下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是西方人给中国文化一单最大的“消费”,也显示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吸纳,但愿能为中国茶文化、茶产业提供借鉴意义。世界文学需要村上春树,也需要莫言,就像中国人需要佛教信仰,也需要星巴克一样。因此,一边拜拜菩萨,一边喝喝咖啡,有何不可?
【茶事回放】
新茶叶稀土限量标准“松紧度”引发业界争议
《中国产经新闻》9月17日刊登《新茶叶稀土限量标准“松紧度”引发业界争议》报道。报道称:对国家卫生部新出台的伴随着稀土检测新方法的发布,各地茶叶因“稀土”超标下架的例子层出不穷。“稀土”这个一直困扰中国茶产业的名词,再次被置于风口浪尖上。近日,卫生部发布的稀土检测新方法后,素有“中国乌龙茶之乡”的福建安溪县开始磋商寻求应对之策。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也就稀土限量指标与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专函呈送国家有关部委,寻求产业支持。伴随着每月各地层出不穷的茶叶“稀土”超标下架的消息,地方茶企却开始哭诉在这方面控制的“辛苦”。
点评
稀土还是稀点好,标准还是高点好
茶叶稀土之争由来已久,据说,食品安全标准一向比中国高的美国、欧盟、日本的茶叶标准中均未设定稀土限量指标。不得不说,我国在推行市场经济以来,利益最大化一直被认为企业最道德的行为;但是许多企业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得不降低各种标准,以提高单位产量;量变引起质变,产量虽然提高了,品质自然就下降了。科学家们认为:适当的稀土能改善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福建的稀土储量全国第三,茶叶产量全国第一,茶叶品质也名列前茅,福建的茶叶质量和稀土储量之间是否有一些必然的联系呢?不得而知。
至于稀土含量多少为限,是否对人体有害,科学界、卫生界也说法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至今尚无听说有人因饮茶而导致稀土中毒。茶从来被公认为最自然的植物、药食同源的典范,本是自然野生,理应尽量遵循自然之规律而为之;如大量使用稀土肥料、喷洒稀土激素,必然破坏茶叶的本质,进而影响茶叶对人体的功效,因此,茶叶的稀土还是稀点好,稀土的标准还是高点好。
【茶事回放】
“茶之初”老板负债潜逃
《海峡晨报》10月15日刊出《欠债千万,茶叶店一夜被搬空》、《海峡导报》10月16日刊出《欠下上百债主近7000万元高利贷,茶之初老板带着老婆跑了》的文章,报道了“茶之初”老板曾成标不堪亏损,关门跑路的事实。
点评
预示茶市泡沫破灭在即
2010年以来,“资本运作”一词在茶业界使用频率颇高。据说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到武夷山推介茶业贷款的银行就有7、8家,龙江银行在武夷山专门成立以茶业贷款为主要业务的本富村镇银行,民生银行在厦门还成立了“茶业金融中心”,许多媒体纷纷打出了类似“当茶叶遭遇资本”的标题党。这些都是可以拿到台面上说的事,还有很多民间借贷、融资,于是那些手抓热钱的企业家们到处是买茶山、开门店、请策划、建网络、开门店、投广告、申报知名品牌、招兵买马、扩大生产、到处搞路演、开招商加盟说明会;许多茶企业家都怀揣着一句豪迈的潜台词:哥做的不是茶,哥做的是商业模式;当然,还有一些茶企业家在阳光下做着资本梦——IPO。整个茶行业好不热闹,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似乎到处都在排练着一夜暴富的神话,特别是一部分坚信爱拼才会赢的闽南茶企自欺欺人地进入IPO序列,信以为真地等待着股民送钱。
当其他行业年产值几十亿的企业家都低调过冬的时候,年产值区区数百万的茶企业家门正在不可一世地高谈阔论着他们的帝国蓝图,茶产业出现了空前的内热。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正在构建的帝国纷纷打开了“农残门”、“稀土门”,随之而来的是产品下架、销售下降、加盟减少等等种种败相,许多企业一时资金链断裂,将没有效益的门店关门大吉,挺不过去的就和“茶之初”的老板一样走为上计。
有一些前期取得一定积累的品牌,尚能苦撑下去。他们曾经积累了一些资金或者有一定的融资能力,就把企业形象、产品包装做的漂漂亮亮的,选在大城市最显眼的十字街头或者在类似机场那样高消费区开起一个又一个形象店,同时不惜巨资投放广告,营造一个盈利能力很强的形象,以此吸引加盟;得到加盟费后,再从中列支广告费,在投放广告,以此循环。这种企业基本不要管加盟者效益如何,因为即便加盟店倒闭,亏得也是加盟者的钱;相反,加盟者所亏的往往就是茶企业所挣的。于是,这样的茶企业平均一两天就有一两个加盟店开张或倒闭,但总数的变化并不大,这就是常见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下,终端销售出去的茶叶其实并不多,但要是能够一直循环下去,品牌的知名度就会越来越大,到最后要是能评上中国驰名商标,即便没有太多的盈利,其无形资产也迅速提升,一不小心还能进入IPO的序列。
当茶产业与茶的关系越来越小,与资本的关系越来越大,其健康状况准是出了问题,“茶之初”现象不是个案,预示着茶业泡沫破灭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