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西海淀有一山,名凤凰岭,自古为京都圣地。此山层峦叠嶂,密林曲径,奇花异草,野趣天成。岭上佛寺道观林立。历史遗迹众多,文化遗存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常引来文人雅士登临揽胜,或寄情于景,泼墨挥毫;或幽思怀古,文章流传。凤凰岭山脚有一村名草厂,凤凰岭美术馆在焉。此美术馆乃一纯粹民间美术机构,亦为一纯粹中国画研修基地,集创作、研究、教学、展览、交流为一体,背倚鹫峰大觉寺。面对京密引水渠,馆驻名家数十位,皆当今中国画坛领衔人物,可谓拥青山秀水风光,集天时地利人和。时维桃月仲乙。凤凰岭桃源杏海,鸟啼空山,书画界腾蛟起凤名流济济一堂,汇聚于此。 “凤凰来仪”第二回“传承下的思考——程大利山水画展”暨“桃花会”雅集活动拉开帷幕。
山水画家、凤凰岭美术馆馆长张培武告诉记者,“凤凰来仪”是凤凰岭美术馆期冀打造的一学术品牌,旨在于凤凰岭美术馆开一中国画之“道场”,辟一中国画之“心斋”,修一中国画之“禅堂”。本次活动是继第一回“龙瑞迎春山水画展”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之后,又一大型艺术雅集活动,由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由北京凤凰岭美术馆、《中关村》杂志社承办。活动包括当代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程大利先生山水画展,著名学者王鲁湘主持的“传承下的思考艺术论坛”和百名画家赏桃花雅集活动。胡振民、李牧、刘大为、冯远、龙瑞、杨晓阳、张旭光、周来升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海淀区领导和200多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社会各界名流、艺术精英皆乘兴而来。
开幕式上,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胡振民,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旭光,北京海淀区文联主席、《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卫汉青,北京凤凰岭美术馆馆长张培武分别发言。胡振民、张旭光高度评价了程大利高深的文化修养,渊博的学术理论,精湛的中国画功底和他对传统文脉的尊重以及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视。他们表示,程大利先生对二十世纪以来笔墨文化有着自觉的担当意识,他几十年对笔墨不懈研究和深厚的学识修养,书写着宇宙山川不染的本质,体现着深沉悠远的意境,天然和谐的人文理解。
卫汉青谈到,在海淀区举全区之力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今天,文化艺术以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他还表达了希望文化艺术大家扎根海淀,推动海淀实现文化之海、艺术之淀,实现科技教育文化三足鼎立的美好愿景。
程大利先生是集出版家、学者、画家、书法家、理论家于一身的一位学者型画家,也是北京凤凰岭美术馆的驻馆画家。上午的程大利先生山水画展暨学术论坛上,程大利先生表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美术馆,新世纪艺术馆与未来艺术体制的构建必然形成社会角色和职能划分的新格局,原有的体制将面对更为复杂的现实情况。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们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从一个文化大国变成文化强国,需要多元化的参与。因此北京凤凰岭美术馆的产生是事时势所趋历史的必然。这次的雅集活动,也显现出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论坛由著名学者王鲁湘和著名美术理论家刘曦林主持。馮远、李牧、龙瑞、杨晓阳、邵大箴、郎绍君、孙克、尚辉、刘龙庭、张立辰、王镛、卢禹舜、曾来德、吴悦石、何家安、张培武、金刚山、张桐踽、施江城、任惠中、刘泉义、吉瑞森、岳黔山、韩国栋、陈嵘、张宝松、王光明、张民生、石建国、蒋志鑫、王辅民、李晓柱、郭文松、郑山麓、孙晓材、吴占春、田添、刘小刚、郭丰等百余位著名画家、理论家和“八方山水”论坛成员参加了座谈,皆为当今中国美术界资深理论家、学者及著名画家。
在两个小时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程大利注重笔墨精神。中国画的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它是技法的也是精神的,程大利的探索在于找到了二者之间的结合点,这和他善于读书,勤于思考,钻研理论,注重修养是非常有关系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文艺理论家郎绍君和中国美术馆理论部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理论家邵大箴均表示,程大利近十多年来,主要是研究文化理论,研究笔墨理论,特别注重对笔墨的认识以及实际创作中的思考。画出了一批有文化内涵的作品。近现代山水画重写生,但更应该强调造化的精神,而不是写生本身,写生只能应当成为山水画的一个手段。中国山水画如果走所谓写实主义,无异于割断传统中国画的本基。在这一点上,程大利恰恰是在传统笔墨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既有激情,也有相应的技巧,包括笔墨技巧、章法技巧等,他的画有感情、很丰富也很整体。
从中国画的根基上讲,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说,画画要尽可能丰富,但是如果没有对前人的学习、师承和积累,也不可能直接对着写生就创作,还是需要把古人默记烂熟于心这样一个过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张立辰表示,中国画的思想根源是中国传统哲学,从哲学到审美再到中国文化的规律,是文化性很强、继承性很强、历史性很强的一整套体系。正因为大利先生对于中国画的认识深刻。能够把握自己的方向,而且这一方向关系到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发展,所以他的画能够突飞猛进。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教学部主任、书法篆刻创研室主任曾来德则认为,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失落,在本质上就是书法的失落。大利先生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书法,倡导书法,而且身体力行。今天他的绘画体现了两种精神,一是笔墨精神,二是写意精神,这与他的书法入画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
北京画院高级画师、著名花鸟画家郭石夫,国家画院原院长、著名山水画家龙瑞和哈尔滨艺术学院院长、著名山水画家卢禹舜对程大利作品的意境做了一番阐释。只有中国艺术才有“品”字,这是一种文化精神所产生的魅力,就像好茶入口之后很煞口,不仅如此,除了外在,还应有回味无穷的韵味。程大利一直在营造一种既有浑厚的味道又沉郁的山水境界,所以他的山水画看上去有精气,读后荡气回肠,品味萦回,就像唱一段京剧,表演与唱腔完美结合,韵致无穷。画不论大小,它表达的内容是一样的,虽然只是几点、几笔也能将高山流水、千峰万壑画出来。它是画家的心声,也是画家的心境,更突出了画家的博大胸怀。读画、读人是一个道理。程大利的作品南北兼容,有北方的雄强气势,也有南方的温润细致。一是他有深厚的笔墨修养、书法功力,二是他有大量的写生基础。他对传统有深刻的洞见,在写生中的取舍方法也与别人不一样,在他的眼里自然山水赋有文化意义,这是他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一个启示。
刘曦林最后总结道,程大利作为一个学艺者、一个艺术家,他的思 想、他的方向、他的道路,具有宏观的形而上的特点,如何把形而上的中国美学意识转化为笔墨,如何在笔墨当中体现形而上的中国哲学、中国山水美学,这是一个比较宏大的课题。程大利在这方面的探索是很深远的。
专家学者的话题起于程大利的艺术创作本身,延伸至关于中国画的本质和创作方法的深入讨论,而研讨会的意义并不止于对程大利的作品,更是对中国画未来发展的方向性指引,正如此次活动组委会成员褚哲轮所言,面对日益国际化的大趋势,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中国画,何去何从又如何在世界大家族中坚持我们的民族特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艺术问题,而是关涉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高度的文化立场问题。这一活动对当前中国画的现状、包括创作与研究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它所引发的对中国画的思考、對中国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当下体制外民办艺术机构文化价值取向的思考,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午后,各界宾朋会聚于凤凰岭阳台山下桃林深处。千亩桃花争奇斗艳,春风吹拂处,花香四溢。落英缤纷处,筝乐声起。《高山流水》娓娓而来,仿若诉说知音既遇。“桃花会”雅集活动承兰亭之遗风,而群贤毕至之余,更有丝竹管弦之盛。文房四宝案头,茶香清冽入口,宾客或品茗听音,怡然自乐;或三五成群,闲庭信步;或泼墨挥毫,赋诗作画;更有驻北京凤凰岭美术馆工作室画家张宝松先生,和乐高歌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引来阵阵掌声喝彩。央视著名主持人宏亮先生和宋菲女士两位主持人联袂朗诵了由著名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香港凤凰卫视总策划王鲁湘先生专此为“凤凰来仪”撰写的赋文“凤凰岭雅集赋”,赋文婉转流畅,朗诵声情并茂,博得一片赞许。
良辰美景,岂无诗乎?吴方成先生率先赋诗一首:
《庚寅桃花会雅集》
桃红柳翠三月天。
蝶醒莺高水庄严。
草厂续篇兰亭赋,
风流尽现有众贤。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也诗兴大发:
京西有山日凤凰,
古刹深林名士藏。
更喜雅集桃花会,
源正风清意韵长。
凤凰岭美术馆馆长张培武随后作诗一首:
群英雅集凤凰岭,
漫道山野听古琴。
放歌桃林咏国粹,
立著万卷追雪芹。
活动接近尾声,春雨凑兴赶来,宾客仍意犹未尽。直到主持人宣布,北京市海淀区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文联、北京凤凰岭美术馆与《中关村》杂志将于来年再次联袂举办“桃花会”雅集活动,待到春暖花妖娆,再度一醉一陶然。
山水画家、凤凰岭美术馆馆长张培武告诉记者,“凤凰来仪”是凤凰岭美术馆期冀打造的一学术品牌,旨在于凤凰岭美术馆开一中国画之“道场”,辟一中国画之“心斋”,修一中国画之“禅堂”。本次活动是继第一回“龙瑞迎春山水画展”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之后,又一大型艺术雅集活动,由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由北京凤凰岭美术馆、《中关村》杂志社承办。活动包括当代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程大利先生山水画展,著名学者王鲁湘主持的“传承下的思考艺术论坛”和百名画家赏桃花雅集活动。胡振民、李牧、刘大为、冯远、龙瑞、杨晓阳、张旭光、周来升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海淀区领导和200多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社会各界名流、艺术精英皆乘兴而来。
开幕式上,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胡振民,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旭光,北京海淀区文联主席、《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卫汉青,北京凤凰岭美术馆馆长张培武分别发言。胡振民、张旭光高度评价了程大利高深的文化修养,渊博的学术理论,精湛的中国画功底和他对传统文脉的尊重以及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视。他们表示,程大利先生对二十世纪以来笔墨文化有着自觉的担当意识,他几十年对笔墨不懈研究和深厚的学识修养,书写着宇宙山川不染的本质,体现着深沉悠远的意境,天然和谐的人文理解。
卫汉青谈到,在海淀区举全区之力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今天,文化艺术以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他还表达了希望文化艺术大家扎根海淀,推动海淀实现文化之海、艺术之淀,实现科技教育文化三足鼎立的美好愿景。
程大利先生是集出版家、学者、画家、书法家、理论家于一身的一位学者型画家,也是北京凤凰岭美术馆的驻馆画家。上午的程大利先生山水画展暨学术论坛上,程大利先生表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美术馆,新世纪艺术馆与未来艺术体制的构建必然形成社会角色和职能划分的新格局,原有的体制将面对更为复杂的现实情况。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们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从一个文化大国变成文化强国,需要多元化的参与。因此北京凤凰岭美术馆的产生是事时势所趋历史的必然。这次的雅集活动,也显现出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论坛由著名学者王鲁湘和著名美术理论家刘曦林主持。馮远、李牧、龙瑞、杨晓阳、邵大箴、郎绍君、孙克、尚辉、刘龙庭、张立辰、王镛、卢禹舜、曾来德、吴悦石、何家安、张培武、金刚山、张桐踽、施江城、任惠中、刘泉义、吉瑞森、岳黔山、韩国栋、陈嵘、张宝松、王光明、张民生、石建国、蒋志鑫、王辅民、李晓柱、郭文松、郑山麓、孙晓材、吴占春、田添、刘小刚、郭丰等百余位著名画家、理论家和“八方山水”论坛成员参加了座谈,皆为当今中国美术界资深理论家、学者及著名画家。
在两个小时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程大利注重笔墨精神。中国画的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它是技法的也是精神的,程大利的探索在于找到了二者之间的结合点,这和他善于读书,勤于思考,钻研理论,注重修养是非常有关系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文艺理论家郎绍君和中国美术馆理论部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理论家邵大箴均表示,程大利近十多年来,主要是研究文化理论,研究笔墨理论,特别注重对笔墨的认识以及实际创作中的思考。画出了一批有文化内涵的作品。近现代山水画重写生,但更应该强调造化的精神,而不是写生本身,写生只能应当成为山水画的一个手段。中国山水画如果走所谓写实主义,无异于割断传统中国画的本基。在这一点上,程大利恰恰是在传统笔墨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既有激情,也有相应的技巧,包括笔墨技巧、章法技巧等,他的画有感情、很丰富也很整体。
从中国画的根基上讲,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说,画画要尽可能丰富,但是如果没有对前人的学习、师承和积累,也不可能直接对着写生就创作,还是需要把古人默记烂熟于心这样一个过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张立辰表示,中国画的思想根源是中国传统哲学,从哲学到审美再到中国文化的规律,是文化性很强、继承性很强、历史性很强的一整套体系。正因为大利先生对于中国画的认识深刻。能够把握自己的方向,而且这一方向关系到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发展,所以他的画能够突飞猛进。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教学部主任、书法篆刻创研室主任曾来德则认为,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失落,在本质上就是书法的失落。大利先生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书法,倡导书法,而且身体力行。今天他的绘画体现了两种精神,一是笔墨精神,二是写意精神,这与他的书法入画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
北京画院高级画师、著名花鸟画家郭石夫,国家画院原院长、著名山水画家龙瑞和哈尔滨艺术学院院长、著名山水画家卢禹舜对程大利作品的意境做了一番阐释。只有中国艺术才有“品”字,这是一种文化精神所产生的魅力,就像好茶入口之后很煞口,不仅如此,除了外在,还应有回味无穷的韵味。程大利一直在营造一种既有浑厚的味道又沉郁的山水境界,所以他的山水画看上去有精气,读后荡气回肠,品味萦回,就像唱一段京剧,表演与唱腔完美结合,韵致无穷。画不论大小,它表达的内容是一样的,虽然只是几点、几笔也能将高山流水、千峰万壑画出来。它是画家的心声,也是画家的心境,更突出了画家的博大胸怀。读画、读人是一个道理。程大利的作品南北兼容,有北方的雄强气势,也有南方的温润细致。一是他有深厚的笔墨修养、书法功力,二是他有大量的写生基础。他对传统有深刻的洞见,在写生中的取舍方法也与别人不一样,在他的眼里自然山水赋有文化意义,这是他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一个启示。
刘曦林最后总结道,程大利作为一个学艺者、一个艺术家,他的思 想、他的方向、他的道路,具有宏观的形而上的特点,如何把形而上的中国美学意识转化为笔墨,如何在笔墨当中体现形而上的中国哲学、中国山水美学,这是一个比较宏大的课题。程大利在这方面的探索是很深远的。
专家学者的话题起于程大利的艺术创作本身,延伸至关于中国画的本质和创作方法的深入讨论,而研讨会的意义并不止于对程大利的作品,更是对中国画未来发展的方向性指引,正如此次活动组委会成员褚哲轮所言,面对日益国际化的大趋势,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中国画,何去何从又如何在世界大家族中坚持我们的民族特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艺术问题,而是关涉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高度的文化立场问题。这一活动对当前中国画的现状、包括创作与研究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它所引发的对中国画的思考、對中国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当下体制外民办艺术机构文化价值取向的思考,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午后,各界宾朋会聚于凤凰岭阳台山下桃林深处。千亩桃花争奇斗艳,春风吹拂处,花香四溢。落英缤纷处,筝乐声起。《高山流水》娓娓而来,仿若诉说知音既遇。“桃花会”雅集活动承兰亭之遗风,而群贤毕至之余,更有丝竹管弦之盛。文房四宝案头,茶香清冽入口,宾客或品茗听音,怡然自乐;或三五成群,闲庭信步;或泼墨挥毫,赋诗作画;更有驻北京凤凰岭美术馆工作室画家张宝松先生,和乐高歌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引来阵阵掌声喝彩。央视著名主持人宏亮先生和宋菲女士两位主持人联袂朗诵了由著名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香港凤凰卫视总策划王鲁湘先生专此为“凤凰来仪”撰写的赋文“凤凰岭雅集赋”,赋文婉转流畅,朗诵声情并茂,博得一片赞许。
良辰美景,岂无诗乎?吴方成先生率先赋诗一首:
《庚寅桃花会雅集》
桃红柳翠三月天。
蝶醒莺高水庄严。
草厂续篇兰亭赋,
风流尽现有众贤。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也诗兴大发:
京西有山日凤凰,
古刹深林名士藏。
更喜雅集桃花会,
源正风清意韵长。
凤凰岭美术馆馆长张培武随后作诗一首:
群英雅集凤凰岭,
漫道山野听古琴。
放歌桃林咏国粹,
立著万卷追雪芹。
活动接近尾声,春雨凑兴赶来,宾客仍意犹未尽。直到主持人宣布,北京市海淀区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文联、北京凤凰岭美术馆与《中关村》杂志将于来年再次联袂举办“桃花会”雅集活动,待到春暖花妖娆,再度一醉一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