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成因及出路

来源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yr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分析,探讨众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困境,并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教育;众创时代;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4-073-04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末。2002年,教育部启动了高校创业教育工作,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正式将创业教育引入高等院校中。与此同时,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高,为缓解就业压力,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为3%,超过发达国家的1.6%[1]。但根据《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我国985高校毕业生平均创业率为0.7%,创业人数排名靠前的高校是重庆大学,创业率高达5.47%,创业成功率仅为3%。这些数据预示着重创时代的来临,但较低的创业成功率也凸显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一定问题。
  一、众创时代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2016年,教育部要求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截至2019年上半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建设了19个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200所双创示范高校,累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8万余门。在政策引导下,众多高校不遗余力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其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34万人,创历史新高,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对就业市场的压力不言而喻。而创新创业教育,既可以为市场注入活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又可以分流部分待就业毕业生。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水平提升的集中体现。在素质教育下,高校整体教育水平不仅表现在學术研究上,更体现在实践教育探索上,而基于众创背景下的学生创业实践,是高校实践教育的主要实施路径,也是高校教育实力的集中体现。最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为社会输入高质量的人才,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是学生教育的实施主体,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迎合了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为我国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创业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创新产业的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创新发展模式的后继动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最终融入到国家创新经济的洪流中,成为国家发展创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
  二、众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
  1.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偏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育,但是高校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定位发生偏移,实践和理论产生脱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分式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将实践与理论分离开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演变为学分生产工具,实训课也流于表面形式,脱离了原本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成为传统就业教育的一种形式,课程开展没有创新与突破,也难以突出学科特色;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冠以“人才培养”的标签,成为其利益获取的手段,为扩大招生或者虚假就业营造噱头。尤其是部分高职院校,为招徕学生报考,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院校教育特色项目进行推广,从而造成教育的功能萎缩和定位偏离,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发生了扭曲[3]。
  2.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缺失
  在高校实践过程中,就业教育及其附属文化的盛行,往往压制了创业教育文化的营造,出现文化缺失的现象。当前,毕业生就业率作为广大高校整体实力考核的核心指标,由此部分高校在教育导向上,更为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重点打造就业教育文化,由此忽略了对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营造。并且由于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仍以就业为主,学生创业的比例较低,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会主动摒弃与就业方向不符的文化类型。加之在学生接受的教育理念中,就业教育比创业教育更为重要,从而在主观上偏向于就业文化,导致创新创业文化根基薄弱。
  3.创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高校还面临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课时设置与平台搭建等短板方面。首先,在师资力量上,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师资体系,广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结构、专业程度以及实践经验等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其次,在课时设置上,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分为实践型、理论型、实践+理论型等多种类型,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课时安排,在兼顾专业课的基础上很难做到科学化与平衡性;最后,在平台搭建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形成一个健全的教育平台作支撑,大多高校以选修课的形式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相关的实践平台和创业基地。
  4.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脱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需要处理好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大众教育与小众教育、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这些关系的处理往往出现脱节现象。首先,在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尺度把握上,虽然部分高校也强调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就业教育的压制明显,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尺度把控无力。其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定向的小众教育,但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的创业意向确认比较盲目,把仅有的小范围创业群体扩大到整个学生群体,造成小众教育演变成大众教育的格局。再次,由于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定位、文化营造以及资源配置上存在偏颇,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脱节严重,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创业实践的契合度、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及就业教育的融合度。
  三、众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1.应试教育影响,认知偏离化
  引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偏移的主要原因在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之下,高校过于强调开展形式,而学生看重学分获得,从而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本质。在学校方面,往往利用应试教育的成绩与学分等考评模式将学生牢牢锁定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既定框架之下,并通过其衍生出的教育特色项目、提升毕业生形式化的就业率等,从而为对外宣传或招生工作铺路;在学生方面,受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成绩与学分约束,加之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潜意识里产生了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学分,而并非掌握创新创业技能,从而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无论是学生还是高校,都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产生了与创新创业教育背道而弛的认知,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产生偏离的原因之一。   2.教育定位失准,目的功利化
  高校注重学生创新创业对就业率的贡献,将其视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存在着单纯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的短视化倾向。同时,部分高校将重点放到了各种创新创业赛制上的排名与获奖上,教育目的功利化,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由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定位的失准,再加上毕业生在就业压力激增情况下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的抵触心理,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圈受到一定影响。
  3.教育资源有限,配置差异化
  在一定的时间内,高校投入到教育中的资源是固定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其它教育类型相比,能够投入其中的资源规模极为有限。目前高校教育资源投入主要倾向于专业教育领域,资源配置差异化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投入较少,尤其是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课时设置与平台搭建方面的资源投入明显不足。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类型的资源投入配比是相对的,且投入类型的界线划分并非泾渭分明,由此也造成资源投入的统计比较模糊,这也是引起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之一。
  4.政策传导减效,实施悬浮化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脱节是由于政策传导减效,相关政策落实悬浮化所致,这种传导减效综合表现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尺度、定位、政策等的解读不当与实施不准。首先,高校在衡量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尺度时,往往以就业指导课为依托,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进行杂糅,未能构建专业化和独立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其次,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并未根据学生群体的创业意愿进行区分,强调全体性和普及化,使得小众教育的范围被扩大,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再次,由于政策分级执行偏差与逐级传导减效,高校在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时,对教育资源配置、文化气息营造等方面的实施悬浮化,导致教育实施环节与政策本身脱节现象的发生。
  四、众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出路
  1.渗透创新价值理念,回归教育本质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发生偏移,因此,要想迎合众创时代的发展需要,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渗透创新价值理念,回归教育的本质。具体而言,高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更新认知,以价值理念为导向,避免流于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发,减少华而不实的创业大赛与纸上谈兵式的创业考试,立足于课程实践教学,采取创新性教育方式,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例如创新性应用大学生创业基地,将其打造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前沿基地,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使学生创业技能得到提升。其次是将学生从成绩与学分中解脱出来,杜绝应试教育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考试成绩与科目学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新创业教学的优劣,但却使高校学生沦为赚取学分的机器,因此,高校需要创新学生受教的考评机制,不能将成绩、学分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建议可以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数量、质量以及规模因素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去。此外,高校还应该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认知,避免博人眼球式的教育特色项目打造,回归高校育人为本的理念,踏踏实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重塑创新创业文化,孕育文化气息
  由于教育定位失准以及教育目的的功利化,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薄弱。对此,各个高校应该根据的客观情况,打造创新创业文化,在校园内孕育浓厚的创业文化气息。具体而言,一是切实做好“实践问道,文化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孕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高校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中,结合成功的创新创业典范,树立榜样精神,不仅可以成为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动力,也能达到教育的目的[4]。二是加強文化宣传,从学生的思想意识方面避免创业教育文化与就业教育文化之间的矛盾。随着高校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凝聚的文化精髓也会随之变动,通过文化宣传,让高校学生同时接受创业与就业两种不同教育的文化渲染,辅助毕业择业。三是精准定位,避免功利化的目的教育与短视化的利益倾向,要舍弃参赛得奖的虚名与虚高就业率的假象等目的性教育模式,遵循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本质,营造良好的顶层教育文化。
  3.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平台扶持
  高校教育资源差异化的配置模式是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分布失衡的主要原因。对此,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各种资源,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师资力量上,高校应向创新创业教育合理倾斜,引进结构化、专业化与实践化的教师团队,负责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在课时设置上,将创新创业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合理压缩理论教学课时等。同时,各个高校还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要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不断扩充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源获取途径。在创新创业指导课上,学校可以将创新创业资源进行归类,引导学生关注政府就业扶持政策,并科学引导学生运用网络众筹、创业投资等平台资源。对于优秀的创新创业创意,还可以运用高校已有的资源框架,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提供与之相关的财力、技术与人力支持等。
  4.加强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增强实施契合
  当前由于政策传导减效与实施悬浮化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脱节现象普遍。对此,高校应加快贯彻落实相关教育政策,增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实施契合度。具体而言,一是处理好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大众教育与小众教育的政策制定、实施之间的关系,科学裁定创新创业教育的尺度、定位与决策,从而指导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二是政策传导的增效,在传达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时,做好政策指示与解读工作,避免因为传达不准确引起的落实减效。三是强化政策落实,增强政策内容与政策开展的契合度。设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教研工作的开展,同时统筹相关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中企业的作用,增进校企合作的深度,促进学校与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优势互补。
  五、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约束,教育定位失准,资源配置差异与政策传导减效等影响,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育定位偏移、教育文化缺失、资源配置失衡以及实施过程脱节等问题。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渗透创新价值理念,回归教育本质;重塑创新创业文化,孕育文化气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平台扶持和贯彻教育政策落实,增强实施契合等策略,旨在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体荣.高校深化创业教育改革的问题与路径探索——基于全校性创业教育视角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1):61-66.
  [2]黄兆信,赵国靖,唐闻捷.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教育研究,2015,36(7):34-39.
  [3]曹瑞明,冉清文.关于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35(1):104-108.
  [4]陈诗慧,张连绪.发达国家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经验及启示——基于美国、德国、日本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经验比较[J].教育探索,2018(1):113-119.
  [5]王博.高校“双创”理念发展问题及其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53-56.
  收稿日期:2019-10-24
  作者简介:廖金宝(1984),男,江西高安人,法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
  本文为2019-2020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共建课题“高职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项目编号:2019GJ044)和2018年度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与项目创新特色项目(人文社科)“新媒体背景下构建高校‘双创’教育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8GWSCX030)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共享性与先进性来实现学科教研方式的创新、校本教研模式的改革以及培训策略的创新。这需要教师认同网络文化、提高科研意识,通过设立专项经费等方式为“互联网+教科研训”这一新工作模式提供支持。  关键词:互联网+教科研训;工作模式创新;思路;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5-020-04   一、研究“互联网+
摘 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高校信息化教学中的关键和核心,现阶段高校信息化教学仍然存在政策上缺乏具体机制支持、管理上缺乏专业维护人员以及教学人员缺乏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应用能力等问题。以数字媒体专业为例,在外部环境上学校应加快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建设虚拟现实工作室,研究制定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计划,制定符合校情的提升激励机制。教师应科学全面地认知信息化教学,进行跨学科协作,开展信息化教学服务团队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现实困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媒介得以落实和固化,最终实现二者有机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网的迅速发展,需要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开发应用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将改变常规的办公模式,增强公路的管理水平,为提高交通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信息和资源共享,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新时代我国在互联网科技和新媒体等信息传播媒介方面发展迅猛,应坚定“四个自信”,加强网络空间语言体
张宝顺省长对2004年全省煤炭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并明确提出了对2005年全省煤炭工作的几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