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悲秋”题材的作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数量甚多,它借秋景写悲愁,以悲情染秋景,达到物我两接、情景交融,艺术水准甚高。文章从“悲秋”题材古典诗词的特点入手,从特定物象对人的影响和特定时局下发泄情感的特有方式两大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悲秋”现象的根源。
关键词:古典诗词;“悲秋”题材;意象特征;触景生情;借物达意;情感载体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6-0046-02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伤春悲秋”题材的作品数不胜数,大都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景不一定可伤可悲,只是诗人在特定物象和特殊情感的触发下,故生出无限伤悲之绪,才有千古“悲秋”诗作,如“悲哉,秋之为气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等。这一现象,究其源应是一则触景生情,二则移情于物,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面就此具体探析其根源。
一、特定物象对特殊情感的自然触发
“物”与“情”一是客观,一是主观,然而在很多诗词中二者常融为一体,构成精美意象。“意”就是主观情意,“象”就是客观物象,所谓“意象”就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作品中,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借助自然界的客观物象表现出来,才有了客观物象的意象特征,如梅兰竹菊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秉诚正直等。秋天由于有草木凋败、落叶纷纷、萧瑟零落、天气转凉等特定的气象特征,所以有“岁暮”之感。这种种气象本很自然,然而在诗人们孤寂、愁苦、伤逝,甚至是对现实的失望、对前途的悲观等情感下却容易一触即发,因而产生悲秋伤时之作,正所谓“秋士易感”。
1.肃杀之气触发空寂之感
秋天花木凋败,一片萧索空旷,本易让人产生天地之大而我渺小,宇宙之广谁人识我之愁叹,况飘旅之人?而一生无法取仕的柳永更是如此,他在《八声甘州》中写道:“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词人把“悲秋”之感,写得苍莽悲壮,境界高绝。词人在傍晚时分登高纵目,望极天涯,天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际。时节既入秋,本已气肃天清,明净如水,却又加此一番秋雨,更是纤埃微雾,尽皆浣尽,一澄如洗,清至极处——而此中多少凄冷之感亦暗暗生焉。在这肃杀凋零,草木不芳,一片冷落之景象中,空寂凄然之感油然而生!秋天本易触动寂寥之情,何况“秋暮”,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又是“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此情此景,纷至沓来,怎不叫词人伤悲?此际词人觉宇宙间“悲哉之秋气”,似乎一齐向他袭来,唯有将难以形容、不可为怀的羁愁暮景付与无语长江水,滔滔东去。
2.落木纷纷,岁之将暮引发迟暮之叹
秋天以肃杀之气、零落凋败之象触动了多少“善感”诗人的空寂之愁、迟暮之感,也产生了大量“悲秋”华章。李璟在《山花子》中写道:“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词人感慨“韶光”之憔悴,既是美好景物时节之憔悴,也是人的美好年华容色的憔悴,备觉哀伤!“易感”之人,目睹花已败,木已凋,岁又寒,不禁叹韶光易逝,青春不再,人生无常,实属常理。这种感慨在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大手笔下更是淋漓尽致,且看他的千古名篇《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借秋景倾诉了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眼前景引发心中情,落叶萧萧,江流滚滚,不正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吗?
人们说诗人“善感”。诚然,作家只有对自然环境及所处社会比较敏感,才能引发思考并积极反映,这是文学艺术家的職业特点。因此,他们在特定景物的触动下,便自然而然地将心中积蕴的情感一吐为快,景便成了情感喷发的媒触。另外,诗人们在极端孤寂愁苦的当头,却拘于时局而“无处话凄凉”,唯有将情寄于物,托于景,聊以宣泄,因此景又成了情感的载体。
二、特定时局下发泄情感的特殊方式——借物达意
“情”在特定时局下产生,却拘于时局而无法直抒胸臆,唯有将情融于景,借物达意,才能聊以发泄心中的难言之情,“悲秋”作品然也。诗人们都善于以一秋之景,融不同时局下不同的情感,形成他们发泄情感的特有方式。
1.借景叹别离的伤逝
别离,总给人们带来无奈的酸楚,离愁别恨、羁旅孤愁、迟暮愁叹等随之而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这一类词,都极为生动传神,这与词人善于点染景物、渲染抒情氛围、融情于景密不可分。比如,她在《醉花阴》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重阳佳节,天气却“薄雾浓云”使人愁闷难捱,望着屋里瑞脑香的青烟袅袅,百无聊赖。时节又秋,天气骤凉,欲睡难眠,“半夜凉初透”。接着写道,与其闷坐,不如强打精神“东篱把酒”,不料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分享给那劳燕分飞的远人。真是“纵有千古风情,更与何人说”?只得匆匆回房。却逢晚来风急,西风掀起帘子,突然感到一阵寒意,更想那花瓣纤细而斗风傲霜的菊花,顿生人不如菊之感。将悲秋伤别的情感,移上眼前所见之景,使“物皆著我之色彩”,是词人用景写情、借物达意的高超手法。
移情于景,借物达意,是诗人常用的抒情手法。正如林东海先生所说:物本无情,视为有情,复责其无情,以责怪于物来表达自己的离情别恨,是借物达意的一种方式。离恨、离愁是一种感情,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不可载的,然而诗人却常常化虚为实,将愁恨说成可以剪割、车载、斗量,比如苏轼的“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陈与义的“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2.托物唱时代的悲歌
在內忧外患、家国衰败的局势下,爱国诗人满腔忠愤却难以尽诉,唯有以景为载体,抒写壮怀,控诉权恶,或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这也使“悲秋”作品极为精彩。陆游在《感皇恩》中有这样一段借“秋景”写“悲情”的文字:“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这是一个新秋的阴天,作者登上江边小阁,上望秋空,云气迷濛,下面可见江水和沙渚,境界是开阔中带有静漠冷清。接着写听觉,“新雁”“数声”,知秋已至,孤云未雨却也“漠漠”难明,寥寥几句孤独意象凸显。陆游一生怀抗金志向,热切盼望收复故国山河,却空有从军万里的壮怀,只得抑制激情且寄于静漠冷清之景。这也是处于那个不能发现人民力量的时代的一切爱国士大夫和将领们的共同悲剧,他们只有将满腔热忱化为无奈情思寄寓于天地万物,以景载情,一抒悲愤,唱出时代的悲歌。比如杜甫暮年感叹:“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即景自况,以抒悲怀;岳飞在《小重山》结尾也叹“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辛弃疾则将一腔忧国伤时、报国无门之愁融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中国古典诗词中这一“悲秋”现象,非“秋”之悲,实则诗人“悲己”,诗人“悲时”。“秋”只不过是情的触媒、情的载体而已。关键在于诗人能以敏感的眼光捕捉客观物象的特征,并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将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紧密地融为一体,呈现出各自鲜明的个性,达到艺术高峰,才使“悲秋”之作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一朵苍莽而哀婉、深沉而雄放的艺术奇葩。
参考文献:
[1]俞丽萍.此情无计可消除——浅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词的艺术魅力[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3).
[2]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Exhaustively Investigating to Find out the Root Cause of
关键词:古典诗词;“悲秋”题材;意象特征;触景生情;借物达意;情感载体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6-0046-02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伤春悲秋”题材的作品数不胜数,大都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景不一定可伤可悲,只是诗人在特定物象和特殊情感的触发下,故生出无限伤悲之绪,才有千古“悲秋”诗作,如“悲哉,秋之为气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等。这一现象,究其源应是一则触景生情,二则移情于物,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面就此具体探析其根源。
一、特定物象对特殊情感的自然触发
“物”与“情”一是客观,一是主观,然而在很多诗词中二者常融为一体,构成精美意象。“意”就是主观情意,“象”就是客观物象,所谓“意象”就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作品中,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借助自然界的客观物象表现出来,才有了客观物象的意象特征,如梅兰竹菊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秉诚正直等。秋天由于有草木凋败、落叶纷纷、萧瑟零落、天气转凉等特定的气象特征,所以有“岁暮”之感。这种种气象本很自然,然而在诗人们孤寂、愁苦、伤逝,甚至是对现实的失望、对前途的悲观等情感下却容易一触即发,因而产生悲秋伤时之作,正所谓“秋士易感”。
1.肃杀之气触发空寂之感
秋天花木凋败,一片萧索空旷,本易让人产生天地之大而我渺小,宇宙之广谁人识我之愁叹,况飘旅之人?而一生无法取仕的柳永更是如此,他在《八声甘州》中写道:“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词人把“悲秋”之感,写得苍莽悲壮,境界高绝。词人在傍晚时分登高纵目,望极天涯,天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际。时节既入秋,本已气肃天清,明净如水,却又加此一番秋雨,更是纤埃微雾,尽皆浣尽,一澄如洗,清至极处——而此中多少凄冷之感亦暗暗生焉。在这肃杀凋零,草木不芳,一片冷落之景象中,空寂凄然之感油然而生!秋天本易触动寂寥之情,何况“秋暮”,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又是“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此情此景,纷至沓来,怎不叫词人伤悲?此际词人觉宇宙间“悲哉之秋气”,似乎一齐向他袭来,唯有将难以形容、不可为怀的羁愁暮景付与无语长江水,滔滔东去。
2.落木纷纷,岁之将暮引发迟暮之叹
秋天以肃杀之气、零落凋败之象触动了多少“善感”诗人的空寂之愁、迟暮之感,也产生了大量“悲秋”华章。李璟在《山花子》中写道:“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词人感慨“韶光”之憔悴,既是美好景物时节之憔悴,也是人的美好年华容色的憔悴,备觉哀伤!“易感”之人,目睹花已败,木已凋,岁又寒,不禁叹韶光易逝,青春不再,人生无常,实属常理。这种感慨在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大手笔下更是淋漓尽致,且看他的千古名篇《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借秋景倾诉了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眼前景引发心中情,落叶萧萧,江流滚滚,不正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吗?
人们说诗人“善感”。诚然,作家只有对自然环境及所处社会比较敏感,才能引发思考并积极反映,这是文学艺术家的職业特点。因此,他们在特定景物的触动下,便自然而然地将心中积蕴的情感一吐为快,景便成了情感喷发的媒触。另外,诗人们在极端孤寂愁苦的当头,却拘于时局而“无处话凄凉”,唯有将情寄于物,托于景,聊以宣泄,因此景又成了情感的载体。
二、特定时局下发泄情感的特殊方式——借物达意
“情”在特定时局下产生,却拘于时局而无法直抒胸臆,唯有将情融于景,借物达意,才能聊以发泄心中的难言之情,“悲秋”作品然也。诗人们都善于以一秋之景,融不同时局下不同的情感,形成他们发泄情感的特有方式。
1.借景叹别离的伤逝
别离,总给人们带来无奈的酸楚,离愁别恨、羁旅孤愁、迟暮愁叹等随之而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这一类词,都极为生动传神,这与词人善于点染景物、渲染抒情氛围、融情于景密不可分。比如,她在《醉花阴》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重阳佳节,天气却“薄雾浓云”使人愁闷难捱,望着屋里瑞脑香的青烟袅袅,百无聊赖。时节又秋,天气骤凉,欲睡难眠,“半夜凉初透”。接着写道,与其闷坐,不如强打精神“东篱把酒”,不料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分享给那劳燕分飞的远人。真是“纵有千古风情,更与何人说”?只得匆匆回房。却逢晚来风急,西风掀起帘子,突然感到一阵寒意,更想那花瓣纤细而斗风傲霜的菊花,顿生人不如菊之感。将悲秋伤别的情感,移上眼前所见之景,使“物皆著我之色彩”,是词人用景写情、借物达意的高超手法。
移情于景,借物达意,是诗人常用的抒情手法。正如林东海先生所说:物本无情,视为有情,复责其无情,以责怪于物来表达自己的离情别恨,是借物达意的一种方式。离恨、离愁是一种感情,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不可载的,然而诗人却常常化虚为实,将愁恨说成可以剪割、车载、斗量,比如苏轼的“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陈与义的“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2.托物唱时代的悲歌
在內忧外患、家国衰败的局势下,爱国诗人满腔忠愤却难以尽诉,唯有以景为载体,抒写壮怀,控诉权恶,或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这也使“悲秋”作品极为精彩。陆游在《感皇恩》中有这样一段借“秋景”写“悲情”的文字:“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这是一个新秋的阴天,作者登上江边小阁,上望秋空,云气迷濛,下面可见江水和沙渚,境界是开阔中带有静漠冷清。接着写听觉,“新雁”“数声”,知秋已至,孤云未雨却也“漠漠”难明,寥寥几句孤独意象凸显。陆游一生怀抗金志向,热切盼望收复故国山河,却空有从军万里的壮怀,只得抑制激情且寄于静漠冷清之景。这也是处于那个不能发现人民力量的时代的一切爱国士大夫和将领们的共同悲剧,他们只有将满腔热忱化为无奈情思寄寓于天地万物,以景载情,一抒悲愤,唱出时代的悲歌。比如杜甫暮年感叹:“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即景自况,以抒悲怀;岳飞在《小重山》结尾也叹“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辛弃疾则将一腔忧国伤时、报国无门之愁融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中国古典诗词中这一“悲秋”现象,非“秋”之悲,实则诗人“悲己”,诗人“悲时”。“秋”只不过是情的触媒、情的载体而已。关键在于诗人能以敏感的眼光捕捉客观物象的特征,并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将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紧密地融为一体,呈现出各自鲜明的个性,达到艺术高峰,才使“悲秋”之作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一朵苍莽而哀婉、深沉而雄放的艺术奇葩。
参考文献:
[1]俞丽萍.此情无计可消除——浅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词的艺术魅力[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3).
[2]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Exhaustively Investigating to Find out the Root Caus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