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4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应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张应文参赞的邀请,我们一行前往马来西亚考察访问。
马来西亚(Malaysia)位于赤道地带(北纬1度至7度,东经97度至120度之间),居东南亚的核心位置。由马来亚 (习惯称西马,首都吉隆坡所在地)和沙捞越、沙巴(习惯称东马)组成。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南与新力口坡隔海相望,北与泰国接壤,东邻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位于力口里曼丹岛北部,东南与印度尼西亚接壤,而文莱居于沙捞越和沙巴两州之间的沿海地带。马来西亚陆地面积32.9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马为 13.2万平方公里,东马为19.7万平方公里,东西隔南中国海相距600公里。马来西亚全国共有人02,453万人(2002年),其中西马1,983万,占81%,东马为470万,占1996。在总人口中,马来人及其他土著占61%,华人占24%,印巴人占7%,其他人种占8%。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通用语。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90%以上的马来人信仰伊斯主教。华人多信仰佛教和道教。印巴人则信仰印度教。
马来西亚于1957年8月31日脱离英联邦正式独立,这一天被定为国庆日。 1963年臼月与沙捞越、沙巴、新加坡成立马来西亚联邦(190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自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在经济上由生产橡胶和锡的单一型殖民地经济,逐步过渡到一个正在向现代化发展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即从60年代和70年代的农业经济转变为80年代以进口替代为主的经济,进而发展成为90年代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尤其是近20多年来,由于国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发展较快。在经历了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近年来马来西亚的经济形势已趋于好转和全面复苏,2003年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目前,政府强涧经济平衡发展,基础工业多元化,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坚持对外开放,正在向前首相马哈迪尔提出的到 2020年把马来西亚建成发达国家的目标迈进。
历尽沧桑马六甲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仅隔着一条狭长的柔佛海峡,两座跨海大桥(又称新柔长堤)是连接彼此的重要通道,来往非常方便。汽车驶过大桥即是马来西亚柔佛州首府新山市(dohor Bahru)。这座建于 1855年的古城是马来西亚的南方门户,也是新加坡进入马来西亚的必经之路。由于新马两国经济发展有差异,马釆西亚消费水平比新加坡低,不少新加坡人利用假日到新山购物。
出新山沿高速公路(马来西亚称为南北大道)一直向西北行驶,一路上都是大片大片的棕榈树林,一派热带风光。约两个小时后,即到达紧濒马六甲海峡的马六甲(Malacca)市。马六甲海峡在国际航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与南亚、中东和非洲各国之间的航线都经过这里,起着沟通亚、非、欧三大洲的枢纽作用;同时它还是世界环球航线中重要99一段,波斯湾石油运往世界各国的3条主要通道之一,因此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马六甲州是马釆西亚的13个州之一,为马六甲王国故地,面积1,650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首府马六甲是马来西亚现存最老的古城,曾为马六甲王国部城,地处马六甲海峡东岸南段,北距吉隆坡148公里,南距新加坡245公里,水陆交通都非常便利。16世纪以来,西方殖民者开始向东方侵略,为了扩张和掠夺,一直为占据马六甲海峡而争夺不休。先是葡萄牙人,后是荷兰人。?8世纪末,英国殖民者侵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又侵占了它。直至1945年后,历经沧桑的马六甲海峡才重归沿岸国所有。1957年,马六甲成为马采西亚的一部分,结束了殖民统治。由于马六甲重要的地理位置,历来商业十分兴盛,东西方移民聚居于此,因此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融合了世界各国的特点而独具一格。
马六甲是一座小城,市容也不美,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这个曾长期被葡萄牙、荷兰、英国统治的古城,留下了许多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荷兰统治时期的建筑物——一栋醒目的红色市政厅,它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荷兰建筑。紧邻市政厅的是一座基督教堂,采用荷兰的红砖建造,代表着荷兰建筑的设计特色。今天,这些建筑物连同由葡萄牙人建造的古城堡和圣保罗大教堂,都已成为马六甲著名的旅游景点。
马六甲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1400年,来自苏门答腊的一个王子创建了马六甲。1405年,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曾将其总部驻扎在马六甲。中国人带来了金银、瓷器和丝绸,印度人带来了纺织品和铜器,阿拉伯岗人带来了香料、珍珠、胡椒和鸦片。马六甲迅速繁荣起来。郑和是中国明朝永乐皇帝的对外贸易特使,从1405年到 1433年的28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1459年,明朝永乐皇帝将他的女儿汉丽宝公主许酉己给马六甲王朝首位统治者苏丹满素莎,苏丹王便将三保山赐给公主及随行的500名女仆定居。在葡萄牙人统治时期,山顶上修建了修道院和小教堂,但这些建筑在1629年被人拆毁。在荷兰人统治时期,三保山被划给华人作墓地用,并一直沿用至今。今天三保山已成为海外最大的华人墓地,山上有1.2万座墓葬,有许多墓碑是明代遗存下来的,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三保山下有一座佛寺,称为三保庙。寺内有一尊郑不口塑像,还有一口井,名三保井,传说喝了此井的水,定会再回马六甲。这口神奇的井,已昭示着中马两国的友谊世代相传、源远流长。马六甲郑和研究会负责人林源瑞说,马六甲的华人有 20多万,占马六甲人口近1/3。这里的华人都把郑和当作自己的祖宗,因为华人移居马六甲始于明朝郑和下西洋,没有郑和就没有马六甲华人的今天。
马六甲还有一座古庙叫做“青云亭”,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中国庙宇,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建庙的材料和工匠均来自中国南方。在庙宇大门的中央有一石碑,记载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它坐落于马六甲市西南,始建于1645年,后经重新装修,成为一座用马来西亚楠木建造的木结构庙宇。青云亭是优美的中国式建筑典范,庙内飞檐画栋精美绝伦,装饰屋顶、屋脊和屋檐的中国神话人物、鸟兽、花卉,全是用彩色琉璃瓦烧成。庙堂内陈设的木雕和漆器,全都是中国运去的精品。庙门口有一对金色的狮子,只是其头部金漆全部脱落,原来信徒们走过金狮时,都要摸摸它的头,希望带来好运,久而久之,金狮便成了“光头狮”。马六甲的青云亭古刹对于马来西亚逾百年来的佛教弘扬影响深远。
马六甲作为一个古城,虽然仅有几十万人口,却拥有5座博物馆,即青年博物馆、人民博物馆、海事博物馆、农业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由此可以看出,马六甲是一个重视文化的城市。
繁华都市吉隆坡
离开马六甲,沿南北大道继续前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市。这时已是晚上 8点,整座城市灯火通明,使人感到进入了一个繁华的都市。我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商务参赞张应文先生在一家中国餐馆迎候我们。张参赞是一位知识渊博、待人诚恳、儒雅而通达的老同志,曾长期担任四川省外经贸厅厅长。他一边和我们共进晚餐,一边向我们介绍吉隆坡的历史和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
吉隆坡位于马来半岛的西南沿海。人口155万,其中华人和华侨占2/3,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城市。城市西、北、东三面由丘陵和山脉环抱,巴生河及其支流鹅麦河在市内汇合后,从西南流人马六甲海峡。一般认为,1857年,华人叶亚来(又叫叶德来)率领华工在此开采锡矿,后逐步发展为城市。因处于巴生河的人海口。“吉隆坡”的马来语意是“泥泞的河口”。 吉隆坡市内风景秀丽,城市街道整齐,典型的穆斯林建筑和中国式住宅交相辉映,别有东方城市特有的情趣。唐人街上,华人开设的餐馆酒楼的中文招牌抬头可见,从餐厅内不时飘出中式菜肴诱人的香味。吉隆坡地处石灰岩丘陵地带,区内多洞穴。吉隆坡市郊区昔日的废矿坑今已蓄水成湖,用以养鱼,或辟为公园。市内的国家清真寺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清真寺,于1965年建成,整个建筑仿照麦加的清真寺,造型优美,祈祷大厅高大宽阔,可同时容纳8,000人礼拜。大厅屋顶由49个大小不同的圆拱构成,形成18条放射状光芒,寓意全国 ?3个州和伊斯兰教5墓。清真寺的大尖塔塔尖高73米,有电梯可直达塔顶,尖塔塔尖呈火箭型,寓意伊斯兰教可与科学相比。国家石油公司双塔(俗称“双峰塔”)是当今世界名冠第一的超级建筑——设计基于伊斯兰建筑典型的几何原理,高度为452米,共88层,大楼底部的三层是购物商场,第41和42层处有一座长58米的天桥,联接着双塔,游人可免费乘电梯到达天桥,一览市区的秀丽风光。
在吉隆坡的闹市中心,有一座气势宏伟的建筑,这就是马中商城。马中商城由马来西亚海鸥集团公司所创办,该集团董事长陈凯希先生是马中友好协会秘书长,他领导的海鸥集团专门从事对华贸易,是多千中国品牌如五粮液酒、张裕葡萄酒和同仁堂药品等在马采西亚的总代理。为使中国产品有一个得以展示的平台,去年他们在首都的繁华地带建立了专门销售中国商品的“马中岗城”。因陈凯希先生赴我国广州参加“广交会”,集团执行董事戴德兴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建立商城的构想和经营理念。随着中马两国经贸往来的逐年加强,中国产品在马来西亚日益被认识,中国企业向海外拓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越来越高,而马中岗城正是起到了这样一个媒介作用,成为中国产品进军东南亚的纽带和桥梁。
吉隆坡是东南亚著名的不夜城。入夜,华灯齐放,街道上车水马龙。据使馆的同志介绍,马来西亚人的私家车之多,可以和发达国家比美,人均约1.5辆,只不过是车的档次多为中低档。从80年代中期开始,马来西亚就大力发展国产汽车工业,并鼓励国人购买国产车,所以,马来西亚的家庭一般都有1-2辆小汽车,人们出行多是自己驾车,因此,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公交车很少,小汽车则遍地跑。再加上马来西亚57%的入口住在城市,这就给城市带来了繁华。吉隆坡作为一国首都,自然是国人的向往之地,其繁华程度和夜生活的丰富多彩可谓全国之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首相马哈迪尔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宏伟计划,称为“多媒体超级走廊”,也就是资讯与通讯科技发展计划。这项计划不仅放眼世界,服务全球,也是马来西亚在2020年实现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宏愿的重要发展步骤。多媒体超级走廊是一个长50公里、宽15公里的园区。从吉隆坡市中心的双峰塔开始,一直延伸到南部的国际机场。该计划从1996年至2020年,分三个阶段实施。在第一阶段,完成独立的多媒体超级走廊的整体建设;第二阶段,在全国形成互联网络第三阶段,使整个国家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多媒体产品和应用服务的实验室。一个国际电子司法法庭将在多媒体超级走廊成立。全马将有12个智慧城市与全球资讯高速公路紧密结合。多媒体超级走廊所提供的科技基础建设包括世界一流的高容量数码光纤网络。讯息容量为2500兆数位,并可扩展至1万兆数位。其他基础硬件建设还有商业中心、智慧高速公路、优质智慧住家以及休闲娱乐场所。为启动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政府又制定了一个打头阵的领航计划,即确定电子政府、多用途卡、远程医疗、智慧学校、研究与建设小组和电子商务6个高科技项目率先发展。
1999年7月,作为世界级高科技和多媒体公司基地的电子资讯城在马采西亚新行政中心布特拉加亚(Putrajays)落成,落户于电子资讯城的有多媒体大学、NTT研发中心、智慧住家、精明学校和从事科研和开发工作的中心。
未来的吉隆坡,不仅是一个繁华的都市,还是一个引领资讯与通讯科技发展潮流的智慧型城市。
马来西亚(Malaysia)位于赤道地带(北纬1度至7度,东经97度至120度之间),居东南亚的核心位置。由马来亚 (习惯称西马,首都吉隆坡所在地)和沙捞越、沙巴(习惯称东马)组成。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南与新力口坡隔海相望,北与泰国接壤,东邻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位于力口里曼丹岛北部,东南与印度尼西亚接壤,而文莱居于沙捞越和沙巴两州之间的沿海地带。马来西亚陆地面积32.9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马为 13.2万平方公里,东马为19.7万平方公里,东西隔南中国海相距600公里。马来西亚全国共有人02,453万人(2002年),其中西马1,983万,占81%,东马为470万,占1996。在总人口中,马来人及其他土著占61%,华人占24%,印巴人占7%,其他人种占8%。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通用语。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90%以上的马来人信仰伊斯主教。华人多信仰佛教和道教。印巴人则信仰印度教。
马来西亚于1957年8月31日脱离英联邦正式独立,这一天被定为国庆日。 1963年臼月与沙捞越、沙巴、新加坡成立马来西亚联邦(190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自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在经济上由生产橡胶和锡的单一型殖民地经济,逐步过渡到一个正在向现代化发展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即从60年代和70年代的农业经济转变为80年代以进口替代为主的经济,进而发展成为90年代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尤其是近20多年来,由于国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发展较快。在经历了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近年来马来西亚的经济形势已趋于好转和全面复苏,2003年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目前,政府强涧经济平衡发展,基础工业多元化,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坚持对外开放,正在向前首相马哈迪尔提出的到 2020年把马来西亚建成发达国家的目标迈进。
历尽沧桑马六甲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仅隔着一条狭长的柔佛海峡,两座跨海大桥(又称新柔长堤)是连接彼此的重要通道,来往非常方便。汽车驶过大桥即是马来西亚柔佛州首府新山市(dohor Bahru)。这座建于 1855年的古城是马来西亚的南方门户,也是新加坡进入马来西亚的必经之路。由于新马两国经济发展有差异,马釆西亚消费水平比新加坡低,不少新加坡人利用假日到新山购物。
出新山沿高速公路(马来西亚称为南北大道)一直向西北行驶,一路上都是大片大片的棕榈树林,一派热带风光。约两个小时后,即到达紧濒马六甲海峡的马六甲(Malacca)市。马六甲海峡在国际航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与南亚、中东和非洲各国之间的航线都经过这里,起着沟通亚、非、欧三大洲的枢纽作用;同时它还是世界环球航线中重要99一段,波斯湾石油运往世界各国的3条主要通道之一,因此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马六甲州是马釆西亚的13个州之一,为马六甲王国故地,面积1,650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首府马六甲是马来西亚现存最老的古城,曾为马六甲王国部城,地处马六甲海峡东岸南段,北距吉隆坡148公里,南距新加坡245公里,水陆交通都非常便利。16世纪以来,西方殖民者开始向东方侵略,为了扩张和掠夺,一直为占据马六甲海峡而争夺不休。先是葡萄牙人,后是荷兰人。?8世纪末,英国殖民者侵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又侵占了它。直至1945年后,历经沧桑的马六甲海峡才重归沿岸国所有。1957年,马六甲成为马采西亚的一部分,结束了殖民统治。由于马六甲重要的地理位置,历来商业十分兴盛,东西方移民聚居于此,因此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融合了世界各国的特点而独具一格。
马六甲是一座小城,市容也不美,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这个曾长期被葡萄牙、荷兰、英国统治的古城,留下了许多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荷兰统治时期的建筑物——一栋醒目的红色市政厅,它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荷兰建筑。紧邻市政厅的是一座基督教堂,采用荷兰的红砖建造,代表着荷兰建筑的设计特色。今天,这些建筑物连同由葡萄牙人建造的古城堡和圣保罗大教堂,都已成为马六甲著名的旅游景点。
马六甲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1400年,来自苏门答腊的一个王子创建了马六甲。1405年,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曾将其总部驻扎在马六甲。中国人带来了金银、瓷器和丝绸,印度人带来了纺织品和铜器,阿拉伯岗人带来了香料、珍珠、胡椒和鸦片。马六甲迅速繁荣起来。郑和是中国明朝永乐皇帝的对外贸易特使,从1405年到 1433年的28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1459年,明朝永乐皇帝将他的女儿汉丽宝公主许酉己给马六甲王朝首位统治者苏丹满素莎,苏丹王便将三保山赐给公主及随行的500名女仆定居。在葡萄牙人统治时期,山顶上修建了修道院和小教堂,但这些建筑在1629年被人拆毁。在荷兰人统治时期,三保山被划给华人作墓地用,并一直沿用至今。今天三保山已成为海外最大的华人墓地,山上有1.2万座墓葬,有许多墓碑是明代遗存下来的,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三保山下有一座佛寺,称为三保庙。寺内有一尊郑不口塑像,还有一口井,名三保井,传说喝了此井的水,定会再回马六甲。这口神奇的井,已昭示着中马两国的友谊世代相传、源远流长。马六甲郑和研究会负责人林源瑞说,马六甲的华人有 20多万,占马六甲人口近1/3。这里的华人都把郑和当作自己的祖宗,因为华人移居马六甲始于明朝郑和下西洋,没有郑和就没有马六甲华人的今天。
马六甲还有一座古庙叫做“青云亭”,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中国庙宇,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建庙的材料和工匠均来自中国南方。在庙宇大门的中央有一石碑,记载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它坐落于马六甲市西南,始建于1645年,后经重新装修,成为一座用马来西亚楠木建造的木结构庙宇。青云亭是优美的中国式建筑典范,庙内飞檐画栋精美绝伦,装饰屋顶、屋脊和屋檐的中国神话人物、鸟兽、花卉,全是用彩色琉璃瓦烧成。庙堂内陈设的木雕和漆器,全都是中国运去的精品。庙门口有一对金色的狮子,只是其头部金漆全部脱落,原来信徒们走过金狮时,都要摸摸它的头,希望带来好运,久而久之,金狮便成了“光头狮”。马六甲的青云亭古刹对于马来西亚逾百年来的佛教弘扬影响深远。
马六甲作为一个古城,虽然仅有几十万人口,却拥有5座博物馆,即青年博物馆、人民博物馆、海事博物馆、农业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由此可以看出,马六甲是一个重视文化的城市。
繁华都市吉隆坡
离开马六甲,沿南北大道继续前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市。这时已是晚上 8点,整座城市灯火通明,使人感到进入了一个繁华的都市。我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商务参赞张应文先生在一家中国餐馆迎候我们。张参赞是一位知识渊博、待人诚恳、儒雅而通达的老同志,曾长期担任四川省外经贸厅厅长。他一边和我们共进晚餐,一边向我们介绍吉隆坡的历史和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
吉隆坡位于马来半岛的西南沿海。人口155万,其中华人和华侨占2/3,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城市。城市西、北、东三面由丘陵和山脉环抱,巴生河及其支流鹅麦河在市内汇合后,从西南流人马六甲海峡。一般认为,1857年,华人叶亚来(又叫叶德来)率领华工在此开采锡矿,后逐步发展为城市。因处于巴生河的人海口。“吉隆坡”的马来语意是“泥泞的河口”。 吉隆坡市内风景秀丽,城市街道整齐,典型的穆斯林建筑和中国式住宅交相辉映,别有东方城市特有的情趣。唐人街上,华人开设的餐馆酒楼的中文招牌抬头可见,从餐厅内不时飘出中式菜肴诱人的香味。吉隆坡地处石灰岩丘陵地带,区内多洞穴。吉隆坡市郊区昔日的废矿坑今已蓄水成湖,用以养鱼,或辟为公园。市内的国家清真寺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清真寺,于1965年建成,整个建筑仿照麦加的清真寺,造型优美,祈祷大厅高大宽阔,可同时容纳8,000人礼拜。大厅屋顶由49个大小不同的圆拱构成,形成18条放射状光芒,寓意全国 ?3个州和伊斯兰教5墓。清真寺的大尖塔塔尖高73米,有电梯可直达塔顶,尖塔塔尖呈火箭型,寓意伊斯兰教可与科学相比。国家石油公司双塔(俗称“双峰塔”)是当今世界名冠第一的超级建筑——设计基于伊斯兰建筑典型的几何原理,高度为452米,共88层,大楼底部的三层是购物商场,第41和42层处有一座长58米的天桥,联接着双塔,游人可免费乘电梯到达天桥,一览市区的秀丽风光。
在吉隆坡的闹市中心,有一座气势宏伟的建筑,这就是马中商城。马中商城由马来西亚海鸥集团公司所创办,该集团董事长陈凯希先生是马中友好协会秘书长,他领导的海鸥集团专门从事对华贸易,是多千中国品牌如五粮液酒、张裕葡萄酒和同仁堂药品等在马采西亚的总代理。为使中国产品有一个得以展示的平台,去年他们在首都的繁华地带建立了专门销售中国商品的“马中岗城”。因陈凯希先生赴我国广州参加“广交会”,集团执行董事戴德兴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建立商城的构想和经营理念。随着中马两国经贸往来的逐年加强,中国产品在马来西亚日益被认识,中国企业向海外拓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越来越高,而马中岗城正是起到了这样一个媒介作用,成为中国产品进军东南亚的纽带和桥梁。
吉隆坡是东南亚著名的不夜城。入夜,华灯齐放,街道上车水马龙。据使馆的同志介绍,马来西亚人的私家车之多,可以和发达国家比美,人均约1.5辆,只不过是车的档次多为中低档。从80年代中期开始,马来西亚就大力发展国产汽车工业,并鼓励国人购买国产车,所以,马来西亚的家庭一般都有1-2辆小汽车,人们出行多是自己驾车,因此,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公交车很少,小汽车则遍地跑。再加上马来西亚57%的入口住在城市,这就给城市带来了繁华。吉隆坡作为一国首都,自然是国人的向往之地,其繁华程度和夜生活的丰富多彩可谓全国之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首相马哈迪尔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宏伟计划,称为“多媒体超级走廊”,也就是资讯与通讯科技发展计划。这项计划不仅放眼世界,服务全球,也是马来西亚在2020年实现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宏愿的重要发展步骤。多媒体超级走廊是一个长50公里、宽15公里的园区。从吉隆坡市中心的双峰塔开始,一直延伸到南部的国际机场。该计划从1996年至2020年,分三个阶段实施。在第一阶段,完成独立的多媒体超级走廊的整体建设;第二阶段,在全国形成互联网络第三阶段,使整个国家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多媒体产品和应用服务的实验室。一个国际电子司法法庭将在多媒体超级走廊成立。全马将有12个智慧城市与全球资讯高速公路紧密结合。多媒体超级走廊所提供的科技基础建设包括世界一流的高容量数码光纤网络。讯息容量为2500兆数位,并可扩展至1万兆数位。其他基础硬件建设还有商业中心、智慧高速公路、优质智慧住家以及休闲娱乐场所。为启动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政府又制定了一个打头阵的领航计划,即确定电子政府、多用途卡、远程医疗、智慧学校、研究与建设小组和电子商务6个高科技项目率先发展。
1999年7月,作为世界级高科技和多媒体公司基地的电子资讯城在马采西亚新行政中心布特拉加亚(Putrajays)落成,落户于电子资讯城的有多媒体大学、NTT研发中心、智慧住家、精明学校和从事科研和开发工作的中心。
未来的吉隆坡,不仅是一个繁华的都市,还是一个引领资讯与通讯科技发展潮流的智慧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