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眉生: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功臣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n_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决议宣布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其中,爱国侨领司徒眉生是大功臣。当时,26届联大召开在即,印尼外交部长马立克将走马上任联大主席。马立克考虑到恢复中国席位的问题,启程前往香港,与旧日密友司徒眉生见面,希望他能与中国政府取得联系,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出一份力……
  马立克与司徒眉生的情义
  司徒眉生,知名爱国侨领、推动中国印尼关系的“民间大使”。上世纪50至60年代,司徒眉生曾任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的私人外事助理、华语首席翻译。1971年,轮到印度尼西亚担任联大会议的主席国,而司徒眉生的密友———印尼外交部长马立克将走马上任联大主席。他立刻命令印尼驻香港总领事苏达尔多·西吉准将设法与在澳门的司徒眉生取得联系,“我要亲自去香港面见司徒眉生。”
  马立克何许人也?马立克原是印尼总统苏加诺的亲密战友,早在印尼独立前就跟随苏加诺出生入死。独立后,曾担任印尼驻苏联大使和政府商业部长,由于在个别问题与苏加诺的观点差异,遭奸佞小人的挑唆,被视为“托派”人物,渐渐受到苏加诺的冷遇,降为部长。身处逆境,昔日之好友纷纷躲避,弃他而去。虽说势利自古就是官场的传统,但临到马立克头上,还是让他无法承受。就在他倍感世态炎凉、孤独无助的时候,有一个朋友还守候在他的左右,让他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司徒眉生!
  两位旧友商谈中国入联问题
  1971年4月,马立克专程飞到香港,与司徒眉生见了面。这是他俩自1965年司徒眉生逃离印尼后的第一次见面,久别重逢,两人都十分激动。
  一阵寒暄之后,马立克即宣明来意:“我已当选本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本届大会最主要的一个议题,就是恢复中国席位问题。”马立克接着说:“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苏哈托总统肯定不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议案,但不至于公开反对。所以,我很想了解中国的立场。目前,印中已中断外交关系多年,沟通起来比较困难。你是我的老朋友,又与中国上层熟悉,如果可能的话,希望你去北京替我捎个口信,表明我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权利的深切关注,征询一下中国政府对加入联合国的看法,他们对本届联合国大会很有可能出现有利于中国的新情势如何应对。”
  听了马立克的请求,司徒眉生怔住了,一时不知如何表态。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敏锐的政治嗅觉,他意识到这是一项极重大的任务,自己能不能担当?有没有能力担当?约摸过了几分钟,司徒眉生才用一种迟缓的语调答复说:“行吧,我试试看。”
  回到澳门,司徒眉生立即把这件事讲述给当时担负中国与澳门联络工作的“澳门南光公司”负责人,并请他们协助与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取得联系,并表示愿为此事去北京向中国领导人当面转达。
  但是,两天过去了,不见北京方面有任何反应。司徒眉生深知中国当时的形势,“文化大革命”正处于胶着状态,狂热的人们像着了魔似的热衷于造反和武斗,连周恩来本人都处于自身难保的境地。对于本届联合国大会极有可能恢复中国席位的前景和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最高决策层肯定无暇顾及。再加上中国领导人当时普遍认为,在苏哈托当政期间,马立克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作为。因此,没有任何准备和打算,一付顺其自然的态势。毛泽东主席甚至说,今年进不了联合国,就不参加呗。
  司徒眉生感到再等下去也不会有结果,无奈之下只好请马立克先回雅加达。临别之际,马立克再次叮嘱老朋友:“我9月初去联合国上任还要路过香港来见你,请你一定再帮助摸摸中国方面的态度。”转眼到了九月初,马立克与司徒眉生如约在香港再次碰面。之前,司徒眉生曾通过澳门南光公司再次与北京联系,仍然没有得到回音,只好空手来见马立克。
  面对上述情况,马立克没说一句话,犹豫片刻,从手提包中取出一份文件递给司徒眉生,面有难色地说:“关于本届联大讨论中国加入联合国的议案,苏哈托总统已经给我下了训令。你拿去看看。”司徒眉生接过文件一看,“训令”上白纸黑字写明:要求对阿尔巴尼亚等国提交的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提案投弃权票,对美国的提案投赞成票,即支持美国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看完苏哈托的“训令”,司徒眉生用拳头狠狠拍击沙发的扶手:“这岂不是在逆历史潮流而动嘛!”
  客厅蓦然无声,谁也不说一句。
  过了一会儿,马立克打破沉默说:“我个人始终认为,只有一个中国才能达到亚洲和世界的稳定。可是,苏哈托的训令和我的信念相抵触,我很为难啊!你的看法应该如何办好呢?”在沉默中,司徒眉生觉察到事态的严重性已经超过了自己原来的估计,不禁为中国能否顺利加入联合国担忧,更为老朋友的政治命运担忧。司徒眉生终于开口,道:“你研究过联大议事规则和主席的职权没有?有无特别发挥的空间?”
  “仔细研究了,空间还是有的。”马立克回答。
  “既然如此,你就想办法在此空间里实现你的理念。”司徒眉生继续说下去,“你现在已被选为本届联大会议主席,就不能站在一国外长的角度处理问题,而应站在联大主席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司徒眉生沉吟片刻后,又道:“你作为印尼外交部长最多不过干一二十年,可印尼作为联大主席国是百年才一遇的事情,而你个人能担任联大主席,更是千载难逢啊!这是历史的重托啊!你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争取流芳百世啊!”
  马立克听罢司徒眉生一番至诚的话语,深切感受到老朋友设身处地替自己着想的浓浓情谊。马立克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向司徒眉生表露心迹:“我应该争取,我会努力争取的。”
  司徒眉生与周恩来
  这次晤面,两位老朋友私下里谈了很久,也谈得很深。不料,司徒眉生从香港刚一回到澳门,南光公司负责人心急火燎跑来对他说:“北京方面请你立即收拾行装,即日到广州转飞北京,有中央领导要见你!”当时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罗青长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马立克准备派私人顾问专程前来北京征求周总理的意见,就双方的配合工作具体磋商。得此消息后,周总理让我安排专机,把他从广州接到北京。”
  这个“顾问”就是司徒眉生。1971年9月11日,司徒眉生抵达北京。先休息了两天,司徒眉生乘机将马立克要其转达的意见写成书面材料递交了上去,没见回音。又过了几天,仍毫无动静。一天傍晚,司徒眉生在饭店附近的马路上散步,突然发现周围很多荷枪实弹的军警,行人亦比平日少了许多,气氛异常紧张。司徒眉生好生纳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接连又等了好多天,仍然没有人约见。
  直到9月25日,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罗青长终于来了,一见面就说:“我是代表周总理与您谈话的。”司徒眉生这才明白,欲见周恩来的期盼无望了。罗青长接着说:“马立克先生叙述的材料,我们都看到了。很感谢马立克先生的好意。中国政府的立场已经在中国外交部8月20日声明中完全表达了。当然,希望马立克先生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帮助,但也不勉为其难。”
  时隔一段时间之后,司徒眉生才得知,原来,他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中国发生了林彪叛逃国外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的重大事件,将其北京之行的安排全部打乱了。
  1971年10月25日,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当第26届联大执行主席马立克举起手中的木槌,果断地裁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國的合法权利就意味着台湾已丧失联合国席位,无需对台湾席位问题再进行表决。”随着木槌铿锵有力地落在主席台前的案桌上时,联合国大会以76票对35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议案。美国的“投票机器”失灵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经过22年的斗争终于得到了恢复!
  马立克实践了自己的诺言。表决结果一出来,第二天一早,马立克就嘱卡米尔给司徒眉生打来越洋电话,急切而又兴奋地问:“你听到消息了没有?”
  “听到了!”司徒眉生兴奋地回答。
  30多年后,司徒眉生追忆这段往事的时候,不胜感慨地说:“马立克的一槌定音功不可没。我只是因缘做了一点应做的事。其实,这一切最重要的因素并非某个人所为,而是历史潮流谁也抗拒不了!
  (摘自人民网)
其他文献
亲爱的读者:  当您读到本期杂志时,2016年的报刊征订大战已经拉开序幕,我们也和其他兄弟报刊一样,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挖空心思地想点子,出新招,努力拿出一流的策划,一流的服务回报读者。为此,本刊曾在前几期杂志上谈到了明年的一些打算,有些理念性的思想要体现在版面上,必须“眼见为实”。因此,我们决定在今年12月中旬推出2016年试看号,将我们的一些新想法会同读者对刊物的意见、建议,融合在一起,形成试看号
期刊
老汉(我)今年刚古稀,  喜新怀旧性情人。  历经几代党领导,  政治运动略知几。  去岁偶见一本书,  名即是《党史天地》,  细看内容真叫绝,  相见恨晚疚而愧。  细细阅读不释卷,  为我释然又解疑。  今年改版添锦奇,  精彩丰富真叫绝:  解密档案,图说历史。  还原真相,特别策划。  正反人物,各叙千秋。  旧事新闻,今古趣谈,  知识传播,编读沟通。  好处说不尽,故事看不完。  江
期刊
2015年4月28日,在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申纪兰位列其中。申纪兰出生于1929年,她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而且在新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履职长达半个多世纪,被喻为人民代表的“常青树”、民主政治制度的“活化石”。  1952年,申纪兰第一次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经30年努力,她使西沟村成为山西省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的典型。1979年、1989年,她还两次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期刊
田家英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跟随毛泽东18个年头。他不仅才学深厚,为毛泽东起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稿,还当过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文史老师,一度备受毛泽东的赏识和器重;而且为人坦诚刚直,曾自喻“京兆书生”,并自吟《京兆书生》詩: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  田家英写出来的文章有血有肉,有理有据,而且观点独到,深受毛泽东的器重。如毛泽东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陈伯达曾给毛泽东准备了一个
期刊
龚全珍是开国少将甘祖昌同志夫人。1957年,她跟随丈夫回到了江西莲花县老家,扎根山区当“农民”。在村里,龚老发现大部分孩子甚至不少青年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写。于是,她毛遂自荐来到偏僻的九都中学当老师。她把满腔的爱倾注于山区的孩子,在农村学校默默地耕耘着,一干就干到离休。  1986年,甘将军因病去世。龚老向孩子们提出要搬到幸福院去,原来,她牵挂着幸福院里的老人和孤儿,她想到幸福院陪伴他们、照顾他们。
期刊
寂寞嫦娥舒广袖血雨长空舞忠魂  1927年,毛泽东一家先后到达武昌,不久杨开慧生下第三个儿子毛岸龙。  1927年9月,毛泽东按党的八七会议指示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杨开慧带着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面对严重白色恐怖,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杨开慧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斗争整整3年。  1927年10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经过秋收暴动和艰苦转
期刊
作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田华因在电影《白毛女》中扮演“喜儿”一角而被广大观众熟知,还曾荣获过百花奖终身成就奖。  87岁高龄,本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然而这位德高望重的电影艺术家,却因为家庭原因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田华的生活近况是其孙杨潇透露的。杨潇表示,2008年自己的妈妈被查出乳腺癌,随后父亲(田华第三子)被查出肺癌,2012年,田华二儿媳被查出乳腺癌,2013年底,田华丈夫被查出肺癌晚期
期刊
若是说官场仕途晋升是一场马拉松的话,那么现任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无疑是“70后”方阵的领跑者,他是我国首位“70后”部级(副部)官员,也是目前最年轻的高官。  生于1970年的时光辉是安徽阜阳人,199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随后进入上海市市政二公司工作,并在市政系統内逐步晋升至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在晋升副市长之前,时光辉曾在静安以及奉贤区工作过。2011年8月起,他开始出任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
期刊
1971年4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导演”的“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外交的坚冰;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92年11月,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1996年9月,中国保钓人士在钓鱼岛上插上中国旗帜宣誓主权;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
期刊
1971年4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导演”的乒乓外交轰动了全世界,随后,基辛格和尼克松相继访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而促成“乒乓外交”的功臣,则是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  与美国队员交谈照片轰动一时  1940年,庄则栋出生于扬州。庄则栋从小身体不好,父亲带他去练习武术,6年后改打乒乓。后来,庄则栋在乒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在1961年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