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地”亟需立法解毒

来源 :中国地产总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地”应该得到开发利用,这是全世界的趋势。但是,“毒地”的开发利用,不能在不透明的情况下以牺牲施工工人和居民的健康权利为代价。
  近年来,中国有大量毒地被开发为住宅用地,甚至成为昂贵的地王。北京广渠门15号地块原来就是一家化工厂,入市拍卖成为2009年的北京地王,经修复后建起豪宅。自2004年以来,毒地开发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件陆续被曝光,北京、苏州、武汉等都出现过“毒地”导致施工工人中毒的事件。
  所谓毒地,是指曾从事生产、贮存、堆放过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因其迁移、突发事故等,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并产生人体健康、生态风险或危害的地块。“毒地”如不加治理,仅由土壤本身自然恢复,一般需要花费两三百年,严重的要花上千年。“毒地”被开发之后,对人体的危害是长期的、渐进的,往往需要十年、数十年才会显现。
  “毒地”,并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工业发展的必经阶段”。比如英国,也存在“毒地”。位于伦敦东部的2012奥运会场地,就是被上百年的工业严重污染的“毒地”,经过调查显示,这块土地上的工业污染物包括石油、汽油、焦油、氰化物、砷、铅和一些非常低含量的放射性物质,并且已有大量有毒工业溶剂渗入地下水,一些重金属甚至渗入地下40米的地下水和基岩中。
  但英国是一个法律体系完备的国家,对开发用地的环境质量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在被修复之前是不能开发的。过去,一是因为技术水平问题,二是修复成本问题,英国大量“毒地”是被荒废的。但现在,现代科技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足够帮助人类弥补工业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创伤。英国为了建奥运场馆,伦敦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运用高科技将土壤就地“清洗”一次,修复程度达到“清洗后泥土被小孩吃下都不会有害”。
  相比于国外,我国“毒地”修复与开发,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是毒地缺乏历史档案,居民往往在毫不知情之下成为了受害者;二是相对于国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毒地”的主动修复,我国“毒地”绝大部分还未动工修复;三是即使处理,也只是拆东墙补西墙,或者异位修复,将污染土壤移到他处做处理,修复了这里却污染了别处,或者是封存,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四是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成为“毒地”害民的帮凶,国家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自2006年起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普查,但至今却没有透露“毒地”的丝毫信息;五是相关制度规定缺失,到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的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规定,更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至于“毒地”的修复主体、责任主体、监管主体等的法律规定,我国还是空白。
  修复和治理“毒地”,是需要必须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法治社会,有法可依是基本的前提,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制定和完善我国土壤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在借鉴他国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起来并不困难。比如美国,早在1980年,就制定了《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创立“超级基金”,向石油、化工等巨头征收化工税,用于清理泄漏的化学物质和有毒垃圾场。1997年5月,克林顿政府发起并推动了棕色地块全国合作行动议程,并在随后的《纳税人减税法》中以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刺激私人资本对棕色地块清洁和振兴方面的投资。2002年1月,美国又颁布了《小企业责任减免与“棕色地块”复兴法》,将污染责任和现在的开发商分开,再通过折价,让开发商有获利的空间,从而促使社会资本介入棕色地块的修复。
  由于我国已经存在“毒地”未经消毒就开发的事情,而且可以预计,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将会有更多的“毒地”被投入开发。更见鬼的是,环保为GDP让路的思维,在各地仍大有市场,新的“毒地”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因此,制定中国的“棕色地块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要通过立法,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历史遗留尚未开发的“毒地”的治理、开发以及法律责任问题,二是已经开发了的“毒地”,可能导致后果的处理问题;三是立法从污染源头控制新“毒地”的出现。
  “毒地”应该得到开发利用,这是全世界的趋势。但是,“毒地”的开发利用,不能在不透明的情况下以牺牲施工工人和居民的健康权利为代价。法治社会,正常的逻辑就是法律先行,且严格执法。制定中国的“棕色地块法”,要特别学习美国的长处,把资金的来源和额度都写进法律条款中,使得执法过程有财力和物力作为支撑。
  链接:毒地事件
  2004年,北京市也曾发生一起地铁工人施工中毒事件,宋家庄地铁工程建筑工地三名工人在探井时,由于地处农药厂污染地段,未处理的土壤中的废气导致工人中毒。
  2006年2月,武汉一个地产项目开工,工人在桩基作业时,接触到深土层中毒,出现呕吐、头晕等现象。经调查后的结论是土地被农药化学物质污染,必须立即停止施工。该地原属武汉市农药厂,在此地生产经营长达数十年,曾发生过重大化学品泄漏事故。
  2006年7月,位于苏州南环路附近郭巷的一家化工企业搬迁后,留下20亩毒地,导致六名筑路工人挖土时昏迷。
  2007年春节前,武汉赫山地块施工中,有工人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获救。该地原属武汉市农药厂。
其他文献
王石的万科要做的是“稳健”、“诚信”的生意,更愿意慢工出细活。而郁亮时代,万科变得极具侵略性,拿地迅速、快速开工、快速销售,标准化、规模化成了标志。  风格,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拥有的真正奢华,无论你富有与否;典雅,则是在喧腾的潮流中持守宁静。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谈起房企老大不再是万科又会是怎样一种景象?行业竞争中任何一个意外都会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情,尤其是备受关注的领航房企更是要小心甚微。  很多
期刊
“万达已经把国际化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宁可牺牲一点国内的利润空间,也要与国际接轨。如果万达做到超过500亿或1000亿美元收入规模的时候,我不希望它只是一个国内公司,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的品牌公司。”王健林称。  从1988年向市政府表态“不管项目在什么地方,只要能有活干,有口饭吃就行”到如今一步步迅猛扩张并称要震惊世界的王健林以及特有其标志的万达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和聚焦。2012年6月,伴随着万达收
期刊
曾有人点评称,有人倾慕老潘的金钱,也有人倾慕老潘的幽默和胸怀,但应该不会有人倾慕老潘的形象。相比任志强的高调和强势,潘石屹更多的是亲民形象。当然,有人认为他是地产界的另类,有人认为他故弄玄虚,不管怎样,潘石屹和他的SOHO中国无疑都是成功的。  写书、拍电影,潘石屹一步步在营销自己;网上卖房、发行潘币,潘石屹利用网络强大攻势宣传了SOHO中国;微薄中和任志强调侃,和张欣互动,潘石屹正以“接地气”的
期刊
万达集团旗下现拥有71座购物广场和40家五星级酒店、119家影城、1038块电影银幕、62家百货店。近年来,万达频频跨界,王健林隐然有从商业地产教父蜕变为文化产业大鳄的迹象。除此之外,万达更把触角逐渐延伸到欧美,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的民营企业。  和王健林同时代的地产大佬中,王石在哈佛求学,沉迷于精神境界的提升;任志强忙着出书,在追忆往事中力图厘清中国房地产的得失。而王健林以近六十的“高龄”依旧奔走在
期刊
《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虽然在年限和投资额等方面做了更详尽的规定,但新规从发布到实施时间太短、弹性太大以及文件中多处“其他”或被理解为“灵活空间”等问题,不免让人忧虑其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7月1日正式实施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开发商因“囤地”造成的闲置土地,未动工开发满一年将被征缴土地价款20%的闲置费,满两年则将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兰德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宋延庆称,新规
期刊
十年磨砺,万浩地产团队之间的磨合已经水乳交融,不但确保了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还具备了较快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  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合理的住宅和商业配比对地产公司持续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万浩地产不仅在住宅市场树立了品牌效应,商业地产方面也做的风生水起。与此同时,为了支撑地产行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万浩地产开始发力“融”,致力于打造产融结合的新型地产公司。  进军高端精品住宅  《中国地产总裁》
期刊
走上讲台却不是教授;为人出谋划策,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却已经不 参与投资开发;以投资入行,以销售 闻名,从一线工作中悟出天大的道理, 却又不敝帚自珍,总是希望与人分享。 他平淡的相貌,却有着炯炯有神的眼 睛。他就是自称为“复合型”媒体人、 房地产咨询专家的黎振伟。  广州标致:事业的开始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变动中孕育着希望。国际上跨国企业巨头纷纷入华,希望在这个广袤的市 场中分得
期刊
物业管理是一个能够伴随人一生的职业,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人间大爱,它也让我的人生充满了色彩,我从不后悔自己做了物业人。这十五年,痛并快乐着,辛苦并收获着。——胡月华  “池如明镜月华开,山学香炉云气来”,唐代诗人张说在《奉和圣制同玉真公主游大哥山池题石壁》中这样写到。月华,月之精华,皎洁而不失温暖。采访吉林长电启泰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月华的过程中,记者能够感觉到这位外表柔弱的女子骨子里蕴含
期刊
从“稳增长”2.0版“四万亿”定向投资的产业角度而言,刺激政策将会涉及到的内容:加快投资项目审批,加快推出鼓励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消费刺激政策,鼓励新能源、新材料等。  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预期走势的误判往往会导致投资决策失误。2011年初,大多数开发商、机构都认为2012年楼市调控会转向宽松,有不少公司继续保持适度扩张的态势,以期待2012年会有新一轮的市场增长机会。但到了2012年初,“两会”
期刊
受政策调控影响,2011年全国有一万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退出或者倒闭。2012年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需求量冲高到10.84万亿元,资金缺口量达到1.35万亿元,形势更为严竣。专家预计,随着后调控时代的来临,房企并购整合将更为频繁,十年后房企数量将从目前的5万家大幅减少到1万家以下。  2012年,转型、创新成为房地产市场最热门的话题。房地产市场现状如何?兼并退出潮是否来临?房企将如何实现转型?转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