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年在上海生活的人,都知道上海百货商店对于上海生活的意义。有很长的年月里,上海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与“市百”有关;背景是熙熙攘攘的市声,簇拥的人群,三尺柜台,营业员,和很多上海货色;“市百”由此得名。上海货色通过“市百”,像点点滴滴的水珠,滴滴答答地滋润着上海人的生活。
感受上海,从“市百”开始,没有过去的“市百”,就没有今日的上海。
它们像一些要塞,盘踞在市区的一些高地。“一百”雄踞南京路西藏路口,“十百”扼守南京路浙江路口,“二百”坚守淮海路,“三百”偏师大杨浦,“四百”退踞长寿路大自鸣钟,“五百”在东门路十六铺一带称雄,“六百”独占徐家汇自成霸主,“七百”独领四川北路风骚,“八百”在老西门有一片天地,“九百”到静安寺一统天下。它们不算“老字号”,但在国营的田地里,是最大的字号,所以,它们统一都在门口竖起硕大的字牌“上海市第X百货商店”,镶着霓虹灯,红色的,象征权威和正牌。他们有统一的开门与打烊的辰光,统一的营业员服装,统一的规范用语,统一的“唱票”制度,统一的规范表情。
“一百”的橱窗设计曾经是上海所有店家橱窗设计的典范,也是当时上海人日常生活里传递的一个话题。随着时令,橱窗的布置也会变化,并且出现了最早的活动布景;人说有新的布景,便会专门去趟南京路看,像看电影和舞台表演。“一百”和“十百”的自动扶梯,独领风骚数十年,但“十百”的四方盘旋楼梯,到今天还保持着原样。2003年夏天,我路过此地,进得店堂,竟直奔这个楼梯,依稀回忆起我曾经在这里有过的与大人走失的经历,那是在二楼布料柜面。卖布料有个特殊——柜台是开放式的,很大的柜面上摊着、竖着一捆捆布,看好的布料,营业员吃力地搬过来,用尺量,收钱,空中有铁丝连着帐台,铁丝上有把夹子,钱和布票夹上去,营业员奋力一推,那夹子刺溜就滑过去,找零和发票之类,再这样被刺溜地滑回来。我的头顶上就这样不断有夹子滑来滑去,觉得好玩的时候,大人不见了。
坐落在平凉路上的“三百”,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还有个别称,谓“杨百”,是杨浦区人民对它坚守大杨浦的评定。那时候我工作在杨浦,每天在杨浦,可以感受到的是,“杨百”之于杨浦,有着无数的情感洋溢的联系,就像“杨百”对面“东宫”(沪东工人文化宫),集聚杨浦的上海工人,每个厂休日看一看“杨百”,晚上才睡得着;因为工厂的厂休是不一的,从周一到星期天,“杨百”每天都是忙碌的;许多大杨浦的人相信,“杨百”里没有的东西,别的地方也不会有。
后来我每天要光顾四川北路上的“七百”,机关的午休制度让我习惯荡四川路,出了武进路,往南,过了海宁路,就是“七百”。四川路上的店家,像排了队的小孩,你一个个看过去,发现一些是顽皮的,一些是内向的,一些是吵闹的……“七百”是愉快的,闹猛之中做一些生意,是不紧不慢的,也不嘈杂,与四川北路保持着一种平行,是匀净的。在我的眼里,“七百”就是专做上班人午休生意的,不全是生意,还带着游玩,有点钱,但不很多,是一些闲钱,零花钱,买一些不很紧要的东西,用不着专门跑一趟“一百”或“十百”。有许多时候,店里的营业员比顾客多,女人反而望野眼;几个女人吃自己带来的午饭,坐在柜台后面的门边,那神秘的门,虚掩着,里面不知道是货栈,还是帐房,还有多少好货色,或处理商品。
上海的“市百”,是这个城市的韵味。一种本土的,日常的,市井的的生活,在这里进进出出。在看到城市轮流不断的变幻时,那种城市物质生活的永恒,以及本身的奇妙合谐,那种生活本质上的结构与稳固,它保留在城市生活的市声人气里,与各自的马路路名、电车路线平行,匀速行进在人们的下意识里。
感受上海,从“市百”开始,没有过去的“市百”,就没有今日的上海。
它们像一些要塞,盘踞在市区的一些高地。“一百”雄踞南京路西藏路口,“十百”扼守南京路浙江路口,“二百”坚守淮海路,“三百”偏师大杨浦,“四百”退踞长寿路大自鸣钟,“五百”在东门路十六铺一带称雄,“六百”独占徐家汇自成霸主,“七百”独领四川北路风骚,“八百”在老西门有一片天地,“九百”到静安寺一统天下。它们不算“老字号”,但在国营的田地里,是最大的字号,所以,它们统一都在门口竖起硕大的字牌“上海市第X百货商店”,镶着霓虹灯,红色的,象征权威和正牌。他们有统一的开门与打烊的辰光,统一的营业员服装,统一的规范用语,统一的“唱票”制度,统一的规范表情。
“一百”的橱窗设计曾经是上海所有店家橱窗设计的典范,也是当时上海人日常生活里传递的一个话题。随着时令,橱窗的布置也会变化,并且出现了最早的活动布景;人说有新的布景,便会专门去趟南京路看,像看电影和舞台表演。“一百”和“十百”的自动扶梯,独领风骚数十年,但“十百”的四方盘旋楼梯,到今天还保持着原样。2003年夏天,我路过此地,进得店堂,竟直奔这个楼梯,依稀回忆起我曾经在这里有过的与大人走失的经历,那是在二楼布料柜面。卖布料有个特殊——柜台是开放式的,很大的柜面上摊着、竖着一捆捆布,看好的布料,营业员吃力地搬过来,用尺量,收钱,空中有铁丝连着帐台,铁丝上有把夹子,钱和布票夹上去,营业员奋力一推,那夹子刺溜就滑过去,找零和发票之类,再这样被刺溜地滑回来。我的头顶上就这样不断有夹子滑来滑去,觉得好玩的时候,大人不见了。
坐落在平凉路上的“三百”,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还有个别称,谓“杨百”,是杨浦区人民对它坚守大杨浦的评定。那时候我工作在杨浦,每天在杨浦,可以感受到的是,“杨百”之于杨浦,有着无数的情感洋溢的联系,就像“杨百”对面“东宫”(沪东工人文化宫),集聚杨浦的上海工人,每个厂休日看一看“杨百”,晚上才睡得着;因为工厂的厂休是不一的,从周一到星期天,“杨百”每天都是忙碌的;许多大杨浦的人相信,“杨百”里没有的东西,别的地方也不会有。
后来我每天要光顾四川北路上的“七百”,机关的午休制度让我习惯荡四川路,出了武进路,往南,过了海宁路,就是“七百”。四川路上的店家,像排了队的小孩,你一个个看过去,发现一些是顽皮的,一些是内向的,一些是吵闹的……“七百”是愉快的,闹猛之中做一些生意,是不紧不慢的,也不嘈杂,与四川北路保持着一种平行,是匀净的。在我的眼里,“七百”就是专做上班人午休生意的,不全是生意,还带着游玩,有点钱,但不很多,是一些闲钱,零花钱,买一些不很紧要的东西,用不着专门跑一趟“一百”或“十百”。有许多时候,店里的营业员比顾客多,女人反而望野眼;几个女人吃自己带来的午饭,坐在柜台后面的门边,那神秘的门,虚掩着,里面不知道是货栈,还是帐房,还有多少好货色,或处理商品。
上海的“市百”,是这个城市的韵味。一种本土的,日常的,市井的的生活,在这里进进出出。在看到城市轮流不断的变幻时,那种城市物质生活的永恒,以及本身的奇妙合谐,那种生活本质上的结构与稳固,它保留在城市生活的市声人气里,与各自的马路路名、电车路线平行,匀速行进在人们的下意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