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能源危机谱写的经济传奇

来源 :西部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英国最终能够在工业革命中脱颖而出,由孤悬欧洲大陆对岸的“英吉利”幻化为“日不落帝国”,靠的是危机逼迫下的能源转圜,以及由此造成的整体性产业调整。
  
  为什么偏偏是英国?这是学界在探索工业革命起源地过程中几乎人人共有的疑问。在欧洲大陆,既有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等国曾领跑海上,也有法兰西与之争雄百年,英国的成长环境事实上并不令人惬意。它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由孤悬欧洲大陆对岸的“英吉利”幻化为“日不落帝国”,靠的是危机逼迫下的能源转圜,以及由此造成的整体性产业调整。正像《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在意大利等国衰落之后,只有“法国和英国为可能的领导者”,英国胜出是因为“它早已在基本的采煤工业和炼铁工业领先”。
  木柴短缺引发能源危机
  尽管早在9世纪就有英格兰修道士燃煤取暖的记录,但在17世纪之前,大部分英国人对煤炭并无兴趣。他们之所以不愿选择这种带有烟雾和臭味的黑色可燃物,是因为英国有足够广袤的林地,而且“森林中有通道、兽穴、红色和棕色的鹿,还有野猪和野牛,他们就在伦敦城外”。无论在皇室的壁炉还是民间的冶铁作坊,木材都是最受宠的燃料。
  但是,随后一个世纪的新局面使英国人不得不开始寻找木材的代用品。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使建筑、取暖、家装和手工业等各领域的木材需求随之猛涨。而欧洲小冰期(Little Ice Age)的降临,又使得英国的冬季格外寒冷和漫长。学者鲁道夫·吕贝尔特估计,这一时期的伦敦取暖,可能耗去了这个人口大城三分之二以上的能源供给。
  制造业也耗能不菲。15世纪流行于英伦的鼓风炼铁炉是以木炭为燃料的,一家炼铁厂每年要消耗掉400平方英里以上的森林。按照史学家约翰·奈夫的说法,在伊丽莎白时期的伦敦,2000货车的木头只够酿酒业一年的燃料。到了詹姆斯一世时期,一个玻璃作坊一年则需要4000车。另外,“海军同样需要木材制造军舰”,而且用料讲究,用量巨大。在约翰·奈夫看来,“17世纪是一个能源危机时期”。
  森林的大量砍伐,使英国生产和生活都受制于能源供给的短缺。1500-1630年間,劈柴价格涨了7倍,而同期物价只不过涨了3倍。在部分地区,木材成了奢侈品,甚至出现了“一般老百姓都不敢举火”的情况,冻死人的例子也不鲜见。但是即便如此,英国上流社会也没有下决心改用煤炭。1578年,伊丽莎白女王声称她对煤烟的味道“感到无比伤心和苦恼”,要求伦敦制造商完全用木柴做燃料。许多酒厂、面包房和上流家庭也拒绝用煤,因为煤把食品和酒的味道“改变和毁坏了”。
  不过,能源危机很难使贵族继续保持矜持。1662年,皇家学会成员约翰·伊夫林痛斥产业界对森林肆意需索,不仅“砍倒,而且是掠夺、砍光,直至彻底根绝我们最节俭的祖先留下来的这许多宝贵的树木和森林”。更痛心的是,四年后,伦敦上万栋建筑毁于大火,灾后重建所需木料,竟然全部要依赖进口了。因燃料价格上涨而苦不堪言的产业界和普通百姓也普遍感到不满。正如史学家查理斯·威尔逊所说的,“木材的短缺在17世纪达到了引起民族危机的程度”。
  煤炭成为制造业灵魂
  燃料匮乏迫使英国社会接纳了被称为“海煤”(sea coal)的煤炭。国王詹姆斯一世允许煤炭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敦促富人接受煤炭。英国革命期间,煤炭运销受到影响。原本厌恶煤炭的贵妇人“几乎哭泣着叫道,上帝会赐给我们海煤吗……我们现在多么需要它们。”
  对于此时的英国人来说,煤炭已变得不可或缺,以至于当1652年英国与荷兰交恶、运煤航线受到荷兰与丹麦联合封锁时,伦敦煤价立刻就上涨了两倍半,“酒店厨师无法做菜,啤酒厂不得不停工,穷人怨声载道,要求燃料的凄惨呼声不绝于耳”。1738年,一位来自法国的参观者发现,煤炭已逐渐取代木材和木炭,成为“英国制造业的灵魂”。包括“玻璃制造人、啤酒酿造人、酿酒人、制糖人、肥皂制造人、铁匠、染匠、制砖匠、烧制石灰人、铸造人、布匹印染人”等从业者因为与煤炭利益相关,当年曾联名向议会请愿,要求禁止煤价过度上涨。
  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及其引发的能源结构调整,是英国经济史的重大转折。它促使英国产业界实行自我变革,以适应有煤无炭的局面。一贯热衷于航海和经商的盎格鲁-萨克逊民族,由此开始了整体性自我塑形的工业化进程。学者邱建群认为,这个转折极为重要,因为在煤炭代替木材之后,英国避免了两种极具灾变意义的可能,一是因过度开发森林而引发生态灾难,二是因燃料缺乏造成经济停滞和社会动乱。
  矿业、冶铁业和机器制造业最先感受到能源结构巨变的影响,其中尤以冶铁业为甚。直至18世纪下半叶,木炭还是英国生铁冶炼的主要燃料。但随着木柴资源日趋匮乏,缺乏燃料,英国三分之二的铁条都是从瑞典和俄国高价进口的。冶铁是战略产业,英国人不希望铁的供应链条掌握在他人手里。在官方支持和木炭成本的压力下,煤炭开始以更多更具效率的方式投入冶铁作坊的熔炉。
  至18世纪末,英国已成为大量出口生铁的世界制铁大国。“铁器热”(iron mania)也随之出现,“从工厂的机器、机座到建筑行业的桥、柱子、栏杆、大门、管道以至缆绳、家具甚至某些人的棺材都用铁来制造”。煤显然对此贡献至伟,因为按照学者莱格里(A. E. Wrigley)的说法,这一时期的“每年用煤量如果换成木头,那英国的森林面积就要比实际面积再多出几百万英亩才够”。早就有志于争霸欧洲乃至全球的英国人终于摆脱了金属约束,具有战略意义的近代冶金业由此建立。
  继木材在英国能源体系重构的过程被边缘化之后,水力也作为传统能源,开始逐步退居工业舞台的边缘。尽管英国水力资源丰富,但却是农业社会能源系统的一部分,“与其是城市体系的一部分,不如说是农村体系的一部分”。其能量分布不但受制于地理和地形,而且有着随季节或荣或枯的劣势,无法与城市的劳动力、工厂和交通设施拼成现代工业体制。正如学者E.霍尔斯鲍姆所说:“要创造一种摆脱这些束缚的英国经济,需要一种全新的能源作为动力,即煤炭燃烧转化成的蒸汽动力”。
  煤炭向动能的革命性转化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蒸汽动力和设备开始应用于生产领域。与其说这是瓦特的功劳,不如说是煤炭的勋业。因为正是后者方便运输、热效率更高的特有属性,使这种新设备得以被任何一家工厂或矿山用作动力,而不需要在选址设厂时必须靠近木材产地或河边。学者杰里·本特利认为:“如果没有采煤的简易手段,当时的经济就不可能支持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而这两项产业在英国工业化进程中至关重要”。
  由于生产和生活领域的燃料需求都在从木材、水力向煤炭转移,煤矿开采和运输领域的技术革新随之起步。而钢铁冶炼和动力领域的进展,无疑是矿业领域机器化的主要推力。采煤和抽水作业,都开始逐步减少或摆脱人力,改用更有效率的铁制机械。煤矿业一时间成为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最大产业。《英国工人运动状况》的作者恩格斯甚至注意到,矿工是英国工人群体中规模最大的一群。事实上,也正是这一批人,在英国从工业革命走向制度革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一、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的表现1.机构设置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资金交易和融资行为空前活跃,农民非常渴望金融机构能够为其提供
翡翠选购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翡翠作为一种高档消费物品,一般具有收藏和欣赏意义的缅甸天然翡翠价格都是比较昂贵的.所以在选购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从而选购到物超所值的A
期刊
据《欧洲橡胶杂志》消息,美国标准制订机构ASTM最近已经将ASTMD2414,即《炭黑标准试验方法吸油值(OAN)》更新为D2414—09a。炭黑吸油值与含炭黑橡胶胶料的加工性能和硫化胶性能相
用两段工艺生产金属包覆炭黑(MCCB),首先由金属复合物水解得到的母体沉积在炭黑(CB)表面,然后在高温下通过氢化作用将母体还原成金属。利用浆料的膨胀沉淀条件控制了炭黑添加量及粒
配合(质量份):NIPOLN-41L 100;氧化锌1^#5;硬脂酸1;HAF炭黑46;增塑剂DOP26;防2242;防OD1;加工助剂WB2121.6;胶态硫0.8,促TT1.6;促CZ2。硫化条件:160℃×10min。
针对当前工商管理情境教学方法在实际推广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探讨了案例教学法与行动学习各主要功能相结合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案例行动学习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热塑性材料,它有许多可利用的性能(如优越的物理机械性能、高的耐化学性能和耐磨性),其应用领域较宽,如管道、窗用型材、建筑侧板、绝缘电缆层和地板
本文以可供性理论为视角,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互联网初创企业价值实现的过程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发展经历了创立、衔接和信奉3个阶段,在企业价值实现方面分别呈现
由于受俄方边境贸易政策的影响,我市边境贸易发展受到限制,进一步制约了边境贸易的发展,导致进出口贸易发展受阻,贸易额下降,结售汇下降等,产生一系列现实问题。
胶料经受不同方法的热处理来进行硫化,可生产出各种橡胶制品。在硫化过程中,胶料由柔软的粘弹材料变成较硬的弹性体时,物理性能发生明显的变化。乘用车胎是橡胶制品最有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