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学就有共产党组织”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_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2年5月出生在河南洛阳一个农民家庭的李敏,读过很多书,尽管当时正是军阀混战时期,但是家里一直支持他念书,四年小学、两年高小。1936年,14岁的李敏顺利考入洛阳中学。
  李敏说,进入洛阳中学念书是他当年的大事,可是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当时蒋介石在洛阳办50大寿更是大事。为此,张学良、杨虎城都来到洛阳贺寿。也就在这时,蒋介石要消灭共产党的消息开始四处传播。
  身在洛阳中学的李敏感受尤为明显,当时的校长周庆学是鲁迅的学生,参加过“五四运动”,尽管不是共产党员,却一直为学校许多党员老师做掩护,并多次支援他们的斗争。她常说:“国难时期就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也正因如此,学校的抗日反蒋氛围尤为浓烈,在这样的民族危难时刻,面对蒋介石的内战企图,大家都很愤怒。
  1937年10月,15岁的李敏在河南省铁路工会纪希诚和已入党的同学毛朋运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李敏没被安排去延安,而是继续在洛阳干地下党,和战友们一起搞武装,搞“爱国主义宣传队”。李敏说,那时在宣传队的生活,既开心又充实。
  “当时,我们中学就有共产党组织。”李敏一再强调这点。因为有李敏这一大批新鲜血液注入,也因为当地革命的特殊性(洛阳是抗战时期蒋介石在国内修建的三道防线之一),党对洛阳地区学生的思想方面尤为重视,田汉、冼星海还专门来学校教学生们唱歌、编剧。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敌人从哪里来,打到哪里去”“卢沟桥问答”……这些令人激情澎湃的质朴歌曲,李敏如今仍然张口就来。
  “田汉还教我们一起编演了一部剧,叫作《放下你的鞭子》(1931年,由剧作家陈鲤庭执笔创作而成)。”李敏说,田汉从学生中挑了一部分人,然后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他就是被挑中的一员。然后,田汉自己负责总编剧,李敏和同学们负责细节还有演戏。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角色,每一句台词,都是田汉带着同学们一起研究并确定的。
  这部剧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人民流离失所,为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打日本鬼子而创作的。剧中高潮部分是一个大人手拿一根鞭子,要打他家不听话的小孩,正在这时有人站出来,要大人放下鞭子,并告诉他,鞭子应该打的是日本人,不是自己家里人。这时候,李敏扮演的观众就配合地大声喊出来:“别打了!别打了!大家动员起来打日本!”
  当时,李敏这个观众的角色是田汉亲点的,这一直是李敏的骄傲。虽然只有短短3句台词,但都是田汉手把手地教出来的,每讲一个字都有感情在流动。田汉前后和他对了几遍台词才练好。
  不久,田汉、冼星海他们离开了洛阳,成长起来的李敏和同学们便成立了自己的“战士服务团”,到处演出,鼓励全洛阳的百姓都起来抗日。
  不料,1937年日本空袭了学院,洛阳成为前线战场,日军一心要过黄河。李敏决然加入了冀察抗日游击队四中队,当时,他被分配到了部队宣传队,也就是“新四军冀察兵团宣传队”,他是党支部书记。其间,李敏带领宣传队同志们演出的抗日歌曲和戏剧都是当年田汉所教的,这给紧张的部队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1940年百团大战时,李敏被调入八路军南下干部大队,南下支援新四军。后来又经历大小无数战役。其中,李敏记忆最深的是击败日军的高沟战斗和杨口战斗两场战役。他們全歼守敌2000多人,击毙增援日军144人,缴获了一大批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
  1944年4月18日,新四军3师20旅兼淮海军分区决定以李敏所在的4支队主攻高沟(江苏涟水县高沟镇),1支队钳制杨口(江苏涟水县杨口镇)等地,尔后集中兵力会攻杨口,歼灭该处之敌。李敏说,高沟守敌1000余人,武器装备比较精良,并在镇四周筑有五六米深的外壕,壕外设有鹿砦(zhai,一种防御工事,栅栏、营垒等)。镇内有地堡和炮楼组成的7个环形防御。“我所在支队受领任务后,立即对高沟敌情、地形进行了缜密侦察,针对敌兵力部署情况,决定集中兵力从敌防守较薄弱的西南角突破,分歼镇内守敌。”
  战斗持续了数天,十分惨烈。到4月27日傍晚,1支队负责主攻,李敏所在的4支队负责断敌退路并打敌援兵。第二天上午,新安镇的日、伪军500余人增援,被4支队击退。杨子街剩下的敌寇在防守待援无望后,最终投降。
  在后面几天的战斗中,日军还出动了飞机向我方阵地投弹和扫射,并多次派兵增援,但都被我方成功打退了。这两场战斗一直深深印在李敏的脑海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敏所在部队是抗美援朝第一批,他担任志愿军39军116师347团政委。后来,李敏曾任职国防科技大学校务部副部长,退休后也一直住在国防科大第一干休所。
  直到现在,李敏还保留着看报听歌的习惯,“作家丁玲当年还来过我们宣传队呢”。97岁的李敏,说起话来也已经有点吃力,眼神却异常坚定。尽管口齿略微模糊,但却让人相信,他仍然可以随时站起来表演戏剧,号召大家团结奋进,为国家的美好安定奉献力量。
  (责任编辑:北鸣)
其他文献
核心提示: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传出:“中国石油依靠科技创新创出奇迹:在渤海湾滩海地区新发现一个储量规模超过lO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它再次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国际领先的地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兴奋地说。可以说,冀东南堡油田是40多年来,我国在石油勘探方面一个最激动人心的发现。  温家宝总理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2020年9月20日,中国将迎来第32个“全国爱牙日”。为此,本刊专门赴湖南省唯一的公立三级甲等口腔医院——长沙市口腔医院,采访了该医院的马秉权、段亚光、彭福珍等口腔医疗和护理专家,听他们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沙口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辉煌历史以及该医院在守护全市人民口腔健康、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所承我的最美好的记忆。——编者  1943年,中国仍处在抗战非常艰难的时期。这
“专利制度是给天才之火加上利润之油”。这是镌刻在美国商务部大门上的林肯总统的名言。这句话明确地界定了发明创新与专利制度的关系。  众所周知,探索新奇事物,满足求知欲,是人类基本精神活动之一。即便没有专利制度,人类依旧从事发明创造活动,这是人类的天性。这说明发明创造与专利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然而,在确立专利制度之后,人类发明创造的进程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从数量上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这已为建立专
牙刷史话  范士忠    牙刷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比之西方要早七八百年之久。早在汉代,我国已出现了用杨枝的一端砸扁或咬成刷状,露出纤维,或蘸水或蘸药或蘸盐,用以刷牙的杨枝牙刷。东汉高世安译《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曾讲到沐浴所需的7种用具,其中就有“六者杨枝”可使“口齿方白齐平”之说。武则天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大方广佛华平经疏演义钞》中也记载:“西域皆朝中嚼杨枝,分净秽。”至辽代,我国发明出第一
人们千百年来一直羡慕鸟类能在空中自由飞翔,如今,墨西哥的一家公司在设计一种新型的背负式“直升机”,人们可以将它穿在背上升至空中,进而满足人们对于自由飞行的渴望。    对于这架Libelula背负式直升机是如何在两个氢燃料筒的驱动下运作的,墨西哥航太科技公司在其网站上进行了详细解说,他们用直升机动叶片尖端的微型火箭取代了尾部螺旋桨,因为如果将尾部螺旋桨捆绑在人体上是极不安全的。该公司表示,Libe
国内动态    我国发现一种能控制抑喻基因的活牲分子  日前,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院士、张令强副研究员实验室的李力、邓彬蔚两位博士生发现了一种能抑制抑癌基因p53活性的分子PACT,并和该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杨晓研究员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联合揭示了PACT在细胞生长和胚胎发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靶向分子。  超过50%的人类肿瘤与p53的突变和失活直接相关,它的结构改变和功能异常是这些
“儒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晃离开部队快十年了,但我的心却仍在军营,脑子里也总是回忆起曾经在部队的点点滴滴,对部队难以割舍的感情时涌心头,总想为部队做些什么。因为自己平时喜欢进行发明创造,便将对军营的一腔热忱融入了与军事有关的发明之中。    长短袖可调节的新式军装    2006年6月,我因为谈业务的关系去了北京。刚去的时候天还不热,所以我也只带了一些长
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启发下,一些学者创造了时空机器的理论。即通过科学的手段,可以把人送到过去和未来,甚至有人要以此来改变历史。本文拟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地分析,证实时空机器理论是不可行的。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加时,运动物体的时间就会变慢,当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时,它的时间就会完全静止。于是有人便推论得出,当物体的速度超过光速时,那么这个物体的时间就会倒流,通过这种方式,
卢毅《“飞夺泸定桥”是虚构的吗?》  长期以来,“飞夺泸定桥”一直被视为红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典型战例。但近年有人提出质疑,如英籍作家张戎认定“飞夺泸定桥”纯系虚构,宣称“当时国民党无数通讯没有一份讲泸定桥打了仗”,且邓小平在1982年曾对美国前总统卡特的顾问布热津斯基说:“这只是为了宣传,我们需要表现我们军队的战斗精神。其实没有打什么仗。”另外,两个叫李爱德、马普安的英国人  在《两个人的长征
依依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她从小爱美,爱赶时髦,爱穿新衣裳。对她来说,新衣裳指的是衣服款式的新颖,在市场上找不到与之类似的衣服。按这个标准,即使刚刚买来的新衣裳她也感觉不够新,因为她知道设计再新颖独特的衣裳也是批量生产的,世上不会只有一件这种款式的衣裳。她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件真正只属于自己的绝版新衣裳。于是,她想到一个“个性化定制”服装的创意。  经过一番努力,依依的创意付诸实施,她按顾客要求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