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特区:吸引外资的平台
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客观上对外部资本存在着十分强烈的诉求。根据俄罗斯政府制订的2010年前经济翻番和2020年实现现代化的赶超战略目标,未来10多年间累计要投入2万亿美元以上的资金。而这个天文数字至少1/3需要由外资来填补。
大规模吸引外资的目标,需要经济特区这个载体来帮助实现。
目前,俄罗斯的积累和投资率偏低,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为80亿。据预计,2006年将有可能达到92亿美元。为扩大投资和提高投资增长速度,必须改变投资来源结构。以能源领域为例,基础设施严重老化,未来30年至少需要1500亿美元更新改造。但俄吸引外资的软硬件远不及中、印等发展中大国,通过经济特区所提供的各种优惠条件,则可以吸引大批投资。
特区建设的实际速度要比人们所想象的还要快。目前,6个经济特区已经获得了政府的批准。2006年,俄联邦预算将拨款80亿卢布建设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同时开始为2007年招商引资做准备工作。
从经济特区的构成来看,6个经济特区各自以发展微电子业、软件业、信息技术和仪器制造、核技术和纳米技术、生产家用电器和家具技艺以及汽车零部件和石化产品生产为主,而这些产业部门都是俄罗斯对外完全开放的领域。
俄式特区的中国商机
俄总统普京、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部长格列夫、联邦经济特区署署长日丹诺夫都曾强调,无论是来自发达国家还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要符合俄联邦《经济特区法》的规定,无一例外地欢迎进驻。
在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尽管中国在技术应用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由于设有1000万欧元的“门槛”以及面临来自德、英、意、美等具有科技优势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国企业要入驻有相当大的难度。
联邦特区署前景发展局副局长波波夫则诚恳地建议:“中国应当优先考虑进驻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选择那些在未来十年都居于领先的产品。这样,中资企业进入俄特区的几率要大得多,也更加稳妥。”
中国商务部官员称,中国两类企业已被纳入俄政府的视野,一类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主导产品核心技术、规模效益领先的高新企业,如软件业、微电子业,促进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另一类是以产品加工为主的汽车、家电等工业企业。
而事实上,与有“俄罗斯硅谷”之称的泽廖诺格勒经济特区有合作关系的中资企业已不只一家。目前,作为俄消费电子产品领域最大生产商,“西特罗尼克斯”同TCL、华为、中兴等中国知名企业已成为合作伙伴,而该公司总部就设在泽廖诺格勒。作为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的利佩茨克,则向中国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招商,表达了同中国开展积极合作的意向。
投资保护协定有望年内签署
俄罗斯总理米哈伊尔·伏拉德克夫按计划于近日对我国进行访问,商务部欧洲司官员称,希望中俄两国能在此期间签署《中俄政府间投资保护协定》。
投资合作的扩大无疑是中俄经贸关系中积极的新趋势,但中俄贸易渠道不畅通,灰色清关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俄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保障等等,始终困扰着双方的投资者,也使得中俄投资合作的潜力未能如愿完全释放。这其中,双方投资合作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成为诸多问题的一个核心。
目前,双方正在各自办理国内审批手续,力争年内签署。尽管官方还未透露《协定》的细节,但毫无疑问,这是双方政府为投资者活动提供法律保障的具体行动。在这背后是中俄日益旺盛的相互投资,中国正在朝2020年前对俄投资120亿美元的目标而努力。中俄两国政府部门间成立了投资合作工作组,并召开了两届中俄投资促进会议。据了解,前两次会议期间,双方企业共签订19个合同项目,中方投资总额21.5亿美元。目前家电、汽车组装、木材深加工、矿产开发已经成为对俄投资新的热点领域。
摘自《亚太经济时报》2006.11.9
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客观上对外部资本存在着十分强烈的诉求。根据俄罗斯政府制订的2010年前经济翻番和2020年实现现代化的赶超战略目标,未来10多年间累计要投入2万亿美元以上的资金。而这个天文数字至少1/3需要由外资来填补。
大规模吸引外资的目标,需要经济特区这个载体来帮助实现。
目前,俄罗斯的积累和投资率偏低,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为80亿。据预计,2006年将有可能达到92亿美元。为扩大投资和提高投资增长速度,必须改变投资来源结构。以能源领域为例,基础设施严重老化,未来30年至少需要1500亿美元更新改造。但俄吸引外资的软硬件远不及中、印等发展中大国,通过经济特区所提供的各种优惠条件,则可以吸引大批投资。
特区建设的实际速度要比人们所想象的还要快。目前,6个经济特区已经获得了政府的批准。2006年,俄联邦预算将拨款80亿卢布建设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同时开始为2007年招商引资做准备工作。
从经济特区的构成来看,6个经济特区各自以发展微电子业、软件业、信息技术和仪器制造、核技术和纳米技术、生产家用电器和家具技艺以及汽车零部件和石化产品生产为主,而这些产业部门都是俄罗斯对外完全开放的领域。
俄式特区的中国商机
俄总统普京、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部长格列夫、联邦经济特区署署长日丹诺夫都曾强调,无论是来自发达国家还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要符合俄联邦《经济特区法》的规定,无一例外地欢迎进驻。
在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尽管中国在技术应用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由于设有1000万欧元的“门槛”以及面临来自德、英、意、美等具有科技优势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国企业要入驻有相当大的难度。
联邦特区署前景发展局副局长波波夫则诚恳地建议:“中国应当优先考虑进驻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选择那些在未来十年都居于领先的产品。这样,中资企业进入俄特区的几率要大得多,也更加稳妥。”
中国商务部官员称,中国两类企业已被纳入俄政府的视野,一类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主导产品核心技术、规模效益领先的高新企业,如软件业、微电子业,促进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另一类是以产品加工为主的汽车、家电等工业企业。
而事实上,与有“俄罗斯硅谷”之称的泽廖诺格勒经济特区有合作关系的中资企业已不只一家。目前,作为俄消费电子产品领域最大生产商,“西特罗尼克斯”同TCL、华为、中兴等中国知名企业已成为合作伙伴,而该公司总部就设在泽廖诺格勒。作为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的利佩茨克,则向中国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招商,表达了同中国开展积极合作的意向。
投资保护协定有望年内签署
俄罗斯总理米哈伊尔·伏拉德克夫按计划于近日对我国进行访问,商务部欧洲司官员称,希望中俄两国能在此期间签署《中俄政府间投资保护协定》。
投资合作的扩大无疑是中俄经贸关系中积极的新趋势,但中俄贸易渠道不畅通,灰色清关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俄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保障等等,始终困扰着双方的投资者,也使得中俄投资合作的潜力未能如愿完全释放。这其中,双方投资合作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成为诸多问题的一个核心。
目前,双方正在各自办理国内审批手续,力争年内签署。尽管官方还未透露《协定》的细节,但毫无疑问,这是双方政府为投资者活动提供法律保障的具体行动。在这背后是中俄日益旺盛的相互投资,中国正在朝2020年前对俄投资120亿美元的目标而努力。中俄两国政府部门间成立了投资合作工作组,并召开了两届中俄投资促进会议。据了解,前两次会议期间,双方企业共签订19个合同项目,中方投资总额21.5亿美元。目前家电、汽车组装、木材深加工、矿产开发已经成为对俄投资新的热点领域。
摘自《亚太经济时报》200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