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气候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CRU发布的中亚干旱区逐月气候数据序列,分析1901—2017年中亚五国气候变化的特征及区域差异,得出以下结论:中亚地区平均气温升温显著,自1988年突变升温以来升温幅度达0.37℃/10 a,21世纪为最暖时期.四季平均气温差异明显,春、冬季平均气温升温幅度最大.平原区升温幅度较山区高0.05℃/10 a.最高气温增幅最小,最低气温增幅最大,夏季最低气温增幅为最高气温的近2倍.高山区最高气温增速较平原区缓.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突变后增幅较之
【机 构】
:
新疆气候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830002;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830002;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830002;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8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气候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CRU发布的中亚干旱区逐月气候数据序列,分析1901—2017年中亚五国气候变化的特征及区域差异,得出以下结论:中亚地区平均气温升温显著,自1988年突变升温以来升温幅度达0.37℃/10 a,21世纪为最暖时期.四季平均气温差异明显,春、冬季平均气温升温幅度最大.平原区升温幅度较山区高0.05℃/10 a.最高气温增幅最小,最低气温增幅最大,夏季最低气温增幅为最高气温的近2倍.高山区最高气温增速较平原区缓.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突变后增幅较之前增加了2倍多.受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影响,高大山体阻挡,降水量自北向南递减.1901—2017年四季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春、冬季为降水量高值期,增速也相对较大.降水日数总体呈微弱增加趋势,各国变化差异明显.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线上教学方式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活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成果导向的OBE教学理念,以线上教学为切入点,借助问卷调查,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进,构建了成果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分析—实践验证—成果反馈—诊断改进”的闭环混合式教学体系.实践应用表明,该教学体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双环径向反应器是一种具有更低床层压降和更高节能效率的反应器,为研究催化剂床层和反应器结构对反应器内流场的影响,模拟了颗粒尺寸为10 mm、12 mm、16 mm和20 mm随机堆积床层和分布筒开孔率为0.044、0.087和0.121时反应器内流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较小的催化剂颗粒填充的床层具有更高的流场均匀度,综合对比,粒径为12 mm的颗粒堆积的床层流场均匀度最优;随着开孔率由0.121减小至0.044,内床层均匀度由负转正,外床层均匀度由0.36增至0.84.通过两因素综合比较,发现开孔率对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