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感问题的困惑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育界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上世纪30年代,“语感”就受到不少语文教育专家的关注,并一度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感”作为“教学目标”多次出现。自此,语感培养俨然作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成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该得到强化。一方面,“语感”从概念诞生伊始就确定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葉圣陶就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吕叔湘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另一方面,伴随着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的起起落落,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语感”的理论热情未减。
值得反思的是,一种长久占据舆论层面、呈现出方兴未艾的现象本身却是一个问题。它警醒着我们,在其毋庸置疑的吁求背后,掩藏着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的困惑。许多年来,语感的培养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举步维艰。
造成语感培养困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理论层面,语感的定义杂多,言人人殊,影响了语感理论的层递渐进式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具体操作层面也乏善可陈。许多一线教师反映,语感理论虽好,然而过虚过空,无法操作,充其量注意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罢了。而有一些学生似乎并没经过特别的指导,也能获得良好的语感。教师无从下手的疑惑与学生意外所得的收获,是语感培养失控的体现。
二、语感培养的定位误差
要解决语感培养的困惑,把语感培养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更新观念,给予语感培养一个恰当的目标定位,是首要的问题。
1.语感是一种语言习惯,是语言活动的附属产品。语言是语感的主体,语感是言语活动者在运用语言时对语言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心理感受。它具有直观性、整体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并伴随着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情感体验等。没有语言活动和语言经验,语感就不复存在。不唯语文教学,任何语言活动都有语感的刺激与反应,存在着语感训练的潜在可能性。不同之处在于,语文教学提供一种规范的言说范式,集中培养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体现于一系列正确、规范、流利的具体的言说行为。没有规范的言说内容与形式的落实,语感的训练将落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语感是对思维的引领。语言不仅仅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具有互动互构的动态关系。对于母语而言,语言的训练就是思维的训练。言语序列本身具有逻辑关系和思维顺序。思维训练的成熟状态,应体现出良好的语感状态:一层意思未说完,另一层意思已蓄势待发。语感培养,不能越过思维的训练,尤其不能脱离语言思维的训练。良好的语感是语言思维成熟后水到渠成的结果。语文教学是训练学生运用母语熟练思维的主要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训练学生运用母语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把这种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充分融入到言语训练之中,成为言语行为的范式,久而久之,达到不假思索的直觉思维的地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3.语感是对意义的选择与预判。洪堡特指出:“显然,语言形式关键在于使意义真正渗透入语音,使感知言语的听觉完整地从语音中提取出其意义,而摈弃所有与意义无关的东西,并且使语音仅仅根据意义得到限定。”在感知言语的过程中,语感具有完整地从语音中提取出意义的性质或功能。人们不是首先听到作为物理现象的语音,然后通过身体器官与思维的内部转换,翻译为某种意义,而是在听到声音的同时,“听”出了它的意义。同样的道理,良好的语感也是在想到意义的同时,发出语音的,甚至在听与说之前,良好的语感已先行设定了意义与声音的范围与走向。因此,即便零乱、不连贯的话语行为,也能让人大致领会到它的意义。意义的理解、掌握与运用,是良好语感得以形成、做出正确预判的前提。
三、 语感培养的定位策略
语感培养的目标定位是策略性的,而非技术性的。这不仅由于形成良好的语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因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明显带有“无意识”、“直觉”等非理性特征。语文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内容与任务。但语感本身具有整体混沌性,语感的形成总体上表现为渐进的过程,目前尚不能划分出具体的层级,与语文教学的阶段性要求相对应,只能笼统地提出一个终极性的总目标。语文教学是一种有意识的师生双边活动,本质上似乎与无意识、非理性等因素无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去自觉地、有意识地促进无意识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不理智的。语感培养目标设定的价值意义在于,让我们充分注意到语文学习或语言习得中无意识、非理性以及语言自身因素的重要性。
人是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的,语言给予人一种对于世界特有的态度或世界观。语言是人的存在状态,支配着人的生存方式。语言的道说是存在自身的本体显露。人唯有栖居于语言的居所,方可受语言庇护,守护人类家园。与人生活的实际意义相比,语言的道说是先行的。这种先行的道说,是对言说行为一种沉默的召唤,处于前语言状态。它是人类对于人类自身与世界存在状态的先行领会与先行理解,人类存在的历史寓于其中。
叶圣陶先生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没有对自身生活先行的“留意”与“真实的经验”,语感就不会形成。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用质朴的话语就把语感与人生存感的密切关系表达得一清二楚。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学习,面对的不仅仅是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材料,而是寓于我们自身的生存之中,面对整个世界;语感的培养,也不单纯是训练对语言的感觉,而是基于切己的生存感,提高自我的世界观。“语言是存在之家”,在语言中,栖居并守护着一个民族存在的历史,也蕴涵和浓缩着一个人存在的整个世界。语言的学习和语感的培养,就是让我们学会在语言中倾听历史与世界的言说,学会倾听语言所道说出来的人类文明与我们自身对于世界的感受。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育界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上世纪30年代,“语感”就受到不少语文教育专家的关注,并一度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感”作为“教学目标”多次出现。自此,语感培养俨然作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成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该得到强化。一方面,“语感”从概念诞生伊始就确定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葉圣陶就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吕叔湘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另一方面,伴随着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的起起落落,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语感”的理论热情未减。
值得反思的是,一种长久占据舆论层面、呈现出方兴未艾的现象本身却是一个问题。它警醒着我们,在其毋庸置疑的吁求背后,掩藏着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的困惑。许多年来,语感的培养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举步维艰。
造成语感培养困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理论层面,语感的定义杂多,言人人殊,影响了语感理论的层递渐进式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具体操作层面也乏善可陈。许多一线教师反映,语感理论虽好,然而过虚过空,无法操作,充其量注意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罢了。而有一些学生似乎并没经过特别的指导,也能获得良好的语感。教师无从下手的疑惑与学生意外所得的收获,是语感培养失控的体现。
二、语感培养的定位误差
要解决语感培养的困惑,把语感培养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更新观念,给予语感培养一个恰当的目标定位,是首要的问题。
1.语感是一种语言习惯,是语言活动的附属产品。语言是语感的主体,语感是言语活动者在运用语言时对语言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心理感受。它具有直观性、整体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并伴随着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情感体验等。没有语言活动和语言经验,语感就不复存在。不唯语文教学,任何语言活动都有语感的刺激与反应,存在着语感训练的潜在可能性。不同之处在于,语文教学提供一种规范的言说范式,集中培养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体现于一系列正确、规范、流利的具体的言说行为。没有规范的言说内容与形式的落实,语感的训练将落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语感是对思维的引领。语言不仅仅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具有互动互构的动态关系。对于母语而言,语言的训练就是思维的训练。言语序列本身具有逻辑关系和思维顺序。思维训练的成熟状态,应体现出良好的语感状态:一层意思未说完,另一层意思已蓄势待发。语感培养,不能越过思维的训练,尤其不能脱离语言思维的训练。良好的语感是语言思维成熟后水到渠成的结果。语文教学是训练学生运用母语熟练思维的主要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训练学生运用母语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把这种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充分融入到言语训练之中,成为言语行为的范式,久而久之,达到不假思索的直觉思维的地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3.语感是对意义的选择与预判。洪堡特指出:“显然,语言形式关键在于使意义真正渗透入语音,使感知言语的听觉完整地从语音中提取出其意义,而摈弃所有与意义无关的东西,并且使语音仅仅根据意义得到限定。”在感知言语的过程中,语感具有完整地从语音中提取出意义的性质或功能。人们不是首先听到作为物理现象的语音,然后通过身体器官与思维的内部转换,翻译为某种意义,而是在听到声音的同时,“听”出了它的意义。同样的道理,良好的语感也是在想到意义的同时,发出语音的,甚至在听与说之前,良好的语感已先行设定了意义与声音的范围与走向。因此,即便零乱、不连贯的话语行为,也能让人大致领会到它的意义。意义的理解、掌握与运用,是良好语感得以形成、做出正确预判的前提。
三、 语感培养的定位策略
语感培养的目标定位是策略性的,而非技术性的。这不仅由于形成良好的语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因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明显带有“无意识”、“直觉”等非理性特征。语文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内容与任务。但语感本身具有整体混沌性,语感的形成总体上表现为渐进的过程,目前尚不能划分出具体的层级,与语文教学的阶段性要求相对应,只能笼统地提出一个终极性的总目标。语文教学是一种有意识的师生双边活动,本质上似乎与无意识、非理性等因素无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去自觉地、有意识地促进无意识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不理智的。语感培养目标设定的价值意义在于,让我们充分注意到语文学习或语言习得中无意识、非理性以及语言自身因素的重要性。
人是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的,语言给予人一种对于世界特有的态度或世界观。语言是人的存在状态,支配着人的生存方式。语言的道说是存在自身的本体显露。人唯有栖居于语言的居所,方可受语言庇护,守护人类家园。与人生活的实际意义相比,语言的道说是先行的。这种先行的道说,是对言说行为一种沉默的召唤,处于前语言状态。它是人类对于人类自身与世界存在状态的先行领会与先行理解,人类存在的历史寓于其中。
叶圣陶先生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没有对自身生活先行的“留意”与“真实的经验”,语感就不会形成。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用质朴的话语就把语感与人生存感的密切关系表达得一清二楚。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学习,面对的不仅仅是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材料,而是寓于我们自身的生存之中,面对整个世界;语感的培养,也不单纯是训练对语言的感觉,而是基于切己的生存感,提高自我的世界观。“语言是存在之家”,在语言中,栖居并守护着一个民族存在的历史,也蕴涵和浓缩着一个人存在的整个世界。语言的学习和语感的培养,就是让我们学会在语言中倾听历史与世界的言说,学会倾听语言所道说出来的人类文明与我们自身对于世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