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艺术进行到底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圈的朋友都称启基叫“幺哥”。陈启基这个名字似乎已被人们遗忘,可我自七十年代起就称“启基”,直到现在,时间长了,越老越亲切。“幺哥”大慨是八十年代后才有人这样叫他的吧?
  我就读中央美院时,有一次回贵阳,我们在郊外画画,看到启基画的画还不错,我就问启基:“你怎么不去报考美院呢? ”他回答:“超龄了。”是啊,那时他已经三十多岁了。时代决定了他不能是科班,命运决定了他只能生长在野地。启基命运坎坷,从小失孤,随姐姐长大,生活艰辛,在孤儿的苦难生涯中开始学画,他终于在艺术中找到了心灵的安慰和生活的勇气。启基在他长长的人生道路上始终与艺术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直到现在……
  我在中央美院完成学业后留校任教的几十年中,与启基的接触并不是很多,但是,几乎每年回到贵阳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打个电话,相约某日去某个地方走走。这个相约从未间断,几十年如一日,一样的亲切,一样的无所不谈,一样的热爱郊外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志同道合,心心相印。记得有一次在启基家聊天晚了,尽管两家相隔不远,但我还是在启基家住下了,继续谈人生、谈艺术、谈荒山上的野草野果呈现出的种种禅意,直至深夜。
  启基像山野里的一棵草、一棵树或是一座山。纯朴自然是他的天性,当艺术不知不觉到来时,就像天上下了一场雨,无喜无忧,自然吸收,不断成长。七十年代他画了许多风景和人物的写生,也进行了一些创作,他在他的油画中向世界询问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上哪里去?(高更语)。生活的沧桑,事业的艰辛,使他的油画蒙上了一层辛酸、忧郁的色彩,而那丰富微妙的色调,稚拙有力的造型又让人感到他内心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他自由地运用着自然的符号:田野中的玉米,河里的鱼虾,裸体少年,沉沉的山坡。微风吹过,画中传来阵阵淳厚、原朴的气味,让人感动得流泪。到了八十年代,启基的艺术逐渐走向多元化,从摄影、烧陶、木雕、再到编织壁挂的创作。王林先生在《“瞬间的真实性”——读陈启基先生摄影作品有感》一文中写道:陈启基先生深谙摄影的本质,他从不用虚假的纪实性迷惑人,即使是对象具体的人像摄影,或是运用道具使之具有舞台性、矫饰感,或者是附着物品使之呈现异样感、荒诞性,或通过绘画处理和拼贴添加以造成残缺、破碎、割裂和分解,其目的无非是要把观者的感受引离对象的真实,导向内心的体验。启基把摄影当作玩,当作生活的一部份,其中也包括他的烧陶、木雕以及和好友章治华一起编织了多年的大型壁挂,类似这些作品都有王林、管郁达、张健健等诸多批评家的评述,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八十年代的某一天,我回到贵阳,走进启基在市中心的一间二十多平米的工作室,里面乱七八糟,到处堆满了编织壁挂用的麻布、各色麻绳、红布黑布、纸张塑料板、园木、煤块,中间还有一个铁炉子和正在编织的壁挂,如战场一般。我顺手拿起一张整开大白纸,中间撕个洞,泼洒了一些颜料,头往里一钻,戴在脖子上,只露出一个头来,启基兴奋,拿出相机开始拍照。就这样,一个长达三年,在室内、过道、屋顶,郊外的行为艺术活动从此拉开了序幕。批评家管郁达曾在文章中评述:“曹力、陈启基、章治华是贵州早期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从1988年开始,曹力、陈启基、章治华在贵阳野外,居室等场所策划实施了长达三年的行为艺术活动“人·生命·信仰”,参加者达数十人。与九十年代以后演变为传媒炒作热点的行为艺术表演不同,“人·生命·信仰”这个事件几乎不曾见诸媒体,故至今尚不为人所知。根据当时留下的一些文件、照片和当事者的回忆大致可以看出,作为贵州早期发生的行为艺术活动,“人·生命·信仰”仍延续了八十年代艺术的终极追问理想与宏大叙事方法,具有很强烈的原始地域表现主义色彩,充满了一种悲壮的、挽歌式的仪式感。”
  启基初中还末毕业就辍学了,生活的磨砺竟然让他完成并出版了《我的石阡》一书,这是一部自传性的散文系列,正如《我的石阡》这一书名所示,他主要不是自叙经历,而是随着个人历程,讲述那个时代、那片土地上的人和事。这是一些人的历史,也是一方水土的历史(戴明贤先生语)。从此书中可以感受到启基对“家”有种与众不同的人生体验。在2000年以后,启基收集整理了几十户家庭的历史资料和新老照片,进行了长达近10年的《中国家庭》创作,其作品曾在国内外展出。
  近几年,启基又进行了综合材料的实验性创作,他利用泥土、沙子、蓑衣草、煤籽、木节等自然媒材与丙烯等材料的结合,附着于木板或画布上,时而涂抹时而堆集,时而雕刻时而镂空,在泥土、草木、丙烯这些材料的不断重新组合混搭下,赋予着这些无生命的材质以特有的灵性。记得上海月湖美术馆收藏的一幅三联画(360×180cm),就是在灰黄厚重的色调中体现了曾经燃烧过的大地,质朴、粗糙的肌理画面中有着尚未熄灭的枯草、木板和书籍,在厚厚的泥土中隐约呈现着些许的陶片,而在近乎流淌的银灰色和杂草丛中又有卵石、陶钵及草鞋……冥冥中我似乎感觉到在气势磅礴,气氛悲壮的画面下又带有一种祥和与慈悲的禅意。
  启基喜欢木,曾经创作过不少抽象的木雕作品,有一次我们去到贵阳郊外的一片大山里,沿着河谷穿行,在小溪边上一户农家的柴火堆里,启基发现了一个圆形松树枝上的木节,启基扛回去略加整理,那个疑似大脑的木雕令我很欢喜,准备收藏,不料却在中央美院画廊的个展中被北京国际艺苑的刘迅先生收藏了。启基有着木的情结,这也许是他从小就上山砍柴,一直生活在荒野大山中的原故吧!在近几年综合材料的创作中他制作了一幅七米多长的折页——一棵老树,宛若一条巨蟒在苍茫的群山中卷曲着、伸展着。弯曲的树干聚集着厚厚的青苔,濛濛的细雨侵蚀着,腐蚀着,即将变为朽木,化为尘土。整个画面悲壮而苍凉,这不就是启基花了两年时间精心制作的自画像吗?这就是他的生命结构和人生历程。
  启基是我的老哥子,也是我艺术历程中的同路人,我们会一起将艺术进行到底!
其他文献
贺黎:我想从我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始——为什么在你写诗20年之后,突然写了一部戏剧《野丁香》?许多诗人都在写小说,而你却转向戏剧创作。你是不是准备放弃诗歌?  莫非:我的确写了20年的诗,如果说写作是劳动,那么它也给写作者带来“异化”。不是你支配写作,而是写作把你据为己有,你以为在自由创造,而写作的经验告诉我们,写作同样把“异己的力量”强加于诗人、它同任何别的劳动一样,“伤害”一个诗人的身心。只不过在
期刊
一  董家河么,肯定是个有河的小镇。谁都知道镇子旁边那条不大不小的河,经过九曲十八拐,最后会亡于淮河,但没有人会在意。这条姓董的河被姓淮的河吞并,就像仇人与朋友必定会在墓地和解,对我们而言无可抗拒因而毫无意义,当然也就不必关心。在那段湿漉漉的粘稠岁月里,我生活的全部意义都集中在两个人身上:大头和小四儿。他们就像天平上的两个砝码,高高低低轻轻重重地决定着我心情的走向。  其实我想说的是,董家河是淮河
期刊
索玛大草原晚雾  从那些不明成因的天坑  的繁茂叶片之上,迷途的天马开始  轻盈的还乡之旅  夕阳那捂得发烫的罗盘  如同一个无法挽救的王朝逐渐式微  牧马人在回家的路上,远去了  马蹄声……模糊如一部暧昧的断代史  月上中天,星星像汹涌的  发光而沉重的泪滴,一任往事的白色轻蹄  托举着越过你和天空永恒的分界线  此时要是不用思念,该多好?  即使高处不胜寒,也可以学习露水  相拥于这来自远古的
期刊
不要说写诗。所谓的诗可以绕过去。直接去写汉语,新汉语,当代汉语。如果你写到家了,它们就是诗,高门槛的诗,绕不过的诗。那是一条隧道,太阳就在出口那里照耀。汉语的光芒照耀着不配照耀的一切。  我们现在看见的诗,还是冰山一角。看不见的部分埋在大海里。还没有被发现,所以,还没有被认识。最热闹的部分,看上去很高很亮很显眼,但不要忘了,是冰山下面的力量承载着。过不了太久,那些所谓“山尖尖”便给化掉了,落在水里
期刊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耕牛田中走。”  农历节令数到八九,渝东南的大村小镇,冰凌已经消失,稻种开始打整,有的水田里也开始响起农民“喂,瞿……”赶牛犁田的声音了。  一天中午,六子刨了几口饭,一边抹嘴巴一边出门往村口去。他是想去动员他舅黄老更把稻种改换下来。可是他又担着心,村里人都叫他舅“老业转儿”,今天去未必说得好。  在渝东南那一边方,“老业转儿”这个称谓有些贬意,意思是说某些人老是围
期刊
引言  爱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呼啸山庄》以自身的震撼力,撕心裂肺的情感力度,冲击着读者心灵,横掠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作者越过时代的限囿,对心理的不吝笔墨的描述,看似轻描淡写,却是渗入心脾。强烈的爱,狂暴的恨,无情的报复构筑出畸形社会畸形人性所展露的感情盛宴。凡是阅读过《呼啸山庄》的人,都会被其新奇的写作手法和古怪的思维方式所震撼,由于小说中人物事件传奇,情节离奇荒诞,场景变幻莫测,
期刊
再次接到《山花》副主编谢挺老师的电话,说是《吉卜斯》将与《关系》的稿子一起,以小辑的形式刊发,要求写一个创作谈,心中又惊又喜:《山花》作为国内第一流的文学刊物,竟可以这样厚爱我,让我获得这莫大的荣耀!  然而,这个创作谈却迟迟难以下笔。毕竟从文的时间长了,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的时间也长了,就不得不冠上“说来话长”这几个字。  说来话长,如果从发表所谓的处女作算起,已经走过了23年:如果从我开始到圈内
期刊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随着济慈、雪莱、拜伦的相继去逝,英国诗坛开始走向沉寂,自莎士比亚以来最为繁荣的诗歌时代中断了。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小说几乎占据了英国文坛。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为数不多的诗人中找到一位优秀的抒情女诗人——勃朗宁夫人。她不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留给我们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还以“十四行诗”这一传统诗体写下了一组感人肺腑的爱情诗篇,历来被人们作为珍品收藏。勃朗宁夫人的抒情十四行组诗共有四十
期刊
飞廉兄,你到底在写些什么?“绿林记”系列差不多有十年的时候,我也停下来反省自己。四十岁是一个奇怪的年龄,有的人归隐山林,有的人避世网络,有的人混迹市井,有的人却重新踏上长征路。由《飞廉的村庄》《草木一村》到计划中的“风土记”与“云梦小说”,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速写到深描,由田园牧歌的乡土写作到“重新进入”的生态写作,路径清晰,我决心已定。可是在林中的另外一条小路“绿林记”上,我费时费力,写下《洞
期刊
王西平:刘春你好,据说你曾经在广西师大当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人,那大概是什么时候?  刘春:我在广西师大印刷厂工作是1994年7月到1995年5月,但不是当工人,是中专毕业分配去的,算是干部(笑)。当时找工作比较容易,不像现在,连研究生都难找工作。1995年5月下旬,就调到新闻单位工作了。  王西平:那么当时在工厂是怎么上班的?请描述一下你的一天是怎么开始,又是怎么结束的?  刘春:在印刷厂几乎没有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