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 病例资料rn1.1 病 史 患者女性,67 岁,1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登楼后心悸、气短,无明显胸闷、胸痛,无咳嗽、咯痰,无头晕、黑矇等不适.患者于2019 年4 月15 日来院就诊,心超示:左房增大,余腔室形态、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肺动脉收缩压31 mmHg(1 mmHg=0.133 kPa).
【机 构】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上海 2000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例资料rn1.1 病 史 患者女性,67 岁,1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登楼后心悸、气短,无明显胸闷、胸痛,无咳嗽、咯痰,无头晕、黑矇等不适.患者于2019 年4 月15 日来院就诊,心超示:左房增大,余腔室形态、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肺动脉收缩压31 mmHg(1 mmHg=0.133 kPa).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CT扫描图像中早期肿瘤肺转移的漏诊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120例肿瘤肺转移患者,分析其CT影像及病史资料.120例患者均进行了多次胸部CT检查(包括术前胸部CT检查),分析CT图像中早期肺转移灶诊断及漏诊情况,并分析原发癌类型和是否临近血管等情况.结果 早期肺转移漏诊患者有42例(35%),其中单发转移21例、多发转移21例.肺部不同区域两次扫描间漏诊转移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漏诊组肺转移灶与邻近血管、胸膜及叶间裂的平均距离及邻近血管的直径小于真阴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健康体检时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检出率情况.方法 分析2020年9至11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2634名医务人员的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剔除既往有甲状腺手术史者23名,共2611名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09例,女性1502例,年龄为15~99岁,平均(39.6±17.0)岁.根据年龄分为65岁(n=220)组,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受检者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及性质和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 2611名医务人员中,共检出甲状腺结节患者582例(22.29%),其
目的 制备靶向CD147纳米微泡造影剂,并评价其理化性质、对肝细胞肝癌(肝癌)细胞的靶向能力及超声成像能力.方法 将PLGA-PEG、DSPE-PEG2000-COOH、全氟丙烷饱和水溶液混合,通过偶联反应与CD147抗体结合,制备靶向CD147纳米微泡.将靶向CD147及非靶向纳米微泡分别与MHCC-97H(肝癌细胞)共孵育,检测纳米微泡的寻靶能力.靶向CD147微泡制备后1 d及3 d检测粒径大小,并进行体外及裸鼠体内超声显像.结果 制备后1 d靶向微泡粒径(188.1±4.8)nm、3 d为(193
目的 比较ACS和BLADE序列在上腹部T2W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1例患者分别行上腹部BLADE-T2-FSE序列和ACS-T2-FSE序列扫描.由两位医师分别对两组图像中呼吸运动伪影、卷褶伪影、胃肠道蠕动伪影、图像错层情况、胆管和病灶显示清晰度、整体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测量并计算两组序列中病灶与肝实质信号强度对比率(contrast ratio,C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CS序列检查时间为10 s,BLADE序列检查时间约62 s.61例患者共检出75个病灶,其中肝细胞肝癌36个、胆管细胞癌
自1989年抑制HIV-1感染的CD4-Fc融合蛋白被首次报道以来,Fc融合蛋白的治疗性应用在医药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Fc融合蛋白由功能分子和免疫球蛋白的Fc结构域组成,不仅具有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且兼具抗体的特性,如在体内具有长半衰期、诱导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效应(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等.通过对Fc结构域进行糖基化、脱酰胺化、氨基酸定点突变改造,还可增强或减弱其介导的ADCC等效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另外,Fc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