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虽是古话,但至今仍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一天之中的早晨,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上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早晨是播种最佳的时节;对于一个工人来讲,早晨是生产的黄金期;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早晨是朗读的美好时间。
科学研究发现,人们的大脑的清醒度在早晨是最高的,早晨开始朗读会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产生朗读效果。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吟。”这句话则强调了熟读是学习的基础。大声朗读可以排泄胸腹中的郁闷之气,使人心神气爽,在新的一天调整一个良好的状态。所以,对于一个大脑、身心等各方面发育正在进行时的小学生来讲,早读课是规范学生的习惯、增强对汉语语感的把握、锻炼记忆力一个相对理想的手段。
一、可以规范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的五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做作业、检测。学习最容易忽略的是预习、复习这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早读时间强化了这两个环节,使这两个环节落到了实处。同时,早读时间激活了学生朗诵、表演、讨论课文内容的热情,他们或扮演角色,或摹拟人物语言,或交流情感体会,往往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教师和学生一样成为早读学习场合中的一个分子,同一盘棋中的卒子。”
小学生的学生习惯养成是一人令人头疼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最易受到其它各个方面的影响。因为,他们多动、爱玩的的天性,使他们无法很快集中注意力到一件事情上来。所以,在此阶段利用早读课来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做一定的要求,相信可以得到一些显著的效果。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就是在早读课堂上,尤其是在周一、周二的早读课堂上,学生们的积极性明显不高,精神明显不振。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早读时间来帮助学生矫正他们慵懒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们通过几十分钟的朗读,能够相对自觉地又迅速地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学习状态,潜意识里提醒自己周末已经结束,该是学习的时间。个人觉得在语文教学中规范小学生的习惯,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还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于学生自身发展还是于课堂纪律都非常重要。
二、有助于增強小学生对汉语语感的把握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早晨朗读尤其重要。小学生的智力发育还未完全,早读有利于他们对所读内容有或多或少的见解。这就涉及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早读课上要对他们所读内容作一定的规范。比如,中华民族经典诵读名篇美文。小学生通过朗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在潜意识里能够积累一些相关的名句名言,为以后的升学储备知识能量。
尤其是对于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意境与意味的领悟与把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授古典诗词时,常按照固有的模式去进行教学活动,往往搞得学生云里来雾里去的,学生基本没有得到实际上的知识。据调查,如果教师提前让学生在早读课上对于即将要讲解的诗词进行有准备的预习,即大声朗读。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朗读可能贯穿一堂的始终,早读课教师可以专让学生大声诵读,“在抑扬顿挫之中,学生自然领悟了诗词中某些无法言说有时也是无须言说的神韵。它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文章的理解。”这就像观看电视电影比只看文学作品印象更为深刻一样。
这样看来,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学习,绝对有助于学生对于汉语语感的把握,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肯定不会拿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来进行这个教学活动。所以,朗读很自然就落到了早读课堂上,这是无可厚非的。
三、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记忆力
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在一天的时间当中,早晨是我们记忆能力最强的时候。多读多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锻炼记忆力,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清晨早读,头脑经过一晚的休息而格外清醒,没有杂念与束缚,所以更容易记住材料。德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艾宾浩斯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通过机械记忆复述记忆长度不等的音节序列,得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步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
由于课时减少,课程量增多的现状,许多老师为了赶进度而忽略了许多教学的质量,以致于很有一部分学生压根儿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骤,成绩一落千丈。这时,早读课就可以发挥应用的作用。老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学生已学过的一些知识,需要学生记忆背诵掌握的内容,在最近的早读时间,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进行复习,有助于学生增强记忆效果,提高学生复习效率。这个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作为一名教师也是这样过来的。只是,现在有些小学时的教师忽略了这点,有的教师居然利用这段时间来上新课,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实在不可取。这样大好的时光,理应为了孩子们的将来考虑,而不是在乎那一小点儿新课。如果,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把早读课用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这项工作做好了,那么这位教师是功不可没的。因为,记忆力在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道路与方向。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一个人的记忆力是否强弱是有直接关系的,虽说“勤能补拙”,可记忆力好会轻松一些。
综上所述,早读课在小学教学过程发挥着很显著的积极作用,即规范学生的习惯、增强学生对汉语语感的把握、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可以这样说,早读课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起着先锋的作用,带头作用,不容忽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早读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养成语文早读的良好习惯”。
科学研究发现,人们的大脑的清醒度在早晨是最高的,早晨开始朗读会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产生朗读效果。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吟。”这句话则强调了熟读是学习的基础。大声朗读可以排泄胸腹中的郁闷之气,使人心神气爽,在新的一天调整一个良好的状态。所以,对于一个大脑、身心等各方面发育正在进行时的小学生来讲,早读课是规范学生的习惯、增强对汉语语感的把握、锻炼记忆力一个相对理想的手段。
一、可以规范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的五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做作业、检测。学习最容易忽略的是预习、复习这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早读时间强化了这两个环节,使这两个环节落到了实处。同时,早读时间激活了学生朗诵、表演、讨论课文内容的热情,他们或扮演角色,或摹拟人物语言,或交流情感体会,往往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教师和学生一样成为早读学习场合中的一个分子,同一盘棋中的卒子。”
小学生的学生习惯养成是一人令人头疼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最易受到其它各个方面的影响。因为,他们多动、爱玩的的天性,使他们无法很快集中注意力到一件事情上来。所以,在此阶段利用早读课来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做一定的要求,相信可以得到一些显著的效果。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就是在早读课堂上,尤其是在周一、周二的早读课堂上,学生们的积极性明显不高,精神明显不振。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早读时间来帮助学生矫正他们慵懒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们通过几十分钟的朗读,能够相对自觉地又迅速地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学习状态,潜意识里提醒自己周末已经结束,该是学习的时间。个人觉得在语文教学中规范小学生的习惯,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还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于学生自身发展还是于课堂纪律都非常重要。
二、有助于增強小学生对汉语语感的把握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早晨朗读尤其重要。小学生的智力发育还未完全,早读有利于他们对所读内容有或多或少的见解。这就涉及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早读课上要对他们所读内容作一定的规范。比如,中华民族经典诵读名篇美文。小学生通过朗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在潜意识里能够积累一些相关的名句名言,为以后的升学储备知识能量。
尤其是对于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意境与意味的领悟与把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授古典诗词时,常按照固有的模式去进行教学活动,往往搞得学生云里来雾里去的,学生基本没有得到实际上的知识。据调查,如果教师提前让学生在早读课上对于即将要讲解的诗词进行有准备的预习,即大声朗读。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朗读可能贯穿一堂的始终,早读课教师可以专让学生大声诵读,“在抑扬顿挫之中,学生自然领悟了诗词中某些无法言说有时也是无须言说的神韵。它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文章的理解。”这就像观看电视电影比只看文学作品印象更为深刻一样。
这样看来,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学习,绝对有助于学生对于汉语语感的把握,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肯定不会拿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来进行这个教学活动。所以,朗读很自然就落到了早读课堂上,这是无可厚非的。
三、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记忆力
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在一天的时间当中,早晨是我们记忆能力最强的时候。多读多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锻炼记忆力,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清晨早读,头脑经过一晚的休息而格外清醒,没有杂念与束缚,所以更容易记住材料。德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艾宾浩斯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通过机械记忆复述记忆长度不等的音节序列,得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步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
由于课时减少,课程量增多的现状,许多老师为了赶进度而忽略了许多教学的质量,以致于很有一部分学生压根儿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骤,成绩一落千丈。这时,早读课就可以发挥应用的作用。老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学生已学过的一些知识,需要学生记忆背诵掌握的内容,在最近的早读时间,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进行复习,有助于学生增强记忆效果,提高学生复习效率。这个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作为一名教师也是这样过来的。只是,现在有些小学时的教师忽略了这点,有的教师居然利用这段时间来上新课,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实在不可取。这样大好的时光,理应为了孩子们的将来考虑,而不是在乎那一小点儿新课。如果,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把早读课用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这项工作做好了,那么这位教师是功不可没的。因为,记忆力在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道路与方向。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一个人的记忆力是否强弱是有直接关系的,虽说“勤能补拙”,可记忆力好会轻松一些。
综上所述,早读课在小学教学过程发挥着很显著的积极作用,即规范学生的习惯、增强学生对汉语语感的把握、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可以这样说,早读课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起着先锋的作用,带头作用,不容忽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早读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养成语文早读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