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1次……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6622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夏天有机会去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开展专业实习,在此过程中,我既是去积累实践经验的准社工,也是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志愿者。三周实习,时间很短,春苗留给我的记忆却有一长串。印象最深的要数参加“童伴计划”,带领“小花关爱项目”下6个教育寄宿家庭中的28名孤残儿童到户外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长时间地接触孤残儿童,虽然没有机会与他们深入交谈,但一路随行,通过对孩子们的观察,我对这些特殊的小生命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敬意。
  身体的残缺或疾患,让他们一举一动相比于普通孩子都更为艰难:或因腿脚不便,走路摇晃不稳,或因体征特别,常常引来不解和嘲讽的目光。作为志愿者,很多人常常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要保护他们、帮助他们——伸手抱起腿脚不便的孩子代替其行走,协助瘦小的患儿完成属于她的游戏,帮助孩子们提他们拎得动的东西……但实际上孩子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行动”。这次活动中,听到孩子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自己来”、“我可以的”。他们“拒绝帮助”,也许正是为了证明自己能行——即使有缺陷也能正常生活。
  社工最重要的助人理念是“助人自助”,也就是协助案主自己学会独立面对生活、应对问题,逐步培养起自己的能力来克服困难更好前行。真正的帮助不是事事为案主代劳,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鼓励其独立完成。因为这些基本生活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至关重要。作为助人者,我们需要做的是培养孩子这些能力,学会灵活运用这些技能。这是我在春苗最深的一点感悟。
  如果问我在春苗实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说是“快乐”。春苗的服务理念之一也是“快乐”。这种快乐从何而来呢?
  我曾经跟我家人聊过自己的专业、讲过实习经历。当时家人不禁感叹,为什么社工专业接触的都是些遭遇困境、命途多舛的人,比如孤儿、残疾儿童,以及小小年纪就要遭受病痛折磨、经历生死考验的小病患?同他们接触后,不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沉重吗?
  的确,作为社工实习生,最初我也感伤生命脆弱,甚至几天都沉浸在一个悲惨的生命故事中。因为这些特殊孩子的经历就像是疤痕,很可能一辈子都烙印在身上。但我们不应该紧紧盯住他们的伤痛不放,他们和我们一样有快乐、有成长的权利。即使过去生活不幸,现在、未来也应在更多关爱下过正常的生活,和普通孩子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感到温暖安全,对以后的生活心怀希望。
  这段经历让我有机会见到不一样的孩子。外人看去也许满眼同情、满心酸楚,但我却和孩子们一样在互相陪伴中收获很多欢乐。只为拉着他们的小手时,他们对我满是信任;只为带着他们去动物园给动物喂食时,他们奇思妙想,向我抛出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只为一起就餐时,我为身边坐着的小孩子抹去嘴角的饭粒,小孩子也善意地回馈、邀请我与之共享美食……这些都是志愿服务带来的快乐。我想参与这次活动的所有志愿者也都会有这样的快乐体验。
  在春苗三周实习,让我接触了一群特殊但却坚强、快乐的孩子,感动于生命处于困境之中仍然寻找勃勃生机的韧性;让我有机会和一群阳光有爱的一线社工及志愿者们一起工作,感动于他们对于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公益事业的执着追求。今后,不论是否从事社会工作职业,我希望自己仍然能够坚持做一名服务他人的志愿者,传递着春苗社工精神,为更多有需要的人带去温暖和亮色。
其他文献
大陆社会工作教育以1988年马甸会议为恢复重建标志,至2015年已有321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本科。在此情势下,一方面是很多大学在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匮乏下成“无米下炊”之势,硬着头皮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另一方面是在专业社会认知度低,尤其是高考考生专业认知度极低情境下,大量高考新生非自愿报考而调剂入读社会工作专业。时逢丹桂飘香的九月开学季到来,大陆开设社会工作的高校又将迎来大批新生入学,如何帮助他们调适专
期刊
高考结束,志愿填报完成。虽然说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之后的就业对口率更低,但既然已经选择了社工专业,首要的是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如何适应这个专业,以及如何通过这个专业而变得优秀。  如果需要简单概括什么是社工专业,我想复旦大学顾东辉老师有两句话最为凝练和精准:第一句话是“社会工作是大学里最好的专业之一”,这是就内涵而言的,因为社会工作是面向人的专业,并且是面向“全人”而不是“单向度的人”,是
期刊
2017年7月25日,距离《慈善法》正式实行不足一年,在广东顺德,发生了一件堪称中国慈善事业里程碑式的大事,这就是中信信托与何亨健慈善基金会创设了国内最大规模的慈善信托,信托资金为现金5亿元。  改革开放之初,国人形容顺德人敢为天下先,敢饮“头啖汤”,称之为“可怕的顺德人”!现在,大家对于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已经很少用这样略显“哗众取宠”的词来形容了,因为,不断地向前变革,已经是发展的常态了。但是
期刊
截至2017年7月27日,中國基金会的数量已经达到6067家。这是在日前由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与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联合举办的第二期“慈善蓝系列沙龙”上,基金会中心网执行副理事长程刚分享的数据。他介绍说,近年全国基金会数量增加明显,而基金会净资产也稳步增长,在2016年底达到了1319亿元。  然而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看来,中国基金会行业的发展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资金量上都还远远不足,
期刊
徐宝宏,中共党员,天津市退休职工养老院副院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她出身民政,在儿童福利院长大;她奉献民政,把对党和人民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对老人的深厚感情。  住养老人中,有一位在院生活了22年的孤寡老人秦大爷,食欲不振,日渐消瘦,徐宝宏同志亲自带着老人到医院检查,办理住院及手术手续,焦急地奔波在单位和医院之间,陪伴守护在老人身边,老人住院期间,医院数次下病危通知,无论深更半夜还是周末休息,徐宝宏总是第
期刊
在2013年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河南省滑县(国家级贫困县)乡村的建华悲喜交加,孩子的降生本是全家庆贺的喜事,但面对三个早产儿子微弱的生命和刚刚生产完虚弱的妻子,他的胸口瞬间好像被三块大石头压得死死的。  2013年12月13日,在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面,三个男孩降临了人间,由于三个孩子早产了约三个月,出生的时候老大和老三都只有1200g,老二只有1000g,但是幸运的是,三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
期刊
“兰兰第一次趴在我胸口上时,身体很凉,我尽可能地用全身贴着她,让她的心脏紧贴着我的心脏,让她重新找回妈妈的温度。”爱心妈妈林晶(化名)回忆:就这样,这个出生只有两天,体重只有610克,身体只有巴掌大小的早产孤儿,健康地成长……  一个新生命的降生总会载着无尽的喜悦和寄托,然而早产儿却成了一记沉重的痛,发育不成熟需要系统医学救治护理,对于贫困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小花关爱项目——小
期刊
2015年已经看到尾巴了,我在春苗已经有4年5个月了。转眼间,春苗已经5岁了!在伴随春苗一起成长的日子里,酸甜苦辣咸种种滋味、喜怒哀乐愁循环播放,但回头想一想,留在记忆里根深蒂固的还是那些美好。  暖暖一杯水  2011年8月我刚从校园里走出来,我学社工专业,是个没有什么经验的小姑娘,第一次到春苗面试,对春苗的第一印象是“暖”,因为有一位温柔的姐姐为我倒了一杯水,再回想当时的场景就只有她的笑容和那
期刊
相当一段时间里,关于特色小镇的研究与讨论非常热闹,在产业、旅游、地产等方面,有许多研究成果和实践。而据我们所知,关于特色小镇社会治理方面的研究还是不多的,尤其是系统性研究,以及类似的研讨会更之少了。  古镇镇是第一批入选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公布的中国特色小镇。古镇位于中山市西北部,在中山、江门、佛山三市交汇处,总面积4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万多人。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党委政府推行“藏富于民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施行一年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部门全面启动了慈善組织认定登记、公开募捐资格审批、公开募捐方案备案等工作,相关省市民政部门也启动了慈善信托备案工作。根据最新统计,截止2017年8月底,各级民政部门共认定和登记慈善组织2109家,其中给予公开募捐资格的513家;慈善信托备案37件,信托规模约8.4亿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