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时隔5年,徽商大会再次起航,徽商故里,客商云聚。 “我们将支持广大徽商‘凤还巢’,构建回乡创新创业的‘徽商云’,加快打造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内陆开放新高地。我们深信,只要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开创合作发展的崭新篇章,让徽商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彩,让美好安徽更加美好。”会上,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对海内外徽商发出号召。 作为安徽引资引技引智的“金字招牌”,徽商大会已经成为徽商回归的“风向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隔5年,徽商大会再次起航,徽商故里,客商云聚。
“我们将支持广大徽商‘凤还巢’,构建回乡创新创业的‘徽商云’,加快打造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内陆开放新高地。我们深信,只要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开创合作发展的崭新篇章,让徽商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彩,让美好安徽更加美好。”会上,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对海内外徽商发出号召。
作为安徽引资引技引智的“金字招牌”,徽商大会已经成为徽商回归的“风向标”,一场回归热正在兴起。加速崛起中的安徽,将为徽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而安徽的创新发展同样离不开徽商们的助力。
2015年,徽商企业不含安徽本土徽商,总计销售额4.28万亿元,高于同期浙商企业销售总额近万亿元。对于安徽来说,徽商4.28万亿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只要把徽商的力量运用好,就能成为安徽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但与浙商回归相比,徽商回归还存在较大差距。安徽怎样更好地走出一条徽商回归之路?
徽商回归不是简单地生拉硬拽回来,而是要给徽商们拓展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和空间。徽商回乡投资也不是做慈善,追寻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因此徽商回归必须符合市场规律。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将海内外徽商“引得来、留得下、发展得好”,是回归热潮兴起之际,各地急需思考与探索的命题。
其他文献
5月29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正式合并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这是继南北车后,又一起大型央企合并。新组建的国电投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将集核电研发、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能力于一身,真正成为与中核、中广核分庭抗礼的“第三极”。 原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出任合并后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据透露,王炳华是此次合并的力推者。他曾在200
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荡涤下,主流的社会结构正在演化成一个个社群,至少这是一个“主流”的趋势。很多东西都将被改变或被冲击,我们面前的世界,将不再是熟悉的那个世界。人们正在从大的陌生人社会,向一个个可能相互隔绝,也可能相互沟通的小的熟人社会转变。
L中的那一竖始于2010年,中国经济开始从两位数的增速一路回落。2015年初至2017年底,中國每季度的GDP增幅都保持在同比6.7%至7.0%的区间,勾勒出了L中的那一横。2018年,这一走势会略有波动。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L型走势的终结和另一轮大幅回落的开端?不过从长远来看,尽管底部会略微参差不齐,但不至于与L型相差甚远。
官员既是社会关注的对象,也是政治生活新常态的建设者,只有认清新常态的内容,顺应新常态的要求,才能在时代的新坐标中找准位置。 “新常态”在今年5月出现,就流行起来,用来说明要充分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客观发展的规律和新要求。“新常态”是一种认识论,包含着对待中国发展阶段所持的态度、立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社会政治领域。 中国的政治与经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领导人更替
开好“第一道门” 《决策》: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安徽的市场主体数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轨迹? 朱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安徽省市场准入成本持续降低,工商注册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市场主体总数由2012年的192.52万户,增加到2016年的326.19万户,年均增长24.99%。2017年上半年,全省新登记企业数量约11万户,平均每个月新登记企业超过1.8万户,
《决策》:今年10月,安徽省政府出台《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从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安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政策,请问如何解读这条新政策? 牛弩韬:安徽省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十条”,以真金白银的政策和产业融合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这一政策可概括为“12345”。 “1”是安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2
“大的宏观体系构架下,每个地方、每个行业都面临这样的选择,都面临发展动力变化的过程。” 国家整体的制度完善和体系完善 《决策》:十九大报告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概念,并将其作为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如何理解这一新概念的内涵? 王小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至二十大的重大战略目标。它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正在用科技和体系创新,健步走在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展示著为实现中国汽车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梦想所作出的努力,成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积极践行者。曾几何时,中国自主品牌在国外品牌的挤压之下,境遇窘迫。而今,在市场上开始了反攻,并让外国品牌感觉芒刺在身。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中部省会中,武汉根基雄厚势如“曹魏”,长沙大业初成犹如“东吴”,合肥快速崛起则如“西蜀”。这三地,同披长江惠泽,均受楚文化浸染,春秋之时就有南楚、西楚之辨。 今天,三座城市之间演绎的故事,没有古代烽火,却有产业硝烟;没有诸侯间的合纵连横,却有城市圈的风生水起;没有馬蹄声疾的排兵布阵,却有悄无声息的文化暗战。 产业、文化、城市群,武汉、长沙、合肥均在谋篇布
2014年5月,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一中为了吸收优秀学生,发放招生简章,其中包含多项资金奖励措施,每名学生获奖可达数万元。三年高考后,该中学创造了其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面对资金奖励,校方却予以反悔,称这些獎励是政府承诺的,学校现在无法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