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与井冈山失之交臂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了。这是无产阶级在反革命的血腥屠杀面前,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在这历史转换的严重关头,郭沫若表现出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坚定立场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8月3日,当他在九江得知南昌起义的消息后,立即和李一氓、阳翰笙、梅龚彬一起奔赴南昌,加入起义部队。当时九江到南昌的火车已经停运,沿途又有许多哨口。历经磨难后于8月4日深夜到达南昌,并受到热情的欢迎,周恩来、贺龙当即前来看望他,并送他衣服。经过交谈,郭沫若了解了南昌起义的详情,还知道自己被列为革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宣传委员会主席兼政治部主任。8月5日,起义部队按预定计划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准备发展力量,再次举行北伐。郭沫若随军行动,尽管天气炎热,行军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在南下的行军途中,经周恩来和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初,出于形势的需要,起义军在三河坝兵分两路。一路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率总指挥部主力约8000人,继续沿韩江水陆两路南下潮汕。另一路由朱德率领第9军教导团和周士第的第11军第25师约3000人,扼守三河坝,牵制敌追兵。郭沫若随主力部队开拨,9月下旬,主力部队经过长途行军,到达广东的潮洲和汕头。由于寡不敌众,潮洲、汕头相继失守。9月30日晚,郭沫若随军撤出汕头,辗转来到普宁县的流沙。10月3日晚,郭沫若在战中被打散,后在地方党组织的帮助下,坐渔船进入香港,11月上旬由香港回到上海。1928年2月,经党中央安排,他携家前往日本。
三河坝分兵后,朱德率领部分官兵完成牵制任务后,途径福建武平、赣南安源、湘南等地,最终上了井冈山。随同朱德一起上山的有陈毅、王尔琢、林彪、粟裕、谭震林、周士第等人。
历史无法假设。三河坝分兵时,如果郭沫若留在朱德的部队,那么郭沫若的革命生涯将可能重写。郭沫若没有随朱德上井冈山,后移居海外的这一段历史,曾一度成为郭沫若的精神十字架。1970年夏秋间,在酝酿郭沫若为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时,他的这段经历还曾引起了一些不明历史真相人的责难。为此同年8月9日,周恩来在接见外交部、外贸部、外经部、新华社、人民日报、广播事业局、解放军报等单位的代表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怎么能责问郭老为什么没有跟林总上井冈山,应当先问周恩来嘛, 我是前委书记嘛。把队伍带到井冈山的是朱德,而不是林彪。当时郭老并不在朱德那里,而是在贺龙、叶挺我们这支南下汕头的队伍里。汕头军事失利后,郭老辗转到上海,他到日本去是党批准的。
二、第一次上井冈山
1965年6月23日,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主席的郭沫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偕夫人于立群从广东东江进江西。这年他已是74岁高龄了。与其他老红军上井冈山的路线不同,郭沫若是围绕中央苏区转了一个圈后才上井冈山的。6月24日,郭沫若、于立群、秘书、勤务员四人从广东东江进入江西寻乌。在赣南,郭沫若的脚迹遍布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每一个地方,如瑞金的叶坪、沙洲坝,大柏地,赣州城,红军长征第一河——于都河,兴国等地。然后于6月30日从吉安的泰和上井冈山。在井冈山前后共呆了5天,期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词是对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的颂歌,也是对革命摇篮井冈山的礼赞。同时,郭老随身携带文房四宝,在访问中每到一地,挥毫作书,有求必应,留下了许多题词和诗篇。如:6月30日写下了《过桐木岭》(桐木岭为井冈山周围五大哨口之一,自泰和到茨坪必经过桐木岭);7月1日下午,郭沫若一行上了黄洋界,写下了《在茨坪迎“七一”·念奴娇》、《黄洋界》;7月2日, 郭沫若一行游玩了龙潭。当时龙潭景区还没有开发,既不通公路,也没有缆车。于是,井冈山管理局请了解放军战士披荆斩棘开路,请了药工和采石工用绳索把郭沫若夫妇吊下去,参观后又吊上来。但最终因道路等条件的限制,郭沫若他们只下到了第三个潭(现有5个潭,即碧玉、锁龙、珍珠、飞凤、仙女五潭)。郭沫若游完龙潭诗兴大发,赋诗一首《龙潭》: “井冈山上有龙潭,瀑布奔流叠作三。樵径断残成绝境,车工开拓免垂毡。三潭交响千峰静,一井苍穹万木酣。土地归农思雨露,潜龙焉肯锁深岚。”如今,这首诗镌刻在龙潭旅游景点的大门前,供游人欣赏、品读、回味。
7月3日,郭沫若前往宁冈,参观了茅坪、会师纪念馆,写下了《访茅坪毛主席旧居》(两首)、《红军会师桥》,并为宁冈的砻市龙江桥题写“会师桥”三个大字。7月4日,郭沫若来到永新,访问了永新三湾村,听了关于毛泽东“三湾改编”的事迹,写下了《宿永新》。7月5日,郭沫若一行从永新前往南昌,路过吉安时,写下了《宿吉安》,其中“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一句,生动地表达了他这次井冈山之行的感受。
三、情系井冈山
1966年7月17日,郭沫若给井冈山负责同志写了一封信:
井冈山的负责同志们:
去年访问井冈山时,黄洋界的诗碑在改建中,同志们打算刻上主席《西江月·井冈山》的手迹。曾有同志到北京商量此事。
我曾向主席请求,满足同志们的愿望。最近蒙主席写就,并摄影寄上。请照碑式勾勒,并且适当放大为荷。
如以主席原式,则当成横披形,已建立碑又须改建。
如何之处,请酌量处理,寄件收到后,望回一信。敬礼
郭沫若
一九六六年七月十七日
事情的缘由是,1965年7月1日下午,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浏览黄洋界时,看到建筑工人在修建一座高12米的立式钢筋水泥结构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井冈山的负责同志向他汇报说,打算待碑建好后,镌刻上毛泽东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的词,但找不到毛泽东这首词的手迹。郭沫若当即答应说,待他回北京后请主席重书一遍。第二年井冈山管理局又派专人去北京向郭沫若汇报此事。于是郭沫若为这件事专门向毛泽东作了请示,毛泽东听后重新书写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这便是郭沫若给井冈山的负责同志写信的前因后果。
井冈山管理局的同志收到郭沫若寄来毛泽东手迹的摄影件后,便遵照郭老的意见,将毛泽东这幅诗词手迹放大,并精心排列(竖版),镌刻在纪念碑的正面,背面则镌刻朱德的题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但是,此碑于1969年4月被炸毁。8月,被改建成火炬亭。我们今天在黄洋界看到的《西江月·井冈山》的毛泽东手迹是1977年镌刻。1977年,在原址上重建了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竖碑),正面镌刻了毛泽东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竖碑的前面增建了一块横碑,横碑正面镌刻上了由郭沫若请毛泽东书写的《西江月·井冈山》的手迹。
1966年10月下旬,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又收到了一封与郭沫若有关的来信,信是由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办公室写来: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九月廿七日回信收到,谢谢。关于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的解释,就我们所知,以来信中的所说的第二种解释较为妥当,即:山下旌旗在望是指敌人,山头鼓角相闻是指我们。敬礼
郭院长办公室
十·八
这又是什么缘由呢?原来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人们对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的前两句:“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中的“山头”、“山下”的所指存在争议。当时,一种意见认为,“旌旗”是古词今用,它泛指革命根据地军民的旗帜,“山下”、“山头”都是井冈山军民的阵地,它是互文见义的词句。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山下”一词指的是敌方,因为它用的是“旌旗”而不是“红旗”,“旌旗”是泛指敌人的旗子,“旌旗在望”意谓敌军已在视野之内,而且正在步步逼近;“山头”是指红军,这样它和“山头”句的“鼓角”相对更突出了激烈的战斗气氛。为了弄清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井冈山博物馆的同志于是写信向毛泽东的诗友郭沫若请教(同时也是给郭沫若回信,感谢他寄来了毛泽东写的《西江月·井冈山》手迹的摄影件),于是便有了郭沫若院长办公室的回信,这封回信,解开了人们心中的疙瘩,使多年的争论有了统一的认识。□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了。这是无产阶级在反革命的血腥屠杀面前,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在这历史转换的严重关头,郭沫若表现出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坚定立场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8月3日,当他在九江得知南昌起义的消息后,立即和李一氓、阳翰笙、梅龚彬一起奔赴南昌,加入起义部队。当时九江到南昌的火车已经停运,沿途又有许多哨口。历经磨难后于8月4日深夜到达南昌,并受到热情的欢迎,周恩来、贺龙当即前来看望他,并送他衣服。经过交谈,郭沫若了解了南昌起义的详情,还知道自己被列为革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宣传委员会主席兼政治部主任。8月5日,起义部队按预定计划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准备发展力量,再次举行北伐。郭沫若随军行动,尽管天气炎热,行军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在南下的行军途中,经周恩来和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初,出于形势的需要,起义军在三河坝兵分两路。一路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率总指挥部主力约8000人,继续沿韩江水陆两路南下潮汕。另一路由朱德率领第9军教导团和周士第的第11军第25师约3000人,扼守三河坝,牵制敌追兵。郭沫若随主力部队开拨,9月下旬,主力部队经过长途行军,到达广东的潮洲和汕头。由于寡不敌众,潮洲、汕头相继失守。9月30日晚,郭沫若随军撤出汕头,辗转来到普宁县的流沙。10月3日晚,郭沫若在战中被打散,后在地方党组织的帮助下,坐渔船进入香港,11月上旬由香港回到上海。1928年2月,经党中央安排,他携家前往日本。
三河坝分兵后,朱德率领部分官兵完成牵制任务后,途径福建武平、赣南安源、湘南等地,最终上了井冈山。随同朱德一起上山的有陈毅、王尔琢、林彪、粟裕、谭震林、周士第等人。
历史无法假设。三河坝分兵时,如果郭沫若留在朱德的部队,那么郭沫若的革命生涯将可能重写。郭沫若没有随朱德上井冈山,后移居海外的这一段历史,曾一度成为郭沫若的精神十字架。1970年夏秋间,在酝酿郭沫若为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时,他的这段经历还曾引起了一些不明历史真相人的责难。为此同年8月9日,周恩来在接见外交部、外贸部、外经部、新华社、人民日报、广播事业局、解放军报等单位的代表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怎么能责问郭老为什么没有跟林总上井冈山,应当先问周恩来嘛, 我是前委书记嘛。把队伍带到井冈山的是朱德,而不是林彪。当时郭老并不在朱德那里,而是在贺龙、叶挺我们这支南下汕头的队伍里。汕头军事失利后,郭老辗转到上海,他到日本去是党批准的。
二、第一次上井冈山
1965年6月23日,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主席的郭沫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偕夫人于立群从广东东江进江西。这年他已是74岁高龄了。与其他老红军上井冈山的路线不同,郭沫若是围绕中央苏区转了一个圈后才上井冈山的。6月24日,郭沫若、于立群、秘书、勤务员四人从广东东江进入江西寻乌。在赣南,郭沫若的脚迹遍布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每一个地方,如瑞金的叶坪、沙洲坝,大柏地,赣州城,红军长征第一河——于都河,兴国等地。然后于6月30日从吉安的泰和上井冈山。在井冈山前后共呆了5天,期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词是对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的颂歌,也是对革命摇篮井冈山的礼赞。同时,郭老随身携带文房四宝,在访问中每到一地,挥毫作书,有求必应,留下了许多题词和诗篇。如:6月30日写下了《过桐木岭》(桐木岭为井冈山周围五大哨口之一,自泰和到茨坪必经过桐木岭);7月1日下午,郭沫若一行上了黄洋界,写下了《在茨坪迎“七一”·念奴娇》、《黄洋界》;7月2日, 郭沫若一行游玩了龙潭。当时龙潭景区还没有开发,既不通公路,也没有缆车。于是,井冈山管理局请了解放军战士披荆斩棘开路,请了药工和采石工用绳索把郭沫若夫妇吊下去,参观后又吊上来。但最终因道路等条件的限制,郭沫若他们只下到了第三个潭(现有5个潭,即碧玉、锁龙、珍珠、飞凤、仙女五潭)。郭沫若游完龙潭诗兴大发,赋诗一首《龙潭》: “井冈山上有龙潭,瀑布奔流叠作三。樵径断残成绝境,车工开拓免垂毡。三潭交响千峰静,一井苍穹万木酣。土地归农思雨露,潜龙焉肯锁深岚。”如今,这首诗镌刻在龙潭旅游景点的大门前,供游人欣赏、品读、回味。
7月3日,郭沫若前往宁冈,参观了茅坪、会师纪念馆,写下了《访茅坪毛主席旧居》(两首)、《红军会师桥》,并为宁冈的砻市龙江桥题写“会师桥”三个大字。7月4日,郭沫若来到永新,访问了永新三湾村,听了关于毛泽东“三湾改编”的事迹,写下了《宿永新》。7月5日,郭沫若一行从永新前往南昌,路过吉安时,写下了《宿吉安》,其中“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一句,生动地表达了他这次井冈山之行的感受。
三、情系井冈山
1966年7月17日,郭沫若给井冈山负责同志写了一封信:
井冈山的负责同志们:
去年访问井冈山时,黄洋界的诗碑在改建中,同志们打算刻上主席《西江月·井冈山》的手迹。曾有同志到北京商量此事。
我曾向主席请求,满足同志们的愿望。最近蒙主席写就,并摄影寄上。请照碑式勾勒,并且适当放大为荷。
如以主席原式,则当成横披形,已建立碑又须改建。
如何之处,请酌量处理,寄件收到后,望回一信。敬礼
郭沫若
一九六六年七月十七日
事情的缘由是,1965年7月1日下午,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浏览黄洋界时,看到建筑工人在修建一座高12米的立式钢筋水泥结构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井冈山的负责同志向他汇报说,打算待碑建好后,镌刻上毛泽东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的词,但找不到毛泽东这首词的手迹。郭沫若当即答应说,待他回北京后请主席重书一遍。第二年井冈山管理局又派专人去北京向郭沫若汇报此事。于是郭沫若为这件事专门向毛泽东作了请示,毛泽东听后重新书写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这便是郭沫若给井冈山的负责同志写信的前因后果。
井冈山管理局的同志收到郭沫若寄来毛泽东手迹的摄影件后,便遵照郭老的意见,将毛泽东这幅诗词手迹放大,并精心排列(竖版),镌刻在纪念碑的正面,背面则镌刻朱德的题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但是,此碑于1969年4月被炸毁。8月,被改建成火炬亭。我们今天在黄洋界看到的《西江月·井冈山》的毛泽东手迹是1977年镌刻。1977年,在原址上重建了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竖碑),正面镌刻了毛泽东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竖碑的前面增建了一块横碑,横碑正面镌刻上了由郭沫若请毛泽东书写的《西江月·井冈山》的手迹。
1966年10月下旬,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又收到了一封与郭沫若有关的来信,信是由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办公室写来: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九月廿七日回信收到,谢谢。关于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的解释,就我们所知,以来信中的所说的第二种解释较为妥当,即:山下旌旗在望是指敌人,山头鼓角相闻是指我们。敬礼
郭院长办公室
十·八
这又是什么缘由呢?原来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人们对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的前两句:“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中的“山头”、“山下”的所指存在争议。当时,一种意见认为,“旌旗”是古词今用,它泛指革命根据地军民的旗帜,“山下”、“山头”都是井冈山军民的阵地,它是互文见义的词句。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山下”一词指的是敌方,因为它用的是“旌旗”而不是“红旗”,“旌旗”是泛指敌人的旗子,“旌旗在望”意谓敌军已在视野之内,而且正在步步逼近;“山头”是指红军,这样它和“山头”句的“鼓角”相对更突出了激烈的战斗气氛。为了弄清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井冈山博物馆的同志于是写信向毛泽东的诗友郭沫若请教(同时也是给郭沫若回信,感谢他寄来了毛泽东写的《西江月·井冈山》手迹的摄影件),于是便有了郭沫若院长办公室的回信,这封回信,解开了人们心中的疙瘩,使多年的争论有了统一的认识。□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