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工作者帮助儿童适应社会,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促进儿童自身发展,为孤、弃儿童提供养护、救治、教育、康复、特教服务,认真研究其工作模式和社会支持系统对进一步提升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孤残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资源分配
一、儿童福利院内社会工作的介绍
滁州市儿童福利院1995年建院,该院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院宗旨,主要收养了一些生理残疾、孤儿等儿童,并采取家庭寄养等社会化的方式,接纳了许多遗弃和残疾儿童,给予他们生活以及教育帮助,坚持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维护儿童基本权益。社会工作者帮助儿童适应社会,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促进儿童自身发展,为孤、弃儿童提供养护、救治、教育、康复、特教服务。让他们在机构中健康、快乐成长,在寄养家庭中感受亲情,融入社会。
二、孤残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一)院内社会工作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到儿童福利机构中去,服务于更多的孤残儿童。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儿童福利院通过地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的服务进入到儿童福利院内照顾和教育这些孤残儿童,或者通过招聘的方式引入社会工作者到儿童福利院内。
(二)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制度保障
2003年,滁州市儿童福利院以院长负责制的社会工作服务小组成立,还设有专门的社会工作办公楼,只为了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服务更加专业化。让儿童福利院内的员工参加专业社会工作资格考试,通过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相关保障,为院内儿童提供了更好更高效的生活和教育服务。
以滁州市定远县儿童福利院为例,院内有两位专职社会工作者,另外,还有5名有资质的兼职社会工作者。该院的5名兼职社会工作者主要是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即对孤残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和社会能力方面的训练,而且还对这些孩子们进行集体训练和社会人际交往的训练。
(三)高效志愿社会工作者
充分调动社会志愿服务,主动从高校或者从幼儿园内寻求专业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者。例如,2016年,滁州学院的9名大学生把服务儿童福利院作为他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到儿童福利院内实践,她们主要分为教育辅导和心理辅导两类。教育辅导包括通过了解儿童已有的知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上课等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了专业的教育服务。心理辅导包括一对一、团体的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三、资源支持方面
福利院所做的一切服务活动都是根据院内孩子的需要进行补给的,因此在院内的所有活动资金、生活用品、活动场地都是由福利院来负责。
探索儿童社会福利医疗康复的发展新模式是儿童福利院在新形势下的重要课题。儿童的医疗康复工作是社会服务的发展活动,与市中心医院合作,让孩子有个健康的身体。儿童的医疗康复工作所采取的战略、政策、侧重点、主要途径和措施,我们可通过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成果,结合我国国情的实际,探索具有灵活多样和实用方便的院内医疗康复与家庭医疗康复并行模式。例如:将孤残儿童像正常有家庭的儿童一样,白天由寄养家长负责送兒童到院内的康复中心、特殊教育中心培训学习,晚上与寄养家庭成员一起,分享家庭的温暖。康复中心利用专业资源优势对寄养家长提供康复训练、特殊教育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指导。
四、结语与展望
目前,各儿童福利院对社会工作的重要程度还不够,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的服务受到些阻力。福利院的社会工作者多是大学毕业生或是义工,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但社会工作经验方面却比较欠缺,特别是是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比较差。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服务的过程中,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社会工作的“边缘化”。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不够正式,首先是从社会工作专业方面能证明社会工作介入必要性的服务没有开发出来,其次福利院内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定位不够准确,将他们当做与其他服务人员性质样的工作者来看待,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被忽略,这会导致人才浪费、损失工作效率。因此社会工作者自己努力将服务做到实用与创新并举的同时,也希望政府和机构领导者能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琴华,2013,《孤残儿童康复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2.陈静,2012,《孤残儿童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残疾人研究》第2期。3.陈行,2003,(56名福利院儿童人格特征及社会交往状况》,《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7期。4.从淑丽:海里曼,2012, 《从社会工作视角看儿童福利院》,《艺术科技》 ,第2期。
5.郑天耀,2010,(孤残儿童异常心理表现及形成原因》 ,《内江科技》第7期。6.曾凡林:昝飞,2001,《家庭寄养和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心理科学》第5期。7.郑英霞,李大明:韩金红赵金磊,2012,《社会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文化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石家庄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为例》,《社会福利(理论)》第12期。8.朱再信:李延萍,2008,《沈阳市儿童福利院着力探索家庭寄养之路》,《社会福利》第12期。
关键词:孤残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资源分配
一、儿童福利院内社会工作的介绍
滁州市儿童福利院1995年建院,该院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院宗旨,主要收养了一些生理残疾、孤儿等儿童,并采取家庭寄养等社会化的方式,接纳了许多遗弃和残疾儿童,给予他们生活以及教育帮助,坚持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维护儿童基本权益。社会工作者帮助儿童适应社会,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促进儿童自身发展,为孤、弃儿童提供养护、救治、教育、康复、特教服务。让他们在机构中健康、快乐成长,在寄养家庭中感受亲情,融入社会。
二、孤残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一)院内社会工作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到儿童福利机构中去,服务于更多的孤残儿童。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儿童福利院通过地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的服务进入到儿童福利院内照顾和教育这些孤残儿童,或者通过招聘的方式引入社会工作者到儿童福利院内。
(二)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制度保障
2003年,滁州市儿童福利院以院长负责制的社会工作服务小组成立,还设有专门的社会工作办公楼,只为了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服务更加专业化。让儿童福利院内的员工参加专业社会工作资格考试,通过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相关保障,为院内儿童提供了更好更高效的生活和教育服务。
以滁州市定远县儿童福利院为例,院内有两位专职社会工作者,另外,还有5名有资质的兼职社会工作者。该院的5名兼职社会工作者主要是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即对孤残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和社会能力方面的训练,而且还对这些孩子们进行集体训练和社会人际交往的训练。
(三)高效志愿社会工作者
充分调动社会志愿服务,主动从高校或者从幼儿园内寻求专业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者。例如,2016年,滁州学院的9名大学生把服务儿童福利院作为他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到儿童福利院内实践,她们主要分为教育辅导和心理辅导两类。教育辅导包括通过了解儿童已有的知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上课等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了专业的教育服务。心理辅导包括一对一、团体的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三、资源支持方面
福利院所做的一切服务活动都是根据院内孩子的需要进行补给的,因此在院内的所有活动资金、生活用品、活动场地都是由福利院来负责。
探索儿童社会福利医疗康复的发展新模式是儿童福利院在新形势下的重要课题。儿童的医疗康复工作是社会服务的发展活动,与市中心医院合作,让孩子有个健康的身体。儿童的医疗康复工作所采取的战略、政策、侧重点、主要途径和措施,我们可通过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成果,结合我国国情的实际,探索具有灵活多样和实用方便的院内医疗康复与家庭医疗康复并行模式。例如:将孤残儿童像正常有家庭的儿童一样,白天由寄养家长负责送兒童到院内的康复中心、特殊教育中心培训学习,晚上与寄养家庭成员一起,分享家庭的温暖。康复中心利用专业资源优势对寄养家长提供康复训练、特殊教育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指导。
四、结语与展望
目前,各儿童福利院对社会工作的重要程度还不够,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的服务受到些阻力。福利院的社会工作者多是大学毕业生或是义工,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但社会工作经验方面却比较欠缺,特别是是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比较差。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服务的过程中,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社会工作的“边缘化”。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不够正式,首先是从社会工作专业方面能证明社会工作介入必要性的服务没有开发出来,其次福利院内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定位不够准确,将他们当做与其他服务人员性质样的工作者来看待,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被忽略,这会导致人才浪费、损失工作效率。因此社会工作者自己努力将服务做到实用与创新并举的同时,也希望政府和机构领导者能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琴华,2013,《孤残儿童康复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2.陈静,2012,《孤残儿童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残疾人研究》第2期。3.陈行,2003,(56名福利院儿童人格特征及社会交往状况》,《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7期。4.从淑丽:海里曼,2012, 《从社会工作视角看儿童福利院》,《艺术科技》 ,第2期。
5.郑天耀,2010,(孤残儿童异常心理表现及形成原因》 ,《内江科技》第7期。6.曾凡林:昝飞,2001,《家庭寄养和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心理科学》第5期。7.郑英霞,李大明:韩金红赵金磊,2012,《社会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文化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石家庄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为例》,《社会福利(理论)》第12期。8.朱再信:李延萍,2008,《沈阳市儿童福利院着力探索家庭寄养之路》,《社会福利》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