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剧作中经典台词与“莫言”英文作品中经典语录对比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78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课题:本论文属于2016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项目编号为15G170;项目负责人田仙枝,项目成员胡丽、程钰琼、谢春林、李青云。
  摘 要:莎士比亚是英国的文学巨匠,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作品以剧本见长,许多经典台词源远流长,发人深省,寓意深远。莫言是中国的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开始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其中的经典语录也开始流传于世。本论文运用文本细读法对中外两位文学大师的作品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文学语言超越文化差异体现的共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台词;作品;艺术;幻想;人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3
  一、莎士比亚剧作中经典台词与莫言英文作品中经典语录研究现状
  1.对莎士比亚剧作中经典台词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经典台词是时代语言艺术型和思想升华的高度融合。莎士比亚的作品,语言生动形象,感情淋漓尽致,表达尖锐锋利,体现了当时时代精神的超艺术和超人文主义。
  (2)莎士比亚作品的台词中,刻画了许多生动形象,个性鲜明,具有深刻矛盾特色的经典人物。
  (3)莎士比亚语言的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是其典型的艺术特征。莎翁非常灵活地使用各种生动表达,想象深刻,表达鲜明,刻画生动具体。
  2.对莫言经典台词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莫言,作为中国现代时期伟大作家,其语言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1)语言刻画地极其生动和深刻。莫言的文笔非常细致和精密,将人类生存的本性,以及人们生活想始终的压抑情感,能够描述得栩栩如生,让人过目不忘。
  (2)充满自由氛围的叙事风格。莫言作品中非常吸引人眼球,和深深印入读者脑海中的,就是其文笔的随性和自然,不拘一格,让人捉摸不定,使读者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描述中,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3)莫言作品的立足点是其家乡高密。莫言作品中的故事,大部分原型都来源于其家乡的耳闻目染,亲身体验,所以感触颇深,下笔颇有感触。这个偏僻落后的东北乡,赋予了莫言无以伦比的体验和奇妙的想象力,充实了他的创作灵感和创作语料,为莫言作品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二、“莎士比亚”剧作中经典台词与“莫言”英文作品中经典语录分类对比研究
  提到莎士比亚无人不知,他在英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功劳卓著,光彩闪耀。提到莫言,全中国的文学爱好者和文人志士无不为之自豪,他2012世界诺贝尔奖文学类获得者。可以说,人类艺术经典的标志是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而同时,莫言也是世界文学艺术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们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也决定了这两个不同时期不同国籍的文学巨匠被世人拿来对比分析,我们的分析仅仅是所有研究中的沧海一粟。
  1.爱情类经典台词与语录对比
  关于爱情,很多文学巨匠都抒发过自己独有的感情和抒发方式。莎士比亚的爱情观超越阶级,逾越一切障碍,他曾说“你甜蜜的爱,就是珍宝,我不屑把处境跟帝王对调。”“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想办法叫它冷却。让它任意着,那就要把一颗心烧焦。”他的爱情观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爱情刻骨铭心的炽热和无与伦比的坚贞!同时,他对爱情的看法深入骨子、发人深省,他说“女人是被爱的,不是被了解的。”“真正的爱情……最好说明。”“爱比杀人……中午的阳光。”与莎翁相似的是,莫言对于爱情的看法也是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忘记的,莫言善于用朴实的语言反映出至理至深的名言警句,比如他说“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莫言的语言,相对于莎士比亚,更为朴实无华通俗易懂。这对于各自的爱情观来看,大部分的原因是,两位大圣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所造就的。
  2.亲情类经典台词与语录对比
  对于亲情的描写,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都是爱情与亲情交织在一起的典范。在亲情面前,莎士比亚安排为,有些人因为爱情背弃亲情,比如《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典型,有些人却能在亲情面前矢志不渝,忠贞到老。在描写面对亲情和出卖两种状态面前,莎翁一针见血地表述了自己的爱憎。在《哈姆雷特》中,莎翁述说道“我们常装出信仰的表情和虔诚的举动,却用糖衣来包裹恶魔的本性。”“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莫言的亲情观也很明确,但大多数是掺杂在朴实无华的无言和感人至诚的行为中。比如说,莫言对奶奶戴凤莲的塑造,体现了对原始野性的赞美,对善良人性的张扬。“她虽说是一个乡间的妇人……是中国文学史上封建礼教叛逆者的形象。”
  3.社交类经典台词与语录对比
  在莎士比亚的眼里,社交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是社交网面上的一粒棋子。在社交中,欺骗与利用交织。在莎士比亚看来,“全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舞台……从出生到死亡有七种阶段。”“魔鬼为了陷害……他的圈套。”莎翁的作品掺杂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交形式,体现了各种人类行为的真善美丑。莫言社交类的语言不是很多,但是从莫言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比较专注于人性善良的描写,所有邪恶的社交都以失败告终,只有那些淳朴的对社会有益的社交才会大放异彩。
  4.哲理类经典台词与语录对比
  可以说,莎士比亚的台词和莫言的语录都是十分富有哲理的,这些哲理发人深省引人入胜。莎翁认为“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莎翁认为卑微的工作往往体现灼热的精神,而善良的性格对人一辈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莫言写道“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愈陈愈香”。“不被理解的弱小只好一直坚强。”几乎两人所有的台词和语录都是充满着满满的哲理,让人从中受益匪浅,这也许就是他们的作品为何一直深受大家喜欢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起来能够启迪人生。   三、比较分析两人作品里经典语言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影响
  1.两人作品里经典语言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莎士比亚的作品可以归纳为三个不同的重要阶段
  (1)第一阶段(1590~1600年,近十年)
  在此阶段,莎翁主要专注于历史剧和喜剧,完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描述了英国国家史上长时期的动荡,创造了许多黑暗和善良的统治者形象,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抗拒封建制度,赞成中央集权,主张统治者推行全面改革,努力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君民关系与和睦团结的人文主义环境。
  在第一阶段后期,莎翁的代表作中,《威尼斯商人》此著作,充满了悲剧色彩,突出体现了基督教时期强者凌驾于弱者之上,不同族群之间的隔阂与争端。在这个时期,莎士比亚已经慢慢领域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还有巨大的差异和分歧。
  (2)第二阶段(1601~1607年,近7年)
  在第二阶段,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悲剧,创作了共11部具有影响力的悲剧色彩作品。
  悲剧作品的完成,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于当时社会情境和生活境遇更透彻的洞悉和体会,通过对一系列悲剧人物的塑造,这些悲剧人物逐步从社会的思想禁锢和社会愚昧中清醒,痛下决心励志要提升和充实自我,然而现实的悲剧是摆脱不了时代和人物本身的缺陷和限制,最终在与外界社会和内心世界挣扎搏斗之中,惨遭挫败,备受重创。第二阶段,莎士比亚的作品体现出强烈的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最终使得同一时期的喜剧代表作,如《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也弥漫着邪恶影子,所以该时期的作品也被广泛称为“问题剧”。
  (3)第三阶段(1608~1613,近5年)
  该阶段,莎士比亚一改前面的悲剧风格,转而走向偏想象和伪造的悲喜剧。此期间的作品虽然仍然以分离与相聚,陷害与真相为情景,但是不难看出莎士比亚依然坚持着其人文主义的理念,在暴露黑暗社会的同时,也主张容忍,原谅,和解来解决主要争端。
  莫言的作品,有着其深刻的成长环境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
  (1)莫言的作品中,把土生土长的环境与该环境中人性的本质,社会状态适时融入在一起,使作品在某些方面突破了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
  (2)另外,莫言的文笔之中,不断暴露着社会文化,人物本性,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缺陷和黑暗,揭露在亲情的伪装之下,亲人们之间的冷漠,怀疑和敌对。在情感的问题上,猥琐而不够坦荡。在家族观念上,祖辈富有顽强的开创意志,但是这种精神慢慢在下代中消散。在描述死亡情景时,都试图揭露深藏的社会原因和人为因素。
  (3)莫言的作品中,非常擅长刻画英雄形象,军人形象。然而莫言笔下的军人饱受物欲之诱惑,缺乏冷静的思维和判断。此外,莫言也勤于刻画不同类型的女性,重点突出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描述他们的水生火热的处境与心境。
  2.两人作品里经典语言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1)莎士比亚的悲喜剧,不同时期的作品,能统一体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的璀璨和辉煌,对整个欧洲文学的走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尽管莎士比亚的作品都是以英语语言表达和阐述,但是其作品在后来时期经过大量翻译,形成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字的版本,莎翁剧作在全世界很多国度都有演出和展示,凝聚着英国文化的精髓。
  (2)莫言的作品,具有时代的影响力。莫言本人而论,他是尊重现实并源于现实的讲故事的人。莫言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学的璀璨和光辉,浓缩了讲故事的写作手法。此外,莫言更是现实主义写作的倡导者,其作品大多源于现实,源于生活,源于成长。莫言的作品扎根在其故乡,点点滴滴都是故乡的印记,他的作品是一场现实生活的盛宴,向世人展示出一个民族成长和发展的艰辛和对美好的憧憬。
  四、主要代表作中经典语言的修辞学特点及其意义
  经典语言主要分类(分类可以参照第二部分纲要)及其所体现出的人性特点,各自作品之所以熟知于人的真实原因
  莎士比亚与莫言作品中的经典语言分类主要可以划分为爱情类、亲情类、社交类、哲理类四种。莫言对于爱情的描述直白客观,往往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爱情和婚姻的真谛,他认为“恋爱时钞票拿来更换靓衣买到浪漫,婚姻时钞票要用来供奉柴米油盐……”“恋爱是一加一等于零两人亲得像一个人,婚姻是一加一等于三……”这于莫言的成长背景有关,而莎翁作品中对于爱情的语言则唯美一些,如他说“我叫你亲爱的,是因为我爱你;你叫我宝贝,是因为你宝贝我……我们的家可以不够大,但是一定要有温暖的感觉。因为你笨手笨脚,所以家务的事交给我。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莎翁对于爱情的语言是浪漫,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关于亲情的描写,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描述了人性的灰暗,残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资产阶级社会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莫言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角色,尤其是他对于奶奶的描写,平实朴素的语言中让读者看到了奶奶的善良,莫言作品中的女性角色都是他生活里亲人的原型,这些朴实的人物让我们看到了莫言对于人性的理解。莎翁和莫言的作品中关于哲理性的语句很多,比如莎翁认为“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莫言则写道“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两位文豪说的话对于读者有关人生的理解都具有指导作用,一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明白的哲理被他们在作品中娓娓道来,给人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俩的作品脍炙人口的原因。
  五、结论
  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审评委马悦然评点莫言说:“莫言非常会讲故事,太会讲故事了。”有作者评价莫言是中国当代最好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很大,魔幻气息浓厚。但是妖魔化的农村多半才是莫言笔下的世界。他不擅长写城市生活,因此,可以被接受的知识分子很难是他笔下的角色。在莫言的英文作品中,许多经典语录或贴近生活,直白易懂,或疯狂恐怖,血腥残暴。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莎士比亚出生富贵,虽然后来家道中落,但阅历非凡。因此,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虽然不乏阴谋和伤害,但同样充满了温情和浪漫。他说:“我们不是富翁的后代,但我们可以成为贵族的祖先。”从这一点看,两人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
  参考文献:
  [1]林培瑞.答客问--莫言的写作风格及其他[J].纵览中国.2012.
  [2]张志忠.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理想性之三思[J].山西大学学报.2015
  [3]陈丽珠.莎士比亚文学作品创作特色及审美研究,《作家》, 2014(10):113-114.
  [4]杨杨,莫言研究资料[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莫言,莫言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11.
  [6]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8.
其他文献
摘 要:《追风筝的人》是一部近几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小说。本文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理论,从悲剧的情节和悲剧的人物性格来分析这部作品。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悲剧净化理论;《追风筝的人》  作者简介:张园园(1983-),女,汉族,江苏南通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
高新技术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有着显著的作用,为了使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鼓励其进行自主研发,国家对该行业颁布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了其税收方面的负担.但由于管理层
摘要:本文在客观分析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需要在“粮田”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功夫,用好地方政府债券方式有效支持“藏粮于地”战略。  关键词:地方债券 粮食 基础建设  疫情期间,我国周边一些主要产粮大国相继暂停或限制粮食出口,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是一次检验。粮食安全的重心在生产,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以耕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产能建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肺炎,逐渐在全球蔓延[1].新冠病毒传染性强[2 ] ,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将其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
摘 要:《今昔物语集》成立于平安时代末期,此时王朝纤细的贵族文学渐次式微,和歌、物语、汉诗文、说话等也在类聚之中,《今昔物语集》便是在这样的说话集大成的过程中孕育而生的。说到《今昔物语集》的特色,日本学者曾对其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其一是压倒性的话题的扩展,说话总数1余个,天竺、震旦、本朝是当时的日本人所能描述到的世界全像;第二便是登场人物的阶层多种多样。上到天皇、贵族,下到青侍、农民以及商人、乞丐,
摘 要:女同性恋主义最早来源于女性主义,是女性对自身地位与尊严的捍卫。黑人女性所遭受的是双重压迫:来自白人的种族歧视和黑人男性的性别歧视。种族让她们和白人分离,性别又使得她们难以与男性和谐。在黑人群体中,女性毫无地位可言,于是,为了自由、独立、幸福,黑人女性们走到了一起,同男权抗争。《紫色》的女主人公西丽就是这样一名黑人女性。本文旨在通过她与莎格的同性恋之情分析她的自我意识解放和性意识的解放,进而
摘 要:本文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人格,发现保罗的本我和超我总处于一种碰撞的状态,这种矛盾尤其体现在他与两位恋人的关系中。保罗这种扭曲的自我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保罗母亲和当时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本我;自我;超我  作者简介:孔佳佳,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
摘 要:对于文学家来说,有很多因素能够影响到其作品的创作,其中生活背景是对其作品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体现的就是其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经历。在《情人》这部作品中,作者就将其生活经历和文学形象进行结合。从《情人》的故事情节来解读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作者对其个人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寻求,以及作家在东西方之间的游离;(2)文化在多重语境下的融合及其关联;(3)法兰西民
摘 要: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局外人》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作者怀着“一个不停地探索和思索的灵魂”关注着人类生存的困境。小说全篇紧密围绕着主人公莫尔索的经历展开,他脱离常规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对待亲情、爱情、友情和工作均表现出冷漠无情和消极无为的态度,因此与“常人”的世界格格不入,被定义成异类而遭到荒诞世界的排斥与驱逐。本文将透过莫尔索种种表象特征,挖掘其隐藏的现代人性内涵。  关键词:冷漠无情;荒
摘 要:亚历山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与弗·福赛斯的《复仇者》皆选用了复仇主题来贯穿小说。两部作品虽时代背景不同,但都秉承着惩恶扬善,宣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加之并没有拘泥于个人恩怨,其复仇主题就更具社会价值与考察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复仇情节等比较,考察出异同并浅析。  关键词:《基督山伯爵》;《复仇者》;复仇;异同  作者简介:崔书萌(1992-),女,汉族,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