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大鼠脑组织γ刀照射后水通道蛋白(AQP)4 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蛋白激酶(PKC)活性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Wistar大鼠30只,用γ刀照射尾状核头部(单靶点照射,中心剂量100 Gy,准直器为4 mm)制成放射外科模型,观察照射后1、3、7、15、30和45 d脑组织中AQP4 mRNA、PKC活性及细胞内游离Ca2+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检测方法 分别为RT-PCR、液态闪烁计数以及
放射性脑损伤是肿瘤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一般认为其损伤机制与神经元的直接损伤和周围血管的缺血性改变有关.海马属于脑边缘系统中的重要结构,对电离辐射比较敏感,易发生病变,而且与学习、记忆、认知功能有关.电离辐射的生物损伤效应多数都是来自离体研究,对于整体动物水平中枢海马的辐射效应研究较少[1-2].本研究通过构建小鼠全脑X射线照射模型,检测4 Gy照射后不同时间海马组织的DNA损伤及细胞周期进程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及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对人肺癌A549细胞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A549细胞,实验组采用直线加速器X射线一次性照射,细胞吸收剂量分别为2、4、6和8 Gy(源皮距100 cm;剂量率442.89 cGy/min),照射后4、12、24、48和72 h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进行CCR7 mRNA及蛋
目的 观察γ射线照射对小鼠辅助性T细胞等功能亚群的影响,探讨辐射所致的免疫系统损伤在细胞学和分子水平上的机制.方法 应用细胞表面标志和细胞内因子的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脾脏Th1和Th2等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①6 Gyγ射线照射后1d,即可见小鼠脾脏不同细胞亚群的降低,尤以CD19+和CD8+的降低更为明显,分别为对照组的30%和41%(P<0.01),照后7和14 d降至最低